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近年来,国家对扶贫问题提起了高度的重视,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和多项实施方案确保职业教育扶贫富民工程顺利实施,把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富民工程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推进教育扶贫的实施,给贫困学生的教育提供了有效保障。
一、职业学校教育扶贫思路创新的转变
国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就需要加大对产业的扶贫、教育扶贫以及技能扶贫等等,教育扶贫首先就要解决人们的素质问题,多引导贫困农民家庭积极工作发家致富,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扶贫必扶智,只有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才有更好的能力去改变生活现状,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还处于滞后的阶段,并且城乡以及东西部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因此应该在观念上就加强交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要对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提高重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让更多的高端人士接触到贫困地区的教育让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也可以多组织一些城市教师进行支教活动,让互联网技术也走入贫困地区,确保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平等、高质量的教育平台,孩子们在基础设施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对其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一个贫困家庭能够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那么在其毕业之后就可以有能力带动一个家庭脱贫,贫困家庭有了文化与知识就有了发展的希望,这也是教育扶贫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只有深刻的认识到如何贯彻扶贫开发思路,才能更好的造福于人民。首先,新思路的贯彻也是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顺应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帮助扶贫事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落实了扶贫开发计划之后也能相应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其次,实现教育扶贫新思路也是新时期新阶段的迫切要求,国家为了更好的贯彻扶贫开发目标、战略重点等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从贫困地区出发根据有效的扶贫开发政策,通过实践证明可以看出,过去的扶贫计划呈现出单一、短期、分散的特点,这不符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现状,对于这种情况,就应该严格按照中央的指示,在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进步的同时,根据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四个发展为主要理念来进行扶贫开发计划,同时也要多凝聚各个方面的力量,创新扶贫开发的基本模式制定出相应的机制与方法,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二、职业学校教育扶贫思路的创新问题
要想探索出一条新型的扶贫模式就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论新颖。在一方面中要重点强调从根本上着手,多发现相关的扶贫对象与政策,同时相应的提升贫困者自身的能力,同时可以对相应的政策进行推广与传播,利用多途径的方式来实现真正的脱贫。二是模式新颖。要想实现教育扶贫思路的创新就需要推出全新的扶贫模式,在这其中对扶贫对象的素质提升也是重点所在,将全部的扶贫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可以以村为主也可以以村民自身为主,无论處于何种情况都要将村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将帮扶计划落实到实处。三是作风新颖。扶贫团队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要本着严格、细致、落实的基本工作作风,只有做到了这几点才能使得扶贫项目得到更好的、更加规范的运作,同时扶贫教育工作也得到根本变化。
三、扶贫思路的转变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大多数贫困地区的教学情况已经好转,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改善,但是仅仅依靠国家的扶持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国家提供给贫困学生一种再生的能力。
(一)建议自治区层面出台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细则
针对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过程存在一些误差和“边缘贫困”的客观实际,建议从自治区层面不断深化改革,出台并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细则,以便规范地方操作的客观性和统一性,确保贫困地区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如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补助这项工作,建议上级出台相关文件是建档立卡户学生非寄宿生和寄宿生全部获得资助。北流市出台更准确的教育扶贫政策。
(二)建议自治区在政策、资金、项目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加大对全区重点贫困县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先支持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建设,全面改善其基本办学条件,让山区孩子能就近享受公平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改善贫困地区软环境,加强对职业学校的指导,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企业用工困难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升特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大对建档立卡贫户中职学生的资助扶贫力度,对其就业进行系统后续跟踪扶持。
(三)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从自治区层面定向培养贫困村学校教师,加快改革农村教师培养机制,定向培养一批农村贫困家庭出生的优秀毕业生。每年选派一批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提高贫困乡村学校教师待遇,严格执行边远山区教师津补贴政策,落实贫困地区学校教师绩效奖励机制。建议对有条件的乡镇在镇区附近的乡村学校教师公租房,这样方能改变年轻教师下得去留不住的现状。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
(四)加强贫困学生“情商扶贫”力度
针对应试教育缺失、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道德滑坡等问题,在开展扶贫助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物质上的贫困”,更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精神贫困”,要将物资资助与精神激励、情感交流和心理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多元化的教育辅导,设置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门课程。通过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党员主题活动等方式,创造和拓宽贫困学生回报社会的途径,让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教育。
(五)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组织和宣传力度
从自治区层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力度,有效地形成政府组织宣传,贫困生积极参与培训,学校严格培训的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劳动就业部门要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如报纸、广播、网络等进行广泛宣传,使政策宣传到贫困村,到贫困学生,促进“两后生”培训政策落到实处,也进一步推进培训学校的“两后生”工作。
