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理论探讨

来源 :企业导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56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旅游业发展中会有许多设施或环节具有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的性质,正是由于这些部分或者环节的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的性质容易诱发形成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效应,而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是帮助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财政政策;旅游业;公共物品;外部性
  
  
  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如香港、新家坡在发展本地旅游业时都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他们对旅游促销、旅游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特点的旅游环节持明确的支持态度,且通过实际的财政政策的形式贯彻实施。在世界各著名旅游目的地都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促进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时候,就财政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理论依据进行详细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财政政策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财政政策做过分析研究和界定认为: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以达到一定财政目标的经济政策。主流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都需运用财政支出、税收等政策工具,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得到实施。
  本文研究的财政政策主要指促进旅游业的财政政策,主要从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促进特定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包括2个方面:(1)直接参与旅游活动的支出政策,主要表现在财政投资 ,用于对旅游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人力资本等的投资,重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调整旅游行业微观经济主体生产行为的支出政策,主要表现为财政补贴。
  其次,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收入政策主要侧重鼓励旅游微观经济主体生产行为的税收优惠,税收优惠的实质是通过税收体系进行的一种间接的财政支出,它主要包括税收减免、优惠税率、退税等。
  
  二、公共物品理论视角的分析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又是一个关联度极高的行业,能直接或间接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会面临由于旅游产品在诸多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性质和外部性而造成的困境。旅游产品的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特质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宣传和建设; (2)旅游产品相关链接领域的文化塑造;(3)旅游产品创新和市场开发培育;(4)旅游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保的支出。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宣传和建设及旅游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保的支出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属性。公共物品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物品,如果通过市场机制自身来提供公共物品将会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和资源的非合理配置。这是由于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斥性,多数人都希望由他人来承担公共物品的成本,下页图1-1用无差异曲线表示了这一效率损失和非合理配置的情况。
  AB为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明这个社会在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所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组合,Ⅰ和Ⅱ是两条表示不同社会福利水平的无差异曲线。E点是无差异曲线Ⅱ与生产可能性曲线AB的切点,该点所代表的产品组合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但是由于存在着搭便车问题,消费者会将自己的收入全部或基本上用于私人产品的消费,因此市场机制无法引导资源配置逼近E点,公共产品的提供量非常有限,就像C点所表现的那样,从而造成效率损失,损失的量表现为无差异曲线Ⅰ和Ⅱ之间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差额。
  公共物品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这一特性给旅游基础设施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旅游企业的营销首先是目的地营销,而旅游目的地营销即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推广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的公共物品性质,其收益是由该区域所有旅游企业共同获得。在公共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情况下,每个旅游企业都会希望别人出资进行目的地营销及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旦别人进行了这样的投资,他就可以从中获益且不必支付任何费用,这样就产生了“搭便车”的现象。
  因此,市场机制在提供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推广和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就失效了,显然依靠市场机制本身的供求调节必然使得市场所提供的这些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将远远小于产业最优的数量。如图1-1点C所示(C点提供的公共物品的供给量远远小于E点),这就会极大地损害了整体旅游产业的运行效率,限制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政府发挥其“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利用包括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公共物品引发的旅游市场失灵的问题。
  


  
  三、外部性理论视角的分析
  
  本部分主要探讨由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宣传和建设,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外部效应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如何纠正由于正外部性所引发旅游市场配置的无效率的问题,为政府对旅游企业产品创新及积极参与目的地营销的企业和行为进行财政支持提供理论依据。
  主流的公共部门经济学认为:只要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行动影响了另一个人或企业,而后者没有为此付费或收费,外部性就会出现。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提供正外部性活动的个体的边际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提供负外部性活动个体的边际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其结果是存在负外部性的产品会过度生产,在正外部性的产品会供给不足。
  庇古(Pigovian)提出可以通过政府的补贴使得提供正外部性的个体的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收益,使得外部性活动的供给水平达到社会的最优水平。假设某企业进行某种经济行为所得到私人利益为Bp,而行动产生的社会利益为Bs。在存在着正外部性的情况下,Bs>Bp,如果该企业这一经济行为所导致的私人成本Cp大于私人利益Bp小于社会利益Bs,那么以个人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就会停止行动,其停止行动的那一点就是Cp=Bp的那一点。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收益还没有达到最优状态,继续进行该经济活动对全社会有利。假设该企业继续这一经济行动,它所受到的损失部分为Cp-Bp,与此同时,社会上其他受益者由此得到的好处为Bs-Bp,由于Bs-Bp>Cp- Bp,因此可以从正外部效应溢出的部分拿出一些来弥补企业的损失,从而使社会福利得到改进。
  这一理论在现实中则演化成为对一些正外部性的制造者提供支持,如对创新的研究活动给予补贴等。曼昆称这种补贴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提供社会效率的激励,与任何税不同,它关注受到影响者的福利,存在正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
  就旅游业的发展而言,旅游新型业态和产品的开发是一个国家及地区旅游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且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特征。企业的旅游创新活动不仅使得个体获利,促进旅游产品的更新和结构的改善,有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市场机制本身对创新产品的激励不足,使得企业获得的创新旅游产品的个人边际收益远远小于社会边际收益。如由于在开发创新型旅游产品或线路时投入较大,且产品开发成果容易被复制,旅行社行业出现严重的产品雷同现象,继而引发无序的价格战及全行业的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这就需要政府对旅游创新开发活动进行补贴,针对外部性较强活动的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提供合意的财政激励,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使得旅游新型业态和产品达到适宜的供给量。
  事实上,我们也要明确以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目的地营销为代表的旅游公共物品也具有外部性特征。政府应当对参与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目的地整体宣传促销的单体旅游企业给与一定的财政补贴,对地区旅游业发展有益的活动给予支持和奖励。虽然这种补贴措施并不能完全弥补个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的差距,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补贴或奖励提供了一定的合意的激励水平来鼓励企业的这种正外部性的行为。
  
