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由来已久,公立医院改革被视作“最难啃的骨头”。7月28日,北京医改的重头戏——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终于挂牌运作了。这是我国省区市中首个列入行政序列的医管局,也是北京自6月获正式批复成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后的破冰之举。北京市医管局的成立,将揭开北京市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的第一幕,标志着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进入了实质阶段,一系列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将逐步展开。北京将医管局设为由市卫生局管理的二级局,是一种符合北京现实状况的决策,也是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合理过渡。新成立的医管局将以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身份“办医院”,负责北京22家市属三级医院人、财、物的管理,而卫生局则专注于“管行业”,力图做到“管办分开”。
筹建已久的北京市医院管理局7月28日挂牌运作,这意味着北京将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效率,让市民“看得上病”。同时,将打破现有公立医院人员“铁饭碗”,实行全员聘用,签合同拿绩效工资。
新成立的北京医管局的副局长毛羽在挂牌仪式后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医管局将对北京市属22家大医院实行人财物和运行的统一规范管理,推进医院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优化医院工作流程和服务流程,实现医院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化、专业化与精细化管理。
体制:卫生局所辖二级机构
公立医院改革一向被视为医改中最难啃的骨头,今年是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之年,也被称为医改攻坚之年。
北京医管局经历了一年多的酝酿才最终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新设立的北京市医管局并非平行于卫生局,而是受卫生局管理的二级机构,但是级别却是正局级单位,规格显然高于行业惯例。医管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4人——其中,医管局局长由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兼任,副局长由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兼任。医管局下设8个处室,包括办公室、基础管理处、医疗护理处、科研教学处等。同时定编60人,将面向社会招聘。业内人士分析,这体现了市里对未来医院改革的重视。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医管局设在卫生局下是过渡政策,是符合目前北京实际的最佳选择,最终医管局将脱离卫生局而独立存在。
由于医管局是在卫生行政系统内部成立,又和卫生局共用一套领导班子,也有人担心,若医管局只是卫生局权力的转移,那么只会是“新瓶装旧酒”,依然摆脱不了“管办合一”的嫌疑。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将这种模式称为“管办分开不分家”,虽然卫生局和医管局的关系比较明晰,但负责具体“裁判”职责的卫生局医政处(医疗服务监管处)和担任市属公立医院球队“教练”和出资人的医管局变成了“兄弟”单位,能否对所有医院一视同仁还需实践检验。
职能:给市属三级医院当“教练”
此前,业界一直用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来抨击卫生行政部门与其辖下的公立医院的关系。“管办分离”则是专家学者普遍认可的药方。
北京市医管局的成立也是遵循这样的思路。正式挂牌运作后,医管局将以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身份承担市属医院的举办职能,负责北京22家市属三级医院人、财、物的管理;而卫生局则专注于“管行业”,负责制定全市统一的卫生政策,对北京的所有医院进行属地化监管,进行统一的行业管理和监督。据了解,医管局将在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医疗服务模式、医院成本与效率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如果打个比方,即“医院是‘运动员’,未来医管局将担任‘教练’的角色,对各个市属医院进行指导,卫生局则是‘裁判员’,起决策作用。”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在医管局揭牌当日召开的分析会上表示。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看来,医管局的成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不对监管体制作出深度变革,北京进行公立医院改革的难度会更大”。
医管局成立以后干什么?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认为,首先是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目前医院扩大发展、基本建设,都是医院自己定,医管局成立后要全市统筹规划,医院之间要共享资源,一些大型仪器设备没必要所有医院都买,可以共享。北京市医疗系统要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医管局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医管局要负责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合理配置。
要对公立医院进行绩效考核,考核以公益性为核心,一是医疗质量安全,要设立一系列指标。二是工作效率,比如工作量,平均住院天数、人均服务量等,使医院服务效率得到提升。三是成本控制,尽量压低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四是社会评价,公益性方面做得怎么样,让患者评价,社会满意度要与医院利益直接挂钩。五是医院发展实力,鼓励医院发展适用技术和先进技术,提高服务水平,使北京能够代表全国医疗最高水平。据了解,医管局将制定包括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等在内的10个考核指标对医院进行考核,并实行年度考核制。
医管局还要负责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推广便民利民措施,解决看病难。以前医院就医环境秩序管理不到位,今后这些都要管起来,要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职能。
