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可是,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以来,效果不理想。怎样进行高效的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困扰着化学教师。所以,在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提升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便需要采取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观察;主体;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采取趣味性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传统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计划紧,课堂演示实验草草了事;化学实验学术化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教材编订过于机械化,固定实验方法步骤,且多为验证性实验,不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锻炼。这些缺点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失去其优势。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让学生对化学产生趣味性才是关键,因为趣味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如果采取趣味性实验教学内容,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学习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例如,在“魔棒点灯”的趣味实验过程中,可以运用玻璃棒将酒精点燃,然后滴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玻璃片上,然后再在高锰酸钾上滴上几滴浓硫酸。这样再用玻璃棒去蘸取溶液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则会被立刻点燃。通过这个趣味性实验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化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科学探究的好习惯
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任何理论知识的掌握,都是建立在通过观察而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非简单地表现在是否注意到某个事物或实验现象的不甚明显的特点,而是表现在他们能否就此进行探究性思索,透过表面把握本质和规律。科学家断言:任何联系实际的自然科学都始于观察。教师应通过事例使学生认识到,一切有成就的人在科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对周围环境、周围事物及自然现象的观察。科学研究开始于观察,没有观察、探究就没有科学的新发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常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对事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探究,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细节。比如,给学生讲述居里夫人发现元素镭的故事,使他们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居里夫人在研究元素铀的放射性时发现,铀矿石的放射性比提纯的铀化合物的放射性更强,于是预言在未提纯的铀矿石中肯定还存在一种新的元素,它比铀的放射性更强。为此,居里夫人花了4年时间,从8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出0.1克的新元素,并以极少量的纯化合物测出了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5,这就是元素镭,居里夫人因此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
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转变角色,例如,学生学习元素周期律,不能只是靠教师传授和演示,而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活动探究”来获得,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获得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二是要革新教学方法。创新始于疑问,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教材内容的讲授者,还应该成为问题的“制造者”。教师要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探索,促成问题的解决,逐渐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习惯,使他们无需教师引领,就能自主发现问题,并用实验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实验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如可以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边做、边看、边想,再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教师还可以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的意识更强烈。这样做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而使他们的智力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四、充分挖掘随堂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就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总是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难,对教材内容不理解、记不住,他们常常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留心使作业中的错误百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就要充分挖掘随堂实验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将一块棉手帕在盛有浓度为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手帕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立即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又如,教师还可以用庶糖做“黑馒头”,“魔棒”点灯,用玻璃管向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吹气使棉花燃烧等实验,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实验都是教师进行演示的,学生仅仅是看客。但由学生座位及实验现象短暂等客观因素导致有些学生不能够完全观察到演示效果,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都是有影响的。化学新教材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体现出了素质教育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还提倡合作学习,因此在实验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成为实验的演示者,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也会被调动起来,另外,演示实验通常需要几个学生合作完成,小组内成员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才能够形成统一的目标,通过实验能够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有助于够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帮助,真正实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实践,我们教师要采取有效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志英. 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J]. 成才之路,2014,36:78.
[2]刘旭刚.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方式探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15,02:90.
[3]任桂清. 活化课堂,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4,11:131.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观察;主体;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采取趣味性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传统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计划紧,课堂演示实验草草了事;化学实验学术化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教材编订过于机械化,固定实验方法步骤,且多为验证性实验,不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锻炼。这些缺点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失去其优势。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让学生对化学产生趣味性才是关键,因为趣味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如果采取趣味性实验教学内容,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学习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例如,在“魔棒点灯”的趣味实验过程中,可以运用玻璃棒将酒精点燃,然后滴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玻璃片上,然后再在高锰酸钾上滴上几滴浓硫酸。这样再用玻璃棒去蘸取溶液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则会被立刻点燃。通过这个趣味性实验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化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科学探究的好习惯
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任何理论知识的掌握,都是建立在通过观察而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非简单地表现在是否注意到某个事物或实验现象的不甚明显的特点,而是表现在他们能否就此进行探究性思索,透过表面把握本质和规律。科学家断言:任何联系实际的自然科学都始于观察。教师应通过事例使学生认识到,一切有成就的人在科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对周围环境、周围事物及自然现象的观察。科学研究开始于观察,没有观察、探究就没有科学的新发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常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对事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探究,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细节。比如,给学生讲述居里夫人发现元素镭的故事,使他们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居里夫人在研究元素铀的放射性时发现,铀矿石的放射性比提纯的铀化合物的放射性更强,于是预言在未提纯的铀矿石中肯定还存在一种新的元素,它比铀的放射性更强。为此,居里夫人花了4年时间,从8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出0.1克的新元素,并以极少量的纯化合物测出了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5,这就是元素镭,居里夫人因此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
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转变角色,例如,学生学习元素周期律,不能只是靠教师传授和演示,而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活动探究”来获得,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获得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二是要革新教学方法。创新始于疑问,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教材内容的讲授者,还应该成为问题的“制造者”。教师要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探索,促成问题的解决,逐渐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习惯,使他们无需教师引领,就能自主发现问题,并用实验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实验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如可以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边做、边看、边想,再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教师还可以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的意识更强烈。这样做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而使他们的智力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四、充分挖掘随堂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就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总是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难,对教材内容不理解、记不住,他们常常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留心使作业中的错误百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就要充分挖掘随堂实验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将一块棉手帕在盛有浓度为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手帕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立即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又如,教师还可以用庶糖做“黑馒头”,“魔棒”点灯,用玻璃管向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吹气使棉花燃烧等实验,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实验都是教师进行演示的,学生仅仅是看客。但由学生座位及实验现象短暂等客观因素导致有些学生不能够完全观察到演示效果,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都是有影响的。化学新教材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体现出了素质教育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还提倡合作学习,因此在实验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成为实验的演示者,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也会被调动起来,另外,演示实验通常需要几个学生合作完成,小组内成员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才能够形成统一的目标,通过实验能够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有助于够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帮助,真正实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实践,我们教师要采取有效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志英. 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J]. 成才之路,2014,36:78.
[2]刘旭刚.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方式探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15,02:90.
[3]任桂清. 活化课堂,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4,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