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东战争的刺激
上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先后研制成功了以E-3A“望楼”大型预警机和E-2C舰载中型预警机为代表的一系列空中指挥及预警平台。在这些空中预警机的指引下,北约的战斗机、轰炸机群在远离地面基地的引导及情报保障情况下的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这也使得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倍感压力。特别是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装备的美式、法式战斗机在美制E—2C中型预警机的指挥和引导下,将阿拉伯国家刚从苏联引进的米格-21等各型飞机打得如落花流水。这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联生产的战斗机在世界武器市场上的声誉,不能不引起苏联党、政高层人士的高度关注。
而在当时,在前苏联空军部队服役的仅有一种大型的图—126“苔藓”预警机。该型预警机还是其20世纪50年代末的产物。虽然飞机上装备的“红宝石”机载雷达对中、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较远,约370公里,并不输于美军的E—3A“望楼”大型预警机。但“苔藓”的机载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性能远不如后来出现的E—3A等预警机先进。它的中央计算机只能同时处理80个目标,并指挥18架歼击机作战,而且对低空和超低空来袭的飞机、巡航导弹等的预警能力明显不足,显得无能为力。
艰难的研制过程
鉴于这种现实情况,前苏联军方决定同时研制和发展大型及中型空中指挥、预警平台。其中最为先进的大型项目即后来的A-50大型预警飞机,军方在论-证时考虑研制成功后将全部用于装备自己的空军和防空军部队。而中型项目,其中就包括后来下马的安-71中型预警机,苏联计划在研制成功后,除生产一部分用于装备苏联自己的部队,弥补昂贵的大型预警机装备数量的不足外,还可以向东欧、中东的友好国家出口,以便在将来局部战争的空战中挽回苏联军机的声誉。此外,军方在中型预警机项目上还兼有考虑将来上舰,为当时苏联已开工制造的大型航空母舰及其所载战斗、轰炸机群提供空中指挥和预警的进一步打算。
艰难的研制过程
研制新型的预警机需要研制和生产雷达设备和各种纷繁复杂的机载电子设备。1982年前苏联国防部决定将研制任务交由位于当时乌克兰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的基辅机械厂(现在已并入乌克兰的安东诺夫飞行制造联合体)来牵头进行,并由其进行最后的总装和调试。与此同时,前苏联空军和防空军也提出了针对未来的中型预警机性能的具体要求:
1.在空中进行预警飞行的时间要达到4至4.5个小时;
2.能够发现在很远的距离上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目标;
3.能同时跟踪不少于120个目标,
4.在宽频段上工作的机载雷达及其它电子设备应能够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定位、识别并及时引导已方战机对目标进行攻击、拦截等;
5.应同时能为空军、防空军、海军及陆军的地面/海上指挥所提供情报;
6.机载雷达及其它电子设备应能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实现全天候工作,工作的温度范围为摄氏零下50度至零上50度。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基辅机械厂为此专门组成了中型预警机研制项目组。项目组成立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对中型预警机载机平台的选择。项目组分别提出了四套载机平台方案,其中前三套分别是利用当时苏联在役的安-12、安32及安-72中型飞机为载机平台,而最后一套则是另起炉灶为中型预警机项目重新量身打造一种特种飞机平台。经过长达数月的对安-12、安-32、安-72中型运输机的空中气动布局、飞机的结构强度、载重能力、机内容积、技术性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仔细调研。经过对比项目组发现在现有飞机平台中,由当时的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较新型的安-72双发短距起落军用运输机比较适合用来改造为预警机的载机平台。该运输机于1977年12月首飞,飞机上部装有两台动力强劲的洛塔列夫RD-36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飞机的翼展为31.89米,机长28.07米,机高8.75米,其主货舱可运送32名乘客或近10吨的货物,巡航速度约为550-600公里小时。与此同时,基于对研制周期及成本的因素的综合考虑,项目组最终决定利用安-72军用中型运输机的机体来改装并使其成为新式中型预警机的载机。正是因为如此,后来的中型预警机有了一个与它的原型载机相近的名字——安-71预警机。