成立医管局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感受到就医环境变化和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的变化。
医管局负责“三管”,医院院长相当于CEO
据介绍,北京市医管局的“教练”职能具体是通过“三管”来实现的——对市属三级医院管人、管事、管资产。
具体而言,“管人”主要是指市医管局将主要通过考核任命院长对市属医院进行管理。医管局成立后,将在北京市属三级医院中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这就意味着院长相当于一家企业的CEO,全面负责医院的发展和运营,医院同时将有至少一名主管医疗业务方面的副院长。院长将实行竞聘上岗,通过考核上岗的院长,每年还将实行年度考核。对医院主要负责人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将综合考虑医疗质量、任务指标、社会满意度、就医费用及承担社会公益性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具体对医生的考核,由医院负责,通过绩效考核,使医生收入与其接诊量、治疗效果和患者评价挂钩,而非与处方量或开药的数量挂钩。
“管事”则是指医管局将负责市属医院的基础管理、内部运行及改革,对医疗服务行为实行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基础管理,推进医疗、康复、护理分开的医院分级管理。
此外,医管局还将以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身份“管资产”,对医院投资、规划、发展、成本核算等资产情况进行管理,以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和效益。以往各医院建新大樓、买大型仪器设备都是自己说了算,今后将由医管局负责统筹。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应当符合全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总体要求。医管局负责组织医院新建、扩建、搬迁、改造等基本建设项目规划,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并报市卫生局备案后,组织所属医院实施。公立医院采购大型设备必须符合北京市大型设备配置规划的要求,市医管局负责医院大型设备采购规划。
“管办分开”需要很长的过渡期
要检验管办分开的效果,就应该在医管局运行一段时间以后问院长:“医管局管你们和以前卫生局管你们有什么不一样?” 北京医学会副会长于小千说,管办分开的关键是能否跳出原来的束缚,让医院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单位。
于小千介绍,目前状况下,医管局管资产,可以代表22家市属医院招投标政府的医疗服务项目,这比过去一家医院“单打独斗”具备很大优势。因为北京的市属医院整体力量很强,各个医院都有顶尖的专业,凭借这个优势可以到科技部等竞标科研项目。
于小千说,目前的这种模式,还可能出现市属医院与属地医院管理上“拎不清”的难处。“属地医院与卫生局的关系就是业务关系,而医管局就是管业务。医管局不仅管自己的医院,其他医院的技术指导也应该在医管局,不应该在卫生局。不要让属地权限变成‘双婆婆’。”
不论是二级局还是平行机构,都将面临职能“拎不清”的挑战。于小千曾担任北京市海淀区公共管理委员会主任,在试行管办分开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例如社区卫生绩效考核,到底谁考核?照推理,海淀公共委负责医疗机构的人、财、物,卫生局属于区域内的行政管理单位,当然也可以考核。再比如科研工作,科教处还在卫生局,教学都在北京的大医院,两边管,还是卫生局给医管局下任务?”
所谓医管局,我个人认为也是个过渡单位,只是目前医疗机构数量多,归属复杂,需要一个部门进行协调。”于小千说。
将探索医药分开
“成立医管局,实行管办分开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第一步”。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兼市医管局局长方来英透露,还有两步是政事分开和医药分开。实行政事分开,医管局将向市属医院派驻监事会,监事会对医院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监督。医院实行监事会监督下的院长负责制,医管局负责聘任院长。院长拥有对医院人财物充分的调配权,接受医管局严格的目标管理和考核。第三步要实行医药分开。也就是彻底解决“以药养医”,北京市将首先确保政府对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离退休人员经费、公共卫生任务和政策性亏损的投入。其次,医保部门要探索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从机制上解决“以药养医”。
医院态度:医院管理效率将提高
北京朝阳医院是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试点单位之一。院长封国生说,“医管局的成立,符合国家医药卫生體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兼顾了公立医院管理的特殊性。相信通过这一全新管理模式的尝试与运行,可以探索出一条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新路,既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又将极大地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
“朝阳医院将按照政府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方向,探索建设现代公立医院管理的新模式,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逐步改革现行人事制度,实行定岗不定编、评聘分开和逐级聘任管理”。
“建立以医疗质量、费用控制、服务效率、成本控制与资产管理、可持续发展、患者满意度等为重要指标的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医院的公益性和经营效益”。
“落实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项目的补偿政策,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运用目前医院已搭建的全成本核算平台,达到全院各环节的成本管理,实现全方位的成本核算,提高经营效益。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实施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改革政策措施,如预约诊疗、双休日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区域性医疗资源一体化服务,试行按病种分组和总额预付等医保付费方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医管局挂牌将给公立医院改革带来什么?
