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宫墙少年心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you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2年4月1日,清逊帝溥仪计划举行结婚大典。因为资金困难,皇室欲将一套《四库全书》以120万元卖给日本人。消息传出,各界纷纷谴责,北大教授沈兼士等七人联名发出声明,指责清皇室此举不仅毁弃国宝,且为国民耻辱。清室只好作罢。乾隆时《四库全书》仅缮写七套,后有三套毁于战火。此次皇室欲卖的是藏于紫禁城保和殿的一套。刚过月余,卖书风波余波未尽,5月17日胡适意外地接到溥仪从紫禁城里打给他的电话,邀请他到昔日的皇宫里“谈谈”。
  躲在紫禁城里的逊帝溥仪大概从报纸上读到了胡适的文章,在这之前,他的老师庄士敦向他介绍过提倡白话文的胡适博士。于是溥仪读了胡适的《尝试集》和《胡适文存》。与他读的四书五经不同,胡适的白话文果然让他有了一种新鲜的阅读感觉,他很想见识一下这位新派思想领袖的真容。
  胡适在当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清室宣统帝打电话来,邀我明天去谈谈。我因为明天不得闲,改约阴历五月初二去看他。”
  五月初二是阳历5月30日。在25日那天,胡适先去拜访了溥仪的老师庄士敦。胡适与庄士敦当时都是北京一个国际团体“文友会”的会员,彼此相识。
  胡适在25日日记中称:“我因为宣统要见我,故今天去看他的先生庄士敦,问他宫中情形。他说宣统近来颇能独立,自行其意,不受一帮老太婆牵制。前次他剪去辫子,即是一例。上星期他的先生陈宝琛病重,他要去看他。宫中人劝阻他,他不听,竟雇汽车出去看陈宝琛一次,这也是一例。前次庄士敦说起宣统曾读我的《尝试集》,故我送庄士敦一部《文存》时,也送了宣统一部。这次他要见我,完全不同人商量,庄士敦也不知道,也可见他自行其意了。”
  庄士敦还告诉胡适,对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少年溥仪,还让他牵线,在宫里接见英国的海军司令和香港的英国总督。后来他对电话又大感兴趣,不顾内务府的反对,坚持在养心殿里装了一部。他是翻电话簿,找到了胡适的电话,才有邀请他入宫之举。
  溥仪当年已经17岁了,胡适认为他在思想与行为上已有了主见。因为胡适知道,他自己不仅在北洋政府那里被视作传播危险思想的乱党,也被紫禁城里的逊清小朝廷视为危险人物。溥仪若告诉内务府,内廷一定反对他见胡适,溥仪因此才直接打电话给胡适。胡适感到,他去见溥仪,或对逊帝的思想、行为更为独立有帮助。
  按照紫禁城的惯例,5月30日(星期二)宫中休息。胡适如约进宫见了溥仪。胡适在当日的日记中,比较详细地记下了与溥仪相见的过程:
  十二时前,他派了一个太监,来我家接我。我们到了神武门前下车,先在门外一所护兵督察处小坐,他们通电话给里面,说某人到了……他们电话完了,我们进宫门,经春华门,进养心殿。清帝在殿的东厢,外面装大玻璃,门口挂厚帘子。太监们掀起帘子,我进去。清帝已起立,我对他行鞠躬礼,他先在面前放了一张蓝缎子的大方凳子,请我坐,我就坐了。我称他“皇上”,他称我“先生”。他的样子很清秀,但单薄得很。他虽十七岁,但眼睛的近视比我还厉害。穿蓝袍子、玄色背心。室中略有古玩陈设,靠窗摆着许多书,炕几上摆着今天的报十余种,大部分都是不好的报,中有《晨报》《英文快报》。几上又摆着康白情的《草儿》、亚东出版的《西游记》。他问起白情、平伯,还问及《诗》杂志,近来也试作新诗,他说他很赞成白话。他谈及他出洋留学的事,说:“我们做错了许多事,到这个地位,还要靡费民国许多钱,我心里很不安。我本想谋独立生活,故曾要办皇室财产清理处。但许多老辈的人反对我,因为我一独立,他们就没依靠了。”他说有许多新书找不着,我请他以后如有找不着的书,可以告诉我。我谈了二十分钟,就出来了。
  胡适进宫见了溥仪,清朝昔日的王公大臣、遗老遗少们惶惶不安,“像炸了油锅似的”。
  社会上的舆论更是沸沸扬扬,有的报纸登出“胡适请求免跪拜”“胡适为帝者师”等传闻,借此大做文章,诋毁胡适怀恋旧王朝、敬仰废皇帝云云。
  其实,胡适从紫禁城出来之后的第七天,曾致信庄士敦,向他介绍了入宫情况:“当我应召入宫时,皇帝对我非常客气,且以礼待之。我们谈到新诗和青年诗人以及其他文学等问题。”胡适还在信中说:“我本不打算让新闻界知道这次会晤的事情,但不幸得很,一些我并不经常读的报纸却把这件事情道出来了,这对他们来说,似乎有着重要的新闻价值……我必须承认,我对这件小事儿深为感动,当时坐在我国末代皇帝——历代伟大君主的最后一位代表面前的竟然是我。”
  胡适还在给庄士敦写信的同一天,写了一首诗《有感》。
  咬不开、捶不碎的核儿,


  关不住核儿里的一点生意。
  百尺的宫墙,千年的礼教,
  锁不住一个少年的心!
