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农村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相比,在能力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在写作水平上的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语言组织能力差,语言缺乏色彩,方言土语多,语言不够精炼,组织表达能力差,内容空洞、无新意,写作方法死板不自然。 那么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在哪呢?
第一, 语言环境差,不讲普通话。孩子没有说普通话的环境 ,方言土语跟普通话差别很大,从书面语到口语的差距太大。孩子即使写真人真事也很难表达清楚,语言啰嗦,不简练。
第二,写作起步晚。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师只重视识字教学,而忽视了说话、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孤立的教学生字,没有很好地将识字、说话、写话有机的结合起来。
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程序缺乏整体规划。各年级的作文只注重训练目标,不注重作文坡度及年纪作文间的衔接。有的教师为了迎接考试而给学生写出范文,让学生背诵。这些做法也是不正确的,作为作文教学的教师,应把握大纲,明确各阶段作文教学重点,站在分切交流组合的角度,进行作文教学,绝不可为了作文而作文,将作文教学孤立与其他教学内容之外,护士看它们的联系。
课堂教学方法陈旧、质量不高。尽管改革大潮对教学有冲击,但没有根本变化。不管哪个年级,也不管指导什么题目,机械的运用“命题——写作——批改——讲评”的固定模式进行作文教学,欠缺实地考察和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
从作文教学量来说,写作训练次数少。小学指导作文一般规定每学期八次,学生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只有几十次作文。近几年,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让学生完成作文数量而已,农闲多做,农忙少做,故而学生没有作文兴趣,相互敷衍塞责,其真正得到训练的次数更少了
写作的欲望在少量实践性阅读中被扼制小学生最多的获取正确认识的实践方式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因此,作文教学中,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读书的重要性,让他们爱看书,多看书,看好书。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阅读和写作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吸收得好,才能倾吐得好。所以,面对这群知识结构还不完善,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还呈现不协调的孩子来说,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孩子阅读显得多么的重要。
针对以上情况,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作文质量呢?
第一,转变观念,解决重手轻口的问题。从中年级开始,教学生留意周围事物,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再记下来,长此以往,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并且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为作文教学储足后劲。同时要加强作文教学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当地农村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以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规律,符合小学生能力的发展,符合作文的训练序列。
第二, 吸取课文养料,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文思想内容丰富,语言文字生动,写作方法恰到佳境,是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我们应该好好利用。但如何让他们在学语文的时候能感受、体味人类悠久的人文文化魅力呢?曹文轩教授在《草房子》一书的代跋中说:“能感动孩子的依然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可见,我们的孩子是能被感动的,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培植起文化的土壤,在学生的心田里播撒下文化的种子,势必能在文化的浸润下彰显出文化的魅力,并吸引着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读有文化气息的文字,做有文化气质的君子,写有文化底蕴的文章。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实现由读到写的过渡,提高写作水平。
第三,应把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应启发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因地制宜地用多种方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视野,丰富知识。据国外大量资料证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靠课堂的努力,二靠课外阅读的启迪,三靠课外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村小教师,应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兴趣,选取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美、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进行阅读,实现“整体感觉——部分理解——回归整体”的阅读思路,从而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第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选择自然景观,让学生留心观赏,以培养学生对食物的敏感力,逐步形成观赏记录的习惯。比如春天到田野里、池塘边、果园里,观赏、熟悉蜂飞蝶舞闹春意、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自然风光,了解“春雨润物细无声”和“微风燕子来”的美好意境;夏日到池塘看芦苇,听蛙鸣,想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艺术底蕴;秋高气爽的时节,让学生观察“铁牛满地跑,秋收种麦忙”的田间生活;冬天组织学生欣赏“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雪景,体会堆雪人、打雪仗的愉快心情。
第五,正确对待仿写现象。作文同其他记技艺的学习一样,都是从模仿起步的。实质上,模仿与创作是分不开的,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创造的则是以模仿为基础的;再者,仿写学生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减轻学生写作时的负担,缓解学生的为难情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这两方面意义上讲,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也需要从模仿入手。所谓的仿写就是对照、仿照范文,借鉴范文的某些特点进行学习运用,从中领会写作的的内容和方法,这比教师单纯讲写作技巧、方法要强得多。也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景物创造性仿写,放开学生手脚,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写作品质,可以创作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综上所述,学生习作素质的培养,应通过观察、体验、领悟指导、训练、吸收的手段加之良好的写作氛围去完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第一, 语言环境差,不讲普通话。孩子没有说普通话的环境 ,方言土语跟普通话差别很大,从书面语到口语的差距太大。孩子即使写真人真事也很难表达清楚,语言啰嗦,不简练。
