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暗戀桃花源》是赖声川戏剧的代表作,其独特的创意、丰富的主题意蕴和经久不衰的舞台生命力及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使它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本文着力从现实与历史,爱情与婚姻两方面分析其丰富的主题内涵
关键词:《暗恋桃花源》;现实与历史;爱情与婚姻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1
作为亚洲戏剧界的翘楚,赖声川的戏剧作品一直都备受瞩目。而其代表作《暗恋桃花源》首次在台湾公演便大获成功。该剧由两个不相关的故事穿插演出完成:在公演的前,“暗恋” 和“桃花源”剧组分别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在此彩排的合约,两个剧组互不相让于是发生了对舞台的争夺。现代悲剧“暗恋”讲的是40前的上海热恋中的男女主人公江滨柳和云之凡因战乱失散,两人又相继来到台湾,可惜彼此并不知情,一直生活至今。40年后,男主人公在临终前,由于无法忘却这段情,遂以登报寻人的方式见得昔日恋人一面,只可惜往日温情以随岁月流逝。“桃花源”表面看是一出古装喜剧。它采用诙谐的手法改编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讲的是以捕鱼为生的老陶,因有生育问题遭妻子嫌弃背叛,无奈之下冒险去上游捕鱼却误入桃花源。他在桃花源中遇到的一对夫妻与现实中的袁老板和自己的妻子春花的样貌极为相似,他们生活逸然。在远离尘世的桃花源中,老陶也渐渐变得安静、平和。生活虽安逸,他可却始终无法忘掉自己的妻子,于是想将妻子带到桃花源一起生活。回到往日家中,妻子与新欢袁老板已经结婚生子,却并未恩爱度日,每天为一些日常琐事将家里搞得乌烟瘴气。老陶失望中独自泛舟离去,但一切都为时太晚,他再也寻不到桃花源。本文拟从从现实与历史,爱情与婚姻两方面解读作品主题。
一、现实与历史
《暗恋桃花源》的成功,不仅因为其在社会层面上反映了当时台湾的某些现实,而且也传达了大陆移民对大陆及其历史文化的怀恋。导演赖声川认为:“《暗恋桃花源》的成功,在于它满足了台湾人民潜意识的某种愿望:台湾实在太乱了,这出戏便是在混乱与干扰当中,钻出一个秩序来。让完全不和谐的东西放到一起,看久了,也就和谐了。”[1]
八十年代的台湾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观念和秩序却处在激烈的动荡中。赖声川从观看朋友彩排中获取灵感,决定通过两个剧组对舞台的争夺,到把剧场一分为二,各自排练,相互干扰,形成冲突,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观众也在观看中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怪相在舞台上的投射。
该剧的主题一方面是现实的批评,另一方面,作者把情感的天平指向了历史及其留下的创痛,《暗恋》的深意就在于此。云之凡的第一任扮演者丁乃竺说:“《暗恋桃花源》并不是个爱情故事,它其实讲述的是一个时代悲剧。《暗恋》看上去是在讲两个恋人的生死离别,其实江滨柳对云之凡的思念,象征了我们的父辈对家乡的思念。江滨柳用一辈子去思念一个人,就像我们的父辈,用一辈子去思念自己的家乡,那是很多人生命历程的缩影。”[2]
赖声川也说: “云之凡不仅是一个女人,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所以云之凡不仅代表了爱情和美好也象征着传统和文化的纽带。江滨柳对云之凡终其一生的“暗恋”中,其实就是赴台的大陆移民对祖国、对故土、对传统的守望。《暗恋》写得就是剧组导演的过去,所以在看演员表演时他总会陷入沉思。无论演员们表演如何卖力,都无法将他的真实情感准确传达,所以,在排戏时他反复提醒演员“一定要把握时代背景”。这里,民国38年的上海和88年的台北,外滩的黄浦江和台北的淡水河,都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导演惺惺念念的是割舍不断的与大陆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关联。
因此,该剧的深层寓意其实就是大陆移民对大陆难以割舍的记忆和寻找。而故事的两个发生地上海和台北其实也各有所指:上海代表历史,台北代表现实。在现实的困境中的江滨柳渴望回到历史,去寻找过去的美好,却只能有两种可能,或是终不可得,只能带着上海--历史的美好回忆,伤感离世;或是如剧中所呈现的,终于在台北--现实的中找到了“历史”,而黯然神伤,因为那不过是历史的幻影罢了。
二、爱情与婚姻
《暗恋》和《桃花源》这两部戏都与爱情有关,亦喜亦悲,相互映衬。《暗恋》中的江滨柳与云之凡在上海的那段的感情纯粹而真诚,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江滨柳怀恋终身。以至于不顾妻子的感受,病重之后登报寻人。然而梦中人重逢,却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桃花源》里的老陶想逃避无奈的现实生活,去上游捕鱼却误入世外桃源,生活逸然。无法忘记春花的他重返现实,烦恼和痛苦又如影相随。原本两情相悦,信心满满春花和袁老板一旦结合,却整天吵闹不休,生活过得极其狼狈。
《暗恋》中的爱情反映的一种是爱而得不到的悲剧。而《桃花源》反映的却是得到了却不长久的无奈。这不就是我们现实生活悲剧的折射吗?有多少人因为固执的难舍初恋,而对自己的身边人冷漠以对。又有多少人得到了却不珍惜,总以为在婚外恋中才能得到所谓的爱情,进而实现伟大的抱负。殊不知理想实现之时也是理想破灭之日。与其执著守望、朝三暮四,不如守望身边人,你所拥有的平凡的日子就是你的桃花源 。
