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心里话,这次旅行我并不想去,我不是一个好凑热闹的人,有时候我可以一个人抱一本书足不出户地在家里呆上两三天,可这样的生活却不知在什么时候一去不复返了。
可我还是去了。不是想看什么美景,也没想品尝什么风味,只是想放松一下心情,给久经拂逆的心找一个清静的所在,让曾经围绕在身边的不解、不安与不平消融在山水间,去享受一下那种久违了的平静与安详。
二十几人的队伍在这样一个下着小雨的清晨,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个角落向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另一个角落进发。起点是伊敏河,终点是五泉山。
三个小时的旅程总是交替在城镇与草原之间,这对于已久居大草原的人们来说,还不如车子里播放的搞笑的二人转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而大草原被称为“绿色的海”,毕竟有她的不同之处,而大草原的不同之处也许就在于你麻木于繁嚣之后突然投入一种巨大的宁静,这样的宁静会让你忘却,会让你自由!不一会儿,车子里的人们便把眼光投向了窗外,静静的,不言不语,随着城镇与草原的交替,随着喧闹与宁静的交替而收放着各自不同的心情。
一曲《追梦人》的旋律从一个小镇的街口飘出,飘向旷远的草原,在霏霏细雨中绵绵而去。那熟悉而陌生的旋律像雨后清新的空气,像久违的泥土的芬芳,淡淡的,流过每个人的心田,带着一种回忆的香甜,听着它,我渐渐地看到在点点飞絮飘散的六月中,我们带着那样一种单纯的忧伤,告别在雨巷中,那是不经意酿就的香醇,在岁月的不知名的角落响起,那是怎样的醉呀,我们是否还可以重温?
可我们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推进惯性的圆形轨道中终日忙碌着而不能找到出口、归途;有时甚至会忘记自己在忙什么,或者为了明天比今天生活得更悠闲,或者为了在别人的眼中更有价值,或者……于是我们在终日的忙碌中堆积着诸多的无奈、不平与不解;于是我们在终日的忙碌中渐渐地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曾经的草长莺飞、云淡风清,于是我们在终日的忙碌中活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五泉山因有五眼清澈的泉水而得名,据说是清朝名将海兰察小的时候发现的那五个泉眼,并且每天都去喝那里的水,因而臂力过人,成就了一代名将。
抵达五泉山时已近中午。大概是我们不缺少山水草场蓝天白云的原因吧,那里的风光并没有引起我们太多的关注。倒是广场对面的卧佛山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导游小姐介绍说,那座山像一尊躺着的大佛,每个月里都有几天出现佛光,因而当地的牧民有时会背上行李在那里等候佛光出现。我们的旅游观光就从那里开始,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樟松林里的卧龙松、鹿角松、姐妹松,观熊园里的东北黑熊等都一带而过,我们直奔那传说中五眼神奇的泉水。
而真正热闹的地方就是这里,这里游人如织,各地的人提桶拎壶的,用手捧着喝水的,驻足拍照的,不一而足。那五眼泉水依山而出,绵绵不绝地终日流淌着,那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带着不同的心愿把这神奇的水带回自己的家乡,也许并不是在祈求着什么,而是因为这样的水越来越少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物以稀为贵”吧。记得小的时候,在我们的家乡,一个离这里并不很远的地方,夏日三伏,随便走到哪个山脚下都可以掬一捧清凉的山泉水,洗洗脸,喝一口。可是自从走进了钢筋水泥的楼房、街道,我们日日所用的水也便是人工的了,而这样的人群在日益扩大。于是,人们忙碌多了,亲近少了;追求多了,休闲少了;喧嚣多了,清静少了。于是人们又想到了自然,于是五泉山这样的地方便不再宁静,五泉山的水也被一壶一桶地拎到天南地北、海角天涯。也许终会有一天,五泉山也会变成街市喧嚣、楼房林立,到那时五泉山这样地方的人们又该到哪里去寻找宁静呢?
有时候自然与人生会出奇的相似,从不为人识的懵懂孩子到具备了一定条件可以面对社会,再到有了自己的追求走进社会而被众多的人关注,这一路走来,一路改变,等到回过头来,怕是自己都未必认识自己。于是,又会怀念最初的自己,那个时候天蓝的就是蓝的,水清的就是清的,没有也不必想许多复杂的事。那样单纯而真实的快乐着的时光,一旦被改变,也许再也不会回来。
两个小时走完了景区的所有景点,那里的特色手扒肉、绿色草原(几种当地的蘑菇小炒)、黄花菜等对于我们已属平常,于是人们开始关心起观光以外的事,听说晚上要在这里住宿,有的人心里便泛起了波澜。是啊,看也看完了,吃的又没有特别的风味,玩的就更不用说了,虽说是山清水秀,但毕竟渺无人烟,而且那些木刻楞門窗密封又不严实,这漫漫长夜,可要怎样捱过?于是有人提出各种建议,但是都没有被采纳。于是一波人走了,又一波人也走了,人们使出各自的本领,有的找到了车,有的找到了亲戚朋友,陆续地离开了这里,最后,只剩下我们十二个人在这里坚守着。
然而就在这剩下的人里,还有带着不满甚至愤怒而沉沉睡去的。剩余的我们几人索兴把酒菜搬到屋子外面,清风、草香、虫鸣都在酒中,都被盛在这真正寂静的夜色里,甚至可以听到酒杯落地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谈到兴处,还可借着酒兴对着空谷大喊,听自己的喊声在山谷中久久不息。在这里可以浅吟,可以狂歌,可以细品,可以大醉。这样的放纵在别处真是不可得的,于是有人又说“幸亏没走”!
