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159年的传奇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1010ping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铺开一张世界地图,在上面标上所有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你几乎可以得到一个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史趋势图——西欧被标地密密麻麻,然后是北美和东亚,澳洲零零星星,南美和非洲完全空白。
  
  1849年的一天,英国人亨利·科尔向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提出一个问题:正在筹备1851年展览会是办成国家级的还是国际级的?
  阿尔伯特亲王想了一下,明确地说:“英国的展览必须包括外国展品;展览必须是国际性的。”
  亨利·科尔的问题大有深意,他刚刚从巴黎归来,在那里参观了五年一届的博览会。法国人“发明”了博览会,并把它搞得红红火火,但保守地将其限制为法国内部的盛会。
  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召开,这被认为是第一届世博会。
  
  为什么是英国
  
  世博会、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现今世界公认三大顶级盛事。三大盛事中,法国人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法国人方丹在1958年世界杯中打进13个球至今无人超越。但是,世博会的光荣却属于英国人。负责筹办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阿尔伯特亲王被称为“世博会第一人”。
  事实上,在这件事上,法国人最有资格耿耿于怀——因为工业博览会这种形式原本就是法国制造。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英国率先经历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工业革命的势头迅速推向整个欧洲。为了与讲究“艺学日新”的英国竞争,1798年,法国在巴黎设立第一次国内工业博览会,要求专门展出新产品,并下令重赏国内那些在制造新产品上能胜出英国的高手。
  这次尝试大获成功,当时法国内务大臣奴夏多非常高兴地致函给各部大臣,认为这是对英国工艺的第一战争,对英国工业是一次最大的打击。
  从此,法国频频举办各种产业博览会,1798年至1849年间,巴黎就先后举办了11届博览会。1851年之前,英国甚至都还没举办过全国性质的展览。
  1849年的法国第11届国家博览会为期六个月,已经具备世博会的很多特征,工业博览会上规定只展不卖的原则也已确定。
  法国在国家博览会上的成功让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仿:1820年的根特、1824年的图尔奈,1829年的莫斯科,1834年的柏林……
  1849年,英国萌发了举办一次大型博览会的打算。这届博览会,由阿尔伯特亲王带领的皇家艺术学会负责筹办。
  身为德国王子的阿尔伯特亲王,自小就在欧洲范围内接受教育,具有一种与传统理念所不同的开明思想和创新精神。他认为: “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是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
  1849年,他派学会的骨干亨利·科尔到巴黎去观摩学习。法国从来没有邀请别国参展。有重商主义传统的法国,害怕竞争,他们唯恐这些展览失去本国特色。
  当科尔回来告诉他,法国因害怕竞争放弃邀请其他国家参加,他回复科尔,英国1851年的博览会要办成国际级的。之后,他还专门书写了“国际”一词予以确认。
  亲王是有底气做这样的表态的。在当时,工业革命取得成功,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1850年,英国的铁产量超过了全世界总量的50%,煤产量占世界总量的60%,英国生产了当时世界上近一半的工业制品,工业革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世界工场”。
  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产品的极大丰富,让英国寻求开启新的市场成为一种必然。被乐观的进步思想支配的英国人自信满满,不惧怕任何竞争,而是亟需像世博会的舞台,向外展示甚至是炫耀自己作为工业革命领跑者的实力,“教育”外国供应商,并给外国政府施加压力来减轻自己的关税,以达到推行自由贸易的目的。
  而在19世纪中叶,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取代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骄傲地说:“北美和俄国是我们的玉米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木材森林,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提供白银,南非提供黄金,印度和中国人为不列颠种茶,而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
  英国亦有能力召集“世界”前往伦敦。
  
