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科学研究前沿介绍

来源 :开放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urongy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简单回顾中国区域科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区域科学研究前沿进行初步概括,这些主要体现在集聚经济、区域增长和差异、区域政策理论、空间模拟平台几个方向上。除了专题研究外,中国区域科学也对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体系化进行探索,郝寿义教授的《区域经济学原理》具有代表性,本文对郝寿义教授学科理论体系化的探索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区域科学 前沿 区域经济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8)04-0063-05
  [作者简介]杨开忠(1962—)湖南常德人。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及战略管理的教学与研究。
  
  自1826年德国古典经济学者杜能(J.H.Von Thunen) 发表《孤立国》以来,区域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经历了前艾萨德(Walter Isard)(1826至1940年代)、艾萨德(1950年代至1980年代)和后艾萨德(1990年代以来)三个不同时期,共计约180年历史。然而,在中国,这门学科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本文在简单回顾中国区域科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区域科学研究前沿进行初步概括。
  
  一、我国区域科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区域科学的发展植根于对描述解释区域发展并为决策提供科学咨询的需求,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引进应用、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正式建立,以及1990年代以来的创新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区域科学引进应用时期,也可以称为从生产力布局学向区域经济学转型的时期。其基本特点是,宏观上强调不平衡发展,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理论和方法继续发挥作用。然而,生产力布局学几乎完全无视改革过程中生产关系变化对空间配置的影响,失去了对我国体制转型过程中新的区域经济问题的敏锐观察和研究,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它主要停留在分类描述及政策构想上,经济分析十分薄弱,其成果难以令人信服。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区位论、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等区域经济学内容开始被翻译介绍到我国。与此同时,把西方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与我国实践结合起来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在1980年代末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如拙著《中国区域发展研究》。这个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取得正式独立的学科地位,而是依附于经济地理学、生产力布局学以及国民经济学。
  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中国区域经济学亮相于1990年代,这有三个重要标志。一是有关区域科学协会的成立。1991年在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孙尚清、吴树青,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均、陈述彭、陆大道,著名地理学家陈传康、杨吾扬、胡兆量、胡序威、李文彦,著名生产力布局学家刘再兴、杨树珍,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邹德慈以及现代西方区域经济学之父瓦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区域经济学大师玛纳斯·恰特季(Manas Chatterji)、阿朗索(William Alonso)、马丁·贝克曼(Martin J Beckmann),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等一大批国内外学者的支持下,我在北京大学组织成立了我国区域经济学全国学术团体——中国区域科学协会(RSAC),并在成立大会暨发展中国家区域科学国际会议之后,以北京大学为依托主办了区域科学国际高级研讨班,上面提到的各位西方学者在研讨班上讲授了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二是关于中国区域发展的、系统的区域科学研究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如杨开忠(1988,1989)首次基于比较系统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三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专业目录调整,区域经济学正式成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从此区域经济学硕士、博士点在全国许多高校建立起来。在这一时期,适应区域经济学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我国学者相继编写出版了多部区域经济学教材。
  1990年代末以来中国区域科学进入创新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步从要素驱动主导跨入报酬递增驱动主导阶段,传统的主要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理论和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中国区域科学接轨后艾萨德区域科学前沿的创新研究,从描述和解释中国区域发展的需求并结合国际学科前沿来看,主要包括集聚经济学、区域增长及差距、区域政策、空间模拟以及学科理论体系化几个方向的研究。
  
  二、学科前沿领域的进展
  
  1.集聚经济