推进管办分开深化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表示,北京市成立医管局,主要是为了落实国务院提出的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等要求,深化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市属医院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市属医院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北京是全国优质医疗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各类医院的隶属关系也最为复杂,号称“八路军”。以前市卫生局管市属医院的举办和管理,管办不分,全行业、属地化的宏观管理难以完全到位,对医院的微观管理也比较粗放。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介绍说,新设的医管局是市卫生局管理的承担市属医院举办职能的行政机构,承担22家市属三甲医院的领导班子考核任命、市属医院服务质量管理和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等职责。医管局全面承担市属医院举办职能,市卫生局的职能有很大调整,不再具体管医院怎么办,将按照全行业、属地化管理的要求,重点管政策、规划、标准、准入及监管。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认为,北京医管局的制度设计具有创新,它借鉴了香港医管局和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央企的经验但又有明显区别。香港医管局是按财团法人管理。国资委管央企重点是管资产。北京医管局则对市属医院管人、管事、管资产。医管局围绕加强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专业管理设置处室,与卫生局的处室设置和医院的科室设置都会有明显区别。
过去北京市属医院按事业单位管理,给予财政拨款,分配上按人头实行工资总额管理,对人员实行编制管理,卫生局管医院干部任命等宏观和微观管理,存在政事不分现象。成立医管局将推进政事分开,打破医院原有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北京市从去年8月起在门头沟区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多元监管和目标考核、建立新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使位居全市区县医院“末流水平”的该院发生巨大变化,管理水平和效益、质量提高,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韩晓芳表示,门头沟区医院的改革试点为全市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借鉴。医管局成立后,北京市将重点从四方面努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一是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借鉴发达国家医院普遍实行法人治理的经验,市医管局将主要通过考核任命院长对市属医院进行管理,对院长全面放权,实行院长负责制。实施聘任制管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年薪制和考核交流机制。考核称职的院长继续履职,考核不合格的将被问责直至解聘。二是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建立并实施以公益性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三是全面打破传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市属医院将探索实行全员聘用制,把所有员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上“五险一金”,实现能进能出。医院干部管理采用逐级聘用,实现能上能下。改革职称评定方法,实行评聘分开,促进人才脱颖而出。探索放开编制管理,试行按岗定编和备案制等,解决医院编制紧张、大量使用编外人员等问题。四是建立体现工作绩效的分配制度。
“现代医院早就不应该再按事业单位管理,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非常必要。通过科学的考评促进监督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可使医院回归公益性有体制保障和坚实基础。香港医管局统一采购药品,医院只是使用的‘车间’ 。如果市医管局引入现代物流管理,对22家医院药品采购等集中统一管理,仅节省的成本也将是惊人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说。列入国家和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的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刘建表示,将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医院管理、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水平,解决好病人最关心的医疗质量、安全、费用等问题,在促进医院科学发展和回归公益性上真正取得业绩。
推进医药分开促进公立医院更好回归公益性质
公立医院改革最难的是根治以药养医顽疾和真正回归公益性质。韩晓芳对此表示,北京市正加紧研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探索通过对市属公立医院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调节、财政补偿和医保付费机制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改变以药养医局面。
韩晓芳介绍,将把相关公益性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并与医院收入和医护人员个人收入挂钩,以考核“指挥棒”力促医院回归公益性并形成长效机制。重点考核医疗质量、安全、效率、成本控制、社会满意度、就医费用及承担公益性任务等情况。医药分开要逐步理顺,稳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给予政策性补偿、医保报销相应调整,不增加老百姓负担。大力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探索按病种付费等新模式,加强诊疗流程规范管理,从机制上进一步解决“看病贵”。
滥用抗生素、滥开大处方和过度检查不仅导致“看病贵”,也对群众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韩晓芳说:“减少用药和降低药价、减少检查和降低检查费空间很大,要通过考核根治过度用药和过度检查。”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兼市医管局局长方来英表示,北京将以成立医管局为契机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一要逐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破除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现象,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二要使医护人员的价值和地位得到应有体现。发挥好医务人员改革主力军作用。三要建立有利于医疗卫生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推进投入、补偿和人事分配、绩效考核等方面机制建设,走出公立医院发展的新路子。
