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作家方方的封城日记,在这片舆情激荡的水面,投下了一颗石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说,方方的封城日记含有太多的道听途说,虚构太多,算不上新闻报道,也谈不上文学创作。她一边吃着政府的红利,一边贬低政府,我们要反对这样的行为。
有人说,现在的消息真真假假,很多时候每个人都是道听途说,需要收集之后自己判断,兼听则明。至少,她在传达声音。
众说纷纭。
我对方方封城日记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同样存疑,但是我也佩服她敢于用文字来描述她看到的社会的勇气。
不可否认,我们幸运地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国泰民安,我们正在努力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民族复兴道路上。但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我们却从各种渠道看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暗潮涌动,习惯了歌舞升平的我们开始感到躁动,开始不安,开始质疑。或许我们能体会到的是频繁刷屏的信息所带来的焦虑,而在风暴之眼的人们,在迷雾还笼罩在真相的上方,在疫情还没大面积扩散的时候,阴雨就已经滴落在了肩膀上。
于是看似不和谐的声音冒了出来,他们减少了对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的讴歌,取而代之的是对社会上一部分人失职渎职的批评,是对只顾个人利益的行为的痛批,是对那些被纯白无瑕的遮面纱蒙蔽的灰暗的揭露。方方和她的封城日记,只是其中挑大梁的一员。
为什么我们不允许这样的声音存在?为什么我们要捂住他们的嘴夺下他们的笔?为什么这个世界只能有赞美与褒奖?
《法制日报》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只有对国家民族满怀深沉挚爱的人,才会批评社会的阴暗面;只有怀揣光明的人,才会去发现和揭露生活中的龌龊……这是一种现代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也好,国家也罢,都没有绝对的完美。贫穷、饥饿、伤残,腐败、蛀虫、寄生,不平等、不公正,在许多角落无声无息地存在着,可正如《颂歌》中所言:“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来的地方。”因为有这一份不完美,我们永远在作斗争,古旧些的有唐代韩愈等人领导的古文运动,稍近些的有各国的女权运动,以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227事件”,勇敢发声的队伍愈来愈壮大,我们寻找着属于我们的美好,创作自由,言论自由,男女平等在一步步实现。所以,亲爱的,你告诉我,我们还要阻止这样的声音吗?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像权力要被关进制度的笼子,自由也有框架的限制。《法制日报》中也强调了这一点,“把知道的真相告诉大家,是一种正义……把了解的事实告诉大家,是一种道德……”虚假的谣言,煽动性的诡辩,春秋笔法的虚伪澄清,都应该是被拒之门外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不信谣,不传谣,就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平静水面上投下的一颗石子,漾起的涟漪,一圈,又一圈。
(指导教师:刘祥/编辑:王莹)
评点:刘祥
优秀的文字一定来自公允且宽厚的思想,来自灵动且富有张力的语言。此篇文章便是如此。作者在面对看似波谲云诡的社会现象时,能够秉持应有的认知理性,既看到社会发展中的灿烂阳光,也正视角落中客观存在的阴影,进而形成合理且富有层次的分析阐释。纵观全文,娓娓道来,不掉书袋,不强加观点,既用事实说话,也用灵魂感悟,体现出了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说,方方的封城日记含有太多的道听途说,虚构太多,算不上新闻报道,也谈不上文学创作。她一边吃着政府的红利,一边贬低政府,我们要反对这样的行为。
有人说,现在的消息真真假假,很多时候每个人都是道听途说,需要收集之后自己判断,兼听则明。至少,她在传达声音。
众说纷纭。
我对方方封城日记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同样存疑,但是我也佩服她敢于用文字来描述她看到的社会的勇气。
不可否认,我们幸运地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国泰民安,我们正在努力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民族复兴道路上。但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我们却从各种渠道看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暗潮涌动,习惯了歌舞升平的我们开始感到躁动,开始不安,开始质疑。或许我们能体会到的是频繁刷屏的信息所带来的焦虑,而在风暴之眼的人们,在迷雾还笼罩在真相的上方,在疫情还没大面积扩散的时候,阴雨就已经滴落在了肩膀上。
于是看似不和谐的声音冒了出来,他们减少了对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的讴歌,取而代之的是对社会上一部分人失职渎职的批评,是对只顾个人利益的行为的痛批,是对那些被纯白无瑕的遮面纱蒙蔽的灰暗的揭露。方方和她的封城日记,只是其中挑大梁的一员。
为什么我们不允许这样的声音存在?为什么我们要捂住他们的嘴夺下他们的笔?为什么这个世界只能有赞美与褒奖?
《法制日报》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只有对国家民族满怀深沉挚爱的人,才会批评社会的阴暗面;只有怀揣光明的人,才会去发现和揭露生活中的龌龊……这是一种现代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也好,国家也罢,都没有绝对的完美。贫穷、饥饿、伤残,腐败、蛀虫、寄生,不平等、不公正,在许多角落无声无息地存在着,可正如《颂歌》中所言:“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来的地方。”因为有这一份不完美,我们永远在作斗争,古旧些的有唐代韩愈等人领导的古文运动,稍近些的有各国的女权运动,以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227事件”,勇敢发声的队伍愈来愈壮大,我们寻找着属于我们的美好,创作自由,言论自由,男女平等在一步步实现。所以,亲爱的,你告诉我,我们还要阻止这样的声音吗?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像权力要被关进制度的笼子,自由也有框架的限制。《法制日报》中也强调了这一点,“把知道的真相告诉大家,是一种正义……把了解的事实告诉大家,是一种道德……”虚假的谣言,煽动性的诡辩,春秋笔法的虚伪澄清,都应该是被拒之门外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不信谣,不传谣,就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平静水面上投下的一颗石子,漾起的涟漪,一圈,又一圈。
(指导教师:刘祥/编辑:王莹)
评点:刘祥
优秀的文字一定来自公允且宽厚的思想,来自灵动且富有张力的语言。此篇文章便是如此。作者在面对看似波谲云诡的社会现象时,能够秉持应有的认知理性,既看到社会发展中的灿烂阳光,也正视角落中客观存在的阴影,进而形成合理且富有层次的分析阐释。纵观全文,娓娓道来,不掉书袋,不强加观点,既用事实说话,也用灵魂感悟,体现出了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