  2000年以来,从城市化以及沿海与内地的关系来看,我国进入了大都市化、城市群化和新一轮沿海化时代。随着国家经济集聚趋势日益显著,经济集聚描述和解释,成为中国区域科学面临的新的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方向之一。这包括:如何定性定量地描述这种经济集聚?经济集聚的机理是什么?经济集聚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的关系如何?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对于不同产业集聚的影响有什么差别?经济集聚如何影响区域差异的变化?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是什么样的关系?经济集聚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关系怎样?如何利用和管理这样一种经济集聚?如何对城市群进行定性定量的描述,城市群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如何促进城市群的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区域科学学界借鉴后艾萨德时期的西方区域科学,特别是其中的新经济地理学对经济集聚的理论研究成果(陈良文、杨开忠,2006a),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一是对空间集聚的测度、描述以及相关经济集聚的存在性及其来源的经验研究(路江涌、陶志刚,2006;贺灿飞、谢秀珍,2006;文枚,2004;梁琦,2004;金煜、陈钊、陆铭,2006;范剑勇,2006;陈良文、杨开忠,2006c;陈良文、杨开忠,2006a;陈良文,2007);二是对经济集聚理论建模研究,杨开忠和其学生组成的小组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如谢燮、杨开忠(2004,2005)、刘安国、杨开忠、谢燮(2005)等研究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理论基础、模型分类、政策含义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谢燮(2003)通过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引入劳动力不完全自由流动使得模型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谭成文(2002)通过引入人力资本要素在集聚模型与增长模型的整合方面进行探讨,杨开忠等(2005)考察了厂商数目有限条件下的经济集聚,陈良文、杨开忠(2007b)则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马歇尔外部规模经济引入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另外,梁琦(2004)通过翻译和综述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了介绍。但也应看到,系统的前沿性理论研究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2.区域增长和差异
  1990年代以来,省、直辖市、自治区间的人均收入总体差距持续扩大,中国不同层次区划体系的总体差距呈现全面扩大趋势。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干预,中国区域差距将近一步扩大(杨开忠,2006)。这种态势的形成更多依赖报酬递增以及知识、人力资本、创新。这给中国区域科学提出了新问题,即:人口和经济集聚怎样影响区域差距的变化,如何建立解释新理论模型?知识、人力资本、创新在区域差距变化中是怎样发挥了作用的,如何建立解释性模型?如何综合考虑报酬递增以及知识、人力资本、创新的作用,建立相应的整合理论模型?
  中国区域科学对区域增长及差距进行了大量经验性实证研究,主要有(1)强调地理条件及相关政策作用的研究,如杨开忠(1988、1989、1994)强调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下地区要素禀赋差异的作用;Chen & Fleisher(1996)强调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中央政府优惠政策待遇是地区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Demurger等(2001)强调地理条件以及优先发展重工业、工农业剪刀差等政策是影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2)强调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地区差异作用的研究(Lee, 1994; Dayal-Gulati, Husain, 2000; 石广华等,2005)。(3)强调人力资本差异的因素(蔡日方、都阳,2000;Wang, Yao,2001)。(4)强调政策作用的研究,Jian等(1996)认为我国的农村改革以及政府对沿海地区的优惠政策影响了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动情况。林毅夫、刘培林(2002)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是导致我国区域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5)董先安(2004)认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变化特别是政府对产品与要素市场的控制程度,是导致我国区域差异变化的重要原因。(6)强调经济集聚作用的研究(姚种枝等,2003;董先安,2004;陈良文、杨开忠,2007c)。另外,彭国华(2005)认为,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解释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大部分;刘木平、舒元(2000)、李善同、许召元(2006)、陆大道等(1997,2000)、胡鞍钢等(1995)等对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市场化程度、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支出、出口等各类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
  最近一些年来,国内区域科学界进行了一些理论性实证研究。主要有:杨开忠(1996,1999)研究提出的空间格局不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其空间格局缺乏集聚经济和空间交易效率,并由此提出了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系统政策主张。(2)基于D-S模型的区域增长及差异的前沿性理论模型研究,如刘安国、杨开忠(2002)考察了经济开放条件下区域差异演化规律与趋势;谭成文、杨开忠(2002)建立基于人力资本的集聚与增长整合模型;彭朝晖、杨开忠(2005)将人力资本引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探讨了人力资本与区域差异形成的关系,陈良文、杨开忠(2007c)则构建了整合生产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的区域经济差异模型,使模型更接近经济现实。但总的来讲,系统的前沿性理论模型研究才刚刚起步。
  3.区域政策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演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优先发展沿海和促进横向经济联系为中心的梯度发展阶段;二是上个世纪90年代,适应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需要,以一体化为中心目标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三是21世纪以来,随着报酬递增驱动发展的来临,区域政策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新阶段区域政策有三个重要特点。首先,主体多元化。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自觉自下而上地打破地方封锁,成为区域政策的主体;其次,在坚持效率、一体化的同时,公平和可持续性成为中国区域政策空前重要的目标;第三,政策取向多元化。至少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二是中央地方联动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三是提高竞争力成为区域政策的中心;四是实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方针;五是建立健全四种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即全国统一的市场机制、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以及中央扶持机制。