第二,写作起步晚。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师只重视识字教学,而忽视了说话、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孤立的教学生字,没有很好地将识字、说话、写话有机的结合起来。
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程序缺乏整体规划。各年级的作文只注重训练目标,不注重作文坡度及年纪作文间的衔接。有的教师为了迎接考试而给学生写出范文,让学生背诵。这些做法也是不正确的,作为作文教学的教师,应把握大纲,明确各阶段作文教学重点,站在分切交流组合的角度,进行作文教学,绝不可为了作文而作文,将作文教学孤立与其他教学内容之外,护士看它们的联系。
课堂教学方法陈旧、质量不高。尽管改革大潮对教学有冲击,但没有根本变化。不管哪个年级,也不管指导什么题目,机械的运用“命题——写作——批改——讲评”的固定模式进行作文教学,欠缺实地考察和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
从作文教学量来说,写作训练次数少。小学指导作文一般规定每学期八次,学生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只有几十次作文。近几年,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让学生完成作文数量而已,农闲多做,农忙少做,故而学生没有作文兴趣,相互敷衍塞责,其真正得到训练的次数更少了
写作的欲望在少量实践性阅读中被扼制小学生最多的获取正确认识的实践方式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因此,作文教学中,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读书的重要性,让他们爱看书,多看书,看好书。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阅读和写作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吸收得好,才能倾吐得好。所以,面对这群知识结构还不完善,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还呈现不协调的孩子来说,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孩子阅读显得多么的重要。
针对以上情况,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作文质量呢?
第一,转变观念,解决重手轻口的问题。从中年级开始,教学生留意周围事物,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再记下来,长此以往,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并且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为作文教学储足后劲。同时要加强作文教学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当地农村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以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规律,符合小学生能力的发展,符合作文的训练序列。
第二, 吸取课文养料,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文思想内容丰富,语言文字生动,写作方法恰到佳境,是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我们应该好好利用。但如何让他们在学语文的时候能感受、体味人类悠久的人文文化魅力呢?曹文轩教授在《草房子》一书的代跋中说:“能感动孩子的依然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可见,我们的孩子是能被感动的,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培植起文化的土壤,在学生的心田里播撒下文化的种子,势必能在文化的浸润下彰显出文化的魅力,并吸引着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读有文化气息的文字,做有文化气质的君子,写有文化底蕴的文章。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实现由读到写的过渡,提高写作水平。
第三,应把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应启发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因地制宜地用多种方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视野,丰富知识。据国外大量资料证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靠课堂的努力,二靠课外阅读的启迪,三靠课外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村小教师,应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兴趣,选取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美、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进行阅读,实现“整体感觉——部分理解——回归整体”的阅读思路,从而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第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选择自然景观,让学生留心观赏,以培养学生对食物的敏感力,逐步形成观赏记录的习惯。比如春天到田野里、池塘边、果园里,观赏、熟悉蜂飞蝶舞闹春意、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自然风光,了解“春雨润物细无声”和“微风燕子来”的美好意境;夏日到池塘看芦苇,听蛙鸣,想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艺术底蕴;秋高气爽的时节,让学生观察“铁牛满地跑,秋收种麦忙”的田间生活;冬天组织学生欣赏“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雪景,体会堆雪人、打雪仗的愉快心情。
第五,正确对待仿写现象。作文同其他记技艺的学习一样,都是从模仿起步的。实质上,模仿与创作是分不开的,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创造的则是以模仿为基础的;再者,仿写学生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减轻学生写作时的负担,缓解学生的为难情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这两方面意义上讲,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也需要从模仿入手。所谓的仿写就是对照、仿照范文,借鉴范文的某些特点进行学习运用,从中领会写作的的内容和方法,这比教师单纯讲写作技巧、方法要强得多。也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景物创造性仿写,放开学生手脚,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写作品质,可以创作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综上所述,学生习作素质的培养,应通过观察、体验、领悟指导、训练、吸收的手段加之良好的写作氛围去完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