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应以就业岗位调研为依据进行内容选择,按照学习情境的方式构建教学内容,采用指导构建式原则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合专业技术制定形成性考核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性评价。
关键词:高职;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自主学习;形成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26-03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全球化协作趋势要求信息技术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高职院校应以培养适应信息工作岗位需要的英语技能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改革原则
面向就业岗位进行内容选择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开发必须体现职业化特征,即内容选择、目标定义、教学模式和考核手段必须围绕就业岗位能力需求。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英语应用能力在信息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中起到辅助作用。信息类专业英语的课程体系开发首先应该立足就业岗位需求分析,明确岗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能力要求,梳理典型工作任务的结构和流程,考察工作环境特点等。
构建学习情境 专业英语理论性强,措辞规范,行文严谨,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产生枯燥感。情境教学方式模拟学生将来的从业环境,将培养英语应用能力融入职场情境之中,更具针对性和时空感,能够给学生更加生动的职业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应围绕课程目标以情境为单元组织教学。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从业者具备快速更新知识的能力。终身教育的理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从业者适应信息类职业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信息类专业英语教学中,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当然,自主学习并不等同于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自学,而是需要帮助学生结合专业技术学习,明确专业英语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控方案、自我检查评估方案等,同时还需要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资源平台。
课程内容选取与结构
岗位需求调研 信息类专业覆盖面很广,可以细分为网络、软件、多媒体、手机软件、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多个子专业。结合当前就业情况分析,根据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和专业开设的普遍性,可以选择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三个专业为典型信息类专业,进行专业英语需求调研,调研的对象是目前在岗位工作的服务、技术、管理人员。针对网络技术专业的调研对象是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项目经理、布线员等。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的调研对象主要是软件程序员、软件工程项目经理、软件技术支持人员等。针对多媒体技术专业的调研对象主要是网页美工、网站程序员、多媒体编辑等。
岗位能力分析 在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中,能力被归纳为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这种描述方式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不能反映出岗位和专业特征。信息类专业对专业英语的能力需求因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应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能力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结合传统的能力归纳法、能力三要素归纳法的方式进行描述。以网络管理员岗位中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新设备安装”为例,可以说明岗位能力分析的方法,如表1所示。
情境构建 构建学习情境的关键是确保情境的真实、内涵和外延特性。应将英语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关键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有机地融入学习情境中。首先,情境必须还原或者仿真从业者真实的岗位环境,从任务安排、工作流程、环境设置、验收评估等各个方面均需有现实依据。其次,情境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涵盖英语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需求。再次,情境还必须作为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起点,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法指导和内容辐射。以网络管理员岗位“新设备安装”任务为蓝本的学习情境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
课程教学组织
指导构建式教学 构建优先的教学原则,摒弃“千篇一律”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的知识是自我构建的,因此,应结合指导优先与构建优先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基于学习情境进行教学活动。情境教学应按照背景描述、接受任务、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活动和评价的流程进行组合。在背景描述中,教师负责构造任务分配时的环境,以仿真或者模拟的方法再现;继而教师以角色扮演的方法、以用户的身份向学生提出任务。学生在接收到任务的时候,必须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目标分析并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如图1中的环节序号所示)。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进行指导,并且以角色扮演的方法配合学生完成任务。最后,学生进行互评,教师对学生的情境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突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研究项目。应将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构建式学习方法在课堂外延伸的关键能力加以培养,同时,作为教学组织的重要内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在课内主要是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掌握制定目标、计划决策、文献检索、独立思考及对比分析等自主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将在课外自主应用;在课外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空间,教师可通过搭建丰富的学习平台协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结合信息类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进行自主学习,是一项重要内容,信息类专业拥有丰富的职业资格认证类别,很多知名企业的资格认证所使用的语言均为英语,比如CISCO公司的CCNA、CCNP等认证考核均需要以英语作答,而这些认证也是很多信息类专业学生努力追求的阶段性目标。结合思科网络学院项目,以取得认证为学习目标,在课外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操作性,可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还需要功能完备、内容丰富的学习平台支持。因此,应利用校园网为信息类专业学生搭建便于访问的网络资源库、学习论坛等自主学习的辅助平台,使学生不但可以在学习论坛上进行技术问题、学习体会交流,还可以登录英文专业论坛,使用英语与技术专家进行交流。同时,网络资源库可为学生提供大量国外企业产品的说明书、讲解视频等资源,学生可以在网络中随时访问。
课程考核模式
考核具有检验教学和学习效果的作用,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专业英语传统“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笔试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应采取形成性考核模式,探索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进行全方位评价的考核方案。
信息类专业英语形成性考核方案应立足岗位能力分析,包括结果考核、过程考核和拓展考核三部分,通过每个学习情境、结合专业技术的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将自主学习的成果(比如考取基于英语的职业资格认证)作为考核的组成部分,使结果能够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高职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工作岗位的调研和教学现状的分析,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体现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特征。信息类专业英语必须与专业技术课程相结合,进行专业技术与英语应用能力在学习情境中融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才能达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素花.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29):80-82.
[2]郭远.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27-29.
[3]孙艳.基于网络技术的英语听力自主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51-53.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赵虹,李曙文.高职院校戴耐德英语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0(4):128-135.
