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英语写作是小学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写作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近年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本文结合具体的写作教学案例,阐述了在小学英语高年级写作的各个环节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写作,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
【作者简介】沈柳,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一、引言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是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从口头表达转向书面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将学会的单词、语法、句型等知识、技能整合在英语写作中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笔者发现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于给出的话题或命题作文,都是捉襟见肘。学生在写作时,写作内容支离破碎,想到哪写到哪,表达缺乏逻辑,层次混乱。同时遣词造句都不符合英文表达方式,用中式英语表达居大部分。而出现这些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在看到作文时,缺乏思维。而思维影响着语言能力的发展。思维不清晰,往往内容支离破碎,无逻辑;思维缺乏严密性,往往前后不连贯,甚至自相矛盾。思维狭隘,则会出现偏执观念,甚至强词夺理。
笔者根据自己在小学高年级写作的一线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以写作的各个步骤为契入点,用思维导图为工具,进行写作教学。
二、理论依据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并且它是放射状,发散性的。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具体化的方法,也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工具。大量的研究表明,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能在写作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并使其变得有逻辑性。总而言之,思维导图能够顺应学生大脑的思维结构,达到作文教学的时效性。
三、基于过程性评价的思维导图写作运用模型建构
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发挥了良好的工具性。如何在写作教学中适当并且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成了英语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创造性地总结提炼出了思维导图写作运用模式。写作的过程,可以概括为:Arouse(激活)—Think
(联想)—Write(写作)—Check(检查)—Evaluate(评价),这五个环节互相流动,协同前进。
下面以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沈柳老师执教的牛津英语深圳版6B 教材中单元话题写作教学为例,结合具体的教学探索,谈一谈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激活:唤醒主题内容,激活旧知。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它可以运用大脑皮层所有智能。具体来说,思维导图就是用图画的方式把自己的思维画出来。让学生以某个主题关键词为中心,按照特定分类方式确定分类的各个关键词。(杨丽丽,2015) 因此,在看到作文时,应该提炼出一个主题关键词,教师再通过用问题引导,激活出学生的旧知,引出各分类的关键词,确定写作的维度。
在进行“Changes in our lives”的话题写作教学时,老师让学生提炼出主题关键词。学生很快的找出关键词“changes,our lives”。这时老师利用问句,来激活学生的旧知,学生能很快联系到clothes、transportation、eating、communication ways、living goods。这一环节的成功之处在于老师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提出主题关键词,并能通过问题引导,激活旧知,学生能够在这个环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打开思维,为后续的继续联想做好心理准备。
2.联想:创建记忆链接,收集素材。联想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否链接合乎作文主题的记忆,收集与主题联系密切的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前提。在第一步骤中,通过激活旧知,学生已经明确了写作的五个维度。这五个维度相当于是作文的骨架。但想要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的作文出来,还需收集更多的素材。所以,在写作中,教师应该坚持一问到底的原则,引导学生创造出记忆链接,让学生拓展每个维度下的关键词句,因此,在“Changes in our lives”写作中的第二个环节,教师应该可以通过问答法、递进联想、头脑风暴等等形式,发散思维,让学生拓展出每个维度下的关键词或句式,收集更多的素材。围绕同一个主题,用丰富的词汇或句式来表达,这样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让文章变得有生气。
3.写作: 依托思维导图,创建文本。经过立枝干,添叶加花,思维导图已经成型。有了清晰的文章脉络和有血有肉的词句,作文也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但六年级的写作已经涉及到了语法点,所以在落笔前,教师应该学生语法运用的恰当性,必要时可在第二个阶段进行添加,所以在创建文本之前,老师又通过问题引出了语法点,让学生进行标注。在经历过前两个阶段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创作能力。在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的帮助下,不仅顺利提取出了不同层面的信息,由结构到句型,再到可能会用的单词,一步一步地充实所需素材,最后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4.检查: 完成作文,自我检查。通过前面的三个环节,一篇完整的作文已经完成。但是这时,写作却并没有完成。在此环节,检查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在完成作文之后,应该对作文中的单词拼写,句式结构以及语法点进行检查。同时,通过对照思维导图,看是否在写的过程中遗漏了某一内容,甚至是否没有考虑到语法点等。这一环节,能够避免出现内容支离破碎,无逻辑等问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评价:过程和结果评价,形成良好写作习惯。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可视化的工具,通过对随着进度出现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也会发现问题所在。这样,也可以避免老师在评价时的片面性和应试性,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不仅能让学生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从思维导图上,也能看出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引导时出现的问题,从而能让老师更加完善教学。
