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是矛盾发展的对立统一体。反拨效应指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测试是外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是检测外语教学成效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对此却不够重视,由此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语言测试对教学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高校英语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文章指出,测试应尽量减少对教学的负面效应,充分发挥正面效应,由此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语言测试; 反拨效应; 英语教学。
语言测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语言测试从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和学习论取得学科内容,从心理测量学获得科学手段,语言测试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语言测试又是伴随着语言教学出现的,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评估语言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没有语言教学也就无所谓语言测试。语言教学是第一性的,语言测试为语言教学服务。
1.0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测试与教学之间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是政策和对策的关系。他们是矛盾斗争的对立面,也是矛盾发展的统一体。一次次测试促使教学方法与教学环节上的调整以适应测试;而教学又要求测试具有较强的信度和效度,以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学效果。
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语言学家Arthur Hughes 把二者的关系客观地定义为"伙伴关系"(1989:2)。考试,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要适应教学的需要,或作为测量学生语言行为的工具,来调整教学使其尽量达到考试要求。因此,测试既为教学服务,又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作用,这种反拨作用或有益于教学,或妨碍教学。尽可能地对正常教学产生有益的反拨作用是语言测试的主要目的。
测试与教学既互相促进又彼此制约,教学从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制约着测试,而测试又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反拨作用。因此,要提高教学和学习的质量,就必须认真研究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积极影响,最大限度地克服其消极作用。
2.0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McNamara (2003:73) 认为测试的反拨作用是指测试对教学的影响。Prodromon (1995:13) 认为反拨作用就是测试对教学方法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后来英国的应用语言专家把这一概念引用到语言学领域, 特指语言测试,尤其是外语测试,对相应的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
对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正面反拨效应可以使学生评价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学习成绩方面的不足,增强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也可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不断进行教材的开发、大纲的修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如果把测试看作是"指挥棒",那么各种各样的考试便可形成一曲不同凡响的"英语教学交响乐"。在这种"交响乐"的伴奏下,学生的学习将更加富有主动性,更能增强言语技能。这样应试教育就会顺其自然地转变为素质教育。
然而,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外语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仍然是"千考一面",由此对英语教学形成消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测试对教学反拨作用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对高校英语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2.1测试对教学反拨作用的正面影响
测试随着教学而产生,并服务于教学。正是因为它服务于教学的功能才产生了它存在的基础。因此,它必然对教学有指导、诊断或促进的作用。结合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出外语测试对教学反拨作用的正面影响。
首先,测试给语言学习的主体--学习者提出了一个奋斗目标,成为其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的动机,而学习动机是外语学习者自身因素中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说,测试可以成为学习者努力学习的强大推动力,可明显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觉性,加快整个学习进程。其次,外语测试给教学提出了一个目标水平,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其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的调整,努力帮助学习者早日接近测试规定的目标水平,促进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因此,好的测试可以通过诊断和指导教学而给学习者带来良好的影响。再次,测试可以促进教材和课程设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如果测试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依据,重视对学生真实语言能力的考察,那么教材和课程设计者也会注意在其教材、补充材料及课程安排等方面做出调整,使学习者在学过该教材或课程后更加容易达到测试要求的水平。国外曾有学者举过这方面的例子(Bailey, 1996)。当时,Bailey 被邀请参加一项英语测试的设计开发,受试者为经过一年集中训练的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学生,考试将测验他们是否具有进入一所用英语进行教学的大学继续深造的语言能力。不久,一个基于对大学一年级学生使用英语情况的需要分析的新测试被开发出来,其中包括很多极具真实性的语言任务需要受试者去完成,例如阅读材料、作听课笔记等。这项测试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完全由多项选择题组成的测试。此举一出,首先使得教学大纲被修改,然后又选用了新的课本,教师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课堂管理和教学,这种连锁反应最后被证明是有益的。一年之后,虽然该语言训练班受到了种种条件如班级过大、材料不足等缺点的限制,但该班仍取得了该校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学生的语言水平超过以往任何一届。最后,测试还可以通过其对研究者的影响而作用于教学。测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并通过错误分析来解释学习者的行为方式。
