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岩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u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打球回来,站在六楼新宿舍的阳台上,风无视我,急急地远离这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向原野窜去。不远处是一座孤零零的山,我想,在大学最后的这一年中,我需要不断地描述这个光秃秃的山坡。
  最近我总在重复一些事,如比想同一段往事,听同一首歌,看同一篇文,即使这样并没多大意义,仅是在新环境里对一些旧事物的怀念,似乎这会变成一种习惯,就像每天在阳台站一会儿,看一看那座孤独的山。
  一座没有花朵树木的山坡,适合埋葬那些在意外中死去的人,我记得这样的一件事,在我的故乡,有那么一座山,在少年时期死去的人,都是被丢弃在那里,尸骨融入泥土,或者被野兽吃掉。
  小时候,受鬼神思想影响,那座山一直是小伙伴们的禁地,即使那儿的牛草长得非常的好,即使在那儿可以一窥村庄的全貌,但没有一个小伙伴敢上去。在许多年之后,高考之后,我才有勇气爬上那座杂草丛生的山坡,去寻找那些在少年死去的玩伴的尸骨,也许是对一种人文的考究,也许仅仅是想证明自己的胆量,遗憾的是,将整座山坡走完,却没发现一具尸骸。
  初中,少年不更事,每次看着高年级的学生拿着一本书,走向学校后的山坡,便觉得这是极其潇洒的,后来这种习惯就变成了我初中生活的一部分,拿上一本书,小说或者是教材,便向着同一个地方奔去。
  那地方是一个高高的山岗,边上有一块直面城镇的岩石,是那座山的上风口,记得初中的时候,喜欢拿上一本教材资料书,记完一页,便撕掉一页。我不知道那些书页最终飘向了何处,我也不知道现在的自己还记得多少那些知识,但我知道,那是性格中安静的那部分的开始。
  回到目前六楼阳台前的这座远山,我想它的陌生,它的孤僻,它荒无人烟目前还不会被打扰,毕竟它无法隐藏人类社会中那些微小的秘密。但我很担心,无数座山的生命被销毁,无数座山变成了我现在住的宿舍与我们的教学楼。它也会一样吗?
  楼下的工人都还在,把那些不愿填路的石头敲碎,把那些死了的树木拖走,把那些在别处生活的草木强行植入这块石头横飞的土地,工人都是善良的人,他们认真工作,礼貌待人,无可厚非地对待每天的生活。
  我又要开始回忆,另外一段生活,一个工地,在另一个孤独的山岗。冬日,阳光变的稀少,细雨总是下个不停,每天睡得很晚,起得很早,躺下是一种享受,每天开始工作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害怕拿起那些铁锤,害怕去触摸那些湿漉漉的混凝土,手指因为寒冷长起一些冻疮,在温和的时候又会变得奇痒无比。
  生活变得很慢,很慢,像蜗牛的爬行,每天的细雨连绵不绝,让人看不到一段生活的边缘,不过一段生活终究要过去,然后我们回到新的生活中开始回忆那些远去了的日子。就像现在的我,甚至记不清楚曾经的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事,只知道在夜晚倒在床上便可以很快地睡去,梦中可以去一些很远的地方,过着一些安逸不劳累的生活,但梦醒便知在何处。一个大风刮过的山岗,带着草木与碎石横飞。
  一些时日,翻越过无数的高山与河流,我不断地去触摸那些农民工的生活。在一家家的工厂,磨平了年少的锐角,我知道生命以另外的一些形式他们在远方的那些工厂存在,带着不可抗拒的命运的味道。
  一直喜欢听李宗盛的《山丘》,带着一种生命无可追求的苍凉。那句“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等候”的歌词,总在不同的时刻打动我。是的,越过了一个个的山丘,有时会发现和没有越过是一样的,山丘的后面没有一个人等候,也没有一种新的生活在那儿等待着。
  六楼宿舍阳台前的远山的后面又会有什么呢?
