士之弘毅,木铎金声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utz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北京人时常说北京四大名校是“清北人师”,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会认为这个排名有失公允,只有真正在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学习过的人才敢打包票说北师大并非浪得虚名。当你亲眼见过北师大青砖累累的教学楼和高耸挺立的当代建筑,体会过它深厚的人文气息和历久弥新的情怀,领略过它新颖的思想和扶摇而上的远见卓识,并尽可能地熟悉了它的“味道”之后,你就会发现,如果将北师大的质朴与旧看成“文”,将它的灵动与新比作“质”,那么北师大可以说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千帆过尽万木春
  以我微见,北师大且是那最质朴与最灵动的调和,最保守与最大胆的结合。它一手指向辉煌的过去,一手托举灿烂的现在;一边回想1902年那触手可及的历史,一边展望最遥远的未来。
  很多到北师大短暂学习过的同事回来后总会提到北师大的“旧”。他们总说,北师大明明看上去有很多新建筑,但是总给人“旧”的感觉。那是陈旧吗?不是,那是一种厚重的“旧”,是一种从内部散发出来的质朴的旧。正如明代宣德年间的香炉,拿布擦掉落在它上面的灰尘之后,看上去光滑如新,但那古铜色的包浆,显然是历史的颜色。
  虽然北师大最瞩目的图书馆是新建的,但是馆内浩如烟海的有些年头的书籍却更能体现整座建筑的精神内核;虽然北师大物理系和天文系的教学楼是旧的,但是却囊括了广袤的宇宙和无垠的奥秘;虽然北师大的红楼是旧的,但是在里面生活的一代又一代学者却拥有最华丽而灵动的思想。
  北师大的“旧”不是陈旧,这种“旧”犹如深埋在地下的矿藏,一层层厚积,成为“出新”的蓄力。
  我一直认为北师大所处的新街口外大街对老北京人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在只要乘坐22号线公交车就可以从校门口直达西单,直通前门大街;骑一辆自行车或只凭双脚就可以丈量什刹海,顺便一寻毗邻恭王府的北师大辅仁校区,不知不觉就能来一场北京深度游。而每到秋天,杨花落尽之时,看着一条条街道我就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老舍先生《四世同堂》里的那个新街口。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显示北师大的地理位置之优越,而是想说,有时候我身在校园,会产生一种时光不曾流逝的错觉。虽然校园已几经变化,但是每每有先生谈起梁启超、陈垣、鲁迅、启功等先生的故事,皆似前日之事,便不觉时光荏苒。正所谓教化薪火相传,虽时代已然不同,但我辈所有教化都似先生们亲授,每每翻看先生们的巨著都倍感亲切,热血沸腾。
  许多情怀伴君行
  如果翻开中国近代史,你就会发现不论是五四运动的身先士卒,一二·九运动的奋勇抗争,还是刘和珍等人在三·一八惨案中的舍生取义,北师大都不仅参与了这些历史,而且书写了历史。
  我一直感动于曾经被冠以“京师大学堂”名称的最老的两所学校,它们成就了中国的新思想和新文化。而北师大那些生活最质朴,治学最严谨,最是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先生们,不仅造就了最鲜活的思想,还教出了一批传承他们思想的最灵动的学生。正是这样的一批先生和学子,塑造出了北师大最应该有的,也最值得被人铭记的模样。
  大师们的思想精髓成了北师大最深厚的底蕴,先生们的远见卓识和一颗颗“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的拳拳之心,最终被提炼成独属于北师大的情怀。但凡在北师大学习过的人,都会被这种无法名状的情怀所感染。
  北师大的校训碑上有八个启体大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初见这八个字,我只觉得正气凛然,却不明真谛。然而受教四年,有如布鞋院士一类深藏功名的先生躬亲教诲,又有一批踏实肯干的学者谆谆教导,我不知不觉便打开了眼。四年浸润,脚下有路,眼里有光,不论文科还是理科学子,都有“立天地,展鲲鹏”的念头。四年之后,我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每每处理事务,脑中全都是校训这八个字——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
  先前教师节,我遥祝恩师节日快乐,先生之后发来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上写:
  “先圣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今吾职业已为师矣,将如何以免其患?惟有心无所欺,行无所愧,不强不知以为知,庶几有免患之望。”
  “心无所欺,行无所愧”,这八字于我又是醍醐灌顶。得此言后,我每日必在备课时斟酌字句,但凡因懈怠而误人,都会觉得内心煎熬。
  北师大,让情怀落地
  由于我是师范生,很多人便问我北师大是不是一个只培养老师的地方,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在北师大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可以感受到学校为祖国培养教师的使命感,但是北师大其实是一所综合性高校,而且还是一所QS世界大学排名里位列前十的高校。北师大怀揣着百年育人的兴邦梦想,在现代有了更高的追求——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它不仅拥有如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传统专业,同时也尽力发展从西方传来的年轻的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各尽其能,让教育情怀落地。
  情怀,是北师大从历史记忆中汲取到的精神营养,它使北师大敬畏历史,不忘过去,并以此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使我们可以抱以拳拳之情对待世事,怀揣着更真挚、更高远的眼光直视未来。很多人即便毕业之后离开了北师大,依旧不减鲲鹏之志,工作再普通也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故而面对生活及周遭的挑战都能积极面对。
  后记:
  我原本觉得由我介绍母校是不合适的,因为我贡献微小,更非所谓精英,但想想又覺得自己作为一个被北师大培养过的平凡人,来叙述它的点滴最合适不过。因为北师大不仅仅赋予有梦想者更高的平台,也赋予平凡人更高的追求,让我们即使在最简单的岗位上,在最普通的生活里,眼底依然闪烁着梦想的光芒,肩上依然承担着沉甸甸的责任。不论何时何地,但凡想起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涯,都会感到再渺小的自我也有可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突然想起伫立在北师大的木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木铎金声是振聋发聩的,教育却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我们可以拥有伟大的梦想,但却必须有人去低调地蜗行摸索;我们大都不是圣人,但是我们都渴望成为一个至少有点用的人。这也许便是北师大教给我的最好的东西。