在解决了载机问题后,项目组很快又遇到了第二个难题:有关预警机雷达天线的安装位置问题。安-71预警机计划安装由基辅机械厂研制生产的DRLD型多普勒脉冲机械扫描雷达。该雷达的天线被安装在一个直径达7.3米的圆盘型的整流罩里面,性能与美国早期的E-2C预警机雷达相当,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载雷达之一。但也正是如何安装这个大家伙让项目组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难,加装如此大的雷达必须重新设计载机的气动布局,此外还要同时考虑由于安装位置的不同载机的机身将对雷达性能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当时,项目组工程人员提出了两套雷达安装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常规作法,即将雷达的天线整流罩通过专门的支架安装在载机机身中部的上方,这样做的好处是有过去的经验可循。第二套方案则是独辟蹊径,计划将巨大的雷达罩安装在载机的垂尾上,这们做的好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来安-72的气动布局,同时也将机身和发动机对雷达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从1983年3月开始,基辅机械厂在原安东诺夫试验飞机设计局的帮助下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来认证这两种方案。项目组从安-72飞机的不同部-位的结构强度以及在不同位置安装巨大的雷达天线整流罩后对飞机稳定性、操控性等多个角度人手,对两种方案进行了严格的技术论证,并对两种方案的各自模型做了多次的风洞试验。最终,项目组选择了相对更为合理的第二套方案,即在载机的垂尾上安装巨大的雷达天线整流罩。同时,为适应安装雷达罩后飞机气动外形的变化,载机的垂尾高度比原来安72增加了990毫米,另外还增加了载机机翼的面积,使其机翼的翼展延伸了大约有6米。除此之外,飞机的发动机也从原来安72中型运输机上使用的两台RD-36发动机换装为动力输出更为强劲的两台D-436K涡扇式发动机(推力为2×7500公斤)。
1984年1月9日,苏联国防部正式批准了基辅机械厂项目组有关安-71预警机的全部设计方案。从当年的春天开始,基辅机械厂开始进行首架安-7l原型机的总装和调试工作。1984年到1986年,基辅机械厂先后生产出了3架安71预警机原型机。其中编号为CCCP-780151的原型机于1985年7月12日首次进行了试飞。也就是在这次试飞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才通过间谍卫星发回的照片发现前苏联正在研制的这种新型的预警机,并给它起了个 威猛的绰号——“鲁莽者”(Madcap)。
到了1986年底,安-71预警机的原型机一共试飞了75个架次,飞行总时间超过了117个小时。经各种飞行和电子测试,航空专家们认为安-71已初步达到了设计要求,但也还存在机载电子设备工作不稳定、电磁兼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
不俗的整体性能
安-71预警机长为23.5米,翼展31.89米,机高9,2米,比它载机的原型机安-72中型运输机略大一点。飞机空重为1976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为32100公斤,最大速度为每小时650公里,巡航速度约为530公里,实用升限可达10800米,可以滞空预警的时间约为5个小时。该机额定机组成员为6人,机上装有基辅机械厂生产的DRLD型脉冲多普勒机械扫描综合预警雷达以及相配套的导航雷达、电子情报系统、高频电子系统及MK12敌我识别系统等当时先进的电子设备。其DRLDN雷达的天线安装在飞机垂尾上方圆盘状的整流罩中,直径达7.3米。该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约为350公里,对低空飞行的类似美军F-16战斗机大小的目标发现距离超过200公里。雷达每10秒钟扫描一周,可以实现以飞机为中心360度的全空域覆盖能力。安-71预警机机载的中央处理设备,可以同时发现、定位和识别300个目标,自动跟踪部队。因而,此时的苏联空军及防空军尽早装备安71这样的中型预警机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反观当时苏联海军“第比利斯”号,即现在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大型航空母航(当时苏联人称之为大型载机巡洋舰)已下水试航,更大的第四代“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正在黑海沿岸的前苏联最大的军用造船厂,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0号船台中紧张的建造。海军认为未来海上航母的舰载战斗、轰炸机群需要装备类似美军海军舰载的E-2C这样的中型空中指挥/预警平台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因此,海军很快将目光投向了尚没有完全定型母只是苏联发展大型航母的过渡型,而-苏联将来的第四代大型航母必然要同美军的大型航母一样安装大型的弹射器。海军希望安-71中型预警机应同美国海军航母上装备的固定翼式预警机一样能够利用弹射器进行起飞。然而利用弹射器进行起飞时,飞机瞬间将要承受巨大的冲击力,而安-71中型预警机载机的原型机安-72中型运输机在设计时从没考虑过这样的情况。因而,要实现安-71能在航母上安全的弹射起飞,就必须强化飞机的机体结构。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990年前后。
