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并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高校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
目前,乡村学校仍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薄弱、课程科学性与规范性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等难题,难以满足中小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培育积极品格的切实需求。围绕《通知》要求,加强乡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从以下三条工作路径着手——
优化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配置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乡村学校现有教师培训体系普遍缺少心理学相关内容,使得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与方法技能,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通知》指出,中小学要在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的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予以重点安排。因此,乡村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融入心理教师、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一是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情绪调节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掌握师生沟通、心理辅导、团体活动组织等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提升品德水平。二是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职业枯竭会显著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并进一步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要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促进城乡资源共享。《通知》指出,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然而,由于教师的结构性缺编,一些乡村学校无法配备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难以按时按量开设。不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语文、政治或其他学科教师代上,存在“德育”与“心育”等同、课程设计不专业、课堂内容过于空洞等问题。因此,搭建城乡学校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城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必要。如:通过建立实习基地等形式,将高校优秀的师资理论与科研成果即时转化到乡村基础教育一线;通过结对帮扶形式,由城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乡村学校开展教学指导、远程教学等工作;利用“互联网+”模式,共享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视频、课程资源等;通过开展教师在线培训、定期督导等措施,促进城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目前部分乡村学校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仍存在配套课程实施缺乏保障、教学目标针对性差、缺少校本教材或直接照搬城市学校教学模式等问题,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操难度大,难以满足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需求。《通知》强调“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规划目标及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为依据,立足促进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积极发展,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其次,要通过开展科学系统的调查评估,全面了解乡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调研结果开发特色课程。最后,结合乡村实际挖掘特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乡村的淳朴民风、优秀传统文化、优美自然环境等素材,建设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多角度推进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以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为核心。传统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基于病理心理学视角,更关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断、辅导与矫正,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发展与全面发展需求。《通知》强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大力培育學生积极心理品质”。因此,有必要推进和实施“以品格培养为核心全方位全过程渗透”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包括:基于优秀品格视角设计和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聚焦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好奇心、开放思维、积极进取的品格等,挖掘其心理潜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设计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和真实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营造良好氛围,实现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与心理危机的筛查预警。乡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般是“亡羊补牢”式的,只有当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予以重视和采取措施,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和预警,而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通知》指出,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因此,乡村学校应选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测评指标,明确筛查标准,实施并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监测体系。在对心理测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学校才能全面把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动态变化,并逐步建立“学校—班主任—心理教师”三级危机干预网络,最终形成学校统筹、分级分类管理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效减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做好特殊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与干预。《通知》指出,要及早分类疏导各种压力,注重关心帮助学习遭遇困难、学业表现不佳的学生。因此,乡村学校应关注部分“特殊学生”(留守、家庭贫困、遭遇欺凌或严重变故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做好心理辅导与干预工作。首先,乡村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教师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或学校领导、班主任、课程教师的“结对帮扶”等形式,为“特殊学生”提供情感上的关爱与支持,帮助其克服学业上的困难,解决其生活中的困扰与问题,促进其积极发展。其次,乡村学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危机的应急处理机制,对极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危机反应的学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能够精确识别并及时转介至专业的医疗部门进行诊治。《通知》指出,要“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并“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室”。因此,乡村学校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还应统筹资金,建设符合标准、设置科学的心理咨询室与心理辅导场地,完善配套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
全方位参与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有条件的乡村学校可以定期开设心理课,通过专业的心理活动课系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此外,乡村学校还可通过课程融合的方式,在校园活动、班会课或学科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发挥心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心理教师应在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特殊学生心理咨询等方面,全程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设计与规划,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强调班主任的支撑作用。班主任可以依据心理学原理,借鉴团体活动形式,定期开展主题班会、“悄悄话信箱”“我和同学心连心”等活动。三是调动学科教师全面参与。学科教师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挖掘学科课程中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内容,将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策略指导、学习习惯养成、记忆力提升、时间管理、生涯规划指导等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
促进家校社良好协同。《通知》指出,要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首先,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应以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核心,利用新生入学、考前考后、春耕秋收、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关键节点,开展多种形式(心理课、专家讲座、主题活动月、竞赛展演等)的活动,将心育融入校园文化的创设。其次,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境。学校要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向家长普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知识,同时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创伤与家庭变故,积极寻求学生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的有效支持,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社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撑。乡村社区要联合学校建立社区家长课堂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平台和渠道传播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共同关注和指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协同家庭和学校共同营造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周丽
