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课改一线的教师,我在教学工作中,深刻地认识到在实施新课改时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是当前每位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根据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的理论,认为只要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足够的学习时间以及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好每一门功课,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生智力上的差异不是造成大量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数学学困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造成数学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
1.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一学生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的学习方法,更没有解题后进行归纳、总结、推广和引申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数学的理解,只偏重于课本上的单一知识点,造成条件稍一变化,便无能为力。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零乱无法形成知识网络,加上理解不深,从而影响数学知识的掌握。
2. 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坚持学习
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烦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甚至由于贪玩厌学,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
3. 自卑感强,自暴自弃
由于来自老师、家长和高年级同学的影响,有些学困生在未接触到某数学知识之前,就对它有种畏惧心理。一旦接触到这些知识,稍有不慎,就会自暴自弃,认为数学不是他能学好的,最终放弃了对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转化工作的实施
分析了上述产生数学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我再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转化方法:
1. 阐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数学动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阐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及目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实用性特点,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与生产生活。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就更为重要了。在教学中,教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充分显示数学和其他学科相关联,又突出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
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应对每一位学生表现出足够的关切和尊重,尽可能地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有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他在老师的心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让他们觉得被了解、被关注、被尊重。对于学困生而言,获得教师更多的关爱,能让他们排除心理上巨大的焦虑、自卑、无助。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只有时刻精神饱满、乐观豁达,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才会感到不慌乱、乐观,从而自信地对待学习。
3. 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只有使学困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联系,协调一致了,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由于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虽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但新旧知识总是零乱的,孤立的贮存在头脑中,不能科学地形成知识网络。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解,让学困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
4. 个别辅导是对学困生进行教育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深入观察,查漏补缺,因材施教,耐心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他们发生根本性的转化。
5. 品尝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快乐
对于自卑感强、自暴自弃的学生,教师尤其要注意引导他们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正确把握。对学困生的要求要恰当,一步步地引向深入。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让学困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逐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6. 表扬鼓励为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表扬和鼓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的关系。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师生间的双向努力,取决于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对于缺乏毅力、暂时表现后进的学生,更应在学习上关心,在生活上帮助,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老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希望。此外,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还要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应加以指责,而应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寻找正确答案。在教学形式上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和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成就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
总之,数学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责,切实把新课改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得到完善。
(通渭县鸡川中学)
一、造成数学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
1.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一学生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的学习方法,更没有解题后进行归纳、总结、推广和引申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数学的理解,只偏重于课本上的单一知识点,造成条件稍一变化,便无能为力。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零乱无法形成知识网络,加上理解不深,从而影响数学知识的掌握。
2. 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坚持学习
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烦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甚至由于贪玩厌学,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
3. 自卑感强,自暴自弃
由于来自老师、家长和高年级同学的影响,有些学困生在未接触到某数学知识之前,就对它有种畏惧心理。一旦接触到这些知识,稍有不慎,就会自暴自弃,认为数学不是他能学好的,最终放弃了对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转化工作的实施
分析了上述产生数学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我再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转化方法:
1. 阐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数学动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阐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及目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实用性特点,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与生产生活。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就更为重要了。在教学中,教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充分显示数学和其他学科相关联,又突出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
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应对每一位学生表现出足够的关切和尊重,尽可能地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有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他在老师的心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让他们觉得被了解、被关注、被尊重。对于学困生而言,获得教师更多的关爱,能让他们排除心理上巨大的焦虑、自卑、无助。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只有时刻精神饱满、乐观豁达,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才会感到不慌乱、乐观,从而自信地对待学习。
3. 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只有使学困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联系,协调一致了,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由于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虽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但新旧知识总是零乱的,孤立的贮存在头脑中,不能科学地形成知识网络。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解,让学困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
4. 个别辅导是对学困生进行教育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深入观察,查漏补缺,因材施教,耐心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他们发生根本性的转化。
5. 品尝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快乐
对于自卑感强、自暴自弃的学生,教师尤其要注意引导他们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正确把握。对学困生的要求要恰当,一步步地引向深入。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让学困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逐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6. 表扬鼓励为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表扬和鼓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的关系。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师生间的双向努力,取决于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对于缺乏毅力、暂时表现后进的学生,更应在学习上关心,在生活上帮助,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老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希望。此外,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还要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应加以指责,而应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寻找正确答案。在教学形式上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和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成就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
总之,数学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责,切实把新课改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得到完善。
(通渭县鸡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