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二五”期间,沛县县委县政府继续采取多项措施,优化投资环境,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推进高效农业建设,确保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 增收建议
1 农村居民收入特点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农民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沛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由快趋稳,至2015年呈个位数增长。“十二五”期间,沛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84.3%,年均增长13%。
1.1 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上升,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渠道。 “十二五”期间,沛县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从2011年的46.6%上升到2015年的50.3%。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经营性收入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业收入比重持续增加,尤其是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加大,年均增长速度达15.3%,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个百分点,对“十二五”期间沛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6%,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7.2个百分点,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力军。
1.2 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十二五”期间,随着农村劳务经济的繁荣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10年农民家庭人均经营净收入3111元,2015年5316元,“十二五”期间累计增加2205元,年均增长11.3%,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3.4%,仍是全县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1.3 财产性收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2010年沛县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65元,2015年为124元,年均增长13.8%,高于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0.8个百分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五年间上升0.03个百分点,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范围、规模迅速扩大,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1.4 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保障。2015年沛县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734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2%,比2010年增加639元,年均增长9.6%,保持了平稳增长,对“十二五”期间沛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9.7%,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8.2个百分点。农村养老金标准逐年提高、社会救济和补助范围的扩大、政策性生产和生活性补贴范围和标准、社会福利体系日趋完善,使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2 农村居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2.1 就业压力增大,工资性收入增长动力不足。当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主要是通过提高非农务工人员数量以及从事一些高危险、高强度劳动来实现的,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下降,而且小微企业对于用工成本的承受能力減弱,农民工资水平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
2.2 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不确定因素多。一是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效率较低。大多农户仍是小农生产,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低,排涝灌溉能力不足,有不少村庄都是靠天吃饭。二是农村家庭经营二、三产的户,普遍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外部环境一旦不利,调整难度大,受损失基本不可避免。三是融资难,农业种植、养殖大户及小微企业,在银行很难贷到款,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因缺乏资金,不易做大做强。
2.3 财产性收入拉动增收力度有限。虽然近年来沛县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逐年攀升,但是总量依然偏低,来源结构相对单一,对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大。有很多一部分农村居民受文化低、观念旧的影响,有了钱宁愿存在银行,不敢、也不愿拿出来进行投资,在手的土地明知效益不高,也不愿意流转出去。
2.4 社会保障水平还不是很高。虽说这几年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保障的标准和范围逐年在提高和扩大,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相比,当地的保障水平还比较低。
3 农村居民增收建议
3.1 加大力度扶持农村小微企业,增加就业机会。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最强“引擎”,目前中国80%以上的农民工都在小型微型企业就业,小微企业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问题的主渠道。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保障其稳定快速发展,增加农村居民就业机会,增加工资性收入。
3.2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抗自然风险能力;健全畜牧业产品市场价格预警,加大对畜牧业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培育,降低市场波动对养殖业的冲击,从而在行情低迷时候降低养殖户的损失。
3.3 鼓励和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便于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机械化种植程度,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4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逐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缩小地区间、城乡之间差距;扩大低保范围,使符合低保条件的户都能享受到国家的救助;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加进来,使整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峰.徐州市统计月报[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严燕.沛县统计汇编[D].西南大学,2012.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 增收建议
1 农村居民收入特点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农民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沛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由快趋稳,至2015年呈个位数增长。“十二五”期间,沛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84.3%,年均增长13%。
1.1 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上升,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渠道。 “十二五”期间,沛县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从2011年的46.6%上升到2015年的50.3%。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经营性收入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业收入比重持续增加,尤其是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加大,年均增长速度达15.3%,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个百分点,对“十二五”期间沛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6%,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7.2个百分点,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力军。
1.2 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十二五”期间,随着农村劳务经济的繁荣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10年农民家庭人均经营净收入3111元,2015年5316元,“十二五”期间累计增加2205元,年均增长11.3%,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3.4%,仍是全县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1.3 财产性收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2010年沛县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65元,2015年为124元,年均增长13.8%,高于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0.8个百分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五年间上升0.03个百分点,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范围、规模迅速扩大,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1.4 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保障。2015年沛县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734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2%,比2010年增加639元,年均增长9.6%,保持了平稳增长,对“十二五”期间沛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9.7%,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8.2个百分点。农村养老金标准逐年提高、社会救济和补助范围的扩大、政策性生产和生活性补贴范围和标准、社会福利体系日趋完善,使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2 农村居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2.1 就业压力增大,工资性收入增长动力不足。当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主要是通过提高非农务工人员数量以及从事一些高危险、高强度劳动来实现的,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下降,而且小微企业对于用工成本的承受能力減弱,农民工资水平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
2.2 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不确定因素多。一是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效率较低。大多农户仍是小农生产,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低,排涝灌溉能力不足,有不少村庄都是靠天吃饭。二是农村家庭经营二、三产的户,普遍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外部环境一旦不利,调整难度大,受损失基本不可避免。三是融资难,农业种植、养殖大户及小微企业,在银行很难贷到款,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因缺乏资金,不易做大做强。
2.3 财产性收入拉动增收力度有限。虽然近年来沛县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逐年攀升,但是总量依然偏低,来源结构相对单一,对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大。有很多一部分农村居民受文化低、观念旧的影响,有了钱宁愿存在银行,不敢、也不愿拿出来进行投资,在手的土地明知效益不高,也不愿意流转出去。
2.4 社会保障水平还不是很高。虽说这几年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保障的标准和范围逐年在提高和扩大,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相比,当地的保障水平还比较低。
3 农村居民增收建议
3.1 加大力度扶持农村小微企业,增加就业机会。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最强“引擎”,目前中国80%以上的农民工都在小型微型企业就业,小微企业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问题的主渠道。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保障其稳定快速发展,增加农村居民就业机会,增加工资性收入。
3.2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抗自然风险能力;健全畜牧业产品市场价格预警,加大对畜牧业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培育,降低市场波动对养殖业的冲击,从而在行情低迷时候降低养殖户的损失。
3.3 鼓励和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便于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机械化种植程度,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4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逐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缩小地区间、城乡之间差距;扩大低保范围,使符合低保条件的户都能享受到国家的救助;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加进来,使整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峰.徐州市统计月报[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严燕.沛县统计汇编[D].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