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由来已久,公立医院改革被视作“最难啃的骨头”。7月28日,北京医改的重头戏——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终于挂牌运作了。这是我国省区市中首个列入行政序列的医管局,也是北京自6月获正式批复成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后的破冰之举。北京市医管局的成立,将揭开北京市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的第一幕,标志着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进入了实质阶段,一系列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将逐步展开。北京将医管局设为由市卫生局管理的二级局,是一种符合北京现实状况的决策,也是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合理过渡。新成立的医管局将以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身份“办医院”,负责北京22家市属三级医院人、财、物的管理,而卫生局则专注于“管行业”,力图做到“管办分开”。
筹建已久的北京市医院管理局7月28日挂牌运作,这意味着北京将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效率,让市民“看得上病”。同时,将打破现有公立医院人员“铁饭碗”,实行全员聘用,签合同拿绩效工资。
新成立的北京医管局的副局长毛羽在挂牌仪式后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医管局将对北京市属22家大医院实行人财物和运行的统一规范管理,推进医院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优化医院工作流程和服务流程,实现医院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化、专业化与精细化管理。
体制:卫生局所辖二级机构
公立医院改革一向被视为医改中最难啃的骨头,今年是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之年,也被称为医改攻坚之年。
北京医管局经历了一年多的酝酿才最终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新设立的北京市医管局并非平行于卫生局,而是受卫生局管理的二级机构,但是级别却是正局级单位,规格显然高于行业惯例。医管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4人——其中,医管局局长由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兼任,副局长由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兼任。医管局下设8个处室,包括办公室、基础管理处、医疗护理处、科研教学处等。同时定编60人,将面向社会招聘。业内人士分析,这体现了市里对未来医院改革的重视。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医管局设在卫生局下是过渡政策,是符合目前北京实际的最佳选择,最终医管局将脱离卫生局而独立存在。
由于医管局是在卫生行政系统内部成立,又和卫生局共用一套领导班子,也有人担心,若医管局只是卫生局权力的转移,那么只会是“新瓶装旧酒”,依然摆脱不了“管办合一”的嫌疑。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将这种模式称为“管办分开不分家”,虽然卫生局和医管局的关系比较明晰,但负责具体“裁判”职责的卫生局医政处(医疗服务监管处)和担任市属公立医院球队“教练”和出资人的医管局变成了“兄弟”单位,能否对所有医院一视同仁还需实践检验。
职能:给市属三级医院当“教练”
此前,业界一直用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来抨击卫生行政部门与其辖下的公立医院的关系。“管办分离”则是专家学者普遍认可的药方。
北京市医管局的成立也是遵循这样的思路。正式挂牌运作后,医管局将以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身份承担市属医院的举办职能,负责北京22家市属三级医院人、财、物的管理;而卫生局则专注于“管行业”,负责制定全市统一的卫生政策,对北京的所有医院进行属地化监管,进行统一的行业管理和监督。据了解,医管局将在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医疗服务模式、医院成本与效率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如果打个比方,即“医院是‘运动员’,未来医管局将担任‘教练’的角色,对各个市属医院进行指导,卫生局则是‘裁判员’,起决策作用。”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在医管局揭牌当日召开的分析会上表示。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看来,医管局的成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不对监管体制作出深度变革,北京进行公立医院改革的难度会更大”。
医管局成立以后干什么?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认为,首先是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目前医院扩大发展、基本建设,都是医院自己定,医管局成立后要全市统筹规划,医院之间要共享资源,一些大型仪器设备没必要所有医院都买,可以共享。北京市医疗系统要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医管局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医管局要负责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合理配置。
要对公立医院进行绩效考核,考核以公益性为核心,一是医疗质量安全,要设立一系列指标。二是工作效率,比如工作量,平均住院天数、人均服务量等,使医院服务效率得到提升。三是成本控制,尽量压低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四是社会评价,公益性方面做得怎么样,让患者评价,社会满意度要与医院利益直接挂钩。五是医院发展实力,鼓励医院发展适用技术和先进技术,提高服务水平,使北京能够代表全国医疗最高水平。据了解,医管局将制定包括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等在内的10个考核指标对医院进行考核,并实行年度考核制。