注释:
[1][2]《第五届陕西西安国际音乐节 暗恋桃花源专刊》,西安出版,2007年12月。
关键词:《暗恋桃花源》;现实与历史;爱情与婚姻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1
作为亚洲戏剧界的翘楚,赖声川的戏剧作品一直都备受瞩目。而其代表作《暗恋桃花源》首次在台湾公演便大获成功。该剧由两个不相关的故事穿插演出完成:在公演的前,“暗恋” 和“桃花源”剧组分别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在此彩排的合约,两个剧组互不相让于是发生了对舞台的争夺。现代悲剧“暗恋”讲的是40前的上海热恋中的男女主人公江滨柳和云之凡因战乱失散,两人又相继来到台湾,可惜彼此并不知情,一直生活至今。40年后,男主人公在临终前,由于无法忘却这段情,遂以登报寻人的方式见得昔日恋人一面,只可惜往日温情以随岁月流逝。“桃花源”表面看是一出古装喜剧。它采用诙谐的手法改编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讲的是以捕鱼为生的老陶,因有生育问题遭妻子嫌弃背叛,无奈之下冒险去上游捕鱼却误入桃花源。他在桃花源中遇到的一对夫妻与现实中的袁老板和自己的妻子春花的样貌极为相似,他们生活逸然。在远离尘世的桃花源中,老陶也渐渐变得安静、平和。生活虽安逸,他可却始终无法忘掉自己的妻子,于是想将妻子带到桃花源一起生活。回到往日家中,妻子与新欢袁老板已经结婚生子,却并未恩爱度日,每天为一些日常琐事将家里搞得乌烟瘴气。老陶失望中独自泛舟离去,但一切都为时太晚,他再也寻不到桃花源。本文拟从从现实与历史,爱情与婚姻两方面解读作品主题。
一、现实与历史
《暗恋桃花源》的成功,不仅因为其在社会层面上反映了当时台湾的某些现实,而且也传达了大陆移民对大陆及其历史文化的怀恋。导演赖声川认为:“《暗恋桃花源》的成功,在于它满足了台湾人民潜意识的某种愿望:台湾实在太乱了,这出戏便是在混乱与干扰当中,钻出一个秩序来。让完全不和谐的东西放到一起,看久了,也就和谐了。”[1]
八十年代的台湾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观念和秩序却处在激烈的动荡中。赖声川从观看朋友彩排中获取灵感,决定通过两个剧组对舞台的争夺,到把剧场一分为二,各自排练,相互干扰,形成冲突,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观众也在观看中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怪相在舞台上的投射。
该剧的主题一方面是现实的批评,另一方面,作者把情感的天平指向了历史及其留下的创痛,《暗恋》的深意就在于此。云之凡的第一任扮演者丁乃竺说:“《暗恋桃花源》并不是个爱情故事,它其实讲述的是一个时代悲剧。《暗恋》看上去是在讲两个恋人的生死离别,其实江滨柳对云之凡的思念,象征了我们的父辈对家乡的思念。江滨柳用一辈子去思念一个人,就像我们的父辈,用一辈子去思念自己的家乡,那是很多人生命历程的缩影。”[2]
赖声川也说: “云之凡不仅是一个女人,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所以云之凡不仅代表了爱情和美好也象征着传统和文化的纽带。江滨柳对云之凡终其一生的“暗恋”中,其实就是赴台的大陆移民对祖国、对故土、对传统的守望。《暗恋》写得就是剧组导演的过去,所以在看演员表演时他总会陷入沉思。无论演员们表演如何卖力,都无法将他的真实情感准确传达,所以,在排戏时他反复提醒演员“一定要把握时代背景”。这里,民国38年的上海和88年的台北,外滩的黄浦江和台北的淡水河,都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导演惺惺念念的是割舍不断的与大陆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关联。
因此,该剧的深层寓意其实就是大陆移民对大陆难以割舍的记忆和寻找。而故事的两个发生地上海和台北其实也各有所指:上海代表历史,台北代表现实。在现实的困境中的江滨柳渴望回到历史,去寻找过去的美好,却只能有两种可能,或是终不可得,只能带着上海--历史的美好回忆,伤感离世;或是如剧中所呈现的,终于在台北--现实的中找到了“历史”,而黯然神伤,因为那不过是历史的幻影罢了。
二、爱情与婚姻
《暗恋》和《桃花源》这两部戏都与爱情有关,亦喜亦悲,相互映衬。《暗恋》中的江滨柳与云之凡在上海的那段的感情纯粹而真诚,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江滨柳怀恋终身。以至于不顾妻子的感受,病重之后登报寻人。然而梦中人重逢,却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桃花源》里的老陶想逃避无奈的现实生活,去上游捕鱼却误入世外桃源,生活逸然。无法忘记春花的他重返现实,烦恼和痛苦又如影相随。原本两情相悦,信心满满春花和袁老板一旦结合,却整天吵闹不休,生活过得极其狼狈。
《暗恋》中的爱情反映的一种是爱而得不到的悲剧。而《桃花源》反映的却是得到了却不长久的无奈。这不就是我们现实生活悲剧的折射吗?有多少人因为固执的难舍初恋,而对自己的身边人冷漠以对。又有多少人得到了却不珍惜,总以为在婚外恋中才能得到所谓的爱情,进而实现伟大的抱负。殊不知理想实现之时也是理想破灭之日。与其执著守望、朝三暮四,不如守望身边人,你所拥有的平凡的日子就是你的桃花源 。
注释:
[1][2]《第五届陕西西安国际音乐节 暗恋桃花源专刊》,西安出版,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