其中的120个目标并可同时领导和指挥已方战斗机对目标进行拦截和攻击。
安-71预警机的这些性能指标与当时美国海军航母中大量装备的E-2C中型预警机的性能相当,甚至在有些参数上还高于E-2C,因此可以说代表了当时前苏联-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最高水平,是一款十分先进的中型空中预警和指挥平台。
走向大海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在安-71预警机的量产计划还被机载的各种电子系统兼容性的问题所困扰时,前苏联的另一种预警机,A-50大型空中指挥/预警飞机,开始装配到前苏联空军和防空军的安-71预警机身上。
1986到1987年,基辅机械厂生产的安-71预警机原型机先后多次在陆地上进行模拟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和降落的试验。在试验中,航空工程技术人员发现由于安-71预警机机身过长及机尾部升力不足,难以从“第比利斯”号航母上的倾斜式甲板上进行滑跃式起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辅机械厂协同安东诺夫试验飞机设计局对安-71预警机原型机的机身后部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在飞机后部加装了一台为飞机后部提供升力的推力为2900公斤的R D-38AN涡扇式发动机,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安71预警机上舰的问题。
1987年下半年,海军又对安-71提出了新的要求。海军认为“第比利斯”号航。
黯然收场
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原来统一的国家变成了十五个主权独立国家。在此之后,牵头研制和生产安-71中型预警机的基辅机械厂和安东诺夫试验设计局成了新独立的乌克兰的国有企业,而不少配套企业和科研机构则分布在俄罗斯等诸国,安-71中型预警机项目继续合作下去的难度加大。再加上由于新独立后百废待兴的乌克兰缺少支持研究的资金和动力,及安-71自身在机载设备和电子系统的兼容性等方面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该预警机项目在生产了3架原型机后,最终不得不无疾而终、草草收场了。
上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先后研制成功了以E-3A“望楼”大型预警机和E-2C舰载中型预警机为代表的一系列空中指挥及预警平台。在这些空中预警机的指引下,北约的战斗机、轰炸机群在远离地面基地的引导及情报保障情况下的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这也使得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倍感压力。特别是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装备的美式、法式战斗机在美制E—2C中型预警机的指挥和引导下,将阿拉伯国家刚从苏联引进的米格-21等各型飞机打得如落花流水。这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联生产的战斗机在世界武器市场上的声誉,不能不引起苏联党、政高层人士的高度关注。
而在当时,在前苏联空军部队服役的仅有一种大型的图—126“苔藓”预警机。该型预警机还是其20世纪50年代末的产物。虽然飞机上装备的“红宝石”机载雷达对中、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较远,约370公里,并不输于美军的E—3A“望楼”大型预警机。但“苔藓”的机载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性能远不如后来出现的E—3A等预警机先进。它的中央计算机只能同时处理80个目标,并指挥18架歼击机作战,而且对低空和超低空来袭的飞机、巡航导弹等的预警能力明显不足,显得无能为力。
艰难的研制过程
鉴于这种现实情况,前苏联军方决定同时研制和发展大型及中型空中指挥、预警平台。其中最为先进的大型项目即后来的A-50大型预警飞机,军方在论-证时考虑研制成功后将全部用于装备自己的空军和防空军部队。而中型项目,其中就包括后来下马的安-71中型预警机,苏联计划在研制成功后,除生产一部分用于装备苏联自己的部队,弥补昂贵的大型预警机装备数量的不足外,还可以向东欧、中东的友好国家出口,以便在将来局部战争的空战中挽回苏联军机的声誉。此外,军方在中型预警机项目上还兼有考虑将来上舰,为当时苏联已开工制造的大型航空母舰及其所载战斗、轰炸机群提供空中指挥和预警的进一步打算。
艰难的研制过程
研制新型的预警机需要研制和生产雷达设备和各种纷繁复杂的机载电子设备。1982年前苏联国防部决定将研制任务交由位于当时乌克兰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的基辅机械厂(现在已并入乌克兰的安东诺夫飞行制造联合体)来牵头进行,并由其进行最后的总装和调试。与此同时,前苏联空军和防空军也提出了针对未来的中型预警机性能的具体要求:
