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视积累各种各样丰富的写作材料,重视口语训练,重视练笔,重视精讲,把最规范、最准确的作文知识传授给学生。
关键词:写作能力;培养融合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一、重视积累材料
1.博览群书,从书中积累
一是从课文中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课文后面有“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二是从大量课外书中积累。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多向学生推荐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课外书籍,不光包括名家名著,还包括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书籍,都要有所涉猎,只要学生感兴趣都可以拿来读。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2.丰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文字。”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带领学生走入生活。比如可以带学生参加春游、野炊等野外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拔河、唱歌等比赛活动。而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在与人交往中、在旅游购物中同样会积累大量材料。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积累写作的素材。
二、重视口语训练
口语交际可以促进阅读、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师一定上好此类课程。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融作文能力培养于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加强“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课上学生用词不当、语句混乱、词不达意等不足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评议等形式加以点评、强调、纠正。口头作文更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好方法,教师要加以合理利用,促使作文能力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两者相互促进。
三、重视练笔
练笔包括随文练笔、写日记练笔以及偶发性练笔等。
随文练笔指通过课文的学习或阅读之后进行的写作练习。比如对课文的续写、改写、仿写(包括仿写句子、段落、体裁等),与课文主人公的对话,对文章某些方面发表的意见或看法,等等。
写日记练笔内容涉及面宽广,叙事、写人、议论、抒发感情,表现形式不受限制,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笔者认为日记每天必须写,而且一定要真实。当然可以放宽要求,让学生做到有话多写,无话可少写。不管是一段感受、一个场景,还是一组动作描写等都可入日记。写日记拓宽了作文能力的训练形式,持之以恒,大有裨益。
偶发性练笔是指偶然在灵感触发下的写作。教师要教会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及时捕捉灵感,利用灵感带来的写作冲动与欲望进行“头脑风暴”式创作,用手中的笔将瞬间最触动心弦的感受写下来。
四、重视精讲
一是在作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认真地把最规范最准确的作文知识传授给学生。结合作文课实际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知识,诸如如何使立意精妙,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设置文章结构,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如何写好开头结尾,等等。
二是在课文阅读、讲授与学习过程中,同样要渗透。学习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五、重视指导
作文指导时注意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写作要求要少一些,不要用过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的写作诉求。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感想,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六、重视批改
有效的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手段之一。教师批改时要严格要求,诸如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文字、书写格式等错误,教师必须指出使其改正。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面对面就文章出现的问题讨论,如边看边问:这里多了什么,少了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这能不能加上一些心理活动描写·等等。这样有的放矢进行批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得到提高。张志公先生说过,“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所以,也可以把批改作文的权力交给学生。
总之,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存在速成的投机取巧的捷径。以上几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有将其有机的融合于教学活动中,灵活掌握运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能力;培养融合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一、重视积累材料
1.博览群书,从书中积累
一是从课文中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课文后面有“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二是从大量课外书中积累。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多向学生推荐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课外书籍,不光包括名家名著,还包括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书籍,都要有所涉猎,只要学生感兴趣都可以拿来读。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2.丰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文字。”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带领学生走入生活。比如可以带学生参加春游、野炊等野外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拔河、唱歌等比赛活动。而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在与人交往中、在旅游购物中同样会积累大量材料。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积累写作的素材。
二、重视口语训练
口语交际可以促进阅读、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师一定上好此类课程。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融作文能力培养于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加强“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课上学生用词不当、语句混乱、词不达意等不足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评议等形式加以点评、强调、纠正。口头作文更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好方法,教师要加以合理利用,促使作文能力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两者相互促进。
三、重视练笔
练笔包括随文练笔、写日记练笔以及偶发性练笔等。
随文练笔指通过课文的学习或阅读之后进行的写作练习。比如对课文的续写、改写、仿写(包括仿写句子、段落、体裁等),与课文主人公的对话,对文章某些方面发表的意见或看法,等等。
写日记练笔内容涉及面宽广,叙事、写人、议论、抒发感情,表现形式不受限制,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笔者认为日记每天必须写,而且一定要真实。当然可以放宽要求,让学生做到有话多写,无话可少写。不管是一段感受、一个场景,还是一组动作描写等都可入日记。写日记拓宽了作文能力的训练形式,持之以恒,大有裨益。
偶发性练笔是指偶然在灵感触发下的写作。教师要教会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及时捕捉灵感,利用灵感带来的写作冲动与欲望进行“头脑风暴”式创作,用手中的笔将瞬间最触动心弦的感受写下来。
四、重视精讲
一是在作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认真地把最规范最准确的作文知识传授给学生。结合作文课实际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知识,诸如如何使立意精妙,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设置文章结构,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如何写好开头结尾,等等。
二是在课文阅读、讲授与学习过程中,同样要渗透。学习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五、重视指导
作文指导时注意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写作要求要少一些,不要用过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的写作诉求。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感想,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六、重视批改
有效的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手段之一。教师批改时要严格要求,诸如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文字、书写格式等错误,教师必须指出使其改正。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面对面就文章出现的问题讨论,如边看边问:这里多了什么,少了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这能不能加上一些心理活动描写·等等。这样有的放矢进行批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得到提高。张志公先生说过,“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所以,也可以把批改作文的权力交给学生。
总之,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存在速成的投机取巧的捷径。以上几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有将其有机的融合于教学活动中,灵活掌握运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