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在高一化学必修内容的学习中常常会发现知识内容变多,能力要求更高,导致部分学生不能顺利地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过渡和衔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降低。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在高一必修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俯下身来,深入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过渡和衔接,达到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而对于学情的分析,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侧重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或已有能力基础。以下是两个教学中的实例。
一是以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高一必修阶段《氮气》一节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镁与氮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镁。针对这个知识,我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是:都知道镁与氧气能发生剧烈的反应,知道空气的组成,知道氮气比氧气稳定;学生不了解的是:氮气的化学性质;学生的误区是:受初中教学的局限,很多学生误以为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就仅仅发生了镁和氧气的反应。
针对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首先,进行演示实验1—在空气中将镁条燃烧,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镁条继续燃烧。教师通过镁条在氮气中的燃烧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氮气与镁的反应,并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其次,进行演示实验2—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伸入盛有氧气、盛有氮气的集气瓶。木条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在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熄灭。教师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氮气比氧气化学性质稳定,从而进一步了解氮气性质稳定的根本原因即氮气的结构。最后完善初中的认知进行总结和提升,学生通过分析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得出该过程主要发生镁与氧气、镁与氮气两个反应。
二是以学生已有的化学能力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高一必修阶段《乙酸》一节的教学中,关于乙酸的酯化反应(即制备乙酸乙酯)的原理和实验都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我一般会带领学生对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讨论。但考虑学生这部分的化学能力基础,我改变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策略,把讨论的重点转变为怎样设计出这套装置。我将整个实验过程分为发生、导气、收集和除杂四个环节,针对每个环节各设置了一个问题。
问题1:根据乙酸的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在设计反应的发生装置时你需要考虑哪些内容?
学生在初中和必修一已经学过一些物质的制备,因此学生很轻松地就提出了制备乙酸乙酯需要采用“固液加热产生气体”的装置。
问题2:刚刚制备出的乙酸乙酯是什么状态的?我们怎样得到它?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提出课本上已经写明乙酸乙酯是液态,所以得到的乙酸乙酯就在发生装置的大试管中;有的同学持怀疑态度,提出乙酸乙酯在常温下是液态的,而在这个实验加热的环境中可能就变为气态,这需要参考乙酸乙酯的沸点才能确定。第二种方法一经提出,就获得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可。这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乙酸乙酯的沸点是“77℃”的知识点。看到这个数据,大家一致确定在实验条件下生成的乙酸乙酯是气态的,所以需要将生成的气态产物导出,因此在发生装置之后还要连接导气管。这样结合问题1,学生将实验装置进行了补充。
问题3:导气管的末端已经远离酒精灯火焰,乙酸乙酯在这个位置很容易被冷却为液体,我们怎样收集到液态的乙酸乙酯呢?
学生提出可以用小试管或者锥形瓶来收集液态的乙酸乙酯。这样结合前面的两个问题,学生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最终完善。还有学生进一步提出了更好的想法:为了让乙酸乙酯冷却得更充分,提高实验的产率,可以将收集的装置置于冰水浴中。但此时也有学生提出疑问:既然只是收集乙酸乙酯,为什么在收集装置中还要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呢?这就引出了下面的问题。
问题4:经过上述实验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是纯净物吗?可能会含有哪些杂质呢?又怎样提纯呢?