  生活的多变性,让我感到生命的意义在于期待不同的生活,我害怕有一天生活变得规律不断重复。就像曾经和一群人在一个三楼车间一样,每天的生活与昨日与明日并不会有多少改变,唯一有所改变的仅仅是产品不同而已,大同小异。
  我很庆幸自己的生活还有无数种可能。
  就像少年时坐在高高的山岗上看书,就像这几年流连于一些工厂而过段时间又坐在安静的教室听大学老师讲课,就像对于职业的选择并不想拘泥于某种固定状态,我知道,这会让我感到恐慌。更微小些,就像我在街道上行走,突然间会遇到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然后一起去吃饭讲诉曾经在一起的日子。我知道这样的可能性有时会变得很小,但处于某一种境地的时候,生活还能有这种可能,这让我感到心安。
  远山的生命处于某种不变应万变的境地。谁又能说这其中没有生命的真谛呢?
  我相信不仅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越过了许多的高山,更多的时候,一座山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并不在于翻越。
  朋友刚从故乡考上一所大学,在宿舍后面同样的有一座山,象征着宁静。夜幕降临,夕阳的余晖留在山岳的顶头,像一个金光闪闪的罗汉。
  在东部平原地区想看见一座山丘都很艰难,朋友便是那个地方的人,山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只是平常事物,生活中习以为常,开门见山,但对于她来说,却是别样的风景。
  她说她很喜欢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去看那座山岭,也喜欢在每日的清晨去看那树木丛生的苍郁绿色。
  我想一座山对于人的意义有时却是心中的山岭,在那儿矗立着,等待着一个人经历过万苦千辛终于达到某种荣辱不惊的境界,那么这样的一座山是否便是用另外的一种翻越呢?
  苏东坡有这样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处高低各不同”。我不知道可不可以用来形容这各式各样的生活,每个人的生活有时并不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是却无可奈何地过下去。
  前几日,一个摄影师朋友跟我说,很羡慕我现在还在学堂的生活,安静,没太多的喧嚣与烦恼。我却知道自己一直都不满意如今的状态,这样的安静让人感到非常的不安,有些虚度日子的恐慌。我也跟他说,更喜欢他在世事中忙碌的生活。
  法国诗人兰波曾说过生活在别处。
  但生活其实也是在我们的手中,没有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仅仅是因为我们的视角一直都是从自己的眼睛中发出,看到的别人的生活状态,而不会从别人的视角来看自己。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然而我知万物终有尽时,一座山从远古走来,在同一个地方矗立上千年,却一朝终毁。一砖一瓦有一砖一瓦的生命,大楼林立,却实质相同。
  生活也是同样。即使我们不如远山,能够待在一个地方数十年数百年,即使一朝毁于一旦,被风带向遥远的地方,或者被草木的根须肢解分离。
  但生命仅仅是生命的本身,而无其他。化用余华《活着》中一句话来结束:而远山也仅仅是远山,远山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远山。我所强加上的孤僻与慌乱仅仅在我的心中,与它无关。
其他文献
来济南,必经过那里  不是绕不开,却次次打那经过  次次想起美好的青春  时间在美好里取走了快乐  赶跑了你  记得那次,我凭感觉再次走进去  拐拐弯弯的巷道  熟悉的人,熟悉的事  却不见熟悉的你  几年过去了,有人说  你过得并不好  我只想说,生活有很多不如意  就像此刻堵在北园高架上的车一样  致M  你说,你被伤怕了遍体鳞伤  我也感慨  孤独和害怕  总是种植在离别后的心里  你说,期
期刊