  四、研究结论
  
  政府依据旅游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运用财政支出、税收等工具可以帮助解决旅游经济中由于公共物品、外部性引发的市场失灵;帮助改善旅游业作为幼稚产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力求达到资源在旅游行业的最优配置。
  首先,政府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财政直接投入旅游业的政策,可以帮助解决由于公共物品问题引发的旅游经济的市场失灵;解决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供给问题;解决单体旅游企业无法独自承担目的地的整体宣传促销问题,为单体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市场促销创造坚实的基础。
  其次,由于旅游产品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特征,这些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单体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市场机制本身对创新产品开发激励不足,这就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政策,纠正由于正外部性引发的市场配置无效率问题,提供有效的激励,促使企业积极参与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开发活动,帮助解决具有正外部性旅游产品的供给不足问题。
  总之,财政政策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政府激励制度之一,能够使得资源配置更为合理,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率。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及国际著名旅游目的成功经验都证明政府对旅游业公共投资和财政补贴的多少,对旅游企业提供多少税收优惠,都会对本国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公共部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3
  [2]曼昆.经济学原理[M](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8~220
  [3]许峰,李臣刚.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研究[J].旅游科学.2005(6):59~6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对我院近几年毕业生回访中,武汉地铁与武汉铁路局对我院同几届毕业生素质评价迥异,文章对不同评价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企业对毕业生差评挽回学院声誉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毕业生评价;反馈;学生素质;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8-0071-02  我国高速动车组的开行,拉开了国家铁路与地铁公司之间的人才竞争的序幕。特别
期刊
摘 要:网络传播媒介快速发展,为非营利组织开辟了一个便捷平台。慈善机构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既迎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文章通过对慈善组织在网络化环境中的困境进行探讨,寻找其冲破困境的途径,并且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冲破网络困境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从而使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可以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慈善;网络;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D632.9;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电子商务已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而城市物流配送效率的高低则是电子商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文章首先介绍了在国内排名靠前的顺丰物流企业,然后再研究了顺丰物流配送体系运作方面的主要优劣势,最后提出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三级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城市;物流配送体系  中图分类号:F724.6;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8-0116-02 
期刊
摘 要:延迟退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完善医疗机制作为延迟退休背景下的必要步骤,已成为部分职工的最大诉求之一。文章针对建立良好医疗机制的必要性,对目前我国医疗机制面临的重要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医疗卫生机制;延迟退休;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8-0123-01  
期刊
摘 要:江安河发源于都江堰,是岷江的支流之一。河道淤积阻碍其发挥河流的景观及生态效益,文章从江安河四川大学段淤积现状出发,对河道的淤积量及污染源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河道淤积总量不大,约为71 250 m3。最后结合调查河段的实际,提出清淤的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建议疏浚淤泥直接回填耕地等,为后续的河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江安河;淤积;清淤;污染评价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文章对南水北调杨官屯河闸工程主要从钢板桩围堰设计、施工、加固、安全运行以及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板桩围堰;施工分析  中图分类号:TV5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8-0155-02  1 工程简介  杨官屯河闸位于杨官屯河口距湖西大堤约130 m,主要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3
期刊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sub prime lending crisis),也称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一、次贷危机形成的阶段    从次贷危机形成的过程来看,根本上讲是由于违背了经济学的供求规律。次贷危机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5月之前,美国利率较低,投资活跃,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高
期刊
7月23日~24日,为期两天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工作会议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伯华强调,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周伯华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的、复杂的民事纠纷案件不断出现,传统的代表人诉讼制度面对这样一些案件,由于制度的制约,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因此通过分析国外的集团诉讼制度,为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集团诉讼;代表人诉讼制度    一、集团诉讼的概念    (一)广义上的集团诉讼  广义上的“集团诉讼”实际上是一种集合性的学术概念,与群体性诉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使用钻孔应力计对八采区8202工作面进行冲击地压监测,并对存在危险区域进行危险性分析,将危险区域划分为3个区域。分析结果表明,必要时采取放炮解危缷压,可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钻孔应力计;冲击地压监测  中图分类号:TD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8-0177-02  1 工作面概况  8202工作面位于-510水平,八采区,工作面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