  黄金时代
  
  伦敦世博会圆满结束,主办方宣布获得186437英镑的利润。
  英国在伦敦世博会举办的这一年,就占据了欧洲工业总产值的2/3,世界商业贸易的20%。
  世博会诞生于工业革命全盛时期的英国,一诞生就取得巨大成功,这给后来紧随着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欧洲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标杆:举办世博会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举办世博会也会使这个国家更强大。
  于是他们也纷纷效仿英国举办世博会。心有不甘的法国就立即赶上,从1855年起开始在巴黎举办世博会,并决定,每11年都要举办一届世博会。
  世博会成为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它们敏锐地捕捉工业创新,无意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促进技术、工艺、产品的传播。这个时候,是工业革命的鼎盛时代,人们对进步的信仰伴随着世博会进程。人们相信科技发展可以让人类社会无限发展,生产力水平可以无限提高,可以无限地创造财富。
  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世博研究专家乔兆红告诉《中国周刊》,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前十年,是世博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切始于世博会”,正是产生于这个时期。这句简单的话,蕴涵着人们对世博会的由衷赞叹。
  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到电影的发明,到爱迪生的白炽灯、留声机、到柯达胶卷;甚至人们吃的蛋卷冰激凌、乘坐的奥蒂斯电梯、使用的固特异轮胎、吹奏的萨克斯风筹等,它们都从世博走向世界。
  19世纪的历届世博会展现了一个非凡的“发明时代”,充分展现了人类工业文明在当时的最新成果。
  除了传播技术,世博会还循循善诱,起到教育作用。1873年的维也纳博览会就明确表达出教育意向。1889年巴黎世博会成为“为成年人开设科普常识的大课堂”。
  博览会在那个时候深入人心,在20世纪的第一年,1900年巴黎世博会吸引了5000万参观者,创造了那一时期的最高纪录。
  
  世博路线圈
  
  早期的世博会,多在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举办。从欧洲大陆出来,世博会第一个登陆的就是美国。
  1876年前,美国还被看做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国家,但1876年费城世博会后,美国被视为一块进步的土地,被形容为大胆、现代、富有生气和讲究实效的国家。
  那是美国第二次举办世博会。1853年,美国就已经赶在欧洲其他老牌强国的前面,紧随伦敦首届世博会,在纽约举办了一届世博会。
  自1776年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美国领土不断扩大,吸引了大批外国移民。到了19世纪中叶,西进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加利福利亚的淘金热规模空 前。1848年到1851年,美国的金币铸造增加了20倍;1851年至1855年,黄金产量占全世界的45%,美国迅速崛起并寻找机会向世界表达和推荐自己。
  事实上。1851年伦敦世博会举办之时,这个新大陆的主人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和成就了。5000余名美国企业家携带500多项产品漂洋过海到伦敦。
  在首届世博会上,美国的收割机和左轮手枪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马克思敏锐地意识到世界的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发生转移。他在伦敦世博会闭幕后两天写信给恩格斯,提到了美国人的成功:“英国人承认美国人在工业展览会得的奖,在一切方面胜过了自己。”
  美国的强国之路也几乎是在世博会的伴随之下往前延伸的。尤其是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的举办,美国被公认从此走上强国之路。次年美国就坐上了世界GDP的头把交椅,此后的20世纪,它也一直保持了全面领先。
  北美之后,世博会的第二站是澳洲。
  一条澳大利亚发现金矿的新闻引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1851年至1861年的十年间,62万多移民从英国来到澳洲,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澳洲的繁荣以及澳洲与世博会结缘的机会。
  到了19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羊毛和黄金出口地,在政治上也进入了由英属殖民地向联邦国家转折的时期,文化上则因大批移民的涌入,形成了多民族的多元文化。
  这一切都为澳大利亚举办世博会创造了条件。澳大利亚渴望了解世界也希望被世界了解。1880年,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悉尼几乎同时举办了世博会。
  英国的发展显然影响了他所属的殖民地或英联邦国家。1883年,世博会就罕见地来到了南亚的印度加尔各答。
  日本很早就关注到世博会的存在。1873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第一次参加了维也纳世博会。在派往维也纳的77人代表团中,有66人是工程师。这些专家在“世博会的工厂和车间”中专心致志、从容不追地学习研究。回到日本后,他们撰写了一份96卷的报告。
  1877年,日本开始在国内举力相当规模的工业博览会。后来又筹划在1940年举行以庆祝日本帝国成立2600年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流产。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经济开始复苏并飞速发展。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振奋了国民精神。1965年,日本正式向国际展览局申请举办1970年大阪世博会,主题为“人类的进步与调和”。
  而此时,世博会的创始国——英国和法国,已经与世博会拉开了一段距离:英国于1938年在格拉斯哥举办了不列颠帝国博览会之后,没再举办世博会;法国自1937年巴黎博览会后,在“综合类世博会”的举办上也始终保持沉默。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之后,它在欧洲的反响日渐式微,直到1992年塞利维亚博览会才重现昔日的辉煌;不过北美洲迅速接过博览会的接力棒,然后再传给远东地区。1967年蒙特利尔博览会和1970年大阪博览会从容地举起博览会的火炬,表明,继“万国工业博览会”之后,发轫于泰晤士河畔的这个盛会并不是“老欧洲”的专属领地。
  在过去20年中,亚洲、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区等新兴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开放,更是让世博会逐渐向新的地理领域扩展。
  在欧洲大陆的情形则是,中小城市开始力争这一殊荣。1992年,西班牙塞利维亚世博会是首次在一个中型城市举办的世博会。
  
