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药归经理论探索脑病常用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用药规律

来源 :世界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索治療脑病常用民族药成方制剂所含药物的归经规律,及其分别治疗中风、眩晕、头痛、不寐、癫狂的用药归经规律。方法:通过文献查找收集脑病常用民族药成方制剂,建立数据库,运用频率描述统计对其所含药物进行频数及频率分析,总结其用药归经规律。结果:纳入制剂所含药物使用频率最高者为归脾经药物。在分别治疗中风、眩晕、不寐、癫狂时,使用频率最高者均为归脾经药物;在治疗头痛时,归心经及归肝经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归脾经药物。无论是总体分析还是细分而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均为木香、丁香、沉香、诃子、肉豆蔻等芳香药物。结论:民族医药在治疗脑病时有其独特的用药归经规律,可为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且其对芳香药的重用不仅提供了用药思路,也赋予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民族医药色彩,提示了民族医药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 民族药;成方制剂;脑病;归经;中风;眩晕;头痛;不寐;癫狂;数据库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ules of channel tropism of medicines contained in commonly used ethnic medicine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for treating encephalopathy,and the regularities of channel tropism of the medicines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vertigo,headache,insomnia and manic depressive psychosis respectively.Methods:Through literature search,the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of ethnic medicine commonly used in encephalopathy were collected and a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frequenc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requency of the medicines and summarize the channel tropism rules.Results:The medicines included in the preparations with highest frequency were those for the spleen channel.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vertigo,insomnia and manic depressive psychosis,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ones were the spleen channel medicines.In the treatment of headache,heart channel and liver channel medicines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followed by spleen channel medicins.Both the overall analysis and subdivision showed that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dicines were aromatic ones,such as Radix Aucklandiae,Flos Caryophylli,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Fructus Chebulae and Semen Myristicae.Conclusion:With the unique regularity of medication channel tropism,the ethnic medicine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prescrip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Moreover,the reuse of aromatic medicines not only provides the inspiration of medication,but also endows the strategic concep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th the meaning of ethnic medicine,which indicates a new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medicine.
  Key Words Ethnic medicine;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 Encephalopathy; Channel tropism; Stroke; Vertigo; Headache; Insomnia; Manic depressive psychosis; Database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9.08.022
  民族药是指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1]。民族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各民族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块独具特色的瑰宝。成方制剂是民族医疗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据初步调查统计,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藏、蒙、维族民族医药学临床较为常用的制剂有3 000余个,国家批准生产上市的藏、蒙、维、傣、苗、彝族民族药成方制剂有834个[2]。笔者对藏、蒙、维、傣、苗、彝族民族药成方制剂中治疗脑病者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其用药归经规律,并以此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进行文献检索。以“民族药”“成方制剂”“药典”“脑”为关键词,检索2008—2018年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相关文章。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民族药成方制剂治疗脑病者,包括制剂名称、处方用药、功能与主治等方面。