作者简介:邓斌(1974—),男,汉族,广西玉林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公共管理、社会管理。
一、职业学校教育扶贫思路创新的转变
国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就需要加大对产业的扶贫、教育扶贫以及技能扶贫等等,教育扶贫首先就要解决人们的素质问题,多引导贫困农民家庭积极工作发家致富,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扶贫必扶智,只有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才有更好的能力去改变生活现状,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还处于滞后的阶段,并且城乡以及东西部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因此应该在观念上就加强交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要对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提高重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让更多的高端人士接触到贫困地区的教育让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也可以多组织一些城市教师进行支教活动,让互联网技术也走入贫困地区,确保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平等、高质量的教育平台,孩子们在基础设施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对其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一个贫困家庭能够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那么在其毕业之后就可以有能力带动一个家庭脱贫,贫困家庭有了文化与知识就有了发展的希望,这也是教育扶贫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只有深刻的认识到如何贯彻扶贫开发思路,才能更好的造福于人民。首先,新思路的贯彻也是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顺应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帮助扶贫事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落实了扶贫开发计划之后也能相应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其次,实现教育扶贫新思路也是新时期新阶段的迫切要求,国家为了更好的贯彻扶贫开发目标、战略重点等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从贫困地区出发根据有效的扶贫开发政策,通过实践证明可以看出,过去的扶贫计划呈现出单一、短期、分散的特点,这不符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现状,对于这种情况,就应该严格按照中央的指示,在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进步的同时,根据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四个发展为主要理念来进行扶贫开发计划,同时也要多凝聚各个方面的力量,创新扶贫开发的基本模式制定出相应的机制与方法,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二、职业学校教育扶贫思路的创新问题
要想探索出一条新型的扶贫模式就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论新颖。在一方面中要重点强调从根本上着手,多发现相关的扶贫对象与政策,同时相应的提升贫困者自身的能力,同时可以对相应的政策进行推广与传播,利用多途径的方式来实现真正的脱贫。二是模式新颖。要想实现教育扶贫思路的创新就需要推出全新的扶贫模式,在这其中对扶贫对象的素质提升也是重点所在,将全部的扶贫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可以以村为主也可以以村民自身为主,无论處于何种情况都要将村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将帮扶计划落实到实处。三是作风新颖。扶贫团队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要本着严格、细致、落实的基本工作作风,只有做到了这几点才能使得扶贫项目得到更好的、更加规范的运作,同时扶贫教育工作也得到根本变化。
三、扶贫思路的转变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大多数贫困地区的教学情况已经好转,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改善,但是仅仅依靠国家的扶持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国家提供给贫困学生一种再生的能力。
(一)建议自治区层面出台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细则
针对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过程存在一些误差和“边缘贫困”的客观实际,建议从自治区层面不断深化改革,出台并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细则,以便规范地方操作的客观性和统一性,确保贫困地区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如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补助这项工作,建议上级出台相关文件是建档立卡户学生非寄宿生和寄宿生全部获得资助。北流市出台更准确的教育扶贫政策。
(二)建议自治区在政策、资金、项目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加大对全区重点贫困县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先支持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建设,全面改善其基本办学条件,让山区孩子能就近享受公平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改善贫困地区软环境,加强对职业学校的指导,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企业用工困难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升特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大对建档立卡贫户中职学生的资助扶贫力度,对其就业进行系统后续跟踪扶持。
(三)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从自治区层面定向培养贫困村学校教师,加快改革农村教师培养机制,定向培养一批农村贫困家庭出生的优秀毕业生。每年选派一批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提高贫困乡村学校教师待遇,严格执行边远山区教师津补贴政策,落实贫困地区学校教师绩效奖励机制。建议对有条件的乡镇在镇区附近的乡村学校教师公租房,这样方能改变年轻教师下得去留不住的现状。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
(四)加强贫困学生“情商扶贫”力度
针对应试教育缺失、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道德滑坡等问题,在开展扶贫助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物质上的贫困”,更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精神贫困”,要将物资资助与精神激励、情感交流和心理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多元化的教育辅导,设置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门课程。通过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党员主题活动等方式,创造和拓宽贫困学生回报社会的途径,让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教育。
(五)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组织和宣传力度
从自治区层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力度,有效地形成政府组织宣传,贫困生积极参与培训,学校严格培训的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劳动就业部门要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如报纸、广播、网络等进行广泛宣传,使政策宣传到贫困村,到贫困学生,促进“两后生”培训政策落到实处,也进一步推进培训学校的“两后生”工作。
作者简介:邓斌(1974—),男,汉族,广西玉林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公共管理、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