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下,中学历史课堂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思考、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教、学生学共同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如果在初中课堂中呈现的都是生硬割裂的历史知识,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率不高,教学质量差。因此,将心理学和社会学作为理论基础,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历史学科教育的特点,采用各种方法创设有效历史教学情境,打造具有活力的历史课堂氛围,是有效提升教育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堂情境;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情境教学法
一、创设新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是指在开始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 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即将学习的新知识间搭建桥梁。历史课堂中,可以选择时间或人物、重要事件间的联系来做连接点。
例如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讲述冷战结束这一课时,提及“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正式内容前,引入 “最后一个苏联人”宇航员克里卡列夫的事迹。他升空时还是苏联公民,在太空中度过311天回到地球后,他的祖国却已不复存在。通过这一颇具戏剧性和传奇色彩的太空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讨论,然后切入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过渡到课程内容。可以通过提问“假如你是克里卡列夫,你会怎么办?”、角色扮演等方法,鼓励学生发散思想、互相交流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启发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和世界形势的思考。
二、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打造活力课堂情境
正因为历史是不可完全再现的,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媒体,努力还原历史本身的面貌。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學生学习方式的一个有效途径,历史教师常用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最基本的方法是直观法,即在课堂中采用直观的语言和示例,用语清晰明确。所以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的语言和教具,尽可能逼真的描述或再现具体的历史情景和特定的情感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感知,仿佛置身于过去的历史环境中去了解和掌握知识。也可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感,使之目睹“真实的历史”,变被动地接受灌输为主动地感知了解,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形象的思想教育。生动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教材的上限。对于不能运用直观实物、图像直观展示教学情况的内容,可运用语言的声调、节奏、情感等多种因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历史的真实情境,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常用的还有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科技的进步从根本上为改善历史教学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上储存了大量的历史图文音像资料,在讲解丝绸之路时播放《丝绸之路》纪录片、在教授新中国成立时,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影音来增强实感。在讲述路线的变迁,某地的自然变化时还可以使用动画或3D模型演示。
此外还可以采用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古迹、角色表演、观看VR博物馆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三、注意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也应是课堂情境的主人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洁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如今的历史课堂正逐渐从重视教法转向重视学法,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学生,正是处于身心不断成长和发展过程,显现着许多与成人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创设历史课堂情境时要以学生为本,从学习者的角度建构课堂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青少年的心理逻辑,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历史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创设具有创新性的中学历史课堂情境,可以使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增强代入感,突出体验,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课堂情境,不仅符合新课改关于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要求,还能够增添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想观念、智力能力的形成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简而言之,创设有效历史教学情境能够结合学生自身的情感活动与教学认知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教学课程中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戴小杰.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分析[J]. 才智, 2019, 000(017):91.
[2]陈洪义. 中学历史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 课程教学研究, 2013(12):63-65.
[3]于春宏. 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情感读本旬刊, 2017, 000(012):23-23.
关键词:课堂情境;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情境教学法
一、创设新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是指在开始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 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即将学习的新知识间搭建桥梁。历史课堂中,可以选择时间或人物、重要事件间的联系来做连接点。
例如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讲述冷战结束这一课时,提及“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正式内容前,引入 “最后一个苏联人”宇航员克里卡列夫的事迹。他升空时还是苏联公民,在太空中度过311天回到地球后,他的祖国却已不复存在。通过这一颇具戏剧性和传奇色彩的太空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讨论,然后切入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过渡到课程内容。可以通过提问“假如你是克里卡列夫,你会怎么办?”、角色扮演等方法,鼓励学生发散思想、互相交流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启发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和世界形势的思考。
二、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打造活力课堂情境
正因为历史是不可完全再现的,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媒体,努力还原历史本身的面貌。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學生学习方式的一个有效途径,历史教师常用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最基本的方法是直观法,即在课堂中采用直观的语言和示例,用语清晰明确。所以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的语言和教具,尽可能逼真的描述或再现具体的历史情景和特定的情感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感知,仿佛置身于过去的历史环境中去了解和掌握知识。也可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感,使之目睹“真实的历史”,变被动地接受灌输为主动地感知了解,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形象的思想教育。生动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教材的上限。对于不能运用直观实物、图像直观展示教学情况的内容,可运用语言的声调、节奏、情感等多种因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历史的真实情境,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常用的还有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科技的进步从根本上为改善历史教学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上储存了大量的历史图文音像资料,在讲解丝绸之路时播放《丝绸之路》纪录片、在教授新中国成立时,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影音来增强实感。在讲述路线的变迁,某地的自然变化时还可以使用动画或3D模型演示。
此外还可以采用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古迹、角色表演、观看VR博物馆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三、注意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也应是课堂情境的主人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洁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如今的历史课堂正逐渐从重视教法转向重视学法,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学生,正是处于身心不断成长和发展过程,显现着许多与成人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创设历史课堂情境时要以学生为本,从学习者的角度建构课堂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青少年的心理逻辑,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历史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创设具有创新性的中学历史课堂情境,可以使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增强代入感,突出体验,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课堂情境,不仅符合新课改关于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要求,还能够增添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想观念、智力能力的形成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简而言之,创设有效历史教学情境能够结合学生自身的情感活动与教学认知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教学课程中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戴小杰.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分析[J]. 才智, 2019, 000(017):91.
[2]陈洪义. 中学历史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 课程教学研究, 2013(12):63-65.
[3]于春宏. 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情感读本旬刊, 2017, 000(01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