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赏识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l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赏识教育这一说法源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口号“要让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而现在父母对于赏识教育有一个片面的理解,他们认真让孩子自由发展,不约束批评,只看孩子闪光点忽视其缺点,就是赏识教育。那么什么是赏识教育,如何正确认识赏识教育呢?
  一、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赏识,就是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事物。
  而赏识教育是根据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他符合学生那种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赏的心理。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最本质是最殷切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而学生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未成熟的具有社会性的人,他甚至比我们成年人更渴望受到他人的赏识。
  针对学生这一特殊的心理状态,赏识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哪些可称为赏识教育呢?当孩子学会说话走路时,父母会心地一笑说句:“你真棒。”当孩子拿着不太好的成绩单回家时,父母细语安慰:“没关系,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当学生在课上没回答出问题时,老师的一句:“Never mind! Thank you!”等等。
  而眼见孩子做出不当行为(例如,辱骂他人,攻击他人)却不加以阻止,这种教育方式可称为赏识教育吗?就笔者而言,赏识教育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并不是一味的纵容孩子就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之所以被大家所接受也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二、赏识教育的优越性
  黑格尔曾说过:“存在的必是合理的。”那么赏识教育的存在也是合理的,它究竟有哪些优越性呢?
  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肯定与赞美,让其闪光点更亮,以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或许我们都已耳熟能详。“四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如何开展赏识教育
  前面我们已经很清楚的认识赏识教育,但是如何开展赏识教育才能帮助孩子完善自我呢?下面我们介绍在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所运用的方法。
  1.多方引导,培养学生的自赏能力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
  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赏识,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学生更是渴望受到赏识,他们很容易被他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 和赏识。面对这些学生仅仅依靠教师“孤军作战”去赏识,是不容易奏效的,这就需要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校,利用群体赏识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不乏其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音乐会、画展、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开式,者可以为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创造条件。
  2.父母参与赏识教育
  父母参与赏识教育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家庭气氛,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让孩子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父母应该怎么做呢?首先,端正父母教育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对孩子的溺爱、娇宠只会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
  四、赏识教育的局限性
  日本教育者曾经把孩子的成长过程比喻成一棵小树的长成,而老师和家长则是修剪树枝的人,我们必须把那些长歪的或斜的枝干给剪掉,使这棵树向上长面不是斜着长。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刚甘愿意放弃这项工作,作为一个旁观者去欣赏孩子不该有的行为举止——任其自由生长。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也就说明了对孩子也要有一定的原则性,所谓自由也是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范围内的自由我们大力提倡,然而在范围外的我们要坚决抵制。作为家长和老师必须明确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孩子犯了错就该批评,因为孩子是需要教育的未成熟的社会人,他们会形成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认识和态度,然而认识和态度形成时间越早越难改变。因此,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明确的告知什么是对和错,不能忽视他们的缺点,也是孩子的一部分,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缺点。
  五、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上最伟大的职业就是教师。”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我感觉到肩上沉重的担子,在幼儿园工作的时间里,我清楚的看见许多家长对孩子放纵的教育方法,而当我与他们聊天时,他们居然认为那是赏识教育,可见,他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可避免地犯了些偏差和错误。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客观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鼓励,而不能滥用表扬,更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给予廉价的“赏识”。过度的表扬鼓励,有时会让学生感到赏识的虚伪性,从而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度赏识,多提新要求。赏识教育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关爱与期待中增强自信心,并不是溺爱和迁就。有的教师心情好时,对学生“从宽”,心情坏时就“严打”。这种情绪化的教育方式,会不自觉地夸大学生的缺点,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另外,赏识教育不是排斥、否定批评教育。善意的批评教育是必要的,在原则问题上,对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批评,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我们知道,一些不良习惯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给学生留有克服缺点的时间和空间,特别要讲究批评语言的艺术性,注重体态语言的实效性。有时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会胜过千言万语,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赏识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的優点和长处,善于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加油呐喊,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感受中,把这种外在的激励化为其内在的发展动力,并把这种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
其他文献
一、背景资料  1.基本情况  小豪,男,吴川人,生于2003年8月,两岁半还不会讲话,父母带他到医院检查才得知其听力障碍。小豪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做事腼腆。2007年2月来到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接受训练。  2.语言状况  入训时的言语状况:不大愿意开口说话,只会在家长的示范下叫“爸爸”“妈妈”,说“拜拜”等几个简单的词,但语音不清晰。  3.听力检测及助听器补偿效果  (1)纯音
期刊
一、“难”为班主任  当今的中国教育责任主要由学校教育承担,而班主任因为经常与学生深度相遇,学校的教育就主要由班主任教育构成,故而班主任这个群体的肩上承载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在2017年11月12日,湖南一所学校高三的尖子生罗某因不满老师占用一个月仅有半天休息时间看“励志片”并写观后感,用水果刀连刺了班主任26刀致其死亡。  这种事件近几年来屡见不鲜,甚至有人笑称班主任也成为高危职业了。这在让
期刊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所有在校师生为主体、以整个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它是一所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综合文化成果, 主要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度文化和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全体人员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物质文化是学校各种客观、可视的实体存在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活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制度文化
期刊
手势语是一种没有声音的伴随性语言,它是通过人的手或胳膊的动作和面部表情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一种体态语言。手势语不同于有声语言,对幼儿来说,它更加直观、具体、形象和有趣。它能有效地配合有声语言来传递信息,起到补充和强化有声语言的作用,运用得好可以大大加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一、手势语的运用在小班幼儿人际交往发展中的重要性  小班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觉行动
期刊
“语感”究竟是什么?其实说得通俗点就是语言的感悟能力。从现在对语感研究现状看,更加注重语感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课程改革步伐较慢,人们的传统观念还比较落后,现实中对于语感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着阅读教学出现一些艰难,要使语感在现实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必须加强对语感的培养。  一、语感的发展渊源  “语感”这一概念的出现,最早是由夏丏尊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对于文字应有
期刊
摘要:《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应该是一位恰当的引导者、应该给幼儿提供可展示自我的舞台、指明方向、在关键时出现,不断引领幼儿前进的导师。我们一方面给与孩子充分的信任,鼓励孩子通过自主操作活动材料,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放手幼儿自己去解决,但有些问题因为
期刊
当前幼儿园特色活动开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师们为图方便,想尽快完成工作任务,在班级特色活动的主题以及活动形式千篇一律,家长参与度不高,组织不规范,活动并无明显成效。教师们若是在活动主题选定上能拓宽思维,在活动中明确分工,充分利用家长以及周边资源,加大园所支持和宣传力度,同时不断学习与思考,敢于创新与实践,这样方能使班级特色活动“焕然一新”。  一、班级特色活动主题的选定  1.根据教师或幼儿自身特长
期刊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从高考命题中来看,近几年来,高考命题朝着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方向发展,增加了一些转化的题型,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重在考查知识的综合应用,着眼于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高考试题这种以能力立意的积极向导,决定了数学教学中必须以数形结合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应用,整体把握各部分的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形结合在每年的高考中应用比较多,如能从中发现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以生为本,突出文本解读”的理念深入人心,课堂上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老师主导。这样,我们很多老师注重了课堂主要内容的设计,而忽略了导入的设计。简单的一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某课,请打开书本第几页”。这导致本应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在一开始就平淡无味。其实,上好一堂课,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精彩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因素。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培养学生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年龄尚幼的小学生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习惯终身受益,作为学校教育者,在引导并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通过实践与学习,我认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细节做起。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