大概,所有的感受都来自一种心境吧!想一想,不是吗?就像今天,就像从前。
责任编辑 王冬海
可我还是去了。不是想看什么美景,也没想品尝什么风味,只是想放松一下心情,给久经拂逆的心找一个清静的所在,让曾经围绕在身边的不解、不安与不平消融在山水间,去享受一下那种久违了的平静与安详。
二十几人的队伍在这样一个下着小雨的清晨,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个角落向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另一个角落进发。起点是伊敏河,终点是五泉山。
三个小时的旅程总是交替在城镇与草原之间,这对于已久居大草原的人们来说,还不如车子里播放的搞笑的二人转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而大草原被称为“绿色的海”,毕竟有她的不同之处,而大草原的不同之处也许就在于你麻木于繁嚣之后突然投入一种巨大的宁静,这样的宁静会让你忘却,会让你自由!不一会儿,车子里的人们便把眼光投向了窗外,静静的,不言不语,随着城镇与草原的交替,随着喧闹与宁静的交替而收放着各自不同的心情。
一曲《追梦人》的旋律从一个小镇的街口飘出,飘向旷远的草原,在霏霏细雨中绵绵而去。那熟悉而陌生的旋律像雨后清新的空气,像久违的泥土的芬芳,淡淡的,流过每个人的心田,带着一种回忆的香甜,听着它,我渐渐地看到在点点飞絮飘散的六月中,我们带着那样一种单纯的忧伤,告别在雨巷中,那是不经意酿就的香醇,在岁月的不知名的角落响起,那是怎样的醉呀,我们是否还可以重温?
可我们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推进惯性的圆形轨道中终日忙碌着而不能找到出口、归途;有时甚至会忘记自己在忙什么,或者为了明天比今天生活得更悠闲,或者为了在别人的眼中更有价值,或者……于是我们在终日的忙碌中堆积着诸多的无奈、不平与不解;于是我们在终日的忙碌中渐渐地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曾经的草长莺飞、云淡风清,于是我们在终日的忙碌中活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五泉山因有五眼清澈的泉水而得名,据说是清朝名将海兰察小的时候发现的那五个泉眼,并且每天都去喝那里的水,因而臂力过人,成就了一代名将。
抵达五泉山时已近中午。大概是我们不缺少山水草场蓝天白云的原因吧,那里的风光并没有引起我们太多的关注。倒是广场对面的卧佛山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导游小姐介绍说,那座山像一尊躺着的大佛,每个月里都有几天出现佛光,因而当地的牧民有时会背上行李在那里等候佛光出现。我们的旅游观光就从那里开始,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樟松林里的卧龙松、鹿角松、姐妹松,观熊园里的东北黑熊等都一带而过,我们直奔那传说中五眼神奇的泉水。
而真正热闹的地方就是这里,这里游人如织,各地的人提桶拎壶的,用手捧着喝水的,驻足拍照的,不一而足。那五眼泉水依山而出,绵绵不绝地终日流淌着,那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带着不同的心愿把这神奇的水带回自己的家乡,也许并不是在祈求着什么,而是因为这样的水越来越少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物以稀为贵”吧。记得小的时候,在我们的家乡,一个离这里并不很远的地方,夏日三伏,随便走到哪个山脚下都可以掬一捧清凉的山泉水,洗洗脸,喝一口。可是自从走进了钢筋水泥的楼房、街道,我们日日所用的水也便是人工的了,而这样的人群在日益扩大。于是,人们忙碌多了,亲近少了;追求多了,休闲少了;喧嚣多了,清静少了。于是人们又想到了自然,于是五泉山这样的地方便不再宁静,五泉山的水也被一壶一桶地拎到天南地北、海角天涯。也许终会有一天,五泉山也会变成街市喧嚣、楼房林立,到那时五泉山这样地方的人们又该到哪里去寻找宁静呢?
有时候自然与人生会出奇的相似,从不为人识的懵懂孩子到具备了一定条件可以面对社会,再到有了自己的追求走进社会而被众多的人关注,这一路走来,一路改变,等到回过头来,怕是自己都未必认识自己。于是,又会怀念最初的自己,那个时候天蓝的就是蓝的,水清的就是清的,没有也不必想许多复杂的事。那样单纯而真实的快乐着的时光,一旦被改变,也许再也不会回来。
两个小时走完了景区的所有景点,那里的特色手扒肉、绿色草原(几种当地的蘑菇小炒)、黄花菜等对于我们已属平常,于是人们开始关心起观光以外的事,听说晚上要在这里住宿,有的人心里便泛起了波澜。是啊,看也看完了,吃的又没有特别的风味,玩的就更不用说了,虽说是山清水秀,但毕竟渺无人烟,而且那些木刻楞門窗密封又不严实,这漫漫长夜,可要怎样捱过?于是有人提出各种建议,但是都没有被采纳。于是一波人走了,又一波人也走了,人们使出各自的本领,有的找到了车,有的找到了亲戚朋友,陆续地离开了这里,最后,只剩下我们十二个人在这里坚守着。
然而就在这剩下的人里,还有带着不满甚至愤怒而沉沉睡去的。剩余的我们几人索兴把酒菜搬到屋子外面,清风、草香、虫鸣都在酒中,都被盛在这真正寂静的夜色里,甚至可以听到酒杯落地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谈到兴处,还可借着酒兴对着空谷大喊,听自己的喊声在山谷中久久不息。在这里可以浅吟,可以狂歌,可以细品,可以大醉。这样的放纵在别处真是不可得的,于是有人又说“幸亏没走”!
大概,所有的感受都来自一种心境吧!想一想,不是吗?就像今天,就像从前。
责任编辑 王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