  1.2.2 排除标准 1)同一种民族药成方制剂出现于不同文章中,納入出现年份最晚并符合纳入、其他排除标准者;2)未准确描述成方制剂功能或主治病症者;3)未准确描述成方制剂所包含药物者。
  1.3 药物纳入和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纳入的治疗脑病的民族药成方制剂中包含的所有药物。
  1.3.2 排除标准 作为其他药物的赋形剂时予以排除,如醋、酒、姜汁、盐水等。
  1.4 药物名称及归经的规范 纳入的民族药成方制剂中,使用同一味药物但采用不同名称者,依照《中药学》[3]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予以规范。药物归经的确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所载,对于一药归属多经者,所归属经络全部纳入。
  1.5 统计学方法 主症依据《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次症参照《中医内科学》[6],将脑病类成方制剂根据其主治疾病的症状,分为中风类、眩晕类、头痛类、不寐类、癫狂类、其他类6类,将各类成方制剂中所包含的药物据此分类录入Excel2016软件并建立SPSS格式数据文件。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的频率描述统计方法对各药物的使用频数(即该味药出现在多少个成方制剂中)、使用频率(即包含该味药的成方制剂占所有成方制剂的比例)进行统计,并从高到低按降序排列,操作如下:1)从第1味药开始顺次纳入10味药物。
  2)与第10味药物使用频率相同者全部纳入(即纳入使用频率前十的药物);3)各民族习用药物(广枣、黑云香、香青兰、牛舌草、蚕茧、石灰华、兔心)无明确经络归属,且在所纳入制剂中不属于君臣药、大剂量药之类的主药,故将其从各民族习用药物中剔除;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确定纳入药物的经络归属。对于一药归属多经者,其所属经络全部纳入;5)以经络归属为分类标准,将纳入药物予以分类,并统计每条经络类别下所属药物味数,及其占所有经络类别下总药物味数的百分比。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在3个数据库中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1篇,其中CNKI 3篇、WANFANG DATA 5篇、VIP3篇,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实际纳入文献4篇[2,7-9]。见表1。
  2.2 纳入研究表 最终纳入的4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纳入治疗脑病的成方制剂(脑病类)共105个,其中治疗中风的成方制剂(中风类)18个,治疗眩晕的成方制剂(眩晕类)29个,治疗头痛的成方制剂(头痛类)41个,治疗不寐的成方制剂(不寐类)24个,治疗癫狂的成方制剂(癫狂类)13个。见表2。
  2.3 频数、频率分析
  2.3.1 脑病类成方制剂 所含药物使用频率前10位者为(按降序排列):木香、诃子、肉豆蔻、丁香、沉香、红花、麝香、牛黄、檀香、西红花。见表3。其中归脾经药的使用频率最高,余药尚有(按降序排列)归胃经者、归心经者、归大肠经者、归肝经者、归肺经者、归肾经者、归胆经者以及归三焦经者。见表4。
  2.3.2 中风类成方制剂 所含药物使用频率前10位者为(按降序排列):木香、麝香、肉豆蔻、沉香、丁香、诃子、牛黄、珍珠、肉桂、荜茇。见表3。其中归脾经药的使用频率最高,余药尚有(按降序排列)归胃经者、归心经者、归大肠经者、归肝经者、归肾经者、归肺经者、归三焦经者以及归胆经者。见表4。
  2.3.3 眩晕类成方制剂 所含药物使用频率前10位者为(按降序排列)木香、诃子、沉香、丁香、肉豆蔻、檀香、甘草、干姜、西红花、牛黄、红花、乳香、栀子、阿魏。见表3;其中归脾经药的使用频率最高,余药尚有(按降序排列)归胃经者、归心经者、归肺经者、归肝经者、归肾经者、归大肠经者、归三焦经者以及归胆经者。见表5。
  2.3.4 头痛类成方制剂 所含药物使用频率前10位者为(按降序排列)诃子、木香、红花、丁香、栀子、苦参、土木香、牛黄、麝香、川楝子。见表3。其中归肝经及心经药的使用频率最高,余药尚有(按降序排列)归脾经者、归胃经者、归肺经者、归大肠经者、归三焦经者、归膀胱经者、归小肠经者、归肾经者以及归胆经者。见表5。
  2.3.5 不寐类成方制剂 所含药物使用频率前10位者为(按降序排列)肉豆蔻、木香、丁香、沉香、檀香、诃子、红花、荜茇、当归、栀子。见表6。其中归脾经药的使用频率最高,余药尚有(按降序排列)归胃经者、归心经者、归大肠经者、归肺经者、归肝经者、归肾经者、归三焦经者以及归胆经者。见表7。
  2.3.6 癫狂类成方制剂 所含药物使用频率前10位者为(按降序排列)木香、沉香、丁香、肉豆蔻、诃子、红花、木棉花、牛黄、乳香、余甘子、檀香、降香、阿魏。见表6。其中归脾经药的使用频率最高,余药尚有(按降序排列)归胃经者、归心经者、归大肠经者、归肝经者、归肺经者、归肾经者、归三焦经者以及归胆经者。见表7。
  3 讨论
  3.1 民族医药的用药归经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民族药成方制剂在治疗脑病时,归脾经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细分而论,它在治疗中风、眩晕、不寐、癫狂时,使用频率最高者均为归脾经药物,而在治疗头痛时,归肝经及心经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归脾经药物的使用。
  3.1.1 重用归脾经药物治疗脑病的机理 中医学认为,脑与脾的关系十分密切:1)脑与脾通过经络系统紧密相连:脾胃同居中焦,共为后天之本,通过经络相互络属,而胃经循行过脑,正如《灵枢·经脉》载:“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等;2)只有脾胃健运方能充髓养脑:《素问·五脏生成篇》载:“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经脉》又载:“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亦言:“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可见人之脑髓虽由先天之精而成,然需后天五谷津液充养,而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可化谷为精以充髓养脑;3)人的神志活动由脑脾共宰:明代医家李时珍首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指出脑与人的神志活动密切相关。中医又有五神脏之说,正如《素问·宣明五气论》所言:“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载:“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说明脑和脾均与人的精神情志相关,二者通过共司神明而紧密相连。