  毫无疑问,上述五个方面的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过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学术界关于区域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区域政策规范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即使规范研究也主要是对策研究,基础性规范研究严重不足。最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有关区域政策的实证理论研究,主要是城市房地产市场中政府与开放商之间的博弈行为的模型分析(刘新虎,2004;王俊,2006),对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的研究(周黎安,2004;黄赜琳、王敬云,2006;白重恩等,2004;黄玖立、李坤望,2006),但总的来讲实证理论研究仍属罕见。
  4.空间模拟平台
  目前,我国区域科学已经注意到技术支持系统——空间整合模拟系统的研究,并在空间建模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体现在:
  一是基于CA技术的空间模拟模型,如黎夏、叶嘉安(1999)较早地在国内利用CA和GIS的结合分析珠三角的城市空间发展布局,此后,有大量研究在此领域进行了拓展(如黎夏、叶嘉安(2002,2005)、刘小平、黎夏(2006)、赵晶等(2007)、熊利亚等(2005)、何春阳等(2005)等)。
  二是基于多主体的空间模拟模型,薛领、杨开忠(2002)较早在国内将基于多主体的模拟技术应用于空间模拟,此后该方向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薛领、杨开忠,2003,2004;薛领、杨开忠、沈体雁,2004;沈体雁、李迅,2007;李新延,2005;刘妙龙,2006;蔡琳,2007;等)。
  三是基于其他技术的空间模拟模型,如谭遂、杨开忠(2002)构建的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复杂空间格局演变模型,何春阳等(2005)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C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土地利用模拟研究,沈体雁等(2007)利用LRM方法对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模拟研究,李全等(2006)基于Logit模型对深圳时空扩展的模拟研究等。
  但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以借鉴国外成熟技术和模型为主,适应我国国情的大型空间分析模拟系统仍有待开发,此外现有的研究多限于土地利用或交通等分部门层面,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等部门的整合模拟模型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三、学科理论体系化的探索与创新
  
  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体系化一直是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沃尔特.艾萨德的《区域科学导论》、埃德加M.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哈利.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萨利文的《城市经济学》的中译本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1990年代以来,国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发表出版了大量的有关论文、著作和教材。最近出版的郝寿义教授的新著《区域经济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立于我国区域经济学发展前沿,借鉴国际区域经济学研究成果,对区域经济学的原理进行深入、系统、创新性阐述,可谓应运而生、弥补不足,对区域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研究资源的空间配置和关注“何地”、“为何”是区域经济学的特点。而如何描述经济空间则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逻辑起点。在经典的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框架中,由于无法包容运输成本和收益递增特征,经济空间被视为一个均质体抽象掉了。艾萨德曾经努力把区域经济学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但并未成功。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区域经济学可能无法融入主流经济学。研究均质空间、沿用规模收益不变假设,使得区域经济学长期难以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基于以上原因,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学并未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分析框架,区域经济学与其说是一门严谨的社会学科,倒不如说是若干理论的大杂烩,其中包括区位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不平衡理论、区域政策理论等等。促进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理》一书则形成了一个新颖、完整的分析框架。该书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空间属性界定为均质和非均质的对立统一,将要素禀赋作为联系均质和非均质的纽带,从微观到宏观,从区域经济分析到区域治理,对区域经济学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这可为区域经济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范式。
  《原理》以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均质分布为起点。不同空间点满足人类经济活动的要素禀赋条件不同,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空间是经济活动主体的必然选择。单个经济活动主体选择的对象是区位,其经济活动的过程使与其经济活动相关的要素在特定区位上聚集,形成区位要素聚集;在聚集动力的作用下,与占据优势区位经济活动主体具有密切关联或具有共同的要素需求的经济活动主体将选择与之毗邻的区位,其结果是在特定的空间上由具有共同的要素需求或密切关联的经济活动主体所形成的经济功能区,即经济功能区要素聚集;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们的需求是多样的,单一经济功能区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而在特定的经济功能区周边将形成与其功能互补、具有有机联系的其他类型的经济功能区,由多个经济功能区组成功能完善的经济区域,形成区域要素聚集。
