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人才断层:家乡戏面对演员荒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1392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沪剧是上海特有的地方戏剧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它善于反映现代生活,解放后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做出过重要的贡献:《罗汉钱》曾经誉满京华,获奖连连;《星星之火》也在全国打响。这两个戏都被拍成电影,扩大了影响。《芦荡火种》和《红灯记》又被移植改编成现代京剧,戏中的阿庆嫂和李玉和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典型形象。沪剧的发展还始终和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紧密相关,成为上海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标志。它以戏曲形式展示上海城市风貌和城市特点,保持上海独特的语言特征和文化记忆。正因为如此,沪剧历来被认为是上海优秀地域文化的代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并公布,沪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然而沪剧这一具有重要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剧种,近年来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生存发展危机,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表演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表演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近年来人们把马莉莉、陈瑜、茅善玉、陈苏萍和华雯这几位获得过上海和全国重要奖项、在观众中享有很高声誉的优秀女演员称为沪剧舞台的五朵金花。继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筱爱琴、王盘声和杨飞飞之后,她们成为沪剧艺术的又一代领军人物。在她们的带动下,沪剧事业迎来了新时期相当一段时间的兴旺发展。然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这些优秀沪剧演员青春不再,马莉莉、陈瑜都在60岁左右,超过了退休年龄,已渐渐淡出舞台。茅善玉、陈苏萍和华雯也均已45岁以上,有的已五十岁,虽然还在唱主角,但毕竟过了艺术的巅峰阶段,在舞台上活跃的时间不会太长。让人焦虑的是,与她们相比,目前沪剧青年演员的艺术素养功底和创造角色的能力普遍较弱,即使被当作尖子的一些青年演员也缺乏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难以在观众中产生较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今天的沪剧青年演员队伍中,我们确实还看不到能够及时接班、有希望挑起大梁成为沪剧新一代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年轻人身影。
  沪剧表演人才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尖子不尖的艺术功力上,眼下沪剧演员队伍日益萎缩、人数急剧减少的现象也相当突出。上海沪剧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演员近百,分成三个团。一团马莉莉、陆敬业、汪华忠和韩玉敏,二团陈瑜、诸惠琴、沈惠中、沈仁伟、张杏生和徐伯涛,三团茅善玉、孙徐春、徐俊、倪幸佳和吕贤丽,真是人才济济,行当齐全,各有各的演员阵容、艺术风格,实力都很强。近年来随着到年龄的演员一批批退休,戏校沪剧班来的毕业生本来就不多,又由于种种原因陆续转业改行出国,现在整个沪剧院只有演员25人,连组成一个团,维持正常演出也有困难。排稍大一点的戏,经常拉舞美队和行政人员当临时演员凑数。区沪剧团的情况更为困难,长宁沪剧团在编演员仅9人,年龄大多离退休不远。宝山沪剧团演员更少,目前只有6人。每次演出,都要忙着到处借人。表演人才的缺失匮乏造成阵容不整,行当不全,已严重影响了沪剧艺术的生存发展,成为各沪剧艺术团体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剧种自身的因素,也有沪剧教学、人才培养机制上的问题,同时与社会大环境大气候也是分不开的。
  
  戏曲不景气市郊城市化造成招生难