综上所述,脑与脾可通过经络系统、化髓充脑、神明共宰等方面相互联系,故重用归脾经的药物治疗脑病有理可循。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现代医学亦提出了脑-肠-菌轴理论,认为脑与胃肠之间可以通过以下多条途径相互影响:1)神经系统途径:胃肠道由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以及肠神经系统共同支配,因此脑与胃肠道可通过上述神经系统相互影响;2)内分泌系统途径:主要以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激素为媒介,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途径互为作用;3)免疫系统途径: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影响脑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发育、成熟及分化倾向,以此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4)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动物实验[10]证实,肠道菌群可影响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从而影响脑内环境的稳定性。与之相应,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小肠主受盛化物,大肠主传导糟粕,四者共司人体的消化吸收,因此脾与胃肠密不可分。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3.1.2 头痛重用肝、心归经药物的机理 《黄帝内经》中就有肝与头痛相关的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言:“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后世历代医家对肝与头痛的关系亦多有论述,如元代医家朱震亨认为头痛是肝风夹痰上扰脑窍所致,故治疗头痛应重用归肝经药,其《丹溪心法》载:“头痛须用川芎”[11];《奇效良方》亦言:“不言风者,是言经之本也,世言风者,是言经之标乎,何不明少阳厥阴头痛者,令人偏头痛,其经肝胆风木为邪也”,明确指出偏头痛的发病与肝风相关。
  中医学认为,肝与头痛尤其是内伤头痛密切相关。首先,足厥阴肝经循行至脑,二者通过经络系统紧密相连,《灵枢·经脉》载:“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再者,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载“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唯风可到”,头居人体高位,因而头痛与风邪密切相关,而肝为风木之脏,故与头痛息息相关。且肝主疏泄,失职则气机不利,在血可为瘀,在液可生痰,瘀阻脑窍、痰扰清空均可致脑络不通则痛。肝亦主藏血,《温病条辨》言“肝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质疑录》载:“肝血虚,则肝火旺,肝火旺者,肝气逆也……肝血不足……为头痛”,说明肝血不足可引发升动之害从而导致头痛。临床调研[12]表明,出现频率前三的内伤头痛病机证素依次为肝阳、肝火以及血虚,说明肝经病机证素在内伤头痛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居第三位之血虚是虚证中出现频率最高者,说明它是内伤头痛发病的重要基础。而心主神明、肝主疏泄,均与调节情绪有关,这也为治疗头痛时重用归肝、心归经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3.2 民族医药与“一带一路”的香药渊源 本研究结果还可看出,无论是总体分析还是细分而论,木香、丁香、沉香、诃子、肉豆蔻等芳香药的使用频率均较高,说明民族医药十分重视芳香药物的使用。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打开了与中亚各国的贸易之门,外来香药开始引入我国[13],并为当时的医家所用,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所载的“诃黎勒散方”就使用了来自阿拉伯的香药诃黎勒。至宋代,随着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陆上丝绸之路”逐渐延伸并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中外之间的医药交流也随之出现了空前繁盛,而输入我国的大批药物中又以芳香药居多,如《宋会要辑稿》载,绍兴25年(1155年),从占城运进泉州的商品,仅香药一项即有沉香等7种,共63 334斤,以至于当时的海上贸易通道又被称为“香药之路”[14]。不仅如此,一些源于波斯等地的芳香药物也开始在国内栽种,外来香药通过本土化种植影响着中国医学[15]。而本研究表明民族医药重视芳香药物的使用,这从用药特色的角度,揭示了我国少数民族与古丝绸之路的不解之缘。
  2013年9月及同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分别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自此,“一带一路”倡议正式走向世界[16]。由于“一带一路”来源于我国古丝绸之路,因此本研究结果赋予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民族医药色彩,也提示民族医药可借力于“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平台,与沿途各传统医药优势互补,以期更好地发展并发扬光大[17]。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因资源有限,在可使用的数据库中未检索到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其他少数民族成方制剂相关文献,故本研究仅整理了藏、蒙、维、傣、苗、彝6个少数民族的民族药成方制剂;且本研究立足于中药归经理论,故剔除了无明确经络归属的各民族习用药物。
  综上所述,民族药成方制剂重用归脾经药物治疗脑病。细分而论,在治疗中风、眩晕、不寐、癫狂时最常用的均为归脾经药物,而在治疗头痛时,不仅较多用到了归脾经药物,更重视归肝经及心经药物的使用,可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的遣方用药提供参考;同时,民族医药亦善用芳香药物,不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思路,也从用药特色的角度为我国民族医药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提供了证据,赋予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民族医药色彩,并为发展、发扬民族医药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志勇,李彦文,朴香兰,等.论中药与民族药的关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26-28.