2.2测试对教学反拨作用的负面影响
2.2.1对教的影响(教师、教材、教法、教学态度)
测试对教学的影响显而易见,考试结果尤其是重要的考试,往往被用作评估教师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作为教师,其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就会很自然地向考试看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做出相应调整,即进行所谓的"应试教育"。
反拨效应也会对教师产生情绪上的影响。Smith(1991) 采用她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和Nolen 等人1984年问卷调查的结果, 集中讨论了考试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发现公布考试成绩的做法使教师们感到气愤、焦虑和羞辱。教师还认为,考试压力使他们的教学能力萎缩,迫使他们只教考试所涵盖的内容,只用与考试相似的方法和材料。久而久之,他们已不会教授考试以外的内容。语言测试使教师对教材、教法都产生反思,其中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是使教师按照考试的走向挥动考试的指挥棒。
语言测试影响到对教材的选择,这种影响普遍存在于大专院校。近年来,不少外语教育家们根据语言学最新研究成果和中国实际特点,编出了丰富多样的大学外语教材。面对各种教材争相在学校竞争市场的状况,学校决定选用何种教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该教材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四、六级考试成绩。教材出版商在宣传教材时也常常会援引一些统计数字,指出使用他们的教材能使学生的四级成绩大幅提高云云。一套好的教材覆盖面应该是很广的,要包括阅读、词汇、结构、翻译、写作、听力等多种语言技能的训练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而每一种技能和知识又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在教学时间较为紧迫的情况下,首先被压缩或牺牲掉的往往是成绩测试或水平考试中不会涉及到的内容和练习形式,而不管他们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有多大的好处,如课文组织结构分析、就课文话题谈论亲身体验等。
而另一个更为典型的状况是,在大型考试来临之前的整整一个学期甚至一年,外语教学的全部内容几乎都是做题和讲题。在集体受试 (如高考、英语四级考试)的情况下,考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正常外语教学就已经停止,让位于应试培训,所有师生厉兵秣马,全面备战。Nolen 等(1992)以及 Herman & Golan(1993)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了解大规模考试对学校的影响。他们发现,大规模的成绩测试以及水平测试给学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和教师都感到压力极大,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为学生备考,压缩教学大纲内容,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得不偿失。在以试题讲解为教学内容的课堂上,用目的语授课的可能性大打折扣,讨论、辩论、编故事、表演、采访等既生动有趣又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课堂活动根本无从进行。在试题讲解课上,最为盛行也最为实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而真正能体现语言学习快乐和特点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小组互动法、任务法、社团语言学习法等都与课堂上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气氛格格不入。
在备考压力下,交际性、人文主义教学法成为教师们享用不起的奢侈品。如果一项考试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直接影响到对教师的奖惩,教师自然而然对不同考分的学生表现出不同态度,而教师的态度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使考分低的学生产生消极情感因素。根据 Krashen(1985) 的情感过滤假说,消极情感因素会对学习效果造成不利影响,致使这些学生成绩更差,形成恶性循环。同时这种态度也违背教育公平原则。
2.2.2 对学的影响 (学生、学习动力、学习内容、学习策略)
根据 Alderson & Wall(1993)的研究,测试既影响教学也影响学习,它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也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策略。测试负面反拨效应的最大受害者是学生,它影响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究竟是该为提高自身语言素质而学习,还是该为通过考试获得某种机遇而学习,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生意愿问题。各种成绩测试、水平测试决定着一个人能否上大学、能否顺利毕业、能否获得学位、能否进一步深造、以及能否获得某种就业资格等等,这种以考定终身的做法怎么能让学生不为考试而焦虑?通过考试因而成为学生的第一学习目标,提高语言素质只能成为副产品。学习目标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考分的魔力使考试范围内的内容和题型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非考内容和练习则可能被认为是一份额外的负担,没有意义和价值。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下以及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学生往往通过反复阅读记忆单词、阅读语法书、使用母语、通过翻译学习目的语、搞题海战术等传统语言学习策略,而较少采用非传统语言学习策略,如收听外语广播、阅读外文报刊和小说、用目的语和别人进行口、笔头交际等。
2.3 建议
如前所述, 反拨效应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试题本身的因素,要减少负面反拨效应,提高正面反拨效应,应该从两方面做起:(1) 从社会因素来看,应弱化考试的用途,不以一次考试的成败论英雄,而应结合以往的学习成绩和实际能力综合评定。(2)试题设计应尽量趋向合理,应能体现应试者真正的语言素质。
3.0对大学英语测试与教学的启示
现在提起大学英语测试,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全国大学英语统考。在很多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眼中,似乎在基础阶段只要将四级考试体面地对付过去才是压倒一切的任务。这样一来,不仅教学成了应试教学,而且大学中的各种英语考试也成了应试考试或者就是四级考试的翻版,从而放弃了它们自身应有的价值和应起的作用。测试的基本目的是为做出某些决定而提供信息。这些决定可以是关于学习者个人的,也可以是关于教学方案本身的。为做出关于学习者个人的某种决定而进行的测试有:选拔测试、分班测试、诊断测试和过程反馈测试。选拔测试是为了判断学生参加某一教学计划是否合适;分班测试是为了将学生按大体相同的水平分班,实施因材施教;诊断测试是为了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强项与弱项,从而进行针对性训练;过程反馈测试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收集反馈信息,以便做出形成性评估,并有助于师生各自调整其教与学的计划与活动。
