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h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中,口语交际已成为了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基于教材,立足课堂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范例、积累语言的依据,更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凭借。教师要很好地利用教材这一源泉,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服务。因此,我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
  1、加强朗读,注重复述。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和背诵有利于感受语言所描绘的情境,有利于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有利于规范语言、培养语感,更有利于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说、写的能力。教材中选编了一些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有趣的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作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要求学生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以及其它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并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同时我们可以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复述课文并不是要求学生机械地搞文字搬家,它既不是背诵课文,也不同于介绍课文大意。复述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不同文体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取舍和联想思维,并精心地择词造句、组织安排材料,通过自己的口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生动地叙述出来。做到语言清楚流畅、动作协调、仪态大方。我教《桃花源记》,让学生复述“武陵打鱼人进桃花源的前后经过”时,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一定会考虑到: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渔人在桃花源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后来又是怎样离开桃花源的?离开桃花源后又做了些什么?我提醒学生:在一连串的内容中哪些是重点?学生思考的结果肯定会是: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所感,而离开桃花源后的情节应尽量简化。在教授七年级的文言文《孙权劝学》时,则要求学生以现代文详细复述原文,注意人物的语气、语调。这样既避免学生“死背”,又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张口的习惯,克服在众人面前说话容易犯的两种毛病——或张口结舌、羞涩局促、语无伦次或信口开河、离题千里、不知所云。长期训练复述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仅使每个学生能说会道、井井有条,而且促使他们围绕中心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相协调的能力。阅读教学中转述、演讲、辩论、采访等教学手段也是训练学生、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很好方法。
  2、确立话题,创设情境。话题实质上要反映学生实际交流的需要以及兴趣,选择的话题要利于激发学生说的情趣,有趣味,有现实意义,有教育意义,让他们得到教益和启示,增长知识,开拓眼界,陶冶情操。但关键在于交给学生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要与话题内容有关,与说话的语境相符。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选择合适的话题,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使之成为说的最佳情境。
  创设课堂平等交流意境。课堂上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思维与语言的表达,教师要放下作为权威和“知识的化身”的架子,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究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只有对口语交际产生兴趣,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教《伤仲永》一课时,曾问学生:“方仲永有天赋,是个奇才,但‘泯然众人矣。’原因在谁身上?”学生一听,纷纷举手发言,阐述自己的看法:有说在其父,有说在其邻,有说在其母,有说在其自己,并都说明了理由,气氛异常活跃,因为这个问题刺激了学生非说不可的兴奋点。“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设问置疑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启他们的心智,培养其多种思维方式,让学生看到这个问题时,有如鲠在喉,不得不说之感。
  开展多种活动创设情境。《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的目标架构,为设计和达到“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提供了操作的和发展的空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后都安排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如:“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关注社区生活”,“世界何时铸剑为犁”“青春随想”,“话说千古风流人物”“微笑着面对生活”等。在这些口语课上,为了加强时代性,可以设置诸如模仿“实话实说”“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艺术人生”等节目,在模拟训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曾在“成长的烦恼”口语课上,我让学生模仿“实话实说”节目,邀请了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做嘉宾,请同学们做主持人,让同学们根据提前写好的采访提纲现场采访。让被采访的同学能畅所欲言,使学生明白:在采访中,怎样说才是得体的,才能收到理想效果,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也可以利用电教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于一身,为课堂教学提供诸多便利。口语交际要充分利用它,将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 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引导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 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在教学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时,根据学生兴趣剪辑了一些战争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让学生目睹战争情景,进一步审视战争,谈到对未来的畅想,当然也融入了理性思考,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评价激励增强信心
  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学生感兴趣,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同样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一般来说,口语交际训练都比较有吸引力,一是它的活动性特点;二是它的内容多样化特点。教师还应该从评价的方式上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1、启发式评价。在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启发学生:“你的声音再响亮一些,就好了!”“抬头、挺胸,身体放轻松,会更自然。”“语速要放慢些”如此等等。教师这些具有引导性的评价,既尊重了每一位学生,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提高。
  2、小结性评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会有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可分阶段地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小结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的发言的情况,每次口语训练的情况,分ABCDE五个等级进行评价,每月进行一次。学生都追求成绩,这会让他们更有动力,也更主动地参与训练。
  3、学生自评和互评。在口语训练时,除教师的评价外,更应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生自评或互评。如在演讲比赛时,可设计一张演讲自评表和互评表。评价标准分为ABC三等,A等为优秀,B等为良好,C等为一般。评价内容可以从举止端庄大方、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内容健康、中心明确、富有吸引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学生通过在自评和互评,既可明确演讲的要求标准,又可发现自己的不足,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学习完善,也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
  
其他文献
在高三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主观卷中现代文阅读一项是学生一直以来得分率较低的的部分。又因为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较高,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此项已成为了“老大难”问题,造成很多学生的困惑。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共同实践,逐步摸索到了一些现代文阅读的规律和技巧,现分析如下。  一、树立整体阅读的观念  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们在做现代文阅读的时候有一个不好的习惯——
期刊
诗歌鉴赏题是以考察诗词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的初步赏析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是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一次革命,是符合文学鉴赏规律的举措。使教师在诗词鉴赏的教学中从过去的单纯解题技巧指导,转而引导学生领悟、体验、拓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具体实践:考试时诗歌鉴赏多选用课外短小精悍、写景抒情的绝句,考查的赏析内容则主要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原则 方法    
期刊
对于小学生的课外作业的设计,历来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减负”的提出,在全国掀起改革家庭作业的浪潮,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传统的作业形式多数是抄抄写写,读读记记,表现出“死板、机械、枯燥、乏味”的缺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时常为布置作业而大伤脑筋,很多时候我刚刚说要布置作业,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有气无力地念叨:“词语抄一遍……”显然,传统的作业形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了他们发展独立个性的绊脚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这样学生们收效大。因此,激发兴趣,对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尤其重要。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妙导入,激活政治课堂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
期刊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彝家新村建设,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彝族地区最漂亮的是彝家新寨和学校。当前农村教育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下,学校面貌有了天翻覆地的变化。但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特别是以母语为主的彝族地区学生来说,汉语就是他们的第二“英语”。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臆见刻不容缓了的事情。本文就提高彝族地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一些探讨和建议,期望能够得到同行和专
期刊
应用文作为处理、存储、传播、交流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和媒介。据统计,人们每日所接触的书面文字中,有95%甚至更多的是应用文。应用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人文素质构成的重要部分。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无论是未来工作的需要,还是个人素质的培养,学会并写好应用文则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应用文写作是一种比较重要且实用的技能,也是现代中职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基本能力。然而现实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状况和教学效果却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是开放式的,是在交际中、活动中、情境中学习语文,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表演欲、特长展示欲,让学生有自信力、成就感、快乐感。同时语文学习也应是学生的心灵活动,应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求知求真的过程。在流淌着个性化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带着个性化的体验,充满着审美的愉悦,定能多角度地诠释课堂的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思
期刊
对体育学科教学来说,中学生身体、心理发育相对成熟,体育教学则偏重于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而小学生心智发育不健全,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爱好、习惯等方面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激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是教学的手段,也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从事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事实证明,只要中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
期刊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三》的习作内容是一篇写人的作文。根据口语交际中自己的话和同学们的评价,写自己的特点。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词汇不是作为创作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背诵、接受别人的思想,而不去创造自己的思想,不用词汇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变得对词汇缺乏领会力。”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教师要善于在儿童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