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学生学习英语利用三本书自主学习能力欠佳问题的导致因素,通过大量实验和分析数据并结合国内外专家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提出的设想,描述初中英语"三本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策略和实施。这不但是初中学生摆脱大量题海战术和辅导班的创新之举,也对中学英语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
【关键字】自主学习 ; 初中英语教学 ; 实践; 创新
在我国,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慢慢接触英语学习,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之外,部分学生还在家长的要求下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尽管如此,但直至进入高中阶段,英语学习效果仍不尽人意。因为,学生不仅在实际交际过程中错误百出,尴尬不堪,就是在书面考试中也是稀里糊涂,各种语法知识纠缠不清,难以选择。高分者也缺乏实践能力。究其根源,缺乏自主性的学习能力是最主要原因。《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教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的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关键,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何谓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学习,即学习过程呈现自主、主动、创新相互依存的三个层次。在林振麟的《新课程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培养》中对自主学习是这么描述的。"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存本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意识的自觉发挥,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积极发挥,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三个特征。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已经非常清楚,但是我们要研究的三本自主学习,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广大中学生、广大学校教师、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参考依据,提出了意见建议,并充分利用身边资源,提高时间利用率,减轻因学业压力,轻松学习,提高成绩。
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中外很多教育家已经提出了很多非常权威的理论。自主学习出自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和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托尔曼的认知学习实践,即认知学习范式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学习者作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外语界有许多积极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国内,王保全在其《高中英语形成性评价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中说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地由学生学到知识转变成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能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新知识,适应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这次改革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前人的无限努力和宝贵的文献使我们研究的最好的根据。然而,从客观实际出发,现今,大部分中学生都选择在课余时间通过辅导来弥补和提高平时学习能力。但是,一味地向学生填充,只是一种填鸭式学习,学生无法进行内化,把知识吸收为自己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只是徒劳又徒时间。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学生成为教与学的主体,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没有老师的辅导,自己充当教育者,通过知识的内化,充分掌握基础知识。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初中生课余时间安排与自主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选取其中几道题目来分析。
1、关于中学生如何对待课余时间问卷调查。
分析:占大部分的同学有自己制定的学习及课余安排,但是,常常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得到实施。同样,严格实施的学生不多。
结论-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仍需教师加以引导
2、关于中学生每天生于课余学习时间量调查。
分析:课余时间对很多人来说是有的,但是不够充足。从中,我们该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如何合理安排这有限的时间?
结论-课余时间不是很多,但可利用时间还是有的。
3、关于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比率的调查。
分析:数据显示,自主学习在学生还是比较普遍的。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自己学习的习惯。但是,自主学习时间的分配却大不相同。
结论-每个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课余时间的比重各不相同,那么,怎样才算合适呢?怎么学习才算是高效学习呢?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得出结论:
第一、关于中学生课余时间的问题。课余时间在现在的中学生学习生活中占有不多的比重,但是还不是极度贫乏,只有个别学生持有贫乏的观点。广大中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的安排没有一个合适的计划,绝大多数的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不够科学,存在着时间分配不合理问题。
第二、关于自主学习的问题。自主学习在学生中占有极大比重,几乎所有学生都在课余时间有独立的学习。同样,自主学习的时间分配也存在着问题。同时,对于自主学习学习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很茫然,无非就是上辅导班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这个结论给了我们一个疑问,那么我们应如何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我们试着探索,让学生仅仅依靠三本基本书籍,即教科书、工具书(字典、语法书等)、辅导练习册,来进行训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研究开始之前,我们设想的模式,是通过充分实现教科书、工具书、辅导练习册这本书的作用,达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三大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必须保证我们能教给学生充分利用这三本书的方法。
带着这个设想模式,我们在本地的一所普通初中一个初二班里挑选了2个成绩优秀,2个成绩一般,2个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以下信息和启示。
实验一:
我们把这6个学生分别分成两组,每组有一名成绩优秀的、一般的和较不理想的。A组为1、2、3 。 B组为4、5、6. 接着,我们都给两组学生提供相同的三本基本书籍,即初一教科书、初一语法书和英汉词典、以及一本练习训练书。在实验期间,我们规定学习新学期的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我们对A组进行教学辅导,教给他们如何正确和高效利用这三本书籍的方法,然后让他们进行自学。 对B组,我们则没有进行教学和辅导,完全让他们进行自学,不可借助于其他书籍和帮助。每隔一个星期,我们对两组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所学内容的小测验。
实验一,三次测试记录统计表格结果显示如下:
(注:A组1、2、3 学生分别学习成绩是优秀、良好和较差的。B组分配也一样,两组都只利用了这三本书,没有其他帮助和书籍的查阅,且两组花费自学的时间也相同。)