其他文献
我成长的轨迹,是由一幅幅牵手与放手的画面拼合而成的。  我牵手的记忆,始于过马路。最初学会走路的我,总是牵着父母的手,小心翼翼地走着。我原以为,放手是成熟的标志,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成年之后,许多人又再次牵起了我的手。  21岁那年,我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忍受着强烈的排斥反应的痛苦。  首先是眼角膜嚴重溃疡。损伤的角膜就像磨损的玻璃一样,它将我眼前的世界变成白茫茫一片,时不时
期刊
一个青年神色阴郁地坐在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面前,他说:“我十分厌恨这个世界,厌恨之心像一条毒蛇,长期噬咬着我的心,让我不堪忍受。”  心理咨询师问:“为何厌恨?”  “因為我看见了世界上太多阴暗的人和事。”青年回答。  心理咨询师拿过来一张白纸,说:“你来看看这张白纸吧。”  青年说:“有几个黑点呢——”  “这么大一张白纸,你的目光却只看见这几个小小的黑点。你就是犯了以点概面的错误,正如你对世界的
期刊
首先来认识“分析”的含义。  “分析”就是把一个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认为,任何一个研究对象都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  语文试题中那些带有“分析”“赏析”“简析”“谈谈”等词眼的题目,其实都是“分析题”。每一道“分析题”都是一个研究对象,都有若干“组成部分”。具体地说,所谓的“分析题”,就是要把答案分成若干个“点”,每个“点”再分成若干“层次”;或者说,一
期刊
《少有人走的路》:走向成熟之路  《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国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的一本通俗心理学著作,他以生动的事例带领我们认识到: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这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自律、爱、信仰、恩典。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生苦难重重”,然而大部分人却不愿正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人生本该既舒适又顺利。而聪明的人,他们选择接受人生的苦难——“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
期刊
在新高考形势下,高考历史考的是历史学科能力而不是“历史书”。因此,了解命题规律,研究答题技巧至关重要。对于历史主观题,考生怎样答题才能提高分数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点:审题要讲究策略,思维要注意角度,答案要找准关键。接下来,笔者从2018-2020年高考真题典型试题着手,探讨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第一步:研读材料  【例题】(2020年全国I卷·47题·节选)【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
期刊
江南的冬天悄悄地来了。太湖堤旁的芦苇迎风摇曳,有着说不完的傲气,道不尽的孤寂;岸边的垂柳变得垂头丧气,而枫叶也变黄了,纷纷诉说着文人墨客的离愁;凛冽的寒风中夹带着太湖的水汽,修长的行道树上早已没了鸟儿的喧嚣……我在离家千万里的江南度过了整整七个这样有些伤感又宁静的冬天。  记得高考分数公布的那个夏夜,全家人围坐在凉亭里,为我那高不成低不就的分数犯愁。他们都希望我能留在省内上大学,但就我的分数而言,
期刊
人生那么长,总有一段路要自己一个人走,要一個人消化孤独的苦。但你不要害怕孤独,更不要以孤独为耻,孤独可以让你看见更真实的自己,让你做出更清醒的判断。珍惜与自己独处的时间,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要相信,你之所以感到孤独,是因为你注定与众不同。  ★先行者是孤独的,他们往往没有留下姓名。只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为后来者签署通行证。  ——舒婷  ★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
期刊
迷茫与焦虑的高三  时间仿佛在高三这一年忽然负了重。原是每天拖着空空的躯壳来学校,唯一能使我提起精神的就是和同学戏谑周围的光怪陆离。然而,这一切不知不觉地变了,在走廊边闲谈的同学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疾步的少年。一种危机感在我心头升起:已是十七岁少年,却无一技之长傍身,连上本科的机会都几乎没有,进了社会能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移了观望的双眼,也悄然加入到备考这场“拉锯战”中。可学习起来甚是
期刊
对比分析近三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化学能与热能專题保持题型和题量的相对稳定,该专题主要分布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之间,占高考分值的5%~10%。题目常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同时结合图像,以高新尖端科技和社会问题等为切入口,将盖斯定律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融于其中。
期刊
翻开发黄的同学录,上面写得最多的话就是“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年少的我们总觉得“天长地久”这四个字充满了浪漫色彩,拿起笔就可以轻易地写下。我们互相拉钩、盖章,约定要一直保持联系,一直做朋友,每年要聚会,要一起出去玩。可天真的我们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沉重的诺言,天长地久终归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现在我对同学录上的这些名字早已生疏,他们的面容也已经模糊不清了,甚至有的人我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  婉婉曾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