  区域经济发展从微观上就是体现为经济行为在自组织机制下的行为演化。区位选择、经济功能区、经济区域都是经济行为主体空间行为的表象或结果。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有别于一般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如下本质特征:时间维度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维度上表现为空间结构的演化;区际关系上表现为吸引与辐射的交互作用。经济区域的发展不平衡,则是区域动态发展演化的结果。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是一种常态。区域之间因为要素及要素禀赋的差异,影响区域发展的聚集机制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制约聚集机制发挥效果的外部环境、政策的差异,都导致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解决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不应该过分强调增长或发展的一致性,而应该强调区域协调问题。区域协调则应该侧重于社会公平和人与环境的和谐,全面揭示区域发展的差距问题还需要对区域主体行为加以分析与理解。对区域主体及其行为的分析,是探寻区域经济的微观基础,要认识区域经济演化的微观机理——区域经济自组织,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应该是以认识、遵循这种自组织规律为前提。不同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著作,本书最后没有探讨区域政策问题,而是分析了区域治理机制。通过区域治理的制度安排,区域主体可以实现区域内部的集体行动,包括设定区域的目标和规则,形成并执行区域公共决策。
  除了在完整具有内在逻辑框架方面的贡献外,《原理》一书还有以下方面的特色。
  首先,把区位理论和区域理论的关系作为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区域经济学起源于对区位问题的研究,并以区位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但是,作为理论基础的区位论,一直独立于区域经济学的其它部分,这也是区域经济学难以形成内在逻辑的重要原因,区位和区域的关系始终是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难题。《原理》在经济功能区理论基础上,把区位理论和区域理论有机融合,论述了从区位到经济区域演化的完整路径,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核心,这也为区域经济理论框架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次,揭示了崭新的区域经济发展内涵。过去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大多套用一般经济增长理论的成果,难以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原理》试图在这方面作出有益尝试,将时间和空间因素有机结合,提出了时空结合的区域发展观,并从三个维度对区域发展加以阐释。区域经济增长只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从而大大拓延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内涵,并增强了区域发展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就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动力机制。
  第三,区域主体的研究有利于构建区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和主流经济学从微观主体出发,演绎严密的理论体系不同,区域经济学一直就被缺乏微观基础而困惑着。区位论探讨区域的微观基础,但在现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区位理论往往只是作为区域经济分析的背景理论,难以发挥其空间经济学基石的作用,反而和区域理论存在严重的脱节。《原理》深入探寻了区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重视对区域主体的分析和研究,这将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区域治理的研究把握了国际最新前沿。与以往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和著作不同,《原理》一书的落脚点不再是区域经济政策,而是针对区域治理进行了深刻分析,这种转向代表了未来区域经济研究的最新趋势。过去中国制定了不少区域经济政策,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除了区域经济政策本身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执行区域经济政策的主体有自身的利益,影响了政策的效果。而区域治理恰是对多区域主体行为互动的一种体现,区域治理强调不同区域主体权益的交互作用,既包括了制定区域政策的政府行为,也涵盖了其它区域主体的作用和行为。在这方面,可以认为是《原理》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一个重要的突破。
  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学杰出研究团队之一,近些年来郝寿义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我国区域经济学一些前沿课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系统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一些重要的区域经济学问题上形成独到的见解。《原理》这部著作在深刻把握区域经济问题的症结所在的基础上,构建了大量原创性理论,这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就我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研究现状的了解与判断,该成果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这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赶超国际学术前沿的勇气和努力。对于从事区域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原理》是一本值得研读的好书,相信读者定会从中吸取对自己有价值的思想。
  
  四、结语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跨入报酬递增驱动阶段,中国区域科学进入“植根中国经验、接轨国际前沿”的创新发展时期。结合后艾萨德区域科学国际前沿,对集聚经济学、区域增长及差距、区域政策、空间模拟以及区域理论体系化进行探索,是中国区域科学的研究前沿。从目前研究状况看,中国区域科学研究正在呈现新经济地理、新政治经济、演化经济、复杂性理论等各派学说纷呈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魏后凯.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分解[R].经济研究,1996,(11).