为向上的枝条,申请一棵健康的树  为皲裂的泥土,申请一场好雨  为荒芜的山川,申请一片森林  为蓝蓝的天空,申请大片白云  疼痛不是来自伤口  一场四月的雪  梨花白骨地惊醒了春风  我们都不意外  这里的申请和假设  一次次发生在春天  森林里  大山里,树的部落间  包罗的万象  散发各体不朽的味道  驯鹿发情的信息在山岭之外  寻踪而至的鄂温克,林中  彪悍的莫尔盖,口弦琴吹的  和猎枪一样
期刊
空谷风过、簌簌落叶、而后有歌声若隐若现  没有人唱、没有人和、万籁寂静有山音飘来  我相信山一定会有音有韵去歌唱,那是风在双肩吹过  我知道我一定会有模有样去聆听,那是雨在胸膛鸣响  辽阔在辽阔的山间里恣意妄为地生长,直到无限  悠长在悠长的峡谷里云起云落地逍遥,直到消亡  谁知道山音里是谁唱响第一声顿挫抑扬的风声  谁知道山音中是谁等候下一个时断时续的和弦  谁知道山音下是谁捧起再一年落叶无声的
期刊
允许我小。允许我弯。允许我静。更允许我这双鞋子流露出三年级小学生期末考试前的惊慌。  路长高了,变成山。  于是,飘满云朵的天空,近得像挂在阳台上的那件蓝色蕾丝长裙。  而风景是裸体的。  大道昭彰。允许我不东不西。允许我不南不北。路仅有一条。我不学习旁人的抱怨、犹豫、叫苦,一门心思,好好向上。  鸟,隶属于哪一家民航公司?  树荫像不像山峦免费提供的软底布鞋?  太阳,是不是宇宙的门铃?  悬崖
期刊
落日——它让自己每一天最后片刻来得迟缓  我越来越多地目睹日落了。像今天的一次,它是我曾经看过日落中最辉煌的一次,其时间只不过延续了数分钟,我懂得了“日落总是令人不安”(博尔赫斯诗句《余晖》),让诗人不安的是“最后那绝望的闪耀”,它使原野生锈。傍晚五点三十五分,太阳从县城最西北边的大山凹陷处坠下去,之前几分钟它在为此做准备,它让自己每一天最后片刻来得迟缓。我从东边的山坡上来,时时停驻小树林边,为了
期刊
1  我到锦屏西南山区的村子里做过一年小学教师。村子西南被几道高耸的山岭挡住了,虽然从地图上知道翻过山岭是哪里的境地,但一年里,我对山那边的世界一无所知。山那边,村里人这样称呼山岭后边的世界。  上着课,一个村妇风风火火堵在教室门口,我还没来得及问话,就被她一连串陌生的方言弄得摸不着头脑。近前的学生说,她是某某的娘。我唤起那学生一问,才明白村妇刚从地里回来,下地时她把钥匙锁在家里了,来拿那学生的钥
期刊
山脚下的人喜欢将去世的人  葬在半山腰间  每个人不多不少正好  占据山间一块小小的石头  有豪华宫殿级别,也有朴素草屋级别  甚至什么都没有  只有比整座山小几万万倍的小山坡  山脚下的人总是不由自主地遥望  一座小城池接一座小城池  一小间挨着一小间,一个小山坡又一个小山坡  在半山腰间仿佛有一个崭新的世界  等着,接山脚下的人过去  忘却疼痛忘却悲欢  幸福甜美安静地生活  第十三条隧道  
期刊
这些水认人  看见我,就飞,曾告诉我的朋友  箬寮的水是会飞的  真的,在这里  亲人彼此相遇,也不需太多的言语  一个姿态,一声问候  都是轻轻的  这些水,有时候是俏皮的  仿佛贪玩的小孩  故意将我的名字涂改,让它湿,让它长翅膀  穿花衣裳  与猴头唱大戏,与三叠瀑  一起飞  这些水有许多朋友,我是陌生的  但它们以树牌的方式  迎迓我——  化香、杜英、白辛、拟赤杨、虎皮楠、云山青岗  
期刊
村庄,是村民们生活的福地,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一年四季美景交替变化,春光里花香满盈,夏风中浓荫蔽日,秋雨中霜叶似火,冬日时翠绿常延。这里更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大宝库,有花、有树、有草、有各种野生动物,还有数不清的野果,有名的,没名的,直立着、攀援着、匍匐着、斜伸着,点缀在村庄的页面上,让在乡村长大的孩子循着那经久弥香的味道,不断刷新着成长的足迹,而那味道更是足以眷念一辈子。  红籽  红籽是村里人
期刊
人生土是根,命存地为本。  ——录于车田村土地庙  一  夜,是时间投在山村大地上的影子,偶尔的犬吠,一如村庄的梦呓。月光刚刚飘过天井上空的檐头,鸡一啼,母亲就醒了,她窸窸窣窣地起床,厨房的灶窟里就有了噼啪的声响。似乎,每一年稻子的开镰,都是这样的前奏,而且以月光与曙光为夹层。当我醒来时,厨房饭甑里的饭都蒸熟了,茶筒里已灌了开水,母亲和禾镰却不见了踪影。  村庄田野上最早的开镰,总是以母亲躬身的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