由此可见,上述种种英语测试并不能相互替代或都采取同一种模式。并且,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及不同用途,应将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合适的时间予以实施,才能物尽其用。然而,在现阶段,很多高校自行组织的英语测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千考一面"。不分时间,不分具体用途,不根据受试者的具体情况来分别对待每种考试,却通通采用四、六级统考的形式,以标准化测试为主。在考试题型方面,各高校受四、六级统考的影响非常大,多项选择题是使用最为普遍、占总分比例最高(55%~75%)的题型。这明显违背了教育者的初衷,防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4.0结语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外语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也是如此。重要的是,我们应如何去发挥其正面影响和遏制其负面影响。Davies(1968)曾说过,"好的测试应紧随教学,完全与之一致,成为教学的忠实仆人。"然而,测试与教学出现的顺序虽有先后,但它们之间应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当不恰当的外语测试妨碍了正常教学、对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时,测试应服从于教学,正如 Davies 所言;而当教学存在诸多不足时,测试就应在这时发挥其正面的反拨作用,积极地将教学引入正确的轨道,此时的测试就不应是"仆人",而是"协调者"、"指挥棒"了。测试与教学之间理想的合作关系应是:测试对好的教学是强有力的支持;当教学出现偏差时,测试就会发挥其引导作用,进行拨乱反正的工作。如此,测试与教学的互动关系才会成为良性循环,真正有利于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Alderson & Wall. Does washback exist [J ] Applied Linguistics, 1993 ,(2).
[2]Bachman , L. & Palmer , A.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ice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6.
[3]Herman , J . L. & Golan ,S. The effects of standardized testing on teaching and schools [J ].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 Issues and Practice , 1993(12).
[4]Hughes ,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9.
[5] 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 Issures and implications[M].Longman Press , 1985.
[6]何高大: 外语测试的发展趋势[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7]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8]张宝钧:对语言测试反作用于教学的再认识[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2)。
[9]黄大勇: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研究概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34(4)。
[10]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 外语界,2002, (4)。
[11]韩宝成:语言测试: 理论、实践与发展[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32(1)。
[12]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3]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14]徐强: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命题实践[ 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关键词:语言测试; 反拨效应; 英语教学。
语言测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语言测试从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和学习论取得学科内容,从心理测量学获得科学手段,语言测试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语言测试又是伴随着语言教学出现的,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评估语言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没有语言教学也就无所谓语言测试。语言教学是第一性的,语言测试为语言教学服务。
1.0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测试与教学之间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是政策和对策的关系。他们是矛盾斗争的对立面,也是矛盾发展的统一体。一次次测试促使教学方法与教学环节上的调整以适应测试;而教学又要求测试具有较强的信度和效度,以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学效果。
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语言学家Arthur Hughes 把二者的关系客观地定义为"伙伴关系"(1989:2)。考试,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要适应教学的需要,或作为测量学生语言行为的工具,来调整教学使其尽量达到考试要求。因此,测试既为教学服务,又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作用,这种反拨作用或有益于教学,或妨碍教学。尽可能地对正常教学产生有益的反拨作用是语言测试的主要目的。
测试与教学既互相促进又彼此制约,教学从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制约着测试,而测试又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反拨作用。因此,要提高教学和学习的质量,就必须认真研究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积极影响,最大限度地克服其消极作用。
2.0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McNamara (2003:73) 认为测试的反拨作用是指测试对教学的影响。Prodromon (1995:13) 认为反拨作用就是测试对教学方法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后来英国的应用语言专家把这一概念引用到语言学领域, 特指语言测试,尤其是外语测试,对相应的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
对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正面反拨效应可以使学生评价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学习成绩方面的不足,增强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也可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不断进行教材的开发、大纲的修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如果把测试看作是"指挥棒",那么各种各样的考试便可形成一曲不同凡响的"英语教学交响乐"。在这种"交响乐"的伴奏下,学生的学习将更加富有主动性,更能增强言语技能。这样应试教育就会顺其自然地转变为素质教育。
