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手纹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ec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都说她的手艺好。
  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不过,乡里人不这样说,只说好看。好看,好像是简单的说法,其实要得到这个评价,是很不容易的。
  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
  她认为,一块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工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块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并充满着期待,或许还有几分胆怯和恐惧: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布的名誉和尊严就毁了,那时,布也许是很伤心的。
  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端正。外婆总是坐在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目,只有在春节、生日的时候,才有可能穿一件新衣。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块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
  除了缝大件衣服,外婆还会绣花,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上都有外婆绣的各种图案。
  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外婆常常凝视着天空的云朵出神,她手中的针线一动不动,布,安静地在一旁等待着。忽然会有一声鸟叫或别的什么声音,外婆如梦初醒般地把目光从云端收回,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案就重现在她的手中。读过中学的舅舅说过,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在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
  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贴紧我的身体。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是她密密的心情。
  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这双鞋垫。那是我的私人文物。我保存着它们,保存着外婆的手纹。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30年之久,它们已经变得破旧,真如文物那样脆弱易碎。只是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那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是欲开未开,就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外婆,就这样把一丛花保存在季节之外。
  我让妻子学着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仿做几双,一双留下作为家庭文物,其他的让女儿用。可是我的妻子从来没用过针线,而且家里早就没有了针线。妻子说,商店里多的是鞋垫,电脑画图也很好看,现在,谁还动手做这种活!这早已是过时的手艺了。女儿在一旁附和:“早已过时了。”
  我买回针线,我要亲手“复制”我们的文物。我把图案临摹在布上,然后,我一针一线地绣起来。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我一针一线临摹着外婆的手纹外婆的心境。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含着永远的期待。我的手纹,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她冰凉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接通了我手上的温度。注定要失传吗,这手艺,这手纹?
  我看见天空,永不会失传的云朵和月光。
  我看见水里的鱼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
  我隐隐触到了外婆的手,那永不失传的手上的温度。
  [路子与你聊]
  你为文末“那永不失传的手上的温度”该如何理解?
其他文献
班会课,班主任易龙波拿着一张报道蛟龙号新闻的报纸正要踏进教室,听见一名学生大声说:“试卷出得这么难,还敢叫‘易龙波’,分明就是‘不容易’(波龙易)嘛,以后我们就叫他‘不容易’!”易老师怔了怔,但只一会儿,就坦然地走进了教室……
期刊
西风乍起,黄叶飘落,夕阳也躲到了乌云的身后。我独自一人失魂落魄地徘徊在家门前这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巷子里。冰冷的泪水滑过脸庞,流进嘴里,又苦又涩。头脑中浮现的尽是摔门的刹那,妈妈那张写满失望与忧伤的脸……  一个小时前,我背着书包一边走一边哼着《听妈妈的话》,兴冲冲地走进家门,迎来的却是妈妈焦躁的眼神,心里不禁一颤。妈妈怒气冲冲地说:“你上哪儿去了?菜都凉了。”我没好气地说:“我刚从学校回来……”
期刊
在中考作文改卷中,“工”字形与“T”字形读文方式被普遍采用。“工”字形读文,就是开头、结尾细看,以字词为单位,目光横向移动;中间粗看,以行为单位,目光从上往下竖着移动。“T”字形读文是开头横着看,以下竖着看。这两种阅读方式,有一个共性,就是都特别重视作文的开头。  要想提高中考作文的分数,我们得知道改卷老师开头都看些什么,明白开头如何写,这样才能抓住改卷老师的目光,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那么,作文改
期刊
湖北宜昌市的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十分注重通过文言文阅读实现对考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这几年,宜昌市的中考语文命题逐年加大了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从分值上看,2010年的文言文阅读题为16分;2011年,除16分独立的文言文阅读语段外,还在第4篇现代文阅读里嵌入了3段古诗文,既有与现代文对照理解的试题,也有独立考查文言文知识的试题;2012年的文言文阅读题分值上升到20分,
期刊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何谓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号称百万的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前线军报传
期刊
法国作家纪德说:“获得幸福的秘诀,并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全力以赴,而是在全力以赴之中寻出快乐。”  干任何事情,不全力以赴就不可能卓有成效。  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我对年轻人说:“你原本有100分的力气,如果你只用了90分,留下的力气对你来讲一钱不值,趁你不注意,它还是会悄悄溜走的,所以年轻人不要吝惜体力。即使你今天筋疲力尽,明天一觉醒来,又会精力十足。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18岁刚开始学挑担时,一般只
期刊
往事一幕接着一幕,通通都浮现在我眼前。我也想起了我们在小河对岸的枞树林里的情景。我有一度很愿意和小伙伴到那里去玩,因为我们都很希望看见小鹿。我们踏进一大片广阔的空地,在那些笔直的参天大树间的光滑的褐色土地上行走,可是我们走了很遠很遠也没有看见任何小鹿的踪迹。我们只见那些露出泥外的大枞树的根边躺着许多巨大的岩石,而且几乎每块岩石上都有一些地方长着一片片、一簇簇的嫩绿苔藓,好像是一小块一小块的绿色颜料
期刊
品字  过年了。过年时,除了品味丰盛的美食,别忘了品味一下这个“年”字。古人把“年”字写作“季”,禾部。“年”字演化过程很复杂,最初的字形,像一个人顶着一棵谷物。  《说文解字》中说,“年”的意思是谷熟,五谷皆热称为“有年”,五谷皆大熟称为“大有年”。民问把一年的收获情况,称为“年成”。一年收获大,就是好年成。由此可见,“年”,是一个吉祥的汉字,寓意收成好、五谷丰登。这个看似简单的“年”字,原来藏
期刊
【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期刊
A.格列佛当了“羚羊号”船长,第三次外出航海,他的部下共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船舱里,后来又把他抛弃在了小人国。  B.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伙夫,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