医管局还要负责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推广便民利民措施,解决看病难。以前医院就医环境秩序管理不到位,今后这些都要管起来,要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职能。
成立医管局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感受到就医环境变化和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的变化。
医管局负责“三管”,医院院长相当于CEO
据介绍,北京市医管局的“教练”职能具体是通过“三管”来实现的——对市属三级医院管人、管事、管资产。
具体而言,“管人”主要是指市医管局将主要通过考核任命院长对市属医院进行管理。医管局成立后,将在北京市属三级医院中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这就意味着院长相当于一家企业的CEO,全面负责医院的发展和运营,医院同时将有至少一名主管医疗业务方面的副院长。院长将实行竞聘上岗,通过考核上岗的院长,每年还将实行年度考核。对医院主要负责人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将综合考虑医疗质量、任务指标、社会满意度、就医费用及承担社会公益性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具体对医生的考核,由医院负责,通过绩效考核,使医生收入与其接诊量、治疗效果和患者评价挂钩,而非与处方量或开药的数量挂钩。
“管事”则是指医管局将负责市属医院的基础管理、内部运行及改革,对医疗服务行为实行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基础管理,推进医疗、康复、护理分开的医院分级管理。
此外,医管局还将以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身份“管资产”,对医院投资、规划、发展、成本核算等资产情况进行管理,以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和效益。以往各医院建新大樓、买大型仪器设备都是自己说了算,今后将由医管局负责统筹。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应当符合全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总体要求。医管局负责组织医院新建、扩建、搬迁、改造等基本建设项目规划,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并报市卫生局备案后,组织所属医院实施。公立医院采购大型设备必须符合北京市大型设备配置规划的要求,市医管局负责医院大型设备采购规划。
“管办分开”需要很长的过渡期
要检验管办分开的效果,就应该在医管局运行一段时间以后问院长:“医管局管你们和以前卫生局管你们有什么不一样?” 北京医学会副会长于小千说,管办分开的关键是能否跳出原来的束缚,让医院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单位。
于小千介绍,目前状况下,医管局管资产,可以代表22家市属医院招投标政府的医疗服务项目,这比过去一家医院“单打独斗”具备很大优势。因为北京的市属医院整体力量很强,各个医院都有顶尖的专业,凭借这个优势可以到科技部等竞标科研项目。
于小千说,目前的这种模式,还可能出现市属医院与属地医院管理上“拎不清”的难处。“属地医院与卫生局的关系就是业务关系,而医管局就是管业务。医管局不仅管自己的医院,其他医院的技术指导也应该在医管局,不应该在卫生局。不要让属地权限变成‘双婆婆’。”
不论是二级局还是平行机构,都将面临职能“拎不清”的挑战。于小千曾担任北京市海淀区公共管理委员会主任,在试行管办分开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例如社区卫生绩效考核,到底谁考核?照推理,海淀公共委负责医疗机构的人、财、物,卫生局属于区域内的行政管理单位,当然也可以考核。再比如科研工作,科教处还在卫生局,教学都在北京的大医院,两边管,还是卫生局给医管局下任务?”
所谓医管局,我个人认为也是个过渡单位,只是目前医疗机构数量多,归属复杂,需要一个部门进行协调。”于小千说。
将探索医药分开
“成立医管局,实行管办分开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第一步”。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兼市医管局局长方来英透露,还有两步是政事分开和医药分开。实行政事分开,医管局将向市属医院派驻监事会,监事会对医院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监督。医院实行监事会监督下的院长负责制,医管局负责聘任院长。院长拥有对医院人财物充分的调配权,接受医管局严格的目标管理和考核。第三步要实行医药分开。也就是彻底解决“以药养医”,北京市将首先确保政府对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离退休人员经费、公共卫生任务和政策性亏损的投入。其次,医保部门要探索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从机制上解决“以药养医”。
医院态度:医院管理效率将提高
北京朝阳医院是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试点单位之一。院长封国生说,“医管局的成立,符合国家医药卫生體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兼顾了公立医院管理的特殊性。相信通过这一全新管理模式的尝试与运行,可以探索出一条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新路,既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又将极大地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
“朝阳医院将按照政府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方向,探索建设现代公立医院管理的新模式,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逐步改革现行人事制度,实行定岗不定编、评聘分开和逐级聘任管理”。
“建立以医疗质量、费用控制、服务效率、成本控制与资产管理、可持续发展、患者满意度等为重要指标的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医院的公益性和经营效益”。
“落实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项目的补偿政策,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运用目前医院已搭建的全成本核算平台,达到全院各环节的成本管理,实现全方位的成本核算,提高经营效益。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实施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改革政策措施,如预约诊疗、双休日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区域性医疗资源一体化服务,试行按病种分组和总额预付等医保付费方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医管局挂牌将给公立医院改革带来什么?