然而,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外语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仍然是"千考一面",由此对英语教学形成消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测试对教学反拨作用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对高校英语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2.1测试对教学反拨作用的正面影响
测试随着教学而产生,并服务于教学。正是因为它服务于教学的功能才产生了它存在的基础。因此,它必然对教学有指导、诊断或促进的作用。结合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出外语测试对教学反拨作用的正面影响。
首先,测试给语言学习的主体--学习者提出了一个奋斗目标,成为其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的动机,而学习动机是外语学习者自身因素中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说,测试可以成为学习者努力学习的强大推动力,可明显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觉性,加快整个学习进程。其次,外语测试给教学提出了一个目标水平,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其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的调整,努力帮助学习者早日接近测试规定的目标水平,促进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因此,好的测试可以通过诊断和指导教学而给学习者带来良好的影响。再次,测试可以促进教材和课程设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如果测试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依据,重视对学生真实语言能力的考察,那么教材和课程设计者也会注意在其教材、补充材料及课程安排等方面做出调整,使学习者在学过该教材或课程后更加容易达到测试要求的水平。国外曾有学者举过这方面的例子(Bailey, 1996)。当时,Bailey 被邀请参加一项英语测试的设计开发,受试者为经过一年集中训练的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学生,考试将测验他们是否具有进入一所用英语进行教学的大学继续深造的语言能力。不久,一个基于对大学一年级学生使用英语情况的需要分析的新测试被开发出来,其中包括很多极具真实性的语言任务需要受试者去完成,例如阅读材料、作听课笔记等。这项测试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完全由多项选择题组成的测试。此举一出,首先使得教学大纲被修改,然后又选用了新的课本,教师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课堂管理和教学,这种连锁反应最后被证明是有益的。一年之后,虽然该语言训练班受到了种种条件如班级过大、材料不足等缺点的限制,但该班仍取得了该校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学生的语言水平超过以往任何一届。最后,测试还可以通过其对研究者的影响而作用于教学。测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并通过错误分析来解释学习者的行为方式。
2.2测试对教学反拨作用的负面影响
2.2.1对教的影响(教师、教材、教法、教学态度)
测试对教学的影响显而易见,考试结果尤其是重要的考试,往往被用作评估教师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作为教师,其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就会很自然地向考试看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做出相应调整,即进行所谓的"应试教育"。
反拨效应也会对教师产生情绪上的影响。Smith(1991) 采用她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和Nolen 等人1984年问卷调查的结果, 集中讨论了考试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发现公布考试成绩的做法使教师们感到气愤、焦虑和羞辱。教师还认为,考试压力使他们的教学能力萎缩,迫使他们只教考试所涵盖的内容,只用与考试相似的方法和材料。久而久之,他们已不会教授考试以外的内容。语言测试使教师对教材、教法都产生反思,其中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是使教师按照考试的走向挥动考试的指挥棒。
语言测试影响到对教材的选择,这种影响普遍存在于大专院校。近年来,不少外语教育家们根据语言学最新研究成果和中国实际特点,编出了丰富多样的大学外语教材。面对各种教材争相在学校竞争市场的状况,学校决定选用何种教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该教材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四、六级考试成绩。教材出版商在宣传教材时也常常会援引一些统计数字,指出使用他们的教材能使学生的四级成绩大幅提高云云。一套好的教材覆盖面应该是很广的,要包括阅读、词汇、结构、翻译、写作、听力等多种语言技能的训练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而每一种技能和知识又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在教学时间较为紧迫的情况下,首先被压缩或牺牲掉的往往是成绩测试或水平考试中不会涉及到的内容和练习形式,而不管他们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有多大的好处,如课文组织结构分析、就课文话题谈论亲身体验等。
而另一个更为典型的状况是,在大型考试来临之前的整整一个学期甚至一年,外语教学的全部内容几乎都是做题和讲题。在集体受试 (如高考、英语四级考试)的情况下,考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正常外语教学就已经停止,让位于应试培训,所有师生厉兵秣马,全面备战。Nolen 等(1992)以及 Herman & Golan(1993)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了解大规模考试对学校的影响。他们发现,大规模的成绩测试以及水平测试给学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和教师都感到压力极大,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为学生备考,压缩教学大纲内容,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得不偿失。在以试题讲解为教学内容的课堂上,用目的语授课的可能性大打折扣,讨论、辩论、编故事、表演、采访等既生动有趣又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课堂活动根本无从进行。在试题讲解课上,最为盛行也最为实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而真正能体现语言学习快乐和特点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小组互动法、任务法、社团语言学习法等都与课堂上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气氛格格不入。
