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我校在上一学年,连续两个学期组织了理化生三科的实验教学公开课.我全程参加了物理学科实验教学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活动.听课中我发现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并对此作了深刻的思考.
一、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仪器使用方面
1.天平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前不知道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2)调节天平不知道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度,即使拨到标尺的零刻度,指针停止时未指在分度盘的中间,有些学生就开始称量.(3)在称量过程中继续调节平衡螺母.(4)不知道用镊子取砝码,拨游码.(5)在称量固体时,个别学生把物体放入右盘.(6)称量完毕,取下物体,把砝码留在托盘中就做下一步实验.
2.量筒
具体表现为(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不能保证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未弄清量筒的分度值就忙着读数,结果造成读数错误.(3)手拿着量筒读数.(4)不会正确选择量筒,量取47.5毫升水,部分学生选100毫升的而不选50毫升的量筒.(实验时准备了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三种量筒)
3.电压(流)表
(1)不会选择合适的量程,本来电源电压只有3V,学生却选择0——15V量程.(2)导线连接方式不对,应该使导线顺时针绕在接线柱上,个别学生却使其逆时针绕上,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整个实验节奏.(3)读数不准确.以电流表为例,所选量程为0——0.6A,读数应为0.2A时却读成1A.
4.电池盒
使用不当之处为(1)不知道电池盒的串并联(2)在联接时凹槽和凸起部分对不齐,衔片连接不起来.(3)电池盒较脆使用不当,损坏电池盒,造成实验失败.
5.光具座
(1)使用时不知道上面刻度含义(2)使用前不会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有个别学生不会观察像的性质甚至调不出像(4)不会记录像距和物距.
(二) 基本操作方面
1.测物质密度:
(1)量取的水太多或太少,个别学生取满量筒.(2)把石块直接投入量筒中,使水溅出或损坏量筒.(3)使用天平前没有把橡皮垫拿走.
2.电路的连接:
(1)电学实验前不知道画出电路图或电路图不规范,造成实验无法进行.(2)连接电路没有正确顺序.(3)在测得电学数据后,不知道断开开关,使电路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浪费电又损坏仪器.(4)电学仪器摆放杂乱无章,使实验无法顺利进行.
3.测水的温度
(1)把温度计拿出液体读数.(2)测水温时玻璃泡碰到玻璃杯的底部.(3)在测水温前没有估测水温.
(三) 操作程序不合理
部分学生对某些操作程序不清楚,具体表现为(1)在测石块密度时,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2)在连接较复杂电路时先并联后串联,造成混乱不清.(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蜡烛和凸透镜同时移动而造成不能准确读像距和物距.
二、实验教学中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问题虽出在学生的操作中,但反映的却是我们教师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为此,在实验教学中要采取下列措施:
1.把实验教学真正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专门培训实验操作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严格要求,务必使学生开始学习就养成良好习惯.
2.实验课上,教师首先要把实验步骤和有关注意事项讲清楚,再让学生操作,加强指导,反复练习.
3.加强初中物理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训练,力争使学生灵活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仪器使用方面
1.天平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前不知道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2)调节天平不知道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度,即使拨到标尺的零刻度,指针停止时未指在分度盘的中间,有些学生就开始称量.(3)在称量过程中继续调节平衡螺母.(4)不知道用镊子取砝码,拨游码.(5)在称量固体时,个别学生把物体放入右盘.(6)称量完毕,取下物体,把砝码留在托盘中就做下一步实验.
2.量筒
具体表现为(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不能保证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未弄清量筒的分度值就忙着读数,结果造成读数错误.(3)手拿着量筒读数.(4)不会正确选择量筒,量取47.5毫升水,部分学生选100毫升的而不选50毫升的量筒.(实验时准备了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三种量筒)
3.电压(流)表
(1)不会选择合适的量程,本来电源电压只有3V,学生却选择0——15V量程.(2)导线连接方式不对,应该使导线顺时针绕在接线柱上,个别学生却使其逆时针绕上,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整个实验节奏.(3)读数不准确.以电流表为例,所选量程为0——0.6A,读数应为0.2A时却读成1A.
4.电池盒
使用不当之处为(1)不知道电池盒的串并联(2)在联接时凹槽和凸起部分对不齐,衔片连接不起来.(3)电池盒较脆使用不当,损坏电池盒,造成实验失败.
5.光具座
(1)使用时不知道上面刻度含义(2)使用前不会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有个别学生不会观察像的性质甚至调不出像(4)不会记录像距和物距.
(二) 基本操作方面
1.测物质密度:
(1)量取的水太多或太少,个别学生取满量筒.(2)把石块直接投入量筒中,使水溅出或损坏量筒.(3)使用天平前没有把橡皮垫拿走.
2.电路的连接:
(1)电学实验前不知道画出电路图或电路图不规范,造成实验无法进行.(2)连接电路没有正确顺序.(3)在测得电学数据后,不知道断开开关,使电路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浪费电又损坏仪器.(4)电学仪器摆放杂乱无章,使实验无法顺利进行.
3.测水的温度
(1)把温度计拿出液体读数.(2)测水温时玻璃泡碰到玻璃杯的底部.(3)在测水温前没有估测水温.
(三) 操作程序不合理
部分学生对某些操作程序不清楚,具体表现为(1)在测石块密度时,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2)在连接较复杂电路时先并联后串联,造成混乱不清.(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蜡烛和凸透镜同时移动而造成不能准确读像距和物距.
二、实验教学中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问题虽出在学生的操作中,但反映的却是我们教师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为此,在实验教学中要采取下列措施:
1.把实验教学真正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专门培训实验操作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严格要求,务必使学生开始学习就养成良好习惯.
2.实验课上,教师首先要把实验步骤和有关注意事项讲清楚,再让学生操作,加强指导,反复练习.
3.加强初中物理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训练,力争使学生灵活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