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解区域人才发展困局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978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来,“西部之光”计划不断扩大光热覆盖效应,为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0年前,为了缓解西部科技人才匮乏之困,一项名为“西部之光”的区域性人才培养计划由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率先启动推出。一批批青年科技人才在“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西部之光’计划”)的支持下,扎根西部,建功立业,构筑科研梦想。
  功以才成,业以才广。20年来,“西部之光”计划不断扩大光热覆盖效应,为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率先布局,引导人才到西部建功立业
  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西部神奇的冰川大漠、戈壁草原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特有物种,无不蕴含着重要的科学价值,但西部的科技发展长期陷入欠发达、缺资金、缺人才的恶性循环。如何摆脱留人难、引人更难的困境,成为西部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1996年,中科院在对西部地区28个院属单位的人才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后,针对西部科技人才匮乏的局面,决定率先在全国布局,启动“西部之光”计划,从全院科研事业费中挤出1000万元专项经费,以“优秀人才+应用项目”的模式,资助中科院兰州、新疆和昆明分院所属研究单位以及地球化学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所的1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同时,启动西部科研骨干攻读在职博士项目。
  “西部之光”计划启动后,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1998年初,中组部与中科院共同印发《关于推进“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意见》,联合西部各省(市、区)共同组织实施,奏响了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科技人才序曲,随后在西部全线汇成交响:
  2003年,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和中科院联合启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推荐、遴选西部地区青年科研骨干到东部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学习访问,拓展、丰富了“西部之光”计划的人才培养体系。
  2004年,为保证资源的综合集成和有效利用,中科院将“西部之光”计划扩展为一般和重点两类项目。同时,注重院地合作,资助地方青年科技人员到中科院所属单位攻读博士学位。
  同年,中科院启动实施“西部之光”联合学者项目,支持东部及海外优秀人才通过“柔性”方式参与西部建设,联合西部科技骨干组建团队开展合作攻关,进一步拓展了“西部之光”计划的内涵和外延。
  2007年,“西部之光”计划增设西部博士资助专项,中科院每年拨款1000多万元,资助优秀博士毕业生到西部落户工作。
  2015年,围绕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西部之光”计划进一步整合优化。通过设立“西部引进人才”项目,为西部院属研究机构输送学术技术带头人;通过“西部青年学者”项目,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支持力度。
  迄今,中科院已累计投入经费超过4亿元,年投入经费从最初的每年200多万元增加到6000多万元;地方匹配经费近4000万元。项目支持范围也逐步从最初的兰州、新疆和昆明分院等中科院所属单位,扩大覆盖到整个西部12个省(市、区)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此外,“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国家各部门和地方各省(市、区)已累计投入经费约1.4亿元。
  项目立人,着眼于解决区域发展难题
  “西部之光”计划走过的20年,是从中央和国家各有关部门,到西部省(市、区)上下同心、通力协作的20年,是人才兴业,服务国家战略使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服务的20年。
  “西部之光”计划始终立足实践,科研项目部署着眼于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权衡科研项目是不是既“顶天”——突破前沿性核心关键技术,又“立地”——立足解决西部发展的难题,并实实在在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围绕这一目标理念,“西部之光”计划入选者在科研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不断在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支柱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攻坚克难。据不完全统计,入选者先后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近500项,授权专利3000余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部之光”计划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了人才培养,达到了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目的。20年来,已支持各类项目入选者近2600人,其中,60余人走上地方或中科院重要领导岗位,80余人担任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负责人,310余人入选“万人計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云岭学者”“新疆青年千人”“天山英才”等国家和地方重要人才计划,340余人成长为单位学术技术带头人。此外,通过“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资助西部青年骨干3200余人。
  “西部之光”计划不仅成功培养、造就了一批科研骨干和领衔式学科带头人,还加快了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和代际转移。例如,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西部之光”计划启动之初,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为55岁,仅有15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结构严重失衡。“西部之光”计划启动后,陆续为研究所培养和引进了170余位优秀青年学者,其中16人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973计划等国家重要科研任务,23人晋升为研究员,打造了一支扎根边疆的高水平青年创新队伍。
  “西部之光”计划的成功经验被多地借鉴学习,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中科院对西部地区人才的倾斜支持举措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院地共建人才队伍、合作共促科技发展成为普遍共识。
  升级调整,协力构筑西部人才高地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家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必将进一步激发西部地区依托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培育符合西部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成为首要任务。
  在“三个面向”“四个率先”新办院方针的指引下,中科院将不断优化布局,提升管理,推进“西部之光”计划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升级调整。
  解放思想,加大开放,以西部地区科研院所为主导,联合东部地区相关研究力量,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机构或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化人才成长的快速通道。
  围绕中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增强“西部之光”计划在服务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鼓励、引导青年科研人员向地方科技热点需求项目靠拢,充分发挥“西部之光”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综合效能,打造一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用型科技人才队伍。
  深化院地合作,以“西部之光”计划为牵引,加大与西部省区市协同培养人才的力度,发挥各方优势,不断拓宽“西部之光”计划覆盖面和受益面,与地方人才计划形成合力,在吸引、稳定优秀人才的同时,加快西部科技人才的成长。
  作为一项特色鲜明的区域人才计划,“西部之光”计划必将在服务国家西部发展战略、构筑西部人才高地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新三板从设立之初无人问津,到一年以后受A股市场带动一路疯涨,再到今天的流动性困境,一路颇为坎坷,质疑者有之,而寄予厚望者也不改初心.2017年12月,全国股转公司先后发布《全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IR)的脂肪细胞中Aktser 473磷酸化(p-Akt)水平和与张力蛋白同源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以及醛固酮和螺内酯处理后上述蛋白表达的变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中美术课程具有多样化发展的特点,非常适合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合理进行多媒体教学工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视觉艺术的水平和利用多媒体学习的能力,加强中职美术设计课程的活力,保障中职学校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多元化;中职美术设计;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085-01 
关注身边事,服务广大读者,是本刊始终如一的办刊宗旨.截止5月26日,太原市SARS疫情已连续三天零报告,太原百姓似乎松了一口气,但留存在每个人心头的SARS阴影还没有抹掉,就太原
《大同日报》2003年5月21日头版,有一篇题为《侥幸心理要不得》的“云中论坛”文章,文章说,“我市排除了最后两例已发现的非典疑似病例,至昨日,全市已连续13天没有新增临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4月14日,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会长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布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为名誉会长,新增补5名副会长,他们是中新集团总经理葛铁铭、中非集团总经理谭仲明、北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坚持梦想、挑战自我、习惯养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