  [2]宋民宪,钟国跃,杨明,等.民族药成方制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钟赣生,高学敏,郭建生,等.中药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2-10.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385.
  [5]中華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6]周仲瑛,金实,李明富,等.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46-150,155-159,288-294,297-302,304-311.
  [7]程阳阳,于江泳,林灵,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J].中成药,2017,39(4):804-808.
  [8]李志勇,杨永强,李林森,等.民族药药性理论的规范化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2):2356- 2361.
  [9]王庆林,程友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少数民族药成方制剂处方统计与分析[J].中成药,2013,35(3):639-641.
  [10]Mayer EA,Tillisch K,Gupta A.Gut/brain axis and the microbiota[J].JCI,2015,125(3):926-938.
  [11]李佩珊.肝经失调在内伤头痛发病中的作用——附488例内伤头痛病机证素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12]李文涛,房晓.清肝化瘀方防治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3):1553-1555.
  [13]潘伯荣,刘文江,束成杰,等.古丝绸之路对我国民族医药学的影响[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6,35(5):1-4.
  [14]郭金龙.芳香药的历史源流考[J].中医药学报,1987,15(4):48-51.
  [15]孙灵芝,梁峻.外来芳香本草与医学经典的调适——以明朝《本草纲目》芳草、香木类药物为例[J].西部中医药,2015,28(3):57-60.
  [16]朱洪涛.关于“一带一路”中语言建设的思考[J].中国社会语言学,2015,13(2):27-31.
  [17]王云丽.“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海外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8,34(1):10-12.
  (2018-11-26收稿 责任编辑:芮莉莉)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觀察热敏脐灸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热敏脐灸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敏脐灸组(n=32)和热敏灸组(n=31),2组患者均进行热敏灸及常规针刺治疗,1次/d,治疗45 min/次,连续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 d;热敏脐灸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施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失笑散联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切口积液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行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失笑散治疗,连续治疗2周。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
期刊
摘要 目的:通過提炼热敏态腧穴的脑电功率谱密度特征指标,为临床建立热敏态腧穴的脑电客观检测技术奠定科学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犊鼻穴为试验腧穴,以同侧犊鼻穴正上4寸为对照点,采用热敏腧穴灸感法进行检测,根据施灸过程中是否发生热敏现象分为热敏态腧穴组和非热敏态腧穴组。受试者脑电数据采用美国EGI公司生产的1
期刊
摘要 目的:觀察自拟温阳消饮汤对脾肾阳虚证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保护、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
期刊
摘要 目的:觀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老年胸痹症(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减黄连温胆汤,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TC、TG、LDL-C、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平衡針结合柴胡疏肝散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以期精准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符合纳入条件DPN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平衡针结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期刊
摘要 从中、西医角度探讨慢性唇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李元文教授认为慢性唇炎以脾胃湿热为主,兼有心脾积热,提出了“湿热化燥”病机思想;在治疗方面以“湿热化燥”为病机思想基础,兼顾“辨人、辨病、辨证、对症”的“三辨一症”的治疗思想,通过横向纵向交叉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关键词 慢性唇炎;湿热化燥;三辨一症;复方紫草油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etiol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顺铂对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及二仙汤含药血清改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及顺铂处理的方法,将顺铂处理后卵巢颗粒细胞随机分为:cDDP组、cDDP+雌二醇组、cDDP+二仙汤组,另设正常组,加入相应药理血清连续培养4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
期刊
摘要 蛇六谷作为清热解毒药,在古代、现代的抗肿瘤治疗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近几年相关文献学习,从传统、现代临床用药,现代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等各方面进行综述,发现蛇六谷对毒热瘀积等各类肿瘤都有着一定的临床效果,对肺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癌等作用效果较为显著。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增强细胞免疫、细胞毒性或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相关。  关键词 蛇六谷;清热解毒;抗肿瘤;增殖;免疫;细胞毒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钩藤-石菖蒲”药对对TS模型大鼠神经递质及行为活动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泰必利组,每组8只。造模的同时开始灌胃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1次/d,连续给药4周。观察各组大鼠神经递质含量变化情况及各组大鼠在造模第7天及灌胃第14天、21天、28天刻板行为、运动行为、自主活动次数的情况,并分别进行评分。结果:与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