  过度“繁荣”
  
  在1931年国际展览局成立之前,混乱的世博会举办机制,降低了世博会的影响。
  首届世博会,即为一国自行决定举办,这一传统也被延承。
  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各国互相攀比,争相举办世博会。到了19世纪末期开始竞争不断加剧。1888年甚至出现同一年有四个国家同时举办世博会的历史纪录:西班牙巴塞罗那、比利时布鲁塞尔、澳大利亚墨尔本、英国格拉斯哥。
  再看看1900年之后:1902年俄罗斯圣彼得堡、1903年德国汉诺威、1904年俄罗斯圣彼得堡、美国圣路易斯;1905年比利时列日;1906年意大利米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1907年爱尔兰都柏林;1908年英国伦敦、西班牙萨拉戈萨等——都在举力世博会。
  如果人们愿意,他几乎可以在各种世博会上度过20世纪的头一个十年。
  频繁举办的世博会,让参展国非常痛苦:无论展品临时进口还是实际仓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建筑标准参差不齐,以至于在某些场合,预防火灾成为人们的心头之患;税收和专利使用费也经常造成不愉快……
  过度竞争到了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已经开始让世博会受损—一频繁无序地举办,增加了费用,提高了成本,反而严重限制了工商业发展。
  这个时候。国际间合作被摆上议事日程。1928年11月,法国在巴黎汇聚40个国家召开会议,10天后,31个国家签署了《国家展览会巴黎公约》,并决定成立协调和监督《公约》实施的国际组织——国际展览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又使先前的一切努力化为灰烬。在这期间,国际展览局差点销声匿迹。
  国际展览公约和国际展览局从诞生之日起,就处于利益格局的不断修改中。1948年,1966年,1972年,1988年就分别签订了4个修改公约的协议。国际展览局为权衡各方利益,不得不多次修改奠基者们的作品。
  但就是这样,美国在1964年没有得到认可,也在纽约举办了世博会;1996年布达佩斯世博会因为更换执政党和政局变化而取消……
  直到2005年,日本的爱知世博会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届注册类世博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则是严格按照五年间隔举办的第二届注册类世博会。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折腾,世博会由过去的无序举办总算走上了制度化发展的正轨。
  