在备考压力下,交际性、人文主义教学法成为教师们享用不起的奢侈品。如果一项考试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直接影响到对教师的奖惩,教师自然而然对不同考分的学生表现出不同态度,而教师的态度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使考分低的学生产生消极情感因素。根据 Krashen(1985) 的情感过滤假说,消极情感因素会对学习效果造成不利影响,致使这些学生成绩更差,形成恶性循环。同时这种态度也违背教育公平原则。
2.2.2 对学的影响 (学生、学习动力、学习内容、学习策略)
根据 Alderson & Wall(1993)的研究,测试既影响教学也影响学习,它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也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策略。测试负面反拨效应的最大受害者是学生,它影响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究竟是该为提高自身语言素质而学习,还是该为通过考试获得某种机遇而学习,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生意愿问题。各种成绩测试、水平测试决定着一个人能否上大学、能否顺利毕业、能否获得学位、能否进一步深造、以及能否获得某种就业资格等等,这种以考定终身的做法怎么能让学生不为考试而焦虑?通过考试因而成为学生的第一学习目标,提高语言素质只能成为副产品。学习目标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考分的魔力使考试范围内的内容和题型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非考内容和练习则可能被认为是一份额外的负担,没有意义和价值。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下以及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学生往往通过反复阅读记忆单词、阅读语法书、使用母语、通过翻译学习目的语、搞题海战术等传统语言学习策略,而较少采用非传统语言学习策略,如收听外语广播、阅读外文报刊和小说、用目的语和别人进行口、笔头交际等。
2.3 建议
如前所述, 反拨效应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试题本身的因素,要减少负面反拨效应,提高正面反拨效应,应该从两方面做起:(1) 从社会因素来看,应弱化考试的用途,不以一次考试的成败论英雄,而应结合以往的学习成绩和实际能力综合评定。(2)试题设计应尽量趋向合理,应能体现应试者真正的语言素质。
3.0对大学英语测试与教学的启示
现在提起大学英语测试,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全国大学英语统考。在很多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眼中,似乎在基础阶段只要将四级考试体面地对付过去才是压倒一切的任务。这样一来,不仅教学成了应试教学,而且大学中的各种英语考试也成了应试考试或者就是四级考试的翻版,从而放弃了它们自身应有的价值和应起的作用。测试的基本目的是为做出某些决定而提供信息。这些决定可以是关于学习者个人的,也可以是关于教学方案本身的。为做出关于学习者个人的某种决定而进行的测试有:选拔测试、分班测试、诊断测试和过程反馈测试。选拔测试是为了判断学生参加某一教学计划是否合适;分班测试是为了将学生按大体相同的水平分班,实施因材施教;诊断测试是为了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强项与弱项,从而进行针对性训练;过程反馈测试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收集反馈信息,以便做出形成性评估,并有助于师生各自调整其教与学的计划与活动。
由此可见,上述种种英语测试并不能相互替代或都采取同一种模式。并且,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及不同用途,应将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合适的时间予以实施,才能物尽其用。然而,在现阶段,很多高校自行组织的英语测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千考一面"。不分时间,不分具体用途,不根据受试者的具体情况来分别对待每种考试,却通通采用四、六级统考的形式,以标准化测试为主。在考试题型方面,各高校受四、六级统考的影响非常大,多项选择题是使用最为普遍、占总分比例最高(55%~75%)的题型。这明显违背了教育者的初衷,防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4.0结语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外语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也是如此。重要的是,我们应如何去发挥其正面影响和遏制其负面影响。Davies(1968)曾说过,"好的测试应紧随教学,完全与之一致,成为教学的忠实仆人。"然而,测试与教学出现的顺序虽有先后,但它们之间应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当不恰当的外语测试妨碍了正常教学、对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时,测试应服从于教学,正如 Davies 所言;而当教学存在诸多不足时,测试就应在这时发挥其正面的反拨作用,积极地将教学引入正确的轨道,此时的测试就不应是"仆人",而是"协调者"、"指挥棒"了。测试与教学之间理想的合作关系应是:测试对好的教学是强有力的支持;当教学出现偏差时,测试就会发挥其引导作用,进行拨乱反正的工作。如此,测试与教学的互动关系才会成为良性循环,真正有利于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Alderson & Wall. Does washback exist [J ] Applied Linguistics, 1993 ,(2).
[2]Bachman , L. & Palmer , A.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ice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6.
[3]Herman , J . L. & Golan ,S. The effects of standardized testing on teaching and schools [J ].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 Issues and Practice , 1993(12).
[4]Hughes ,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9.
[5] 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 Issures and implications[M].Longman Press , 1985.
[6]何高大: 外语测试的发展趋势[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7]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8]张宝钧:对语言测试反作用于教学的再认识[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2)。
[9]黄大勇: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研究概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34(4)。
[10]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 外语界,2002, (4)。
[11]韩宝成:语言测试: 理论、实践与发展[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32(1)。
[12]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3]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14]徐强: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命题实践[ 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