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订抹灰施工的专项方案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w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建筑材料的选用、作业条件、操作工艺、注意事项等方面谈抹灰施工专项方案的制订。
  [关键词]抹灰施工专项方案制订
  0引言
  我县某工程的结构建成已有四年余,其表面积灰较多,抹灰前必须大面积冲洗。工程结构表面平整度差;内外墙立面垂直度偏差较大,根据实测得出结果偏差值在1.5~18cm之间,大部分有7~9cm,故而对这次的抹灰视之不同平常,为了确保该工程的抹灰质量,特制订本专项方案。
  1材料选用
  1.1水泥选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1.2砂选用中砂以上,(砂颗粒大减少裂缝产生)。
  1.3钢板网选用2mm厚(粉刷厚度超过4cm以上时采用)。
  2作业条件
  2.1抹灰部位的主体结构已检查合格,门窗框及需要预埋的管道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2.2抹灰用的脚手架应搭好,架体内立杆离墙200~250mm.
  2.3将混凝土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等凿到实处,用1:2.5水泥砂浆分层补平,把外露钢筋头和铝丝等清除掉。
  2.4对于砖墙,应在抹灰前一天浇水湿透。
  3墙面石灰砂浆纸筋灰罩面操作工艺
  3.1基层处理:清除墙面的灰尘、污垢、碱膜、砂浆等附着物,要洒水湿润。对用钢模板施工过于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可采用墙面凿毛或用喷、扫的方法将1:1的水泥砂浆分散均匀地喷射到墙面上,待结硬后才进行底层抹灰作业,以增强底层夹层灰与墙体的附着力。
  3.2套方、吊直、做灰饼(打墩):抹底层灰前,必须先找好规矩,即四角規方、横线找平、立线吊直、弹出基准线和墙裙,踢脚板线。属于中级和高级抹灰时,可先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平整,垂直程度,并在控制阳角方正,过曲(可用方尺规方)的情况下,大致确定抹灰厚度后(最簿处不小于7mm)进行挂线,(称线)“打墩”(打墩的厚度应不包括面层);对于高级抹灰,应先将房间规方,可先在地面上弹出十字线作为准线,并结合墙面平整,垂直程度大致确定。墙面抹灰厚度,进行称线“打墩”,“打墩”时应先在左右墙角上各做一个标准墩,然后用线锤吊垂直线做墙下角两个标准墩(高低位置一般在踢脚线上口),再在墙角左右两个标准墩之间通线,每隔1.2~1.5米左右及在门窗上阳角等处上下各补做若干个砂浆墩。
  3.3墙面冲筋(打栏):待砂浆墩结硬后,使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做上下砂浆墩之间做宽约30~50mm的灰浆带,并以上下砂浆墩为准,用压尺推平。冲筋(打栏)完成后应等其稍干后才能进行堵面、抹灰作业。
  3.4做护角:根据砂浆墩和门框边离墙面的空隙,用方尺规方后,分别在阳角两边吊直和固定好靠尺板。抹出水泥砂浆护角,并用阳角抹子推出小圆角,最后利用靠尺板在阳角两边50mm以外位置,以40o斜角将多余砂浆切除、清除。
  3.5抹底层灰和中层灰:在墙体湿润的情况下进行抹底层灰,对混凝土墙体表面,应先刷扫水泥浆一遍,随刷随抹底层灰。底层灰宜采用1:1:6水泥混和砂浆(或按设计要求)厚度为5~7mm.待底层灰稍干,再以同样砂浆抹中层灰,厚度宜为7~9mm.若中层灰过厚,则应分遍涂抹,然后以冲筋(打栏)为准,用压尺刮平找直,并用木磨板磨平。中层灰抹完磨平后。应全面检查其垂直、平整度,阴阳角是否方正、顺直。发现问题要及时修补(或返工)处理。对于做踢脚线的上口及管道背后位置等应及时清理干净。
  3.6抹罩面层:面层抹纸筋灰:待中层达到七成干后(即可用手按不软但有指印时),即可抹纸筋灰罩面层(如间隔时间过长,中层灰过干时,应洒水湿润)。纸筋灰罩面厚度不得大于3mm,抹灰时要压实抹平。待灰浆稍干“收身”(即经过灰匙磨压而灰浆层不会变成湖状)时,要及时压实,并可视灰浆干湿程度用灰匙醮水末压、溜光,使面层更为细腻光滑。窗洞口阳角墙面及阴角等部位要分别用阴阳角抹子推顺溜光。抹纸筋灰罩面层要粘结牢固,不得有匙痕、气泡、纸粒和接缝不平等现象,与墙边或梁边相交的阴角应成一条直线。
  4墙面抹水泥砂浆操作工艺:
  4.1基层处理:套方、吊直、做灰饼、打墩、墙面冲筋(打栏)、抹底层灰和中层灰等工序的做法与墙面抹纸筋灰浆时基本相同,但底灰和中层灰用1:2.5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涂沫并用磨板搓干带毛面,在砂浆凝固之前,表面用扫帚扫毛或用钢抹子每隔一定距离交叉画出斜线。
  4.2抹水泥砂浆面层:中层砂浆抹好后第二天,用1:2.5水泥砂浆或按设计要求的水泥混合砂浆抹面层,厚度为5~8mm,操作时先将墙面湿润,然后用砂浆薄刮,到使其与中层灰粘牢,紧跟着抹第二道、达到要求的厚度用压尺刮平找直待其“收身”后,用灰匙压实压光。
  5施工注意事项
  5.1工程质量通病的避免
