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对于中学生作文写作的取向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化写作能力”;二是要求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的表达。[1]目标明确了许多年,实际课堂也演绎了许多年。但是,时至今日,一些关心教育的专家们依旧在为符合课标精神的佳作难觅而痛心,许多老师依旧在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停滞不前而困惑,许多学生依旧在为作文而伤神。作文教学是语言文化的创造过程,是拥有一定语文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创造是基于支撑对话活动的学习环境的创造;这种沟通应当是以教师角色转变为前提的沟通。如果说我们的学生在作文的学习中是“思海泛舟”,那么教师所提供的引导和支撑就是给予学生前进中最好的双桨。
一.顿悟中选择,为习作提供内容上的支撑
习作构思是否成功,取决于学生“记忆材料库”信息的丰富度,搜索意识的明确性和选择信息的合理性。“记忆材料库”的构成既包括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也包括学生在课内或是课外的语文知识积淀。“语言材料”这些已输入语言属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范畴,它们是学生习作时的源头活水。
当今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有机会观赏雄峰的峻峭,有机会聆听大海的咆哮,可以在古典名著中浸润心灵,也可以在网络文学、流行小说中采撷热情。他们的语言材料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可是在面对一个可以让他们表达的作文题目时,他们茫然了;面对老师所呈现的定性、定式和定量标准时,他们失语了。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是因为学生缺少搜索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有意识、有方向地引导学生寻找诠释题目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回味自己所曾有过的生活、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顿悟中进行材料的选择。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直觉理论提出直觉即顿悟。在创作中,我们把这种直觉、顿悟又说成是灵感,它是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产生的特异心理现象,具有偶然突发、不期而至的特性,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什么时候来临,完全不受人的自觉意识的支配和控制。[2]灵感看似很玄妙,但是它本身是以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越丰富,直觉、顿悟能力就越强,越容易迸发灵感。基于此,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的切入点就应当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教师提供的一句名言,一个画面,一个故事或许就能促成学生顿悟,进而从“记忆材料库”中迅速地提取合宜的信息。例如笔者引导八年级学生写作《向你讲述我的童年》时,我给学生出示了一些画面和相应的比较有诗意的句子:“我的童年很长,一头系在妈妈渐白的发梢,一头醉入了晚归的夕阳”,“泪,流出来的悔,留下的是绵绵的爱”,“春天的田野刚刚苏醒,小小的金色蒲公英在阳光下做着纯洁的梦”,“小学的周老师胖胖的,在她脸上从不凋谢的是一种略带红晕的笑意,就像是那天边盛开的晚霞”……通过这种意境的创设,让学生去寻找自己真实的童年。作文中的寻找原本是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而从大量芜杂纷繁的材料中筛选出最能反映自己童年记忆的“点滴”“鳞爪”,来对于学生而言绝对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意境的创设旨在于帮助学生唤起曾有过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一些体验。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会深化,细化,进而在顿悟中达到选材的个性化。
二.指导语言表达,为习作提供形式上的支撑
如果说顿悟是一种大脑的智力风暴,那么表达则是一种才情。公式化的描写,陈旧的比喻,成人化的语言,这些又都一致地传递着伪圣化的情感。为什么我们学生或敏锐灵活或细腻精巧的感悟能力在作文里却无从体现呢?孙绍振教授在《文学创作论》一书中说:“不管作家的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多么强大,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语言加以表达,一切都会落空。”将抽象的感知转化为具体的语言的能力匮乏,导致一些学生在习作构思时,纵使已是心潮澎湃可是下笔写作时却是语塞不能言,以至于只能模仿套路、虚构情节、伪化情感。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有步骤、有层次、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驾驭语言、磨练语言的科学指导,为他们语言素养夯实基础。这就是老师所能给予的习作中最为重要的支撑。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曾尝试采用的一些方法。