  过时论
  
  很快,更致命的问题摆在国际展览局面前——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大进步,让世界成为一个平面。人们开始怀疑,世博会,这个产生于工业革命初期的“古老物种”,是否还有必要存在。
  1983年到1995年期间曾经担任过法国驻国际展览局的代表加洛潘在《20K纪世界博览会与国际展览局》一书中提到:“自国际展览局成立和1935年布鲁塞尔博览会以来,观察家或者颇有影响的评论家们不止一次地预言,即使不说博览会漫长的传奇行将结束,至少也要宣称上一届博览会是该类博览会的绝唱。”
  加洛潘说,在1992年,世博会重回欧洲,并在西班牙塞利维亚取得巨大成功后,这种论调仍然余音未绝,反而变本加厉。鉴于主办国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许多展馆的高额预算投入,有人发出声音,断定着这样的世博会无法再次举办,随着20世纪 的结束,世博会也将寿终正寝。
  美国是目前世界举办世博会最多的国家。一共举办了13届。但二战后,美国对举办世博会意兴阑珊了。1941年到1961年期间,美国没有举办一届世博会。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震惊了美国。美国发奋直追,要在空间领域抢占主导地位。于是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美国为举办世博会的热情又膨胀了二十余年,到1984年新奥尔良世博会后,失去了积极性,淡出了世博会的舞台。
  其他国家对世博会也不再积极,1958年布鲁塞尔举办了战后的首次世博会后,直到12年后,亚洲新兴强国日本大阪才接过举办综合类世博会的棒,接下来又是22年的沉寂,1 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接棒。
  2001年,美国声称,随着信息和通讯的发展,世博会已经过时,已经没有举办世博会的必要了。美国提出退出国际展览局,声称不再在美国境内举办世博会。
  1993年3月,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召开的题为“全球图像的发展与国际博览会的前途”的研讨会,已经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博览会这个“濒危物种”的生存问题。在美国,甚至已经有人倡议,从以往博览会取材,利用合成图像制作理想的、占据一盒录像带的博览会。
  1996年,美国人还在网络上创建了一个独特的网上世博会。人们一度认为世博会是包罗万象的,法国人也曾以为他们当初设计的是“全世界的博览会”,但互联网目前所做的看来已经远远超过法国人在战神广场(19世纪法国巴黎多次举办世博会的场地)所取得的成就。
  现任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Vicente Gonzalez Loscertales)在2008年10月份的一次接受中国记者访问时,尽管一再强调“没有什么可以和世博会相媲美”,也不得不承认:世博会过时论的说法在西方一直存在,经常有人对他说,世博会已经是旧时代的事了,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技术的时代,人人通过信息技术沟通,为什么还要举办世博会?
  