  [2]杨开忠.区域产业政策理论的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1989,(5).
  [3]蔡日方,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
  [4]陈良文,杨开忠.集聚与分散:整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马歇尔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J].经济学(季刊),2007.6(5).
  [5]陈良文,杨开忠.地区专业化、产业集中与经济集聚-对我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6,(S1).
  [6]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Z].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2015.
  [8]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9).
  [9]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10]杨开忠,周文兴,王彩凤.知识贡献与地区新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J].财经科学,2004,(3).
  [11]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三十年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化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创造了一种不稳定的双赢模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在全球产业转移中获得了要素生产力递增的收益。要素生产率递增可能使采取固定汇率的货币经历从高估到低估的转变,全球产业转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广泛而持续地保持这一优势,并以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间跨国补偿机制实现了全球经济不稳定的
期刊
[摘要]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可划分为事业制和企业制两种模式。二者均为在政府支持下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然而在适用范围、运作效率、资源开发以及财政影响四个方面却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大城市要结合国情现状,建立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模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正外部效应 事业制模式 企业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1.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071;2.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资源平衡战略对企业的高成长至关重要,是企业实现高成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文分析了高成长企业的四个资源需求特征和在资源管理上存在的四种不平衡行为及其原因,提出了实现企业高成长的四种资源平衡战略:资源结构的动态平衡、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内部资源与外取资源的动态平衡、资源配置速度与
期刊
[摘要]按照区位相近原则规划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如果缺乏强势的经济集聚中心和优势产业的支撑,这样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则较多的具有地理空间的属性,而缺乏经济学意义的属性。构建城市经济圈,要致力于形成和强化投资热点效应,以热点效应集聚优质资源。城市经济圈是国土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必须与国土主体功能规划相结合。安徽应该按照一主、多次、立体型布局的战略思路,构建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沿江和沿淮城市
期刊
[摘要]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大动荡,2009年我国经济保增长的压力不容忽视。当然,基于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加上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保增长问题应该还不是太大。但在保增长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保增长勿忘调结构,保增长也不仅仅是保GDP增幅,更重要的是保民生。在化解当前矛盾的同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居民财富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面对严峻现实,各路学者,各种方法应当同舟共济,共同应对百年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社会学家以及与社会发展领域有关的学科应该尝试把社会有关的原理应用于经济问题,寻求帮助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经济问题 社会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 (2009)01-0010-05  [作者简介]丁元竹(1962-),山东日照人,国
期刊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宏观调控通货膨胀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3.1;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8)04-0034-04  [作者简介]李罗力(1947-),河南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理事长、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理论、港深经济和中国改革开放研究;夏汛鸽(1955-), 山东掖县人,综合开发
期刊
[摘要]原生市场起源的内在规律同样支配着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形成。市场内在化起源于共同体的边界和尽头,特区模式是我国非均衡。渐进式对外开放和转型市场形成的帕雷托改进。作为内地共同体的“人拟边界”,特区充当了共同体与外部世界的“市场集聚地”和“交换中介”。而作为“公共产品”,特区既要为转型市场提供试验,又需迅速成为渐进市场化“诱致极点”。特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旧体制能否生产出具有“改革家精神”的“改革家
期刊
[关键词]深圳 香港 国际性城市 书评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8)04-0109-01  [作者简介]林万泉(1945—),上海人,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深港经济合作、城市规划与建设。    《深港国际大都会形成机理研究》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为关心深港合作的读者提供了一份有意义的参考。
期刊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6.4%,二季度增长15.9%。分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2.7%,集体企业增长10.5%,股份制企业增长18.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4.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7.3%,回落2.2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13.8%,回落2.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