推进管办分开深化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表示,北京市成立医管局,主要是为了落实国务院提出的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等要求,深化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市属医院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市属医院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北京是全国优质医疗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各类医院的隶属关系也最为复杂,号称“八路军”。以前市卫生局管市属医院的举办和管理,管办不分,全行业、属地化的宏观管理难以完全到位,对医院的微观管理也比较粗放。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介绍说,新设的医管局是市卫生局管理的承担市属医院举办职能的行政机构,承担22家市属三甲医院的领导班子考核任命、市属医院服务质量管理和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等职责。医管局全面承担市属医院举办职能,市卫生局的职能有很大调整,不再具体管医院怎么办,将按照全行业、属地化管理的要求,重点管政策、规划、标准、准入及监管。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认为,北京医管局的制度设计具有创新,它借鉴了香港医管局和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央企的经验但又有明显区别。香港医管局是按财团法人管理。国资委管央企重点是管资产。北京医管局则对市属医院管人、管事、管资产。医管局围绕加强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专业管理设置处室,与卫生局的处室设置和医院的科室设置都会有明显区别。
过去北京市属医院按事业单位管理,给予财政拨款,分配上按人头实行工资总额管理,对人员实行编制管理,卫生局管医院干部任命等宏观和微观管理,存在政事不分现象。成立医管局将推进政事分开,打破医院原有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北京市从去年8月起在门头沟区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多元监管和目标考核、建立新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使位居全市区县医院“末流水平”的该院发生巨大变化,管理水平和效益、质量提高,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韩晓芳表示,门头沟区医院的改革试点为全市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借鉴。医管局成立后,北京市将重点从四方面努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一是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借鉴发达国家医院普遍实行法人治理的经验,市医管局将主要通过考核任命院长对市属医院进行管理,对院长全面放权,实行院长负责制。实施聘任制管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年薪制和考核交流机制。考核称职的院长继续履职,考核不合格的将被问责直至解聘。二是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建立并实施以公益性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三是全面打破传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市属医院将探索实行全员聘用制,把所有员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上“五险一金”,实现能进能出。医院干部管理采用逐级聘用,实现能上能下。改革职称评定方法,实行评聘分开,促进人才脱颖而出。探索放开编制管理,试行按岗定编和备案制等,解决医院编制紧张、大量使用编外人员等问题。四是建立体现工作绩效的分配制度。
“现代医院早就不应该再按事业单位管理,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非常必要。通过科学的考评促进监督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可使医院回归公益性有体制保障和坚实基础。香港医管局统一采购药品,医院只是使用的‘车间’ 。如果市医管局引入现代物流管理,对22家医院药品采购等集中统一管理,仅节省的成本也将是惊人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说。列入国家和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的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刘建表示,将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医院管理、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水平,解决好病人最关心的医疗质量、安全、费用等问题,在促进医院科学发展和回归公益性上真正取得业绩。
推进医药分开促进公立医院更好回归公益性质
公立医院改革最难的是根治以药养医顽疾和真正回归公益性质。韩晓芳对此表示,北京市正加紧研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探索通过对市属公立医院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调节、财政补偿和医保付费机制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改变以药养医局面。
韩晓芳介绍,将把相关公益性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并与医院收入和医护人员个人收入挂钩,以考核“指挥棒”力促医院回归公益性并形成长效机制。重点考核医疗质量、安全、效率、成本控制、社会满意度、就医费用及承担公益性任务等情况。医药分开要逐步理顺,稳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给予政策性补偿、医保报销相应调整,不增加老百姓负担。大力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探索按病种付费等新模式,加强诊疗流程规范管理,从机制上进一步解决“看病贵”。
滥用抗生素、滥开大处方和过度检查不仅导致“看病贵”,也对群众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韩晓芳说:“减少用药和降低药价、减少检查和降低检查费空间很大,要通过考核根治过度用药和过度检查。”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兼市医管局局长方来英表示,北京将以成立医管局为契机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一要逐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破除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现象,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二要使医护人员的价值和地位得到应有体现。发挥好医务人员改革主力军作用。三要建立有利于医疗卫生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推进投入、补偿和人事分配、绩效考核等方面机制建设,走出公立医院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