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现代教育中必须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1 创新意识的内涵及特征
1.1 创新意识的内涵及特征
在英文中,创新Innovation,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它包括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等。它是学生乐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表现。创造性思维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新产品等创造性成果。
1.2 教育领域中创新意识的涵义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第四方面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2 创新意识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这样的世纪需要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的人才培养需要靠富有创造性的教育,而创造性的教育则需要思维敏捷和富于创造力的老师。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主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
3 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创新意识
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学生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认为,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课后推荐阅读相关读物,以增加对作品的背景、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再把文章中的人物加上适合时代发展的眼光去评价,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如何做到创新呢?
3.1 要克服对名人的神秘感和权威人士的敬畏,克服自卑感
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要使学生大胆质疑,就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有机会也有胆量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古诗教学中,我从不放过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想像一幅美好的画面,展现古诗的意境。如在教学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时,我先让学生读诗歌内容后,给他们播放了美国风情的萨克斯曲《回家》,让学生想像孩子钓鱼时的心情和动作。在回到课本中时,学生结合古诗内容,意外的问我:“老师,书上说的是‘蓬头稚子’,为什么书上画的小孩穿戴却很整齐呢?”是啊,书上的画面跟诗歌的内容的確不同啊!我当即告诉学生:这是插图上的错误,这位同学很细心,竟然发现了书上的错误,真是了不起!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3.2 不要让学生接受一个模式,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发散性的思维观点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在知识的“量”与“质”的关系方面。我在教学苏教版第四册第六单元的设计书签中,教学要求学生写出关于学习方面的成语时,我注重将课内课外阅读相融合。我问学生:除了书上的成语外,同学们还在课外书上看到过哪些说明认真学习的成语?此时,同学们积极思考,仔细动脑回忆,纷纷发言,足以说明了他们在阅读中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并且能够学以致用。也可以看出学生们是在积累中求新、求异、求发展。
3.3 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及时给予奖励,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创新
我们的积极性只有在不断的激励中才有更大的动力,大人如此,孩子们就更需要这种来自家长或老师的鼓励了。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判断,回来把答案告诉了我,我对他们大加赞赏。此后同学们查找资料的积极性更强烈,这样的教学效果,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的印象要深刻得多了。
3.4 教学中要尽量创设创新意识的课堂环境氛围
实施创新教育,要求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等。教师的创新行为对于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低与教师能力的高低有关。科学地实施创新教育,要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二是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创新教学中获得“新颖的、出人意料的”知识。
培养创新意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必须要有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当前的教育改革都把创新教育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繁忙的业务之余,读读书刊,想乡点子,练练技能,鉴赏艺术,活动筋骨,教师有自己的特长,指导学生才会得心应手。教学中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将创新意识贯穿于教学之中,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成功。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第八小学)
1 创新意识的内涵及特征
1.1 创新意识的内涵及特征
在英文中,创新Innovation,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它包括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等。它是学生乐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表现。创造性思维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新产品等创造性成果。
1.2 教育领域中创新意识的涵义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第四方面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2 创新意识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这样的世纪需要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的人才培养需要靠富有创造性的教育,而创造性的教育则需要思维敏捷和富于创造力的老师。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主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
3 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创新意识
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学生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认为,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课后推荐阅读相关读物,以增加对作品的背景、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再把文章中的人物加上适合时代发展的眼光去评价,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如何做到创新呢?
3.1 要克服对名人的神秘感和权威人士的敬畏,克服自卑感
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要使学生大胆质疑,就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有机会也有胆量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古诗教学中,我从不放过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想像一幅美好的画面,展现古诗的意境。如在教学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时,我先让学生读诗歌内容后,给他们播放了美国风情的萨克斯曲《回家》,让学生想像孩子钓鱼时的心情和动作。在回到课本中时,学生结合古诗内容,意外的问我:“老师,书上说的是‘蓬头稚子’,为什么书上画的小孩穿戴却很整齐呢?”是啊,书上的画面跟诗歌的内容的確不同啊!我当即告诉学生:这是插图上的错误,这位同学很细心,竟然发现了书上的错误,真是了不起!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3.2 不要让学生接受一个模式,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发散性的思维观点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在知识的“量”与“质”的关系方面。我在教学苏教版第四册第六单元的设计书签中,教学要求学生写出关于学习方面的成语时,我注重将课内课外阅读相融合。我问学生:除了书上的成语外,同学们还在课外书上看到过哪些说明认真学习的成语?此时,同学们积极思考,仔细动脑回忆,纷纷发言,足以说明了他们在阅读中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并且能够学以致用。也可以看出学生们是在积累中求新、求异、求发展。
3.3 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及时给予奖励,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创新
我们的积极性只有在不断的激励中才有更大的动力,大人如此,孩子们就更需要这种来自家长或老师的鼓励了。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判断,回来把答案告诉了我,我对他们大加赞赏。此后同学们查找资料的积极性更强烈,这样的教学效果,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的印象要深刻得多了。
3.4 教学中要尽量创设创新意识的课堂环境氛围
实施创新教育,要求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等。教师的创新行为对于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低与教师能力的高低有关。科学地实施创新教育,要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二是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创新教学中获得“新颖的、出人意料的”知识。
培养创新意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必须要有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当前的教育改革都把创新教育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繁忙的业务之余,读读书刊,想乡点子,练练技能,鉴赏艺术,活动筋骨,教师有自己的特长,指导学生才会得心应手。教学中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将创新意识贯穿于教学之中,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成功。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第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