  近年来戏曲总体不景气,沪剧也不例外。随着市区演出市场的日益萎缩,沪剧不得不把演出的基点放在市郊农村,在市区剧场演出场次相对减少。沪剧在上海的吸引力也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沪剧原来在大众、共舞台演出为主,这两个剧场拆除后,沪剧在市区已无固定的演出场所。沪剧在观众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弱,对这些年招生造成很大的困难。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连上海市郊的家长也普遍不愿意让孩子从事待遇不高淘汰率高的戏曲表演。其它剧种纷纷到外地设考区,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关部门却不允许沪剧出上海市招收学员。戏校沪剧班九九届招生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招了十四名,不仅人数少,而且生源质量不高,要从中培养拔尖人才自然难上加难。经过不断努力,终于能到上海毗邻地区招生,这一届沪剧班招满了30名,其中有不少外地孩子,生源质量也有所提高。
  名师出高徒,当年上海沪剧团(今沪剧院)七四届学馆集中了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和王盘声等前辈艺术家担任学馆教师,基本功打得扎实,出了不少人才。现在沪剧院也花了不少精力,请退休的老演员、名演员给戏校沪剧班上课。但现在一些退休的名演员经常忙于参加民营沪剧团的演出活动,没有更多的时间到戏校教课。而在职的演员人数本来就不多,要完成演出任务已捉襟见肘,根本无暇再从事教学。沪剧教学缺乏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业务教师,对表演人才的培养必然带来不利影响。
  现在看来,沪剧办班招生间隔时间太长,也是造成演员队伍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从1974年上海沪剧团学馆招生,到1987年戏校沪剧班的开办,中间相隔13年。而1999年戏校沪剧班的再次招生,则是12年后的事了。最近一届的沪剧班从2006年开始举办,与上一届又相隔了7年。也就是说,从1974年到2011年这届毕业,整整37年中,办班培养沪剧演员只有四届,平均每两届相隔达9年多。相距过长,容易造成脱节断层。
  
  优秀青年表演人才流失加剧严峻局面
  由于戏曲总体不景气,演员收入待遇不高,近年来沪剧优秀人才不断流失,一些很有希望的青年演员纷纷出走沪剧舞台。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成效不大。他们有的出国,有的经商,有的嫁人,有的去搞影视。七四届最被人看好的三个沪剧男演员先后辞职离去,一个也没有留下。87届中包括曾获得全国戏曲现代戏汇演优秀青年演员奖、上海白玉兰配角奖的顾奇军在内的几位很有潜力的青年女演员都因嫁人而出国定居。他们各人的命运并不相同,可是对沪剧事业来说,都是一种损失,都加剧了沪剧表演队伍青黄不接的严峻局面。
  沪剧与其他以演古装戏为主的戏曲剧种不同,它素来以演现代戏为主,在舞台上大多表现现代生活。演员很少运用现成的传统程式,主要依靠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理解和体现,节奏、分寸和火候的把握很不容易。再加上沪剧演现代戏,保留剧目很少,几乎每上一个戏,都要从头排起,都要进行艰辛的创造。从某种角度来说,它的表演具有更高的要求,更大的难度。正因为沪剧有着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特殊的艺术规律,所以青年演员的培养、拔尖人才的挑选也更困难。
  
  沪剧舞台缺乏有影响的新剧目,青年演员很难打响
  沪剧主要流行于浦江两岸城乡,兄弟省市和上海郊区的沪剧专业剧团已全部解散。近年来上海京剧院在全国范围不断招聘优秀京剧人才,越剧从浙江的越剧团体中引进了大量好演员,淮剧也能把苏北作为自己的人才基地。沪剧却不具有这样的可能,很难用同样的方法从外地补充新生的精锐力量,全得靠上海自己来培养。这也是与其它剧种相比,沪剧表演人才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的重要原因。
  与京剧、越剧等其他传统戏曲剧种相比,沪剧演员的走红更大程度上依靠现代戏新剧目的创作。马莉莉、陈瑜、茅善玉和孙徐春当年的脱颖而出离不开《张志新之死》、《明月照母心》、《一个明星的遭遇》和《逃犯》等优秀现代剧成功的创作。过去沪剧院曾拥有十大编剧,几位导演也相当出色。创作力量雄厚,经常好戏连台。现在仅有一两个刚出校门不久的青年编导,目前还难以挑起重担。区剧团过去也有几个写戏的好手,现在都已没有专职的编导。近年来沪剧舞台缺乏在上海和全国有影响的现代戏新剧目,青年演员当然很难打响。
  
  希望沪剧避免因人才断层走向衰落
  戏曲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表演人才的培养又是关键中的关键。目前沪剧表演人才存在的严峻现状令人担忧,沪剧确实已面临危机,甚至可以说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之秋。如不妥善处理及时解决,善于反映现代生活、曾经成功地创作演出过《罗汉钱》、《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红灯记》和《璇子》等优秀现代剧、被上海人视为家乡戏和文化土特产的沪剧,有可能因人才断层、匮乏而走上一条衰落消亡之路。无论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需要,还是从发扬上海优秀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说,这都将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希望有关方面引起充分的重视,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早日扭转目前的严峻局面,使沪剧院团逐渐形成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建议建立专门机构统一协调有关工作,确定沪剧拔尖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为他们指定有丰富艺术经验的专职教师,专门打造剧目,同时鼓励更多的青年演员参与竞争,还要加大戏校沪剧班学员的培养力度,造就更年轻一代的优秀沪剧表演人才。