  5.1.1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上等抹灰空鼓、裂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有如下几点:a、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经门窗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应重视门窗框塞缝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堵塞密实;b、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应认真清理和提前浇水;c、基底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率较大,应分层找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d、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应根据不同基层配制所需要的砂浆,同时要加强对原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5.1.2抹灰面层起泡,有抹纹、开花(爆灰仔)。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有以下几点:a、抹完面层灰后,灰浆还未收水就压光,因而出现气泡现象。在基层为混凝土时较为常见。b、底灰过分干燥,又没有浇水,抹面层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层吸去,因而来不及压光,故残留抹纹。c、淋制石灰膏时,对过大灰颗粒及杂质没有过滤好,灰膏熟化时间短,抹灰后继续吸收水分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面出现开花(爆灰白)现象。
  5.1.3抹灰表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其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是:抹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打砂浆墩、冲筋不认真,或冲筋后间隔时间过短过长。造成冲筋被损坏、表面不平,冲筋与抹灰层收缩不同,因而产生高低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5.1.4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等面灰接槎明显或颜色不一致,主要是操作时随意留施工缝造成。留施工缝应尽量有分隔条,最好留置于阴角处或门窗框边等位置。
  5.1.5踢脚板、水凝墙裙和窗台板上口出墙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等。主要是操作不细,墙面抹灰时下部接近踢脚板等处不平整,凹凸偏差大,或踢脚板等施工时没有拉线找直,抹完后又未用尺子把上口赶平、压光。
  5.1.6管道后抹灰不平。主要是工作不认真细致,没有分层找平,压光。
  5.1.7钢板网顶棚抹灰空鼓、开裂。主要原因防范对策有:a、使用混合砂浆内掺水泥比例大,养护不好,收缩率大。b、钢板网顶棚大小龙骨间距过大,钢板网弹性大,抹灰后发生挠曲变形使各抹灰层之间产生剪力导致空鼓、开裂。c、顶棚吊筋木材含水率过大,干燥后收缩变形,以及接头不紧密,起拱不准。d、棚平整度不符合要求,部分位置抹灰层过厚,容易造成开裂。或是对面积较大的房间未采用吊挂麻绳丝束的做法。
  5.2安全技术措施:
  5.2.1室内抹灰时使用的木凳、金属脚手架等架设应平稳牢固,脚手架跨度不得大于2m,架上堆放材料不得过于集中,在同一跨度的脚手板内不应超过两人同时作业。
  5.2.2不准在门窗、洗脸池等器物上搭设脚手板。阳台部位粉刷,外侧没有脚手架时,必须挂设安全网。
  5.2.3使用砂浆搅拌机搅拌砂浆,往拌筒内投料时,拌叶转动时不得用脚睬或用铁铲、木棒等工具拨刮筒口的砂浆或材料。
  5.2.4机械喷灰喷涂应戴防护用品,压力表、安全阀应灵敏可靠、输浆管等部位接口应拧紧卡牢。管路摆放顺直,避免折弯。
  5.2.5输浆应严格按照规定压力进行,超压和管道堵塞,应卸压检修。
  5.3产品保护
  5.3.1推小车或搬运物料时,要注意不要碰撞墙角、门框等。压尺和铁铲等工具不要靠在刚完成的墙面抹灰层上。
  5.3.2拆除施工用脚手架时要注意轻拆轻放,不要撞坏门窗和墙面。
  5.3.3要保护好墙上已安装的配件、窗帘钩(罩)、电线槽、盒等室内设施,对被砂浆粘上、污染的要及时清刷干净。
  5.3.4抹灰层凝结硬化前应防止水冲、撞击、振动和挤压。
  5.3.5要保护好地漏、粪管等处不被堵塞。
  5.3.6粘在门窗框上的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
其他文献
李元洛先生数访浏阳谭嗣同故居,著文《崩霆琴》。一八八一年谭嗣同十六岁,暴雷劈倒谭家梧桐大树。谭嗣同利用残干制成两把“七弦琴”,一名“雷残”,一名“崩霆”。
摘要:桥面铺装作为桥梁工程一项重要的分项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桥体的使用性能。本文介绍了桥面铺装常用两种铺装材料的具体施工工艺以及技术要求,对桥面铺装施工作业,可以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桥面铺装;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引言  在桥梁工程建设项目中,桥面铺装主要是起减轻磨耗防止水分进入以及分布荷载的作用,因此,桥面铺装完成后,必须具有抵抗车辙,提高行车舒适以及低温抗裂,防水等性能,
