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86例外科严重创伤患者按急救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救治情况。结果:观察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93%、9.30%、25.58%,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能显著缩短救治时间,降低致残致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
关键字:外科严重创伤;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效果
外科严重创伤是常见危重疾病,可造成机体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外科严重创伤多由高能量损伤造成,如车祸、高空坠落、锐器刺伤、重物压砸等,具有病情重、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若抢救不及时,或因漏诊、检查延误时间,将给患者及家属造成终生遗憾。国内医院针对外科严重创伤患者多采取分科诊治法,专业化较强,但外科严重创伤一般累及多个系统,需要多科医师联合救治,因此专科专治救治效果并不理想[1]。以了解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为目的,展开研究。经数据整理分析,现已形成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86外科严重创伤患者按急救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7~66)岁,平均(39.6±6.4)岁;损伤程度评分为(22~51)分,平均(35.7±6.4)分;单一伤19例,多发伤24例;殴打伤12例,交通事故伤20例,高处坠落伤8例,其他伤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17~66)岁,平均(39.6±6.4)岁;损伤程度评分为(23~50)分,平均(35.2±5.3)分;单一伤20例,多发伤23例;殴打伤13例,交通事故伤19例,高处坠落伤7例,其他伤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分组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法。观察组应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①组建急救小组,明确分工,围绕急诊科建立多科协作救治体系,保证绿色通道畅通,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探讨急救时的难题解决方法。②预先配备相关医疗器械和药物,重症监护室及手术室做好迎接患者的准备[2]。③设置创伤现场及院内救治记录单,确保入院前后急救工作衔接准确。④将患者伤情定期反馈至急诊,急救人员和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⑤患者入院后,即刻按程序进行急救,优先处理致命伤,预测突发状况并采取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记录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
1.4统计学分析
为保证科学性,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均由专业人员操作,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7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使用SPSS14.0软件包对得出的清洁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各项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n;x±s;min;d)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上比较,均为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致残、死亡、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详见表1。
表2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n;%)
注:观察组的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外科严重创伤死亡者中,50%死于创伤即刻,30%死于创伤早期,20%死于创伤晚期[3]。外科严重创伤早期死亡率非常高,因而及时救治尤为重要。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将院前抢救、急诊科救治和病房三个环节紧密衔接,使多科急救人员紧密配合,从而有效缩短各环节及各步骤的衔接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救治时间。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开辟了创伤急救新途径。
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由表1可知: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采用常规急救方式的对照组比较,均为P=0.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缩短了各环节时间。由表2可知:应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观察组的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分别为P=0.0275、P=0.0016、P=0.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①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中,能显著缩短救治各个环节的时间,有利于救治成功率的提高,进而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使患者尽早出院[4]。②救治系统的完善、救治小组的高度配合及各科室紧密协作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效降低早期致残及死亡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③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简化各个救治环节,避免冗长繁杂的程序拖延救治时间,预先准备及训练有素的急救小组是缩短救治时间的关键[5]。④长期运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可促进各科室间的交流和协作,拓宽医护人员的医学知识面,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为多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6]。
综上所述,与传统急救模式相比,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各个环节清晰且衔接紧密,周密的计划形成简洁有效的救治方案。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显著缩短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贵华.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29(12):153-154.
[2] 薛德磊,孙之鹏,周玉凯等.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9(16):132-133.
[3] 汤新颜.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7):22-23.
[4] 龙平.20例严重外科创伤的急诊与救治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17):69-69,71.
[5] 戴领,胡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39-40.
[6] 杨仁荣,曹金林,郑海燕等.损伤控制外科新理念在肺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19(1):98-100.
关键字:外科严重创伤;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效果
外科严重创伤是常见危重疾病,可造成机体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外科严重创伤多由高能量损伤造成,如车祸、高空坠落、锐器刺伤、重物压砸等,具有病情重、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若抢救不及时,或因漏诊、检查延误时间,将给患者及家属造成终生遗憾。国内医院针对外科严重创伤患者多采取分科诊治法,专业化较强,但外科严重创伤一般累及多个系统,需要多科医师联合救治,因此专科专治救治效果并不理想[1]。以了解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为目的,展开研究。经数据整理分析,现已形成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86外科严重创伤患者按急救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7~66)岁,平均(39.6±6.4)岁;损伤程度评分为(22~51)分,平均(35.7±6.4)分;单一伤19例,多发伤24例;殴打伤12例,交通事故伤20例,高处坠落伤8例,其他伤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17~66)岁,平均(39.6±6.4)岁;损伤程度评分为(23~50)分,平均(35.2±5.3)分;单一伤20例,多发伤23例;殴打伤13例,交通事故伤19例,高处坠落伤7例,其他伤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分组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法。观察组应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①组建急救小组,明确分工,围绕急诊科建立多科协作救治体系,保证绿色通道畅通,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探讨急救时的难题解决方法。②预先配备相关医疗器械和药物,重症监护室及手术室做好迎接患者的准备[2]。③设置创伤现场及院内救治记录单,确保入院前后急救工作衔接准确。④将患者伤情定期反馈至急诊,急救人员和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⑤患者入院后,即刻按程序进行急救,优先处理致命伤,预测突发状况并采取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记录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
1.4统计学分析
为保证科学性,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均由专业人员操作,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7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使用SPSS14.0软件包对得出的清洁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各项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n;x±s;min;d)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上比较,均为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致残、死亡、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详见表1。
表2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n;%)
注:观察组的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外科严重创伤死亡者中,50%死于创伤即刻,30%死于创伤早期,20%死于创伤晚期[3]。外科严重创伤早期死亡率非常高,因而及时救治尤为重要。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将院前抢救、急诊科救治和病房三个环节紧密衔接,使多科急救人员紧密配合,从而有效缩短各环节及各步骤的衔接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救治时间。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开辟了创伤急救新途径。
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由表1可知: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采用常规急救方式的对照组比较,均为P=0.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缩短了各环节时间。由表2可知:应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观察组的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分别为P=0.0275、P=0.0016、P=0.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①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中,能显著缩短救治各个环节的时间,有利于救治成功率的提高,进而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使患者尽早出院[4]。②救治系统的完善、救治小组的高度配合及各科室紧密协作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效降低早期致残及死亡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③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简化各个救治环节,避免冗长繁杂的程序拖延救治时间,预先准备及训练有素的急救小组是缩短救治时间的关键[5]。④长期运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可促进各科室间的交流和协作,拓宽医护人员的医学知识面,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为多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6]。
综上所述,与传统急救模式相比,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各个环节清晰且衔接紧密,周密的计划形成简洁有效的救治方案。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显著缩短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贵华.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29(12):153-154.
[2] 薛德磊,孙之鹏,周玉凯等.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9(16):132-133.
[3] 汤新颜.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7):22-23.
[4] 龙平.20例严重外科创伤的急诊与救治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17):69-69,71.
[5] 戴领,胡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39-40.
[6] 杨仁荣,曹金林,郑海燕等.损伤控制外科新理念在肺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19(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