上述三次测试成绩我们可以发现,通过我们教授自学方法过的A组成绩比没有受过我们辅导的B组成绩要好。况且,A组的成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则B组则成绩停滞或倒退。可见,自学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的。
实验二
我们6个同学中挑选了2个成绩最好的和2个成绩最不理想的学生来进行一下实验。我们把成绩优秀的两个,分别为1、2 编入A组,把成绩不理想的3、4编入B组。 然后我们分别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教科书进行教学,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让他们自己使用工具书来完成作业和巩固训练。我们规定两组都必须学习初二上学期的四、五、六单元,花三个星期完成,期间学生不得请教其他老师或者同学,除了自己本组的组员。三个星期以后,我们的测试结果如下:
实验二统计结果如下:
我们可以通过折线图清楚地看到两组实验后存在的明显变化。
从三次测试结果来看,A组的成绩提高速度比B组要快,且B组成绩虽有一点提高,但是成绩不稳定,一会提高,一会下降。A组两名实验者,成绩相对较好,他们在接受实验的时候,自觉性较强,且在完成作业之余,他们还交流学习,遇到难题,两人共同思考,一起解决,一起进步。而B组,由于自觉性较差,他们在接受实验时,只是被动地完成所要求的任务,且两人交流也较少。
可见,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除了老师教授的知识和方法之外,学生的自觉性、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团队的合作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实验三:
在进行上述两个实验的同时,我们又在本地一所普通中学里挑选了和实验一一样人数,一样标准的6个学生。我们相同地把他们分为2组,A组a、b、c 相应地为成绩好,成绩一般和成绩较差。B组d、e、f的学生也是和A组分配地一样,且两两对应,成绩相差很少。我们对两组都进行了辅导,主要包括教科书上内容辅导以及课下如何高效利用这三本书的方法。一星期之后,我们结束辅导,让两组人定时、定点进行自学,期间,没有任何其他干扰和帮助。但是两组进行的实验时间长度不同,A组三个星期要求只能借助于三本书进行自学,而B组我们要求六个星期进行自学,每天不间断。每两个星期,我们安排一次测验。测验结果如下:
如下是一个柱状图,直观地反映了该次实验的结果:
经过上述三次测验结果显示,A组进行实验的时间是三周,三周之后,他们采用了自己的学习模式,有的没用字典,有的不用语法书。而B组同学实验的全六周都充分利用了这三本书,A组成绩有下降,而B组成绩则得到了提高,可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坚持,要长时间地坚持才能取得效果。
通过这次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学习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和启发者。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生只要能充分利用手头的三本书--教科书,工具书和辅导练习册,学生照样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在当今这个社会,只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为学生减压,为老师减压。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俞海姣)。
[2]《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巧妙结合》(沈雨)。
[3]《浅谈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策略》(陶晓闯)。
【关键字】自主学习 ; 初中英语教学 ; 实践; 创新
在我国,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慢慢接触英语学习,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之外,部分学生还在家长的要求下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尽管如此,但直至进入高中阶段,英语学习效果仍不尽人意。因为,学生不仅在实际交际过程中错误百出,尴尬不堪,就是在书面考试中也是稀里糊涂,各种语法知识纠缠不清,难以选择。高分者也缺乏实践能力。究其根源,缺乏自主性的学习能力是最主要原因。《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教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的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关键,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何谓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学习,即学习过程呈现自主、主动、创新相互依存的三个层次。在林振麟的《新课程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培养》中对自主学习是这么描述的。"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存本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意识的自觉发挥,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积极发挥,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三个特征。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已经非常清楚,但是我们要研究的三本自主学习,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广大中学生、广大学校教师、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参考依据,提出了意见建议,并充分利用身边资源,提高时间利用率,减轻因学业压力,轻松学习,提高成绩。
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中外很多教育家已经提出了很多非常权威的理论。自主学习出自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和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托尔曼的认知学习实践,即认知学习范式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学习者作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外语界有许多积极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国内,王保全在其《高中英语形成性评价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中说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地由学生学到知识转变成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能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新知识,适应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这次改革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前人的无限努力和宝贵的文献使我们研究的最好的根据。然而,从客观实际出发,现今,大部分中学生都选择在课余时间通过辅导来弥补和提高平时学习能力。但是,一味地向学生填充,只是一种填鸭式学习,学生无法进行内化,把知识吸收为自己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只是徒劳又徒时间。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学生成为教与学的主体,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没有老师的辅导,自己充当教育者,通过知识的内化,充分掌握基础知识。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初中生课余时间安排与自主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选取其中几道题目来分析。
1、关于中学生如何对待课余时间问卷调查。
分析:占大部分的同学有自己制定的学习及课余安排,但是,常常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得到实施。同样,严格实施的学生不多。
结论-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仍需教师加以引导
2、关于中学生每天生于课余学习时间量调查。
分析:课余时间对很多人来说是有的,但是不够充足。从中,我们该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如何合理安排这有限的时间?