其一,“佳句”大看台。
这里的“佳句”一般我会在学生作文或是札记中选取。这些出自身边人手笔的“佳句”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能够刺激他们语言意识的觉醒。当然这些佳句也许还不够完美,也许会伴随着一些借鉴和模仿的痕迹,但这些佳句往往是大多学生都曾经历、体验过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比如:“跑道上的王晓民犹如脱缰的野马,飞跑向前,终点线上他脸上所流露出的那种自豪感,使他看起来仿佛是一名成功独闯敌营的骁将。”“深蓝色的天空中,布满了星星的网。它们尽着自己的力量,把点点滴滴的光芒积聚在一起,像孩子们忽闪忽闪的顽皮的目光,又像是少女们含羞的眼睛。”在评析这些句子时,同学们各抒己见,总结出句子共同的优点。有了一定的认识,评句子的同学在习作时肯定会有所启发;写这些句子的同学也许在写时并不具备清醒的语言意识,但是经过老师的点拨,他们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会有更明确的方向。
其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助于语言的流畅表达。
名家之作语言内在的连贯和节奏的紧凑源自于作者思维的流畅。思维的发散力不够才是学生习作语言拘谨枯索的症结所在。鉴于此,教师就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训练。譬如针对同一题目让学生尝试多方位的思考,以不同的文体进行创作。笔者在以“爱”为主题进行习作训练时,先让学生多角度去寻觅,可以是浓浓的亲情、无私的师生情、同学之间的友情、生活中对于弱者的关爱等。然后,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进行表达训练。可以是写给母亲的一首诗,也可以是一篇记叙身边小人物奉献爱的故事,还可以围绕当今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深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讲评习作时,对于不同文体的佳作进行对比赏析,使学生感受到各种文体表达的侧重和妙处。经过多次这样的作文训练,学生会逐步习惯进行发散思维,多方向去思考,多种文体尝试写作。
三.感悟力支撑,让学生感物而动
在格式塔心理学中有个心物同形的理论。该理论指出,不论什么事物只要它的模式与人的情感模式相应,就能借以表现人的情感。从心物同形的角度看,创作是把作家的心理力场转化为有形作品的物理力场,欣赏是把作品有形的物理力场再转化为读者感受到的作者的心理力场。[3]因此,在写作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够领略到生活的丰富,才能体味得深细。
日常习作时,学生的心灵世界少有电闪雷鸣、地震海啸,更多的也许只是一些琐碎、细微的感触。善感的人往往具有雷达般的机敏和细致,对于其中的一缕思绪进行捕捉,进行放大,进行开掘,进而将瞬间心灵的颤动化为鲜活润泽的文字。这样的文字传递出的或满足,或惊喜、或陶醉,或失落的情感抒写往往最能够启人心扉、拨人心弦。比如笔者曾通过对《背影》写作特点的探究,让学生去捕捉自己亲人日常表达爱的细节。学生思考之后,创作了《爱的唠叨》《一声叹息》《爸爸的大脚》等感人的文章。在《爸爸的大脚》中小作者写到:“爸爸这双大脚,脚底下是厚厚的硬皮,一圈圈的螺旋纹路,是他每天奔波行走的痕迹,将近一尺长的脚板丈量着现实与未来的距离。这双大脚撑起了爸爸高大的身躯,撑起了我和妈妈的世界……”再比如让学生写作《街上的风景》,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悟力,笔者领着学生去街上进行了一次细心的观察。回到教室后让学生开始回味一下自己在观察中所经历的一些心灵的颤动。一个学生说道,他觉得街上最美的风景是一个擦皮鞋伯伯的微笑。那个伯伯没有腿,整个身体就匍匐在一个垫子上,他很热情地招呼着来找他服务的客人,擦得很认真,脸上始终带着微微的笑意。顾客递给他酬劳时,他微笑着,笑容里满是感恩。他进而想到了,一个人不管是身处卑微还是遭遇不幸,只要能微笑着面对生活,他的人生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次普通的习作因为他心灵里那份纯真而让人感动。有了情感的出席,文字才能繁衍出丰润的意蕴。
语言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学生作文前是否进行系统的观察指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速度、写作内容。指导过的学生作文平均篇幅远远长于没有得到指导的班级。在指导方式上,进行过范文、实际活动(如多媒体演示、观察、活动)指导的班级,学生作文成绩、文章的平均字数明显优于作文前无指导的班级。[4]我们的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他们的生活富有激情和趣味,习作时只要我们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恰当的支撑,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相信就能让他们走出写作上的困境,自由挥洒他们的才情。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版。