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学生借助乙酸乙酯属于有机物,具有沸点低、易挥发的特点联想到前面学习过的乙酸和乙醇也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因此提出在产物乙酸乙酯中会有杂质乙醇和乙酸。此时我和学生一起回顾了乙醇和乙酸的部分物理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学习了饱和碳酸钠溶液在除杂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连续四个问题的讨论过程,学生不仅认识了实验的装置,更明白了设计这套装置背后的依据。学习的重点从传统的“是什么”转化成了这节课的“为什么”。学生遇到下一个新的实验问题时,就有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这些做法的依据是什么?”的理性思考。
通过以上两个教学实例,我的感受是:在面对学生初高中化學学习转变的困难中,学生已有的初中学习基础和学生在高中必修阶段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是客观事实,不易改变,能够改变的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而只有在对学生学情有深入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更顺利地融入高中化学学习。
(作者单位: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
一是以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高一必修阶段《氮气》一节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镁与氮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镁。针对这个知识,我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是:都知道镁与氧气能发生剧烈的反应,知道空气的组成,知道氮气比氧气稳定;学生不了解的是:氮气的化学性质;学生的误区是:受初中教学的局限,很多学生误以为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就仅仅发生了镁和氧气的反应。
针对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首先,进行演示实验1—在空气中将镁条燃烧,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镁条继续燃烧。教师通过镁条在氮气中的燃烧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氮气与镁的反应,并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其次,进行演示实验2—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伸入盛有氧气、盛有氮气的集气瓶。木条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在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熄灭。教师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氮气比氧气化学性质稳定,从而进一步了解氮气性质稳定的根本原因即氮气的结构。最后完善初中的认知进行总结和提升,学生通过分析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得出该过程主要发生镁与氧气、镁与氮气两个反应。
二是以学生已有的化学能力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高一必修阶段《乙酸》一节的教学中,关于乙酸的酯化反应(即制备乙酸乙酯)的原理和实验都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我一般会带领学生对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讨论。但考虑学生这部分的化学能力基础,我改变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策略,把讨论的重点转变为怎样设计出这套装置。我将整个实验过程分为发生、导气、收集和除杂四个环节,针对每个环节各设置了一个问题。
问题1:根据乙酸的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在设计反应的发生装置时你需要考虑哪些内容?
学生在初中和必修一已经学过一些物质的制备,因此学生很轻松地就提出了制备乙酸乙酯需要采用“固液加热产生气体”的装置。
问题2:刚刚制备出的乙酸乙酯是什么状态的?我们怎样得到它?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提出课本上已经写明乙酸乙酯是液态,所以得到的乙酸乙酯就在发生装置的大试管中;有的同学持怀疑态度,提出乙酸乙酯在常温下是液态的,而在这个实验加热的环境中可能就变为气态,这需要参考乙酸乙酯的沸点才能确定。第二种方法一经提出,就获得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可。这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乙酸乙酯的沸点是“77℃”的知识点。看到这个数据,大家一致确定在实验条件下生成的乙酸乙酯是气态的,所以需要将生成的气态产物导出,因此在发生装置之后还要连接导气管。这样结合问题1,学生将实验装置进行了补充。
问题3:导气管的末端已经远离酒精灯火焰,乙酸乙酯在这个位置很容易被冷却为液体,我们怎样收集到液态的乙酸乙酯呢?
学生提出可以用小试管或者锥形瓶来收集液态的乙酸乙酯。这样结合前面的两个问题,学生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最终完善。还有学生进一步提出了更好的想法:为了让乙酸乙酯冷却得更充分,提高实验的产率,可以将收集的装置置于冰水浴中。但此时也有学生提出疑问:既然只是收集乙酸乙酯,为什么在收集装置中还要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呢?这就引出了下面的问题。
问题4:经过上述实验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是纯净物吗?可能会含有哪些杂质呢?又怎样提纯呢?
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学生借助乙酸乙酯属于有机物,具有沸点低、易挥发的特点联想到前面学习过的乙酸和乙醇也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因此提出在产物乙酸乙酯中会有杂质乙醇和乙酸。此时我和学生一起回顾了乙醇和乙酸的部分物理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学习了饱和碳酸钠溶液在除杂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连续四个问题的讨论过程,学生不仅认识了实验的装置,更明白了设计这套装置背后的依据。学习的重点从传统的“是什么”转化成了这节课的“为什么”。学生遇到下一个新的实验问题时,就有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这些做法的依据是什么?”的理性思考。
通过以上两个教学实例,我的感受是:在面对学生初高中化學学习转变的困难中,学生已有的初中学习基础和学生在高中必修阶段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是客观事实,不易改变,能够改变的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而只有在对学生学情有深入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更顺利地融入高中化学学习。
(作者单位: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