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罪与罚》中,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描写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理描写,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资本主义对贫苦底层人民的压榨以及人民的矛盾和悲哀。文章结合当时俄国历史背景,对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a
关键词:双重性格;矛盾;平凡与不平凡;反抗与妥协
引言
刘翘在其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论稿》中曾经评价《罪与罚》是一部十九世纪青年人的历史。那拉斯柯尔尼科夫就是十九世纪青年人的典型。作为专业是法律的大学生,他对社会现象以及人物性格自然有其异于常人的见解,他尊重年轻的新生力量,以实际行动反抗社会,时而如无神论者,时而如反叛与破坏的传播者,时而又像顺从一切的羔羊。可以说,他是一个在精神以及行动上充满了矛盾的人。通过对文章的解读,深入分析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人物性格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有是非观,正直又心地善良
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收到母亲的来信后痛苦不堪,泪流满面,他脸上浮现出痛苦恼怒,又恶狠狠的微笑,因为他读懂了母亲来信中的话外之音,解读出了别人看不出来的真相。从母亲的来信中就可以看出妹妹杜尼娅要出嫁的对象卢仁先生并不是如母亲所说的那般善良,后面接触中果然如此,卢仁不过只是想找一个家境贫寒,承蒙丈夫恩惠的妻子,是个丑恶又卑劣的人,可是母亲妹妹都只看到了他的官职等表面,这也足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明确的是非观和一针见血的辯解力。他不忍妹妹为了家人受苦,他不止一次阻止杜尼娅与卢仁先生在一起,甚至不惜威胁母亲和杜尼娅,他和卢仁两者只能选一,虽然行为有些乖张和偏执,但也体现出他对家人爱的深沉。
而他的善良正直则体现在很多方面,文中提到他为了保护一个酩酊大醉的姑娘不受欺辱而与尾随者─一个壮汉打架,并拿出身上为数不多的二十戈比让警察送那位姑娘回家并护她周全。梦中梦见一群人用鞭子抽死一头老母马,他心疼地跑上前抱住马的尸体亲吻它,并跳起来准备和罪魁祸首打架……为索尼娅偷东西做辩护以免她遭到卢仁的侮辱等等。最多的还是体现在他对马尔梅拉多夫一家的照顾,看到喝醉酒的马尔梅拉多夫丧生于马蹄下,把他运回家付钱请医生,因为同情担忧他妻子以后的生活,把自己身上母亲东拼西凑寄过来仅有的二十五卢布悉数给了她们。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这一家人,社会固然不公平,人民生活水平也良莠不齐,没落的俄国19世纪充斥着犯罪,堕落,偷盗以及一切罪恶的源泉,但马尔梅拉多夫一家的灾难都源于一个嗜酒如命,丝毫不为亲人考虑,视责任于不顾,自私又不可理喻的酒鬼,即马尔梅拉多夫。
也是因为他的善良正直,文章最后他经不住内心的折磨与良心的惩罚,在索尼娅的感召劝说下说出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向警方投案自首。
双重人格,行为和心理处处矛盾
在《罪与罚》这部作品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理分析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让我们难以忽视印象最深的恐怕是主人公的“双重性格”。文章开头就提到他离群索居落落寡合,不愿同任何人交往,但突然想与人亲近,忧心忡忡万般苦恼,心情郁闷又亢奋。同时作者在小说中借拉祖米欣的话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这种性格披露地更彻底。“他阴沉、忧郁、高傲;最近(也许早就开始了)他又变得神经过敏和多疑。他为人忠厚、心地善良。他不喜欢流露自己的感情,宁愿表现出冷酷无情,而不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而,有时候他一点疑心病也没有,只是冷冰冰的,麻木不仁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真的,他身上仿佛有两种相反的性格在轮流起作用。”他的矛盾性通过他与索尼娅的谈话可见一斑,他内心尊重敬仰她,但却不断提出卡捷琳娜的病撑不了多久,送进医院甚至死掉种种设想让索尼娅陷入无助迷茫状态而从中体会快感。
拉斯柯尔尼科夫尊重年轻的新生力量,杀掉高利贷主让她的资金可以更好的造福于社会,是他对不公现实的反抗。他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人可以分成“平凡与不平凡”的观点,用拿破仑举例认为不平凡的人都是犯法者,从心底认为自己是不平凡的,可以说,生活上的贫困并不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的根本原因,“不平凡论”才是促使他挣脱自己苦难屈辱的处境,挤入上流社会,成为社会主宰的强大动力却又在最后发现自己杀死的不过是“虱子中最没用的一只”,消极向现实妥协。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只用一章来写主人公犯罪前的准备,却用足足五章来写犯罪后的心理活动与现实行动。作者怀着真切的同情与满腔的愤恨,将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的阴暗、绝望、污浊无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用索尼娅的话来说即是“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他,把他交给了魔鬼”。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在俄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一生命运多舛。他亲眼见到并亲身经历了社会的崩溃。他笔下主人公的尖锐的矛盾观让我们也深切体会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黑暗,同时也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宣泄。