  为了回敬不良舆论对自己的诽谤,胡适专门在《努力周报》上写了一篇题为“宣统与胡适”的短文予以回敬:清宫里一位17岁的少年,所处的境地是很寂寞很可怜的。他在寂寞之中,想寻一个比较也算得上是少年的人来谈谈,这也是人情上很平常的一件事。不料中国人脑筋里的帝王思想,还不曾刷洗干净。所以本来很有人味儿的事,到了新闻记者的笔下,便成了一条令人怪诧的新闻了。
  (阿 万摘自现代出版社《民国清流》一书)
其他文献
在现实生活中,捐赠和救助似乎也是个人财务生活的一部分,特别对于那些很有钱的人而言。  马克·扎克伯格预期自己在未来会捐出450亿美元的资产。这个消息在中国更多引起的是人们对这个伟大资本家的道德评判。当然,撇开道德不谈,我们可以看看450亿美元到底可以做什么。世界银行在最近10年里两次提升了生活极度贫困的标准线,从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提升到1.25美元,然后这个数字又提升到1.9美元。虽然由于经济发展
期刊
儿子是“80后”,也算得上是个帅哥,看到他朝气蓬勃的阳光模样,回忆起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往事、糗事,感慨良多……“输”在了起跑线上  1983年,儿子降临。望子成龙,人之常情,我等平庸之辈,亦难免俗。单为给他取名,我几乎翻烂了《辞海》,尚难定夺,踌躇数月,才去报了户口。取名——姑隐其名吧,按《辞海》条目注:“是有卓越智慧的人”,可见我们对他寄予的希望。  可惜,儿子小时候的表现丝毫不见“是有卓越智慧
期刊
这是一个悲伤却很温暖的故事,至少我这么认为。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铎姆·鲁日·德-范瑞亚,生活在里斯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他的内心渴望着去了解伊比利亚半岛以外的世界。就像所有的冒险家一样,不顾一切似乎是一种本能。于是,他变卖家产,乘坐一艘轮船出海:巴勒莫、君士坦丁堡、开罗……众多非凡而又不可思议的地方和事物,让铎姆感到似乎已全然忘记了过去的生活。  既然是故事,就会有转折,于是一场海难登场——风暴
期刊
情人节这天,我有一个约会,是记者采访。女记者迟到了。夜色中,她小跑过来,跌跌撞撞,包里露出半个巧克力盒子,手里握了一束不怎么精神的红玫瑰。对不起对不起!女记者连声道歉,从包里掏出录音机,赶紧进入工作状态,随手将玫瑰扔在一边。采访很快结束。女记者临走时忘记了玫瑰。我提醒她:你的花。女记者斜着肩匆匆离去,大声应答:不要了不要了。  不知哪位多情人的红玫瑰,落在了我的手里,我却不忍就这样把鲜花扔掉。我整
期刊
他住在巴黎圣丹尼斯一带,在家里的阳台上看得见塞纳河与埃菲尔铁塔,但言谈间,会流露上海腔。“确实是上海人,”他说,“但很久没回去了。”  “上次回去是何时呢?”“世博会吧。那是几年前了?”  “为什么不回去呢?”他思忖有顷,说:“现在回去看,上海都不认识了……人和物也不一样了。”  他生在石库门里,说到上海,便回忆起五加皮、德兴馆、大光明电影院,以及姚慕双、周柏春二位先生,甚至还有20世纪80年代外
期刊
本文系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作为巴菲特一生中的最佳搭档,在过去的45年里,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  我非常幸运,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拥有这种精神的人阿在生活中能够赢得许多东西,不只是金钱和名誉,还有尊敬,以及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信任。  另外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可能会
期刊
有思想家把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别概括为: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笼统的,重领悟;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重思辨。这不是没有道理。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东西方人处理事物的方式不同。具体来说,西方人是辩证的,而东方人是注重直觉的,即所谓中华文化中“圆而神”的智慧。  “圆而神”出自《易经》,与“方以智”相对应。在西方哲学中,一切用智慧的理性所把握的普遍的概念原理,都是“直”的。所谓“直”,就是要么在深
期刊
彼得潘,是小飞侠童话故事里不愿长大的小男孩。不愿长大,是想留住孩童的纯真与无忧无虑,唯恐一旦进入成年人的世界,便会失去纯净无染的童心。  生活在现实世界,迟早要经历长大成人的过程,只不过多数人是磕磕绊绊逐渐长大的。韩国电影《彼得潘的公式》里,男主角韩修却因遇到突发变故而迅速长大。读高三的韩修是学校里的游泳好手,有潜力,有前途,他的生活原本简单无忧,在海滨小城跟妈妈相依为命。然而,妈妈忽然服毒自尽,
期刊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15年来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做实地研究。她认为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了,但实际上更焦虑、更孤单。我们通过机器重新定义了自己  技术是极具诱惑力的,因为它能弥补人性中脆弱的一面。而我们的确是非常脆弱、敏感
期刊
1  我第一次遇见它,是在今年端午节。黎明即起,正下着零零星星的小雨。我冒雨出门办事,刚回到自家楼前,便听见“唰啦啦”几声,从绿篱丛中钻出一只小猫,在我面前一米开外停住,仰头看我,半晌,叫了一声:“喵——”  好瘦好小的一只猫,真的只有巴掌大。黄不黄黑不黑的,也不知道是毛色本来如此还是溅了一身泥点,反正就像黄泥和黑土搅拌成一堆那样。雨不大,它却全身透湿,毛都贴在身上,能看到背上瘦棱棱的脊骨。  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