摘要: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给排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使用状况,其对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是目前给排水施工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尝试探讨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给排水 问题措施  1、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给排水分部工程在建筑产品的质量投诉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虽然这些质量问题没有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植物是园林中最重要的造景元素,它以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态形成园林的主体景观,也构成不同地区的典型植物景观特色。而在选择植物造景时应符合“适地适树”原则,应以乡土植物来体现地域特色。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要探索在景观设计中利用乡土树种来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乡土植物;造景元素    一、概述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伴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山东女子学院学报》迎来了她的总第100期的顺利出刊。24载的风雨兼程,沐浴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凝集着几
摘要: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园林景观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园林景观设计实践,详细阐述了沿江滨水风光带景观设计理念和沿江滨水风光带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并举例进行了论证说明。  关键词:风光带;园林景观设计;滨水景观;生态理念;植物配置  1引言  城市园林景观代表着城市化的水平和层次,是城市品质的象征,因此,无论是城市的管理者,民众,拟或是观光客都十分看重城市的景观形象与环境的品质。而对于
公仆是一个特殊的群众,在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特殊的责任。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脊梁,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精英。文章对公仆精神的由来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摘要:在现代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寿县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历史风貌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压力。笔者通过对寿县古城内历史文化遗产的实地调研,收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出了寿县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和需要保护的内容。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问题保护内容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历史文化名城的原有空间形态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在确保城市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的城市设计存在“编制数量不断增加而实施效果依然含糊”等现象。在城市设计中,应既重视技术性因素,又注重制度性因素;应提高城市设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我们的城市设计的理论。  关键字:城市设计,技术性,制度性   在城市建设以大规模物质形态建设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下,在传统城市规划学科具有浓厚建筑学科色彩的氛围中,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规划形式,作为一种宣传手段,作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