[2][3]刘永康主编,《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P175-P180。
[4]彭聃龄主编,《语言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P241。
许平伟,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语文教学论2009级研究生。
一.顿悟中选择,为习作提供内容上的支撑
习作构思是否成功,取决于学生“记忆材料库”信息的丰富度,搜索意识的明确性和选择信息的合理性。“记忆材料库”的构成既包括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也包括学生在课内或是课外的语文知识积淀。“语言材料”这些已输入语言属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范畴,它们是学生习作时的源头活水。
当今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有机会观赏雄峰的峻峭,有机会聆听大海的咆哮,可以在古典名著中浸润心灵,也可以在网络文学、流行小说中采撷热情。他们的语言材料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可是在面对一个可以让他们表达的作文题目时,他们茫然了;面对老师所呈现的定性、定式和定量标准时,他们失语了。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是因为学生缺少搜索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有意识、有方向地引导学生寻找诠释题目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回味自己所曾有过的生活、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顿悟中进行材料的选择。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直觉理论提出直觉即顿悟。在创作中,我们把这种直觉、顿悟又说成是灵感,它是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产生的特异心理现象,具有偶然突发、不期而至的特性,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什么时候来临,完全不受人的自觉意识的支配和控制。[2]灵感看似很玄妙,但是它本身是以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越丰富,直觉、顿悟能力就越强,越容易迸发灵感。基于此,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的切入点就应当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教师提供的一句名言,一个画面,一个故事或许就能促成学生顿悟,进而从“记忆材料库”中迅速地提取合宜的信息。例如笔者引导八年级学生写作《向你讲述我的童年》时,我给学生出示了一些画面和相应的比较有诗意的句子:“我的童年很长,一头系在妈妈渐白的发梢,一头醉入了晚归的夕阳”,“泪,流出来的悔,留下的是绵绵的爱”,“春天的田野刚刚苏醒,小小的金色蒲公英在阳光下做着纯洁的梦”,“小学的周老师胖胖的,在她脸上从不凋谢的是一种略带红晕的笑意,就像是那天边盛开的晚霞”……通过这种意境的创设,让学生去寻找自己真实的童年。作文中的寻找原本是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而从大量芜杂纷繁的材料中筛选出最能反映自己童年记忆的“点滴”“鳞爪”,来对于学生而言绝对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意境的创设旨在于帮助学生唤起曾有过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一些体验。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会深化,细化,进而在顿悟中达到选材的个性化。
二.指导语言表达,为习作提供形式上的支撑
如果说顿悟是一种大脑的智力风暴,那么表达则是一种才情。公式化的描写,陈旧的比喻,成人化的语言,这些又都一致地传递着伪圣化的情感。为什么我们学生或敏锐灵活或细腻精巧的感悟能力在作文里却无从体现呢?孙绍振教授在《文学创作论》一书中说:“不管作家的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多么强大,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语言加以表达,一切都会落空。”将抽象的感知转化为具体的语言的能力匮乏,导致一些学生在习作构思时,纵使已是心潮澎湃可是下笔写作时却是语塞不能言,以至于只能模仿套路、虚构情节、伪化情感。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有步骤、有层次、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驾驭语言、磨练语言的科学指导,为他们语言素养夯实基础。这就是老师所能给予的习作中最为重要的支撑。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曾尝试采用的一些方法。
其一,“佳句”大看台。