  重生的火凤凰
  
  其实,答案在100多年前,就有人给出。
  1893年,世博会诞生不过42年,史密森学会(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秘书长乔治·布朗·古德(GBrown Goude)就预言:在将来,博览会将更多地展示理念,而不是物品。
  那个时候,欧美各强国正乐此不疲地利用世博会的舞台,展出着他们的尖端科学技术和产品,用实实在在的科技进步实力击败他国。
  上海图书馆馆长、世博专家吴建中说,战争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尤其是破坏性远远超过一战的二战使人类对技术的态度发生转变。一方面技术发展导致战争的破坏力,使得人们的认识从对人类成就的骄傲演变到对发展前景的焦虑;另方面战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开始从技术主义层面的思考转变到人文主义的忧患。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瑞切尔·卡尔森发表了轰动世界的一本书《寂静的春天》。这是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
  吴建中说,书中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给人们极大的震撼。“以至于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过去的进步方式到底错在哪里,科技是否能解决一切问题?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之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为什么人们常说科技制造的问题比它所要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二战后的世博会开始从过去注重展出科技和展品,转向展示理念和文化——尤其是关于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这个转向最明显的就是1974年在美国斯波坎举行的国际环境博览会,1972年联合国展开第一次人口与环境大会之后,世博会转身。
  世博会评奖体系的演变印证了世博会的这种转身。
  早期的世博会是激励竞争和创新的舞台。并以诸多“世界第一”而闻名。而激烈竞争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评奖。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加剧国与国之间产品竞争的方式背离了世博会转向后的核心价值体系,与世博会展示理念和文化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
  于是,评奖热逐渐消退。从1966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直到2005年爱知世博会之间,世博会评奖体系中止了近40年。即使是爱知世博会重新推出评奖,也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爱地球奖”和“自然的睿智奖”。
  吴建中说:“世博会的核心价值观一直就是进步,只不过,过去时追求绝对的进步,而现在追求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进步。”在这个理念下,吴建中和他的同行们为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选择了崭新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两千多年前,先哲亚里士多德就已指出了城市与人类的关系:“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加洛潘说:“尽管种种迹象表明,在下一个世纪(21世纪)曙光来临之际,博览会仍然安然无恙,但是严重失控的风险确实实实在在存在的,而这一次,重生的火凤凰与它的原型就会貌合神离了。”
其他文献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写字要用心,做人要真诚。一点一提开头要紧,横平竖直堂堂正正……”(《中国字 中国人》)汉字,正是以它复杂的结构、悠久的历史,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成为书法的文字。写好汉字,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亦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
期刊
摘 要:孩子的思维活动常常是凭借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描述来进行的。他们对自己感官所接觸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心,这一特点为向他们进行美术教育,提高美术素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造型表现能力是孩子们美术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引导孩子进行造型表现创作,对今后的思维开拓、形象探索、设计创新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以《浙美版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以下简称《浙美版》)二年级上册《做一棵
期刊
《中国周刊》:翻看你的简历,直到来中国足协之前,你一直走得很顺。  韦迪:确实我的成长道路很顺利,我的提升速度相当快的,赶上了几次好机遇,遇到过不少好领导,这种经历也让我现在非常自信,我从未失败过。  《中国周刊》:这种自信的另一面会不会有一意孤行的成分?  韦迪:我不是一个固执的人,但我是一个非常坚定的人,如果认准了我会坚定地往下走,但是走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地修正自己,我不会轻易动摇的。对于中国足
期刊
摘 要:立足学校多民族生源实际,构建以“舞艺、乐艺、绣艺、纸艺、陶艺、画艺”为主的美育融合课程体系,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学科整合、实践活动四大板块展开研究和实践,探索民族文化融合教育的新思路,促进学生民族文化认知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融合 美育 课程建设 民族文化  2010年10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
期刊
“可口可乐在饮料中加了点果汁,偷了我一个‘源’字,现在我在果汁里面加点儿碳酸,要回来一个‘乐’字。”    这两年来,朱新礼着实烦心。连他的朋友,某杂志的社长也以“朱新礼的两次哭泣”为题,描述了汇源小姐和洋先生可口可乐婚嫁不得的委屈和伤心。出售案被商务部叫停后,这位社长说, “以我对朱的了解,这个铁打的男子汉又得找个没人的地方去大哭一场了。”  所幸,那篇文章是去年3月所作,时隔一年,再次现身的朱
期刊
透视中国失控的建设热潮    自2008年美国房地产业崩盘变成全球经济衰退催化剂以来,很多人士担心,这一幕在中国的重演将是灾难性的。事实上,供给过剩的证据到处都是。或许最荒凉的鬼城是内蒙古的康巴什。最初为100万人居住、生活和娱乐而设计的这个地方却几乎没有人居住。当泡沫破裂时,他们往往会发出砰的巨响。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仍在努力重新站稳脚跟,北京希望在不戳破它的情况下能让房地产泡沫变小。而且,祈祷他
期刊
“现在关键是怎么走才有出路。继续改革也不是简单地往前走,而是调整中往前走。”    “我们现在确实到了不扭转就做不下去的时候。”3月23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中国周刊》记者如此表示。  历经三十年,中国的改革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好比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改革面临着几个大判断:是做大蛋糕,还是切好蛋糕的同时把蛋糕做大?是民富优先还是国富优先?是投资主导还是消费主导?是粗放增
期刊
6岁的余金珍,最近总是忧郁地紧皱双眉。几乎每天她都要背上竹篓,带上塑料桶,跟着大人们到几公里外的山下取水。  这天,实在太早了。  小金珍的家,在四川凉山州雷波县帕哈乡乌角村。这个海拔1700多米、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村落,共有11个组。连续半年多的干旱已经使村里的安全饮用水源全部枯竭,村民修建的蓄水水窖也早已用尽,牛、羊、猪等牲畜自春节过后已大幅减少。  小金珍一家5口人,住在乌角村高山上最
期刊
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有诸多相似之处。四十年前,奥运会刚刚在这个东方国度举办,“日本制造”正向世界进军,日本正在谋求国际上的崭新地位……一届成功的世博会注定将意味深长。    1970年3月15日,为期半年的大阪世博会开幕,共7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116馆的展出。这也是亚洲国家首次举办世博会。主题为“人类的进步与调和”的大阪世博会,可以视为世界近代经济发展从欧美,开始向亚洲
期刊
摘 要:“雀替”是古建筑构件,历史文化久远,在美术教材中,也会以图片欣赏的形式零星出现,线性艺术是贯穿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绘画表现形式,因此设计了用线性艺术表现“雀替”的拓展课程。对“雀替”这一传统建筑上的构件进行欣赏、解析、评述,通过线性艺术绘画表现形式进行描绘,并拓展到学生的生活用品中,使学生了解、保护与利用好雀替这一集建筑结构与工艺为一体的珍贵传统文化遗产,提升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