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俗话说:“玉不琢不美,文不改不精。”一篇作文如果不经过反复批改,是很难让人赏心悦目的。好的文章都是修改得来的。农村孩子的作文更是如此。因此,批与改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批改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精心批阅; 关爱 鼓励; 商榷; 耐性指导; 激发自改兴趣; 提高自改能力
俗话说:“玉不琢不美,文不改不精。”一篇作文如果不经过反复批改,是很难让人赏心悦目的。好的文章都是修改得来的。农村孩子的作文更是如此。因此,批与改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批改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作文水平。下面谈谈自己在作文批改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共勉。
一、用真情精心批阅
师生情感的沟通,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作文,就是学生把自己所思所想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敢说敢写,他们以自己好奇的眼睛去发现世界,以自己手中的笔去描绘多彩的世界。言为心声,他们在作文中很容易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不仅是学生谋篇布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更是他们表达喜怒哀乐、张扬个性的一面镜子。我们倡导学生要“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所以,我们在批阅学生作文时,不可以成人的角度去审阅学生的作文,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体会他的所思所想,因此教师的批语尽量做到:关爱、鼓励、商榷。
1.关爱
教师拟写批语必须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是学生深受感染,动情悟理。如:一位学生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到:“自从她分到我班后,老师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她极大的影响,促使她懂得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促使她更加发奋学习。”全文描写生动、感情真挚,洋溢着孩子对老师的挚爱和赞美之情。读完此文,我写了这样的批语:“读了你的文章,我心里感到内疚。你心里的老师是那么完美,我将在你的激励下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这里作文的批语成了连接情感的纽带和桥梁,把教师和学生连在一起。
2.鼓励
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因此,教师的批语一定要多给鼓励性语言,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有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我们批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我们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他们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点燃对语文的兴趣,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要由衷的为学生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是一个生动的词语,形象的句子,正确的标点,也要为其叫好,给予表扬。比如:(1)在冬季运动会中,同学们靠实力和团结为集体争得了荣誉。我在用的准确的词语下点上红点,并注“妙极了!”又如:(2)星期一的晨会上,值周教师宣布上周情况,同学们认真地听着,好像希望我班加分……但令人失望,希望全打消了。看着其它班同学沉醉在快乐中时,我的心好像沉下了一节似的,我在看看同学们脸上显示出不甘示弱的神情。我给这段话的批语是:“描写生动细致,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十分传神,真不简单。”如此批语,虽只是只言片语,但蕴含着教师的赞许,学生谈后一定会受很大的鼓励,激起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3.商榷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知识的增加,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加。他们不喜欢教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说教,期望和老师建立平等和谐关系,展开思想和情感的相互交流,如果教师居高临下,易使学生造成逆反心理,如果教师以探讨的形式平等地参与其中,学生便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在写作文批语时,要尽可能地用运启发和商榷探讨的口吻,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你的意见。如:(1)老师额头上增添了几条皱纹,乌黑的头发上又多了几丝银发,这浪费她的青春。我把“浪费了”改为“献出了”并写上“你说这样好吗?”(2)他歪着脑袋,一对红眼睛注视着前方。我改为“她歪着脑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视着桌上的蝴蝶。”并写上“你同意吗?”这样,用商榷性的语句,使人感之亲切又平和,避免老师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平等地位置上。
二、用耐性指导自改
我们要把作文的评价与自改和其它作文教学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写作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因此,在指导自改方面,我们力求是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认识自改的意义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写和改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是应该掌握的作文能力,只有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改”的意义,才能克服心理上的依赖性,产生自改其文的动机。
2.激发自改的兴趣
从老师给学生改作文转到要他们自己改文章,他们没有经过训练,要使他们进入自改作文的正确轨道上来,首先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我给学生讲了许多名人、作家修改文章的故事,如“推敲”这个典故的来历;宋朝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这首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曾改动了十五次等。使学生明白“文章是改出不是写出来的”的道理,明确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这不仅是作文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语文基础知识字、词、句、段、篇的综合练习,如果长期坚持,养成自改文章的习惯,受益无穷,以此激发学生对自改作文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3.提高自改的能力
在学生明白了自改的意义,激起了改文兴趣之后,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以促使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提高(1)在学生完成草稿练习以后,我并不急于要求学生马上修改,而是要他们好好保管,过几天要求他们把草稿拿出来。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历了一个“淡忘期”他们会摆脱作文初稿时的思维阴影,从另一个角度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一次较大的“手术”从而收到理想的效果(2)教师在作文批语结束后,马上把作文本发给学生,让学生看看老师是怎样批改作文的,按照老师在批改中的一些提示自行修改,然后再把文章认真阅读几遍,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改好交给老师,老师给予重新评价、加分,结果全班学生都改得很仔细,学生的自改兴趣大大增强。
总之,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恰当地评价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才能使学生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发展自我,才有利于调整学生写作的行为,促使学生有效地开展写作,从而促进学生作文素质的切实提高。
参考资料
[1] 小学语文新课标
[2] 小学语文教师