结论-课余时间不是很多,但可利用时间还是有的。
3、关于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比率的调查。
分析:数据显示,自主学习在学生还是比较普遍的。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自己学习的习惯。但是,自主学习时间的分配却大不相同。
结论-每个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课余时间的比重各不相同,那么,怎样才算合适呢?怎么学习才算是高效学习呢?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得出结论:
第一、关于中学生课余时间的问题。课余时间在现在的中学生学习生活中占有不多的比重,但是还不是极度贫乏,只有个别学生持有贫乏的观点。广大中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的安排没有一个合适的计划,绝大多数的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不够科学,存在着时间分配不合理问题。
第二、关于自主学习的问题。自主学习在学生中占有极大比重,几乎所有学生都在课余时间有独立的学习。同样,自主学习的时间分配也存在着问题。同时,对于自主学习学习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很茫然,无非就是上辅导班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这个结论给了我们一个疑问,那么我们应如何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我们试着探索,让学生仅仅依靠三本基本书籍,即教科书、工具书(字典、语法书等)、辅导练习册,来进行训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研究开始之前,我们设想的模式,是通过充分实现教科书、工具书、辅导练习册这本书的作用,达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三大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必须保证我们能教给学生充分利用这三本书的方法。
带着这个设想模式,我们在本地的一所普通初中一个初二班里挑选了2个成绩优秀,2个成绩一般,2个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以下信息和启示。
实验一:
我们把这6个学生分别分成两组,每组有一名成绩优秀的、一般的和较不理想的。A组为1、2、3 。 B组为4、5、6. 接着,我们都给两组学生提供相同的三本基本书籍,即初一教科书、初一语法书和英汉词典、以及一本练习训练书。在实验期间,我们规定学习新学期的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我们对A组进行教学辅导,教给他们如何正确和高效利用这三本书籍的方法,然后让他们进行自学。 对B组,我们则没有进行教学和辅导,完全让他们进行自学,不可借助于其他书籍和帮助。每隔一个星期,我们对两组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所学内容的小测验。
实验一,三次测试记录统计表格结果显示如下:
(注:A组1、2、3 学生分别学习成绩是优秀、良好和较差的。B组分配也一样,两组都只利用了这三本书,没有其他帮助和书籍的查阅,且两组花费自学的时间也相同。)
上述三次测试成绩我们可以发现,通过我们教授自学方法过的A组成绩比没有受过我们辅导的B组成绩要好。况且,A组的成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则B组则成绩停滞或倒退。可见,自学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的。
实验二
我们6个同学中挑选了2个成绩最好的和2个成绩最不理想的学生来进行一下实验。我们把成绩优秀的两个,分别为1、2 编入A组,把成绩不理想的3、4编入B组。 然后我们分别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教科书进行教学,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让他们自己使用工具书来完成作业和巩固训练。我们规定两组都必须学习初二上学期的四、五、六单元,花三个星期完成,期间学生不得请教其他老师或者同学,除了自己本组的组员。三个星期以后,我们的测试结果如下:
实验二统计结果如下:
我们可以通过折线图清楚地看到两组实验后存在的明显变化。
从三次测试结果来看,A组的成绩提高速度比B组要快,且B组成绩虽有一点提高,但是成绩不稳定,一会提高,一会下降。A组两名实验者,成绩相对较好,他们在接受实验的时候,自觉性较强,且在完成作业之余,他们还交流学习,遇到难题,两人共同思考,一起解决,一起进步。而B组,由于自觉性较差,他们在接受实验时,只是被动地完成所要求的任务,且两人交流也较少。
可见,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除了老师教授的知识和方法之外,学生的自觉性、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团队的合作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实验三:
在进行上述两个实验的同时,我们又在本地一所普通中学里挑选了和实验一一样人数,一样标准的6个学生。我们相同地把他们分为2组,A组a、b、c 相应地为成绩好,成绩一般和成绩较差。B组d、e、f的学生也是和A组分配地一样,且两两对应,成绩相差很少。我们对两组都进行了辅导,主要包括教科书上内容辅导以及课下如何高效利用这三本书的方法。一星期之后,我们结束辅导,让两组人定时、定点进行自学,期间,没有任何其他干扰和帮助。但是两组进行的实验时间长度不同,A组三个星期要求只能借助于三本书进行自学,而B组我们要求六个星期进行自学,每天不间断。每两个星期,我们安排一次测验。测验结果如下:
如下是一个柱状图,直观地反映了该次实验的结果:
经过上述三次测验结果显示,A组进行实验的时间是三周,三周之后,他们采用了自己的学习模式,有的没用字典,有的不用语法书。而B组同学实验的全六周都充分利用了这三本书,A组成绩有下降,而B组成绩则得到了提高,可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坚持,要长时间地坚持才能取得效果。
通过这次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学习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和启发者。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生只要能充分利用手头的三本书--教科书,工具书和辅导练习册,学生照样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在当今这个社会,只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为学生减压,为老师减压。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俞海姣)。
[2]《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巧妙结合》(沈雨)。
[3]《浅谈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策略》(陶晓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