1.在空中进行预警飞行的时间要达到4至4.5个小时;
2.能够发现在很远的距离上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目标;
3.能同时跟踪不少于120个目标,
4.在宽频段上工作的机载雷达及其它电子设备应能够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定位、识别并及时引导已方战机对目标进行攻击、拦截等;
5.应同时能为空军、防空军、海军及陆军的地面/海上指挥所提供情报;
6.机载雷达及其它电子设备应能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实现全天候工作,工作的温度范围为摄氏零下50度至零上50度。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基辅机械厂为此专门组成了中型预警机研制项目组。项目组成立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对中型预警机载机平台的选择。项目组分别提出了四套载机平台方案,其中前三套分别是利用当时苏联在役的安-12、安32及安-72中型飞机为载机平台,而最后一套则是另起炉灶为中型预警机项目重新量身打造一种特种飞机平台。经过长达数月的对安-12、安-32、安-72中型运输机的空中气动布局、飞机的结构强度、载重能力、机内容积、技术性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仔细调研。经过对比项目组发现在现有飞机平台中,由当时的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较新型的安-72双发短距起落军用运输机比较适合用来改造为预警机的载机平台。该运输机于1977年12月首飞,飞机上部装有两台动力强劲的洛塔列夫RD-36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飞机的翼展为31.89米,机长28.07米,机高8.75米,其主货舱可运送32名乘客或近10吨的货物,巡航速度约为550-600公里小时。与此同时,基于对研制周期及成本的因素的综合考虑,项目组最终决定利用安-72军用中型运输机的机体来改装并使其成为新式中型预警机的载机。正是因为如此,后来的中型预警机有了一个与它的原型载机相近的名字——安-71预警机。
在解决了载机问题后,项目组很快又遇到了第二个难题:有关预警机雷达天线的安装位置问题。安-71预警机计划安装由基辅机械厂研制生产的DRLD型多普勒脉冲机械扫描雷达。该雷达的天线被安装在一个直径达7.3米的圆盘型的整流罩里面,性能与美国早期的E-2C预警机雷达相当,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载雷达之一。但也正是如何安装这个大家伙让项目组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难,加装如此大的雷达必须重新设计载机的气动布局,此外还要同时考虑由于安装位置的不同载机的机身将对雷达性能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当时,项目组工程人员提出了两套雷达安装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常规作法,即将雷达的天线整流罩通过专门的支架安装在载机机身中部的上方,这样做的好处是有过去的经验可循。第二套方案则是独辟蹊径,计划将巨大的雷达罩安装在载机的垂尾上,这们做的好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来安-72的气动布局,同时也将机身和发动机对雷达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从1983年3月开始,基辅机械厂在原安东诺夫试验飞机设计局的帮助下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来认证这两种方案。项目组从安-72飞机的不同部-位的结构强度以及在不同位置安装巨大的雷达天线整流罩后对飞机稳定性、操控性等多个角度人手,对两种方案进行了严格的技术论证,并对两种方案的各自模型做了多次的风洞试验。最终,项目组选择了相对更为合理的第二套方案,即在载机的垂尾上安装巨大的雷达天线整流罩。同时,为适应安装雷达罩后飞机气动外形的变化,载机的垂尾高度比原来安72增加了990毫米,另外还增加了载机机翼的面积,使其机翼的翼展延伸了大约有6米。除此之外,飞机的发动机也从原来安72中型运输机上使用的两台RD-36发动机换装为动力输出更为强劲的两台D-436K涡扇式发动机(推力为2×7500公斤)。
1984年1月9日,苏联国防部正式批准了基辅机械厂项目组有关安-71预警机的全部设计方案。从当年的春天开始,基辅机械厂开始进行首架安-7l原型机的总装和调试工作。1984年到1986年,基辅机械厂先后生产出了3架安71预警机原型机。其中编号为CCCP-780151的原型机于1985年7月12日首次进行了试飞。也就是在这次试飞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才通过间谍卫星发回的照片发现前苏联正在研制的这种新型的预警机,并给它起了个 威猛的绰号——“鲁莽者”(Madcap)。