[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4] 小学生作文指导
[5]《学习新课程、改进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精心批阅; 关爱 鼓励; 商榷; 耐性指导; 激发自改兴趣; 提高自改能力
俗话说:“玉不琢不美,文不改不精。”一篇作文如果不经过反复批改,是很难让人赏心悦目的。好的文章都是修改得来的。农村孩子的作文更是如此。因此,批与改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批改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作文水平。下面谈谈自己在作文批改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共勉。
一、用真情精心批阅
师生情感的沟通,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作文,就是学生把自己所思所想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敢说敢写,他们以自己好奇的眼睛去发现世界,以自己手中的笔去描绘多彩的世界。言为心声,他们在作文中很容易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不仅是学生谋篇布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更是他们表达喜怒哀乐、张扬个性的一面镜子。我们倡导学生要“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所以,我们在批阅学生作文时,不可以成人的角度去审阅学生的作文,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体会他的所思所想,因此教师的批语尽量做到:关爱、鼓励、商榷。
1.关爱
教师拟写批语必须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是学生深受感染,动情悟理。如:一位学生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到:“自从她分到我班后,老师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她极大的影响,促使她懂得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促使她更加发奋学习。”全文描写生动、感情真挚,洋溢着孩子对老师的挚爱和赞美之情。读完此文,我写了这样的批语:“读了你的文章,我心里感到内疚。你心里的老师是那么完美,我将在你的激励下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这里作文的批语成了连接情感的纽带和桥梁,把教师和学生连在一起。
2.鼓励
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因此,教师的批语一定要多给鼓励性语言,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有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我们批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我们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他们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点燃对语文的兴趣,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要由衷的为学生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是一个生动的词语,形象的句子,正确的标点,也要为其叫好,给予表扬。比如:(1)在冬季运动会中,同学们靠实力和团结为集体争得了荣誉。我在用的准确的词语下点上红点,并注“妙极了!”又如:(2)星期一的晨会上,值周教师宣布上周情况,同学们认真地听着,好像希望我班加分……但令人失望,希望全打消了。看着其它班同学沉醉在快乐中时,我的心好像沉下了一节似的,我在看看同学们脸上显示出不甘示弱的神情。我给这段话的批语是:“描写生动细致,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十分传神,真不简单。”如此批语,虽只是只言片语,但蕴含着教师的赞许,学生谈后一定会受很大的鼓励,激起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3.商榷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知识的增加,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加。他们不喜欢教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说教,期望和老师建立平等和谐关系,展开思想和情感的相互交流,如果教师居高临下,易使学生造成逆反心理,如果教师以探讨的形式平等地参与其中,学生便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在写作文批语时,要尽可能地用运启发和商榷探讨的口吻,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你的意见。如:(1)老师额头上增添了几条皱纹,乌黑的头发上又多了几丝银发,这浪费她的青春。我把“浪费了”改为“献出了”并写上“你说这样好吗?”(2)他歪着脑袋,一对红眼睛注视着前方。我改为“她歪着脑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视着桌上的蝴蝶。”并写上“你同意吗?”这样,用商榷性的语句,使人感之亲切又平和,避免老师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平等地位置上。
二、用耐性指导自改
我们要把作文的评价与自改和其它作文教学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写作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因此,在指导自改方面,我们力求是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认识自改的意义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写和改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是应该掌握的作文能力,只有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改”的意义,才能克服心理上的依赖性,产生自改其文的动机。
2.激发自改的兴趣
从老师给学生改作文转到要他们自己改文章,他们没有经过训练,要使他们进入自改作文的正确轨道上来,首先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我给学生讲了许多名人、作家修改文章的故事,如“推敲”这个典故的来历;宋朝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这首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曾改动了十五次等。使学生明白“文章是改出不是写出来的”的道理,明确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这不仅是作文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语文基础知识字、词、句、段、篇的综合练习,如果长期坚持,养成自改文章的习惯,受益无穷,以此激发学生对自改作文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3.提高自改的能力
在学生明白了自改的意义,激起了改文兴趣之后,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以促使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提高(1)在学生完成草稿练习以后,我并不急于要求学生马上修改,而是要他们好好保管,过几天要求他们把草稿拿出来。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历了一个“淡忘期”他们会摆脱作文初稿时的思维阴影,从另一个角度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一次较大的“手术”从而收到理想的效果(2)教师在作文批语结束后,马上把作文本发给学生,让学生看看老师是怎样批改作文的,按照老师在批改中的一些提示自行修改,然后再把文章认真阅读几遍,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改好交给老师,老师给予重新评价、加分,结果全班学生都改得很仔细,学生的自改兴趣大大增强。
总之,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恰当地评价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才能使学生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发展自我,才有利于调整学生写作的行为,促使学生有效地开展写作,从而促进学生作文素质的切实提高。
参考资料
[1] 小学语文新课标
[2] 小学语文教师
[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4] 小学生作文指导
[5]《学习新课程、改进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