作者简介:
潘洪涛(1979—),男,河北高碑店人,硕士,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其职业教育研究。
关键词:高职;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自主学习;形成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26-03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全球化协作趋势要求信息技术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高职院校应以培养适应信息工作岗位需要的英语技能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改革原则
面向就业岗位进行内容选择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开发必须体现职业化特征,即内容选择、目标定义、教学模式和考核手段必须围绕就业岗位能力需求。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英语应用能力在信息类专业学生能力结构中起到辅助作用。信息类专业英语的课程体系开发首先应该立足就业岗位需求分析,明确岗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能力要求,梳理典型工作任务的结构和流程,考察工作环境特点等。
构建学习情境 专业英语理论性强,措辞规范,行文严谨,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产生枯燥感。情境教学方式模拟学生将来的从业环境,将培养英语应用能力融入职场情境之中,更具针对性和时空感,能够给学生更加生动的职业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应围绕课程目标以情境为单元组织教学。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从业者具备快速更新知识的能力。终身教育的理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从业者适应信息类职业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信息类专业英语教学中,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当然,自主学习并不等同于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自学,而是需要帮助学生结合专业技术学习,明确专业英语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控方案、自我检查评估方案等,同时还需要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资源平台。
课程内容选取与结构
岗位需求调研 信息类专业覆盖面很广,可以细分为网络、软件、多媒体、手机软件、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多个子专业。结合当前就业情况分析,根据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和专业开设的普遍性,可以选择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三个专业为典型信息类专业,进行专业英语需求调研,调研的对象是目前在岗位工作的服务、技术、管理人员。针对网络技术专业的调研对象是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项目经理、布线员等。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的调研对象主要是软件程序员、软件工程项目经理、软件技术支持人员等。针对多媒体技术专业的调研对象主要是网页美工、网站程序员、多媒体编辑等。
岗位能力分析 在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中,能力被归纳为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这种描述方式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不能反映出岗位和专业特征。信息类专业对专业英语的能力需求因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应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能力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结合传统的能力归纳法、能力三要素归纳法的方式进行描述。以网络管理员岗位中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新设备安装”为例,可以说明岗位能力分析的方法,如表1所示。
情境构建 构建学习情境的关键是确保情境的真实、内涵和外延特性。应将英语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关键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有机地融入学习情境中。首先,情境必须还原或者仿真从业者真实的岗位环境,从任务安排、工作流程、环境设置、验收评估等各个方面均需有现实依据。其次,情境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涵盖英语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需求。再次,情境还必须作为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起点,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法指导和内容辐射。以网络管理员岗位“新设备安装”任务为蓝本的学习情境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
课程教学组织
指导构建式教学 构建优先的教学原则,摒弃“千篇一律”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的知识是自我构建的,因此,应结合指导优先与构建优先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基于学习情境进行教学活动。情境教学应按照背景描述、接受任务、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活动和评价的流程进行组合。在背景描述中,教师负责构造任务分配时的环境,以仿真或者模拟的方法再现;继而教师以角色扮演的方法、以用户的身份向学生提出任务。学生在接收到任务的时候,必须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目标分析并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如图1中的环节序号所示)。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进行指导,并且以角色扮演的方法配合学生完成任务。最后,学生进行互评,教师对学生的情境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突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研究项目。应将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构建式学习方法在课堂外延伸的关键能力加以培养,同时,作为教学组织的重要内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在课内主要是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掌握制定目标、计划决策、文献检索、独立思考及对比分析等自主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将在课外自主应用;在课外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空间,教师可通过搭建丰富的学习平台协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结合信息类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进行自主学习,是一项重要内容,信息类专业拥有丰富的职业资格认证类别,很多知名企业的资格认证所使用的语言均为英语,比如CISCO公司的CCNA、CCNP等认证考核均需要以英语作答,而这些认证也是很多信息类专业学生努力追求的阶段性目标。结合思科网络学院项目,以取得认证为学习目标,在课外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操作性,可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还需要功能完备、内容丰富的学习平台支持。因此,应利用校园网为信息类专业学生搭建便于访问的网络资源库、学习论坛等自主学习的辅助平台,使学生不但可以在学习论坛上进行技术问题、学习体会交流,还可以登录英文专业论坛,使用英语与技术专家进行交流。同时,网络资源库可为学生提供大量国外企业产品的说明书、讲解视频等资源,学生可以在网络中随时访问。
课程考核模式
考核具有检验教学和学习效果的作用,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专业英语传统“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笔试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应采取形成性考核模式,探索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进行全方位评价的考核方案。
信息类专业英语形成性考核方案应立足岗位能力分析,包括结果考核、过程考核和拓展考核三部分,通过每个学习情境、结合专业技术的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将自主学习的成果(比如考取基于英语的职业资格认证)作为考核的组成部分,使结果能够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高职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工作岗位的调研和教学现状的分析,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体现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特征。信息类专业英语必须与专业技术课程相结合,进行专业技术与英语应用能力在学习情境中融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才能达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素花.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29):80-82.
[2]郭远.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27-29.
[3]孙艳.基于网络技术的英语听力自主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51-53.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赵虹,李曙文.高职院校戴耐德英语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0(4):128-135.
作者简介:
潘洪涛(1979—),男,河北高碑店人,硕士,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其职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