到了1986年底,安-71预警机的原型机一共试飞了75个架次,飞行总时间超过了117个小时。经各种飞行和电子测试,航空专家们认为安-71已初步达到了设计要求,但也还存在机载电子设备工作不稳定、电磁兼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
不俗的整体性能
安-71预警机长为23.5米,翼展31.89米,机高9,2米,比它载机的原型机安-72中型运输机略大一点。飞机空重为1976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为32100公斤,最大速度为每小时650公里,巡航速度约为530公里,实用升限可达10800米,可以滞空预警的时间约为5个小时。该机额定机组成员为6人,机上装有基辅机械厂生产的DRLD型脉冲多普勒机械扫描综合预警雷达以及相配套的导航雷达、电子情报系统、高频电子系统及MK12敌我识别系统等当时先进的电子设备。其DRLDN雷达的天线安装在飞机垂尾上方圆盘状的整流罩中,直径达7.3米。该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约为350公里,对低空飞行的类似美军F-16战斗机大小的目标发现距离超过200公里。雷达每10秒钟扫描一周,可以实现以飞机为中心360度的全空域覆盖能力。安-71预警机机载的中央处理设备,可以同时发现、定位和识别300个目标,自动跟踪部队。因而,此时的苏联空军及防空军尽早装备安71这样的中型预警机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反观当时苏联海军“第比利斯”号,即现在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大型航空母航(当时苏联人称之为大型载机巡洋舰)已下水试航,更大的第四代“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正在黑海沿岸的前苏联最大的军用造船厂,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0号船台中紧张的建造。海军认为未来海上航母的舰载战斗、轰炸机群需要装备类似美军海军舰载的E-2C这样的中型空中指挥/预警平台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因此,海军很快将目光投向了尚没有完全定型母只是苏联发展大型航母的过渡型,而-苏联将来的第四代大型航母必然要同美军的大型航母一样安装大型的弹射器。海军希望安-71中型预警机应同美国海军航母上装备的固定翼式预警机一样能够利用弹射器进行起飞。然而利用弹射器进行起飞时,飞机瞬间将要承受巨大的冲击力,而安-71中型预警机载机的原型机安-72中型运输机在设计时从没考虑过这样的情况。因而,要实现安-71能在航母上安全的弹射起飞,就必须强化飞机的机体结构。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990年前后。
其中的120个目标并可同时领导和指挥已方战斗机对目标进行拦截和攻击。
安-71预警机的这些性能指标与当时美国海军航母中大量装备的E-2C中型预警机的性能相当,甚至在有些参数上还高于E-2C,因此可以说代表了当时前苏联-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最高水平,是一款十分先进的中型空中预警和指挥平台。
走向大海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在安-71预警机的量产计划还被机载的各种电子系统兼容性的问题所困扰时,前苏联的另一种预警机,A-50大型空中指挥/预警飞机,开始装配到前苏联空军和防空军的安-71预警机身上。
1986到1987年,基辅机械厂生产的安-71预警机原型机先后多次在陆地上进行模拟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和降落的试验。在试验中,航空工程技术人员发现由于安-71预警机机身过长及机尾部升力不足,难以从“第比利斯”号航母上的倾斜式甲板上进行滑跃式起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辅机械厂协同安东诺夫试验飞机设计局对安-71预警机原型机的机身后部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在飞机后部加装了一台为飞机后部提供升力的推力为2900公斤的R D-38AN涡扇式发动机,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安71预警机上舰的问题。
1987年下半年,海军又对安-71提出了新的要求。海军认为“第比利斯”号航。
黯然收场
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原来统一的国家变成了十五个主权独立国家。在此之后,牵头研制和生产安-71中型预警机的基辅机械厂和安东诺夫试验设计局成了新独立的乌克兰的国有企业,而不少配套企业和科研机构则分布在俄罗斯等诸国,安-71中型预警机项目继续合作下去的难度加大。再加上由于新独立后百废待兴的乌克兰缺少支持研究的资金和动力,及安-71自身在机载设备和电子系统的兼容性等方面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该预警机项目在生产了3架原型机后,最终不得不无疾而终、草草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