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高不可及;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虚无飘渺。
构建“生活课堂”,感受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是课堂的起始阶段,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比例尺”时可通过画邮票、画窗户的操作以及照相机照相生活实例来导入新课;在教学“加减混合计算题”时可通过“公共汽车上的上下客”现象来导入;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师: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吃,每个同学吃几个?
生:每个同学吃2个。
师: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吃,每个同学吃几个?
生:每个同学吃1个。
师: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吃,每个同学吃几个?
生:半个。
师:用分数怎样表示?
构建“生活课堂”,理解新知
教学新知识,如果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教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时可组织“缝纽扣”比赛。如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这样设计:
师:你们分过东西吗?
生:分过。
师:学校最近购买了一批科普读物,你首先想到哪些问题?
(学生听说要阅读科普读物,心里自然很高兴,于是纷纷谈了自己的想法:“有多少本?分给哪些同学?分得一样多还是有多有少?)
师:(归纳步骤)分什么?有什么?分给谁?怎样分?
生:平均分,列式是80÷5=16(本),每个小组16本。
师:这是一种什么分法?
生:等分。
师:咱们这5个小组人数不等,第一和第二小组都是6人,第三小组7人,第四和第五小组都是8人,你认为再按上面的那种分法分还合理吗?
生:按小组平均分不合理,必须按各小组人数的多少分。
师:怎样按各小组人数的多少分?
于是学生提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可以用总本数除以总人数,再分别乘各组的人数;也有的说可以先算每组人数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总本数乘几分之几等。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指出这种按每份数大小分配的实际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求出每组应分多少本。像这样,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生活中引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实现创新。
构建“生活课堂”巩固新知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如在学完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的体积之后,笔者把学生带到学校新建的花坛前,告诉学生:“我们已经学过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学校准备在这个花坛的围墙四周和上面铺上瓷砖,在花坛的里面填满土,请同学们帮助学校计算一下铺瓷砖的面积和需要多少方土,大家愿意吗?”学生一致答:“愿意!”可以看出,学生情绪激昂、跃跃欲试。但有学生马上提出:“老师,您还没有告诉我们已知条件。”笔者说:“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测量工具,需要的条件自己想办法找。”这时各小组经过短暂的酝酿,进行了实际测量。最后各小组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很快计算出铺瓷砖的面积和需要填土的方数。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在实践中“活起来、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发现、顿悟,并得到交流,由此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又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设计这样一道表格的题目:
要求学生根据实际生活自己选择内容去填,可以自由讨论、调查。并求出它们的平均数。约十几分钟后,全班交流。
生1:我调查了我们班几位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算出他们的平均分是89分,3号同学96分,比平均分多7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生2:我调查了几位同学每周用的零花钱,算出平均数是12元,4号同学比平均数还多8元,以后他应该节约点。
生3:我调查了几位同学的体重,算出平均体重是32千克,6号同学比平均体重轻8千克,我觉得她应该多加强体育锻炼。
生4:我调查的和别人有点不一样,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给老师的这节课打分,算出平均分是93分,我们都觉得这节课很有意思。
师:谢谢你的鼓励,今后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从实践中可以体会到,构建“生活课堂”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扎根于学生的生活,结合数学的特点,有机地优化组合各类活动方式,把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意志、想象等素质的培养置于学习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实现教学创新。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中心小学)
构建“生活课堂”,感受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是课堂的起始阶段,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比例尺”时可通过画邮票、画窗户的操作以及照相机照相生活实例来导入新课;在教学“加减混合计算题”时可通过“公共汽车上的上下客”现象来导入;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师: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吃,每个同学吃几个?
生:每个同学吃2个。
师: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吃,每个同学吃几个?
生:每个同学吃1个。
师: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吃,每个同学吃几个?
生:半个。
师:用分数怎样表示?
构建“生活课堂”,理解新知
教学新知识,如果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教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时可组织“缝纽扣”比赛。如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这样设计:
师:你们分过东西吗?
生:分过。
师:学校最近购买了一批科普读物,你首先想到哪些问题?
(学生听说要阅读科普读物,心里自然很高兴,于是纷纷谈了自己的想法:“有多少本?分给哪些同学?分得一样多还是有多有少?)
师:(归纳步骤)分什么?有什么?分给谁?怎样分?
生:平均分,列式是80÷5=16(本),每个小组16本。
师:这是一种什么分法?
生:等分。
师:咱们这5个小组人数不等,第一和第二小组都是6人,第三小组7人,第四和第五小组都是8人,你认为再按上面的那种分法分还合理吗?
生:按小组平均分不合理,必须按各小组人数的多少分。
师:怎样按各小组人数的多少分?
于是学生提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可以用总本数除以总人数,再分别乘各组的人数;也有的说可以先算每组人数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总本数乘几分之几等。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指出这种按每份数大小分配的实际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求出每组应分多少本。像这样,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生活中引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实现创新。
构建“生活课堂”巩固新知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如在学完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的体积之后,笔者把学生带到学校新建的花坛前,告诉学生:“我们已经学过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学校准备在这个花坛的围墙四周和上面铺上瓷砖,在花坛的里面填满土,请同学们帮助学校计算一下铺瓷砖的面积和需要多少方土,大家愿意吗?”学生一致答:“愿意!”可以看出,学生情绪激昂、跃跃欲试。但有学生马上提出:“老师,您还没有告诉我们已知条件。”笔者说:“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测量工具,需要的条件自己想办法找。”这时各小组经过短暂的酝酿,进行了实际测量。最后各小组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很快计算出铺瓷砖的面积和需要填土的方数。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在实践中“活起来、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发现、顿悟,并得到交流,由此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又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设计这样一道表格的题目:
要求学生根据实际生活自己选择内容去填,可以自由讨论、调查。并求出它们的平均数。约十几分钟后,全班交流。
生1:我调查了我们班几位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算出他们的平均分是89分,3号同学96分,比平均分多7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生2:我调查了几位同学每周用的零花钱,算出平均数是12元,4号同学比平均数还多8元,以后他应该节约点。
生3:我调查了几位同学的体重,算出平均体重是32千克,6号同学比平均体重轻8千克,我觉得她应该多加强体育锻炼。
生4:我调查的和别人有点不一样,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给老师的这节课打分,算出平均分是93分,我们都觉得这节课很有意思。
师:谢谢你的鼓励,今后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从实践中可以体会到,构建“生活课堂”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扎根于学生的生活,结合数学的特点,有机地优化组合各类活动方式,把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意志、想象等素质的培养置于学习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实现教学创新。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