这里的“佳句”一般我会在学生作文或是札记中选取。这些出自身边人手笔的“佳句”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能够刺激他们语言意识的觉醒。当然这些佳句也许还不够完美,也许会伴随着一些借鉴和模仿的痕迹,但这些佳句往往是大多学生都曾经历、体验过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比如:“跑道上的王晓民犹如脱缰的野马,飞跑向前,终点线上他脸上所流露出的那种自豪感,使他看起来仿佛是一名成功独闯敌营的骁将。”“深蓝色的天空中,布满了星星的网。它们尽着自己的力量,把点点滴滴的光芒积聚在一起,像孩子们忽闪忽闪的顽皮的目光,又像是少女们含羞的眼睛。”在评析这些句子时,同学们各抒己见,总结出句子共同的优点。有了一定的认识,评句子的同学在习作时肯定会有所启发;写这些句子的同学也许在写时并不具备清醒的语言意识,但是经过老师的点拨,他们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会有更明确的方向。
其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助于语言的流畅表达。
名家之作语言内在的连贯和节奏的紧凑源自于作者思维的流畅。思维的发散力不够才是学生习作语言拘谨枯索的症结所在。鉴于此,教师就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训练。譬如针对同一题目让学生尝试多方位的思考,以不同的文体进行创作。笔者在以“爱”为主题进行习作训练时,先让学生多角度去寻觅,可以是浓浓的亲情、无私的师生情、同学之间的友情、生活中对于弱者的关爱等。然后,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进行表达训练。可以是写给母亲的一首诗,也可以是一篇记叙身边小人物奉献爱的故事,还可以围绕当今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深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讲评习作时,对于不同文体的佳作进行对比赏析,使学生感受到各种文体表达的侧重和妙处。经过多次这样的作文训练,学生会逐步习惯进行发散思维,多方向去思考,多种文体尝试写作。
三.感悟力支撑,让学生感物而动
在格式塔心理学中有个心物同形的理论。该理论指出,不论什么事物只要它的模式与人的情感模式相应,就能借以表现人的情感。从心物同形的角度看,创作是把作家的心理力场转化为有形作品的物理力场,欣赏是把作品有形的物理力场再转化为读者感受到的作者的心理力场。[3]因此,在写作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够领略到生活的丰富,才能体味得深细。
日常习作时,学生的心灵世界少有电闪雷鸣、地震海啸,更多的也许只是一些琐碎、细微的感触。善感的人往往具有雷达般的机敏和细致,对于其中的一缕思绪进行捕捉,进行放大,进行开掘,进而将瞬间心灵的颤动化为鲜活润泽的文字。这样的文字传递出的或满足,或惊喜、或陶醉,或失落的情感抒写往往最能够启人心扉、拨人心弦。比如笔者曾通过对《背影》写作特点的探究,让学生去捕捉自己亲人日常表达爱的细节。学生思考之后,创作了《爱的唠叨》《一声叹息》《爸爸的大脚》等感人的文章。在《爸爸的大脚》中小作者写到:“爸爸这双大脚,脚底下是厚厚的硬皮,一圈圈的螺旋纹路,是他每天奔波行走的痕迹,将近一尺长的脚板丈量着现实与未来的距离。这双大脚撑起了爸爸高大的身躯,撑起了我和妈妈的世界……”再比如让学生写作《街上的风景》,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悟力,笔者领着学生去街上进行了一次细心的观察。回到教室后让学生开始回味一下自己在观察中所经历的一些心灵的颤动。一个学生说道,他觉得街上最美的风景是一个擦皮鞋伯伯的微笑。那个伯伯没有腿,整个身体就匍匐在一个垫子上,他很热情地招呼着来找他服务的客人,擦得很认真,脸上始终带着微微的笑意。顾客递给他酬劳时,他微笑着,笑容里满是感恩。他进而想到了,一个人不管是身处卑微还是遭遇不幸,只要能微笑着面对生活,他的人生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次普通的习作因为他心灵里那份纯真而让人感动。有了情感的出席,文字才能繁衍出丰润的意蕴。
语言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学生作文前是否进行系统的观察指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速度、写作内容。指导过的学生作文平均篇幅远远长于没有得到指导的班级。在指导方式上,进行过范文、实际活动(如多媒体演示、观察、活动)指导的班级,学生作文成绩、文章的平均字数明显优于作文前无指导的班级。[4]我们的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他们的生活富有激情和趣味,习作时只要我们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恰当的支撑,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相信就能让他们走出写作上的困境,自由挥洒他们的才情。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版。
[2][3]刘永康主编,《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P175-P180。
[4]彭聃龄主编,《语言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P241。
许平伟,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语文教学论2009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