以学生Catherine为例,她根据教材中以“Changes in our lives”为主题,构建出思维导图(见图1),维度多元, 并在每个维度下面,即二级分支部分,都注明了关键词句。她呈现的作文(见图2)除个别语言错误外,整体富有层次、并且多元化。并且意义连贯的介绍了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变化。
四、反思与启示
1.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是简单呈现的直线推进的关系,所示意的只是一般的操作步骤,其中的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作文的话题,要求以及学情进行灵活地调整。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中能让学生有逻辑地处理作文话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将思维可视化、条理化,逻辑化,使作文具有灵气。
2.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作为写作教学的引领者,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营造一个互动有序的教学氛围,以自己娴熟的教学技能和高超的人格魅力促进和谐课堂的产生。这样才会在引导时,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分享彼此的思维,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念与观念,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
3.思维导图运用在写作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有的老师为了节约时间,自己画出了整个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这样的运用方式,相当于换汤不换药,老师还是禁锢了学生思维,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影响良好写作以及思维习惯的形成。因此,课堂中,教师应该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发散思维,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越来越为小学英语教学所重视,思维导图的使用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有效。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和作文的要求进行合理利用,从而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习惯以及良好英语写作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俊.巧用思维导图,促进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教学[J].师道,2014(11):17-18.
[3]杨少英.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7 (04):192-193.
[4]杨丽丽.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小学高段英语写作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01):109-110.
[5]陈星焱.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7.
[6]李敦芝.过程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06):133.
[7]赵大中.基于生態教学观“5A”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4).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
【作者简介】沈柳,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一、引言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是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从口头表达转向书面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将学会的单词、语法、句型等知识、技能整合在英语写作中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笔者发现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于给出的话题或命题作文,都是捉襟见肘。学生在写作时,写作内容支离破碎,想到哪写到哪,表达缺乏逻辑,层次混乱。同时遣词造句都不符合英文表达方式,用中式英语表达居大部分。而出现这些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在看到作文时,缺乏思维。而思维影响着语言能力的发展。思维不清晰,往往内容支离破碎,无逻辑;思维缺乏严密性,往往前后不连贯,甚至自相矛盾。思维狭隘,则会出现偏执观念,甚至强词夺理。
笔者根据自己在小学高年级写作的一线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以写作的各个步骤为契入点,用思维导图为工具,进行写作教学。
二、理论依据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并且它是放射状,发散性的。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具体化的方法,也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工具。大量的研究表明,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能在写作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并使其变得有逻辑性。总而言之,思维导图能够顺应学生大脑的思维结构,达到作文教学的时效性。
三、基于过程性评价的思维导图写作运用模型建构
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发挥了良好的工具性。如何在写作教学中适当并且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成了英语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创造性地总结提炼出了思维导图写作运用模式。写作的过程,可以概括为:Arouse(激活)—Think
(联想)—Write(写作)—Check(检查)—Evaluate(评价),这五个环节互相流动,协同前进。
下面以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沈柳老师执教的牛津英语深圳版6B 教材中单元话题写作教学为例,结合具体的教学探索,谈一谈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激活:唤醒主题内容,激活旧知。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它可以运用大脑皮层所有智能。具体来说,思维导图就是用图画的方式把自己的思维画出来。让学生以某个主题关键词为中心,按照特定分类方式确定分类的各个关键词。(杨丽丽,2015) 因此,在看到作文时,应该提炼出一个主题关键词,教师再通过用问题引导,激活出学生的旧知,引出各分类的关键词,确定写作的维度。
