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文化转型的实践——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文化促进会研究

来源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前后,新疆成立了以发展民族文化为宗旨的九个文化促进会,其中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成立的文化促进会(简称哈柯文会),是这两个民族第一次成立具有近代意义的文化团体。该团体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其活动范围遍及两个民族的聚居区。通过哈柯文会的活动将民族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快速融合,提高本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树立了民族自信,深化了国家认同,推动了新疆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
其他文献
1空间滤波器的物理意义除正在发展的焦平面凝视热象仪外,红外系统大多是光电扫描系统,进行扫描的可以是红外探测器本身,也可以是探测器前面的调制盘,这些部件一般具有采样、调制、
某连续箱梁桥遭受火损约 120min,为确认该桥是否能够继续使用,建设单位邀请相关部门对火损后的桥跨进行了检测,并结合计算对桥梁受损程度进行综合评定,认定火损剥落状态下承载能
“公民不服从”理论起源于西方社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公民不服从”理论的萌芽、确立、发展、升华四个方面粗浅地梳理了“公民不服从”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其中重点分
由伊犁翻越“冰岭”至阿克苏的“冰岭道”,自汉以来为南北疆相通孔道,在清代交通中发挥过巨大作用,又因其独特的景观和奇异的传说多为文人吟咏。咸丰年间出任伊犁参赞大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