  当前沪剧发展面临剧目创作、演员断层、艺术创新、市场萎缩和机制改革等诸多难题,其中演员断层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表演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而需要耐心地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但只要努力去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见成效。这一问题的逐步解决对其他方面必然会产生有利影响。
  目前克服沪剧面临的生存危机也有一些积极因素。沪剧院团已普遍意识到表演人才匮乏的严重问题,近年来开始加大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力度。如沪剧院让青年演员和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结对拜师收徒,开展一对一的教学,还努力为他们打造实践锻炼的演出平台,一些优秀青年演员逐渐崭露头角,在观众中有了一定影响。在老师们的辅导下,上海戏曲学校沪剧班学员最近的几次实习演出受到各方面的好评。沪剧在中小学的普及活动也较以前受到重视,不久前沪剧院和有关部门联手,成功地举行了中小学生沪韵大赛。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新一代的沪剧观众,而且能从中发现沪剧表演的好苗子。今后要继续积极倡导,大力支持,争取不断有年轻的优秀人才补充到沪剧演员队伍中去。
  这些现象使人对沪剧摆脱演员荒的困境、避免因人才断层走向衰落满怀希望。当然目前沪剧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一个表演人才缺乏的问题,编剧、导演和舞台美术设计等创作方面后继乏人的问题也同样十分严重。
  上海需要沪剧,沪剧亟待扶植。相信在沪剧工作者、沪剧院团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曾经创造过戏曲现代戏创作演出辉煌业绩的上海人民的家乡戏——沪剧,一定能克服目前的困难,迎来振兴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传统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已应用于临床半个多世纪.近年来,有关二甲双胍与甲状腺疾病间联系的研究成为焦点.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甲状腺结节,二甲双胍治疗可引起甲状腺功能改变,并使甲状腺结节的体积变小.这一现象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注意,这类药物在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二甲双胍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自从美国学者Vigersky等[1]发现二甲双胍对甲状腺功能有影响,
期刊
利用梵汉对勘和比较的方法,讨论了汉译佛经中的两组天竺药名——么覩笼誐药(枸橼果)和跋者(菖蒲),并辨析了这些药物在印度佛教僧团医疗中的主要用法.
从中俄关系的角度探讨本世纪之前以汉文化为基础的中医药在俄罗斯的传播,焦点集中在传播始因、传播动力、传播主体、传播过程中异质文化的影响等方面,以期探讨中医药在俄罗斯
唐代医家张文仲侍医获职,从最初的侍御医升迁至尚药奉御,在唐代医学界享有重要地位.但传世文献对其生卒时间、职官履历和医学成就等方面的记载并不多见.故利用现有文献从不同
明初郑和奉命七下西洋,不仅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频繁的外事、经济与文化交流活动,亦大大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从中医药海外传播史角度切入,探讨郑和下西洋期间
在《红楼梦》复杂的男女性爱关系的描写中有两组对照系:一组是贾宝玉同黛玉、宝钗姐妹及晴雯、平儿、香菱等人的情感交流;另一组是贾琏、薛蟠、贾珍不顾人伦廉耻的纵欲行为。前者是作为美的对象来表现的,后者是作为丑的对象来揭露的。两相对照,美的更美,丑的更丑。  宝玉在与黛玉的交往中,对她的尊重、关心、谦和、真诚、自制,自不别说,与自己房内丫头晴雯相处,态度的平等、怜惜、对其不幸命运的无限同情,书中也有淋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