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港共同发展国际性城市而探索

来源 :开放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ming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深圳 香港 国际性城市 书评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8)04-0109-01
  [作者简介]林万泉(1945—),上海人,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深港经济合作、城市规划与建设。
  
  《深港国际大都会形成机理研究》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为关心深港合作的读者提供了一份有意义的参考。
  创建深港国际大都会的设想酝酿已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1月1日批准实施“关于内地和香港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其中涉及香港和广东联席会议的框架,深圳和香港关于创新圈的安排等内容。香港首先提出了深圳和香港共同建设国际大都会这个目标,得到了深圳市政府非常热烈的响应,成为香港和深圳两地政府的共识。魏达志等学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了《深港国际大都会形成机理研究》一书。
  《深港国际大都会形成机理研究》主要论述了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深港国际大都会”是依据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站在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提出的,中国需要建设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本书回答了香港和深圳为什么需要共同建设大都会,而且有可能实现这个设想的问题。
  第二,介绍了世界若干特大型城市形成国际大都会的过程,探索了其形成机理以及可以借鉴的有效途径。
  第三,探索了在科技文明时代中心城市成为创新中心的重要性,研究了如何应对科技全球化,如何保持竞争力等事关全局的问题。
  第四,立足于一国两制的实际,就全面构建深港大都会的目标和路径,建设深港大都会的内涵和任务提出了见解。从深港创新圈、深港总部经济圈、深港金融圈以及物流、海洋、都市规划圈等七大方面,指出了共同建设国际大都会的基本内容。
  第五,建议抓住CEPA、东盟“10+3”等安排,给深港两地带来的一系列发展机遇,丰富了深港大都会的中国特色,勾画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六、强调基于区域一体化建设共同市场,以“共同市场”推动“深港两地一体化”,充分论述了深港国际大都会发展的内在机理、轨迹和阶段。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两地学者和政府共同探讨“深港大都会”建设是从实际出发的。目前,具有共同市场特征的四大流通:商品、资本、劳力、服务,在深港两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深港大都会”构想,催化两地的提升和腾飞。
  从2004年至2007年,CEPA实施4年,香港社会经济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每年都在6.4%~7.2%之间。与建设“共同市场”四大流通紧密相关的主要行业: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旅游和工商业支援及专业服务,在香港不仅自身迅速扩展,而且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这4年中,深圳经济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2003年GDP仅为2908.33亿元人民币, 2007年GDP达到6765.47亿元人民币。4年中,增长了132%。
  2008年6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深圳为全国第一个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008年7月3日,广东省政府批准“深圳与香港共同发展国际性城市”。这是深圳在城市发展性质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广东省委、省政府还提出,深圳新一轮发展要体现出在粤港澳合作方面的先行、先试、先导作用。
  这一切都标志着《深港国际大都会形成机理研究》所阐述的机理、方法、路径、阶段和范畴正在获得大规模的实践,其前瞻性和指导性正在获得印证。
  (收稿日期: 2008-07-18责任编辑: 垠喜)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经济理论以生产函数为基础,认为宏观统计变量之间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投入产出关系。本文认为,目前所有的国民核算统计变量都是货币量值的,是由社会关系或者说由货币金融体系决定的。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将重新解释我国的经济增长和有效需求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关键词]生产函数 收入-支出模型 资本存量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7)05-00
期刊
[摘要]本文对我国经济学界改革开放30年来学术争鸣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旨在说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理论说明及其发展。  [关键词]学术争鸣 改革理论大争鸣  [中图文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08)04-0041-03  [作者简介]何炼成(1928—),湖南浏阳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三十年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化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创造了一种不稳定的双赢模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在全球产业转移中获得了要素生产力递增的收益。要素生产率递增可能使采取固定汇率的货币经历从高估到低估的转变,全球产业转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广泛而持续地保持这一优势,并以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间跨国补偿机制实现了全球经济不稳定的
期刊
[摘要]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可划分为事业制和企业制两种模式。二者均为在政府支持下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然而在适用范围、运作效率、资源开发以及财政影响四个方面却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大城市要结合国情现状,建立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模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正外部效应 事业制模式 企业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1.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071;2.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资源平衡战略对企业的高成长至关重要,是企业实现高成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文分析了高成长企业的四个资源需求特征和在资源管理上存在的四种不平衡行为及其原因,提出了实现企业高成长的四种资源平衡战略:资源结构的动态平衡、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内部资源与外取资源的动态平衡、资源配置速度与
期刊
[摘要]按照区位相近原则规划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如果缺乏强势的经济集聚中心和优势产业的支撑,这样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则较多的具有地理空间的属性,而缺乏经济学意义的属性。构建城市经济圈,要致力于形成和强化投资热点效应,以热点效应集聚优质资源。城市经济圈是国土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必须与国土主体功能规划相结合。安徽应该按照一主、多次、立体型布局的战略思路,构建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沿江和沿淮城市
期刊
[摘要]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大动荡,2009年我国经济保增长的压力不容忽视。当然,基于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加上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保增长问题应该还不是太大。但在保增长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保增长勿忘调结构,保增长也不仅仅是保GDP增幅,更重要的是保民生。在化解当前矛盾的同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居民财富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面对严峻现实,各路学者,各种方法应当同舟共济,共同应对百年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社会学家以及与社会发展领域有关的学科应该尝试把社会有关的原理应用于经济问题,寻求帮助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经济问题 社会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 (2009)01-0010-05  [作者简介]丁元竹(1962-),山东日照人,国
期刊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宏观调控通货膨胀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3.1;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8)04-0034-04  [作者简介]李罗力(1947-),河南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理事长、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理论、港深经济和中国改革开放研究;夏汛鸽(1955-), 山东掖县人,综合开发
期刊
[摘要]原生市场起源的内在规律同样支配着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形成。市场内在化起源于共同体的边界和尽头,特区模式是我国非均衡。渐进式对外开放和转型市场形成的帕雷托改进。作为内地共同体的“人拟边界”,特区充当了共同体与外部世界的“市场集聚地”和“交换中介”。而作为“公共产品”,特区既要为转型市场提供试验,又需迅速成为渐进市场化“诱致极点”。特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旧体制能否生产出具有“改革家精神”的“改革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