作者简介:周藤(1996-),女,河南驻马店人,本科,研究方向:俄国文学。
关键词:双重性格;矛盾;平凡与不平凡;反抗与妥协
引言
刘翘在其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论稿》中曾经评价《罪与罚》是一部十九世纪青年人的历史。那拉斯柯尔尼科夫就是十九世纪青年人的典型。作为专业是法律的大学生,他对社会现象以及人物性格自然有其异于常人的见解,他尊重年轻的新生力量,以实际行动反抗社会,时而如无神论者,时而如反叛与破坏的传播者,时而又像顺从一切的羔羊。可以说,他是一个在精神以及行动上充满了矛盾的人。通过对文章的解读,深入分析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人物性格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有是非观,正直又心地善良
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收到母亲的来信后痛苦不堪,泪流满面,他脸上浮现出痛苦恼怒,又恶狠狠的微笑,因为他读懂了母亲来信中的话外之音,解读出了别人看不出来的真相。从母亲的来信中就可以看出妹妹杜尼娅要出嫁的对象卢仁先生并不是如母亲所说的那般善良,后面接触中果然如此,卢仁不过只是想找一个家境贫寒,承蒙丈夫恩惠的妻子,是个丑恶又卑劣的人,可是母亲妹妹都只看到了他的官职等表面,这也足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明确的是非观和一针见血的辯解力。他不忍妹妹为了家人受苦,他不止一次阻止杜尼娅与卢仁先生在一起,甚至不惜威胁母亲和杜尼娅,他和卢仁两者只能选一,虽然行为有些乖张和偏执,但也体现出他对家人爱的深沉。
而他的善良正直则体现在很多方面,文中提到他为了保护一个酩酊大醉的姑娘不受欺辱而与尾随者─一个壮汉打架,并拿出身上为数不多的二十戈比让警察送那位姑娘回家并护她周全。梦中梦见一群人用鞭子抽死一头老母马,他心疼地跑上前抱住马的尸体亲吻它,并跳起来准备和罪魁祸首打架……为索尼娅偷东西做辩护以免她遭到卢仁的侮辱等等。最多的还是体现在他对马尔梅拉多夫一家的照顾,看到喝醉酒的马尔梅拉多夫丧生于马蹄下,把他运回家付钱请医生,因为同情担忧他妻子以后的生活,把自己身上母亲东拼西凑寄过来仅有的二十五卢布悉数给了她们。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这一家人,社会固然不公平,人民生活水平也良莠不齐,没落的俄国19世纪充斥着犯罪,堕落,偷盗以及一切罪恶的源泉,但马尔梅拉多夫一家的灾难都源于一个嗜酒如命,丝毫不为亲人考虑,视责任于不顾,自私又不可理喻的酒鬼,即马尔梅拉多夫。
也是因为他的善良正直,文章最后他经不住内心的折磨与良心的惩罚,在索尼娅的感召劝说下说出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向警方投案自首。
双重人格,行为和心理处处矛盾
在《罪与罚》这部作品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理分析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让我们难以忽视印象最深的恐怕是主人公的“双重性格”。文章开头就提到他离群索居落落寡合,不愿同任何人交往,但突然想与人亲近,忧心忡忡万般苦恼,心情郁闷又亢奋。同时作者在小说中借拉祖米欣的话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这种性格披露地更彻底。“他阴沉、忧郁、高傲;最近(也许早就开始了)他又变得神经过敏和多疑。他为人忠厚、心地善良。他不喜欢流露自己的感情,宁愿表现出冷酷无情,而不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而,有时候他一点疑心病也没有,只是冷冰冰的,麻木不仁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真的,他身上仿佛有两种相反的性格在轮流起作用。”他的矛盾性通过他与索尼娅的谈话可见一斑,他内心尊重敬仰她,但却不断提出卡捷琳娜的病撑不了多久,送进医院甚至死掉种种设想让索尼娅陷入无助迷茫状态而从中体会快感。
拉斯柯尔尼科夫尊重年轻的新生力量,杀掉高利贷主让她的资金可以更好的造福于社会,是他对不公现实的反抗。他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人可以分成“平凡与不平凡”的观点,用拿破仑举例认为不平凡的人都是犯法者,从心底认为自己是不平凡的,可以说,生活上的贫困并不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的根本原因,“不平凡论”才是促使他挣脱自己苦难屈辱的处境,挤入上流社会,成为社会主宰的强大动力却又在最后发现自己杀死的不过是“虱子中最没用的一只”,消极向现实妥协。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只用一章来写主人公犯罪前的准备,却用足足五章来写犯罪后的心理活动与现实行动。作者怀着真切的同情与满腔的愤恨,将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的阴暗、绝望、污浊无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用索尼娅的话来说即是“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他,把他交给了魔鬼”。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在俄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一生命运多舛。他亲眼见到并亲身经历了社会的崩溃。他笔下主人公的尖锐的矛盾观让我们也深切体会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黑暗,同时也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宣泄。
作者简介:周藤(1996-),女,河南驻马店人,本科,研究方向:俄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