在进行“Changes in our lives”的话题写作教学时,老师让学生提炼出主题关键词。学生很快的找出关键词“changes,our lives”。这时老师利用问句,来激活学生的旧知,学生能很快联系到clothes、transportation、eating、communication ways、living goods。这一环节的成功之处在于老师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提出主题关键词,并能通过问题引导,激活旧知,学生能够在这个环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打开思维,为后续的继续联想做好心理准备。
2.联想:创建记忆链接,收集素材。联想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否链接合乎作文主题的记忆,收集与主题联系密切的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前提。在第一步骤中,通过激活旧知,学生已经明确了写作的五个维度。这五个维度相当于是作文的骨架。但想要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的作文出来,还需收集更多的素材。所以,在写作中,教师应该坚持一问到底的原则,引导学生创造出记忆链接,让学生拓展每个维度下的关键词句,因此,在“Changes in our lives”写作中的第二个环节,教师应该可以通过问答法、递进联想、头脑风暴等等形式,发散思维,让学生拓展出每个维度下的关键词或句式,收集更多的素材。围绕同一个主题,用丰富的词汇或句式来表达,这样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让文章变得有生气。
3.写作: 依托思维导图,创建文本。经过立枝干,添叶加花,思维导图已经成型。有了清晰的文章脉络和有血有肉的词句,作文也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但六年级的写作已经涉及到了语法点,所以在落笔前,教师应该学生语法运用的恰当性,必要时可在第二个阶段进行添加,所以在创建文本之前,老师又通过问题引出了语法点,让学生进行标注。在经历过前两个阶段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创作能力。在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的帮助下,不仅顺利提取出了不同层面的信息,由结构到句型,再到可能会用的单词,一步一步地充实所需素材,最后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4.检查: 完成作文,自我检查。通过前面的三个环节,一篇完整的作文已经完成。但是这时,写作却并没有完成。在此环节,检查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在完成作文之后,应该对作文中的单词拼写,句式结构以及语法点进行检查。同时,通过对照思维导图,看是否在写的过程中遗漏了某一内容,甚至是否没有考虑到语法点等。这一环节,能够避免出现内容支离破碎,无逻辑等问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评价:过程和结果评价,形成良好写作习惯。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可视化的工具,通过对随着进度出现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也会发现问题所在。这样,也可以避免老师在评价时的片面性和应试性,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不仅能让学生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从思维导图上,也能看出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引导时出现的问题,从而能让老师更加完善教学。
以学生Catherine为例,她根据教材中以“Changes in our lives”为主题,构建出思维导图(见图1),维度多元, 并在每个维度下面,即二级分支部分,都注明了关键词句。她呈现的作文(见图2)除个别语言错误外,整体富有层次、并且多元化。并且意义连贯的介绍了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变化。
四、反思与启示
1.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是简单呈现的直线推进的关系,所示意的只是一般的操作步骤,其中的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作文的话题,要求以及学情进行灵活地调整。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中能让学生有逻辑地处理作文话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将思维可视化、条理化,逻辑化,使作文具有灵气。
2.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作为写作教学的引领者,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营造一个互动有序的教学氛围,以自己娴熟的教学技能和高超的人格魅力促进和谐课堂的产生。这样才会在引导时,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分享彼此的思维,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念与观念,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
3.思维导图运用在写作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有的老师为了节约时间,自己画出了整个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这样的运用方式,相当于换汤不换药,老师还是禁锢了学生思维,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影响良好写作以及思维习惯的形成。因此,课堂中,教师应该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发散思维,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越来越为小学英语教学所重视,思维导图的使用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有效。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和作文的要求进行合理利用,从而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习惯以及良好英语写作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俊.巧用思维导图,促进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教学[J].师道,2014(11):17-18.
[3]杨少英.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7 (04):192-193.
[4]杨丽丽.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小学高段英语写作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01):109-110.
[5]陈星焱.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7.
[6]李敦芝.过程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06):133.
[7]赵大中.基于生態教学观“5A”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