目前,乡村学校仍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薄弱、课程科学性与规范性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等难题,难以满足中小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培育积极品格的切实需求。围绕《通知》要求,加强乡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从以下三条工作路径着手——
优化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配置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乡村学校现有教师培训体系普遍缺少心理学相关内容,使得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与方法技能,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通知》指出,中小学要在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的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予以重点安排。因此,乡村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融入心理教师、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一是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情绪调节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掌握师生沟通、心理辅导、团体活动组织等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提升品德水平。二是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职业枯竭会显著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并进一步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要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促进城乡资源共享。《通知》指出,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然而,由于教师的结构性缺编,一些乡村学校无法配备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难以按时按量开设。不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语文、政治或其他学科教师代上,存在“德育”与“心育”等同、课程设计不专业、课堂内容过于空洞等问题。因此,搭建城乡学校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城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必要。如:通过建立实习基地等形式,将高校优秀的师资理论与科研成果即时转化到乡村基础教育一线;通过结对帮扶形式,由城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乡村学校开展教学指导、远程教学等工作;利用“互联网+”模式,共享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视频、课程资源等;通过开展教师在线培训、定期督导等措施,促进城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目前部分乡村学校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仍存在配套课程实施缺乏保障、教学目标针对性差、缺少校本教材或直接照搬城市学校教学模式等问题,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操难度大,难以满足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需求。《通知》强调“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规划目标及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为依据,立足促进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积极发展,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其次,要通过开展科学系统的调查评估,全面了解乡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调研结果开发特色课程。最后,结合乡村实际挖掘特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乡村的淳朴民风、优秀传统文化、优美自然环境等素材,建设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多角度推进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以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为核心。传统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基于病理心理学视角,更关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断、辅导与矫正,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发展与全面发展需求。《通知》强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大力培育學生积极心理品质”。因此,有必要推进和实施“以品格培养为核心全方位全过程渗透”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包括:基于优秀品格视角设计和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聚焦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好奇心、开放思维、积极进取的品格等,挖掘其心理潜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设计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和真实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营造良好氛围,实现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与心理危机的筛查预警。乡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般是“亡羊补牢”式的,只有当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予以重视和采取措施,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和预警,而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通知》指出,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因此,乡村学校应选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测评指标,明确筛查标准,实施并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监测体系。在对心理测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学校才能全面把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动态变化,并逐步建立“学校—班主任—心理教师”三级危机干预网络,最终形成学校统筹、分级分类管理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效减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做好特殊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与干预。《通知》指出,要及早分类疏导各种压力,注重关心帮助学习遭遇困难、学业表现不佳的学生。因此,乡村学校应关注部分“特殊学生”(留守、家庭贫困、遭遇欺凌或严重变故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做好心理辅导与干预工作。首先,乡村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教师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或学校领导、班主任、课程教师的“结对帮扶”等形式,为“特殊学生”提供情感上的关爱与支持,帮助其克服学业上的困难,解决其生活中的困扰与问题,促进其积极发展。其次,乡村学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危机的应急处理机制,对极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危机反应的学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能够精确识别并及时转介至专业的医疗部门进行诊治。《通知》指出,要“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并“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室”。因此,乡村学校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还应统筹资金,建设符合标准、设置科学的心理咨询室与心理辅导场地,完善配套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
全方位参与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有条件的乡村学校可以定期开设心理课,通过专业的心理活动课系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此外,乡村学校还可通过课程融合的方式,在校园活动、班会课或学科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发挥心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心理教师应在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特殊学生心理咨询等方面,全程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设计与规划,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强调班主任的支撑作用。班主任可以依据心理学原理,借鉴团体活动形式,定期开展主题班会、“悄悄话信箱”“我和同学心连心”等活动。三是调动学科教师全面参与。学科教师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挖掘学科课程中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内容,将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策略指导、学习习惯养成、记忆力提升、时间管理、生涯规划指导等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
促进家校社良好协同。《通知》指出,要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首先,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应以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核心,利用新生入学、考前考后、春耕秋收、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关键节点,开展多种形式(心理课、专家讲座、主题活动月、竞赛展演等)的活动,将心育融入校园文化的创设。其次,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境。学校要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向家长普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知识,同时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创伤与家庭变故,积极寻求学生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的有效支持,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社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撑。乡村社区要联合学校建立社区家长课堂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平台和渠道传播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共同关注和指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协同家庭和学校共同营造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