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实现途径,对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置的现状及问题
(一)县域内城乡师资分布不均,教师相对短缺。义务教育学校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市级以上各类先进和骨干教师四成在县镇学校,这种优质教师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是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关键所在。另外,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从教师编制上看,教师数量已经超过了编制数,但专任教师学科缺编现象严重,特别是音体美、英语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严重紧缺,有的农村学校至今甚至没有一名专业的英语教师,导致学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和进一步提升。而且,很多学校一名教师代好几门课程的现象普遍,农村与城镇教师相比,要承担更重的教育教学任务。
(二)城乡教师整体水平差异明显。一是职称结构差异显著。农村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县镇小学和初中分别低14和15个百分点。二是年龄结构分布不均。按老、中、青的年龄来分类,最佳人员组成的年龄结构应是“橄榄球”型,即中壮年人员最多,老年人和青年人较少,壮年教师身体强壮,且有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学校发展的骨干力量,农村小学专任教师老中青各占30%、39%、31%,表明农村小学缺乏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三是培训机会不均等。由于市级以上培训在人数、专业、职称、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只有个别老师有资格参加培训,即使国家级的培训也只是挑选种子教师。所以越是好教师,越经常得到级别高的培训;越是需要培训的教师,越没有机会。这就造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使得教育资源再次分配不均衡。四是农村小班额众多。农村小学班额小于等于25人的比例占到76.3%,说明教师资源过于分散,减少了优质师资力量的覆盖面,不利于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
(三)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大多是自发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地区,从欠发达地区流向较发达地区,从“普通学校”、“一般学校”流向“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等。这导致城乡间义务教育师资之间差距逐渐增大,造成教师队伍内部结构失衡,严重加剧了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
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置欠均衡的原因分析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不均衡。
二是工作生活環境条件的差异性。由于县域内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导致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工作环境条件的差异;生活环境条件的差异,使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在质量上差异显著。
三是生源的差异。由于城乡义务教育在教育资源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使得城乡学校之间生源状况差异比较明显。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使得大量的生源流向县城,又因为没有生源制约了学校自身的发展。没有生源或者没有优质生源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生存困境。
四是县域内教师流动的单一性。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呈现的主要特点是单向、非合理流动,流动方向主要是农村流向县镇、县镇流向城市、偏远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三、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待遇。政府要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积极发挥财政的导向作用,促进政府积极配套筹集资金,发展教育事业。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农村教师乡镇岗位津贴标准,设立扶持农村教育的专项补贴,给予农村教师的交通补贴、电话补贴、生活补贴等。合理设置补贴发放标准,并向教学一线教师尤其是扎根农村的骨干教师倾斜,尽可能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的教师扎根农村,为合理的配置师资奠定基础。
(二)建立流动机制,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给予流动教师流动期间的经济补偿,充分调动流动教师的积极性。县城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交流教师之所以不愿意到偏远农村学校交流,主要原因在于交流到对方学校后,会给自己的生活、家庭等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建议出台教师交流的激励补偿制度,地方财政应拨出专款建立教师交流资金,解决教师在交流后遇到的实际问题,消除交流教师的后顾之忧。另外,教育相关部门应对教师流动期间的表现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给予优秀者颁发荣誉称号,并在职称评聘中给予优先考虑。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培养上,只有增强农村教师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来规划、设计农村教师培训的目标与内容,切实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四)创建合理的教师退出制度,优化教师队伍。在现有的人事制度下,一些因病、因能力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人员长期占据着教师岗位,缺乏正常的退出渠道,年轻优秀的教师难以补充进教师队伍。因此,建立合理有序的富余教师退出机制和优秀教师补偿机制,是解决当前教师队伍配置失衡,提高全县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置的现状及问题
(一)县域内城乡师资分布不均,教师相对短缺。义务教育学校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市级以上各类先进和骨干教师四成在县镇学校,这种优质教师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是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关键所在。另外,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从教师编制上看,教师数量已经超过了编制数,但专任教师学科缺编现象严重,特别是音体美、英语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严重紧缺,有的农村学校至今甚至没有一名专业的英语教师,导致学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和进一步提升。而且,很多学校一名教师代好几门课程的现象普遍,农村与城镇教师相比,要承担更重的教育教学任务。
(二)城乡教师整体水平差异明显。一是职称结构差异显著。农村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县镇小学和初中分别低14和15个百分点。二是年龄结构分布不均。按老、中、青的年龄来分类,最佳人员组成的年龄结构应是“橄榄球”型,即中壮年人员最多,老年人和青年人较少,壮年教师身体强壮,且有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学校发展的骨干力量,农村小学专任教师老中青各占30%、39%、31%,表明农村小学缺乏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三是培训机会不均等。由于市级以上培训在人数、专业、职称、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只有个别老师有资格参加培训,即使国家级的培训也只是挑选种子教师。所以越是好教师,越经常得到级别高的培训;越是需要培训的教师,越没有机会。这就造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使得教育资源再次分配不均衡。四是农村小班额众多。农村小学班额小于等于25人的比例占到76.3%,说明教师资源过于分散,减少了优质师资力量的覆盖面,不利于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
(三)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大多是自发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地区,从欠发达地区流向较发达地区,从“普通学校”、“一般学校”流向“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等。这导致城乡间义务教育师资之间差距逐渐增大,造成教师队伍内部结构失衡,严重加剧了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
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置欠均衡的原因分析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不均衡。
二是工作生活環境条件的差异性。由于县域内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导致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工作环境条件的差异;生活环境条件的差异,使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在质量上差异显著。
三是生源的差异。由于城乡义务教育在教育资源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使得城乡学校之间生源状况差异比较明显。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使得大量的生源流向县城,又因为没有生源制约了学校自身的发展。没有生源或者没有优质生源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生存困境。
四是县域内教师流动的单一性。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呈现的主要特点是单向、非合理流动,流动方向主要是农村流向县镇、县镇流向城市、偏远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三、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待遇。政府要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积极发挥财政的导向作用,促进政府积极配套筹集资金,发展教育事业。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农村教师乡镇岗位津贴标准,设立扶持农村教育的专项补贴,给予农村教师的交通补贴、电话补贴、生活补贴等。合理设置补贴发放标准,并向教学一线教师尤其是扎根农村的骨干教师倾斜,尽可能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的教师扎根农村,为合理的配置师资奠定基础。
(二)建立流动机制,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给予流动教师流动期间的经济补偿,充分调动流动教师的积极性。县城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交流教师之所以不愿意到偏远农村学校交流,主要原因在于交流到对方学校后,会给自己的生活、家庭等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建议出台教师交流的激励补偿制度,地方财政应拨出专款建立教师交流资金,解决教师在交流后遇到的实际问题,消除交流教师的后顾之忧。另外,教育相关部门应对教师流动期间的表现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给予优秀者颁发荣誉称号,并在职称评聘中给予优先考虑。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培养上,只有增强农村教师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来规划、设计农村教师培训的目标与内容,切实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四)创建合理的教师退出制度,优化教师队伍。在现有的人事制度下,一些因病、因能力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人员长期占据着教师岗位,缺乏正常的退出渠道,年轻优秀的教师难以补充进教师队伍。因此,建立合理有序的富余教师退出机制和优秀教师补偿机制,是解决当前教师队伍配置失衡,提高全县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