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对标对表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不断规范和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堂六化”党建工作模式(“一堂”为“聚宽”讲堂、“六化”分别为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一体化设计、党建热点难点问题课题化研究、党员评价定量化考核、党员学习教育搭建多元化平台、制度建设不断科学化推进、集群化方式引领区域党建),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1.以“聚宽”讲堂为阵地,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学校在67年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聚宽”教育理念,“聚宽”教育理念包含“健康、温暖、智慧、勇敢”四个关键词。学校办学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学校党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领学校“聚宽”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创建了“聚宽”讲堂。
“聚宽”讲堂以党课、师德演讲、名家大师讲座等为载体,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核心价值观引领,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开展多种形式的微党课。开展座谈式、故事式、专题式、主题式等多种形式的微党课。仅2017年就开展微党课30多节,如《第一身份是党员,我为党旗添光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担当有为,奉献有您》等主题微党课,突出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
开展主题多样的党日活动。行政支部开展“微光益志愿者”活动,定期带领党员和学生志愿者到大兴“爱晚”养老院、方庄敬老院看望老人;高中支部开展“我说身边的好党员”“传递正能量,规范我言行”等活动,传递宽厚情怀,增强了党员的先锋意识。
开展“四有教师”师德演讲活动。“坚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以宽厚学识、仁爱之心,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等为主题的师德演讲活动,讲述十八中感人的故事,让每个人都拥有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力量,引导全校教职员工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使命。
开展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先后聘请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德、作家黄亚洲等名家大师到“聚宽”讲堂讲学20余次。他们向师生讲叙爱党爱国的情怀,忠于职守、奋发向上的敬业精神,为国争光、勇于创新的故事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
“聚宽”讲堂成为凝聚人心、凝聚共识、传播正能量的舞台,激发了教职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见贤思齐,鼓舞了他们爱岗敬业的热情和干劲。学校党委还利用学校师德墙、党员文化墙、宣传栏、校园网等阵地展示优秀党员和教师风采。
2.党建与行政工作一体化设计实施,让党建工作落地生根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党建工作必须融入中心,服务中心,调动广大党员、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党建工作只有落实在岗位上、落实在课程改革中、落实在课堂教学上,才能真正提高党建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效果和效率。
学校党委根据学校重要岗位的需要、重大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和教育教学时间、节奏,共同设计《北京十八中行动指南》和《周工作计划》。在实施中,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创优、创新、创效,通过“三优先”“五评比”“五个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优先”: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文件精神党员优先学习;重点岗位和重点任务党员优先承担;教学改革试验党员优先探索。
“五评比”活动,一比宗旨意识,是否真心实意为师生服务,践行承诺效果如何;二比担当意识,是否勇挑重担;三比进取精神,课题申报、论文撰写、教育教学改革等是否积极参加;四比团队合作,教研组、年级组、学校活动是否准时参加并出谋划策;五比工作业绩,用数据说话,是否起到了先进性和示范性作用。
“五个一”系列活动: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至少进行一次家访,至少参加一次社区服务,至少帮扶一名学生,至少撰写一篇论文。用具体行为诠释党组织的组织力、影响力,用具体行为诠释党员的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
3.党建热点难点问题课题化研究,让每个党员成为党建工作的代言人
问题之所在即研究之所在。如一线教师时间紧、任务重,专家讲党课内容多、时间长,集中上党课是一个棘手问题,还有党管人才,如何聚才、育才和成才等问题。面对这些热点难点问题,我们采取课题化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三个原则: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转化相结合,思想引领与专业成长相结合,突出研究的实用价值。
为此,我们开展了市级课题《北京十八中“微党课”实践研究》,以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党员讲党的一段历史,讲学习党的理论的一点感悟,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讲身边榜样的事迹,短、小、微的形式赢得了广大党员的好评。又如开展了区级课题《北京十八中党委“双骨干培养”实践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不仅是课题研究的对象、培养对象,更是课题的组织者、研究者、践行者,成为课题研究的主体,写感悟讲心得,人人成为党建工作的代言人。
4.“5 X”定量化考核,让每个党员明确创优争先的标准和方向
在北京市党建“B T X”框架指导下,结合学校党员工作实际,从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工作业绩五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出18个指标,即政治意识、学习情况、活动参与情况、出勤率、师德、工作岗位和工作量、建言献策、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业绩、群众满意度等,按不同权重赋分,通过党员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讨论,达成共识,制定了《北京十八中教育集团党员5 X评价细则》。党员日常工作考核和年度民主评议党员,都依据此标准开展自评和互评,评价细则成为党员党性分析的体检表和诊断书,让党员教育、管理做到有标准,有规范,有方向。
5.搭建多元化学习教育平台,提高党员学习效率和质量
创新党员学习方式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除传统学习方式外,我们还利用微信、OA办公系统开展学习。为了更好地解决工學矛盾,学校党委搭建了UMU学习平台,2017年度党员交流研讨文字达40余万字,使党员教师学习更具交互性、灵活性、及时性,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需求和供给更好地对接,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和选择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为改进学习需求和党员管理提供了大数据支持。
6.制度建设不断科学化,使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
党的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必须按党的建设规律去研究和把握,使制度建设越来越接近科学的性质或状态。学校党委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规范创新制度机制。除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外,结合校情不断研究制度的科学性,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包括管理类制度、廉政类制度、评价类制度。在科学化探索制度建设中,提高了学校党建治理水平和能力。
7.集群化推进方庄教育集群党建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北京十八中是方庄教育集群龙头校,集群涵盖46个中、小、幼和职业教育、校外教育机构。十八中党员教师到集群校上示范课、讲党课,“我们的微党课”成为集群党课品牌。
党员教师到方庄芳星园二区、三区讲党课,宣传招生政策、市区教育发展规划,看望孤寡老人;集群内师生可借助方庄教育集群云平台自由选择十八中课程,使用学校设备设施(如报告厅、天文馆、实验室等),观看“微党课”视频;每年由十八中主办方庄教育集群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至少两次。十八中在方庄教育集群中坚持党旗领航,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打破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边界,为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先进和优秀是中国共产党的特征和追求,我们将充分发挥党员的自觉性与创造性,继续建设行之有效的实践载体和动力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编辑 于萍
1.以“聚宽”讲堂为阵地,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学校在67年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聚宽”教育理念,“聚宽”教育理念包含“健康、温暖、智慧、勇敢”四个关键词。学校办学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学校党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领学校“聚宽”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创建了“聚宽”讲堂。
“聚宽”讲堂以党课、师德演讲、名家大师讲座等为载体,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核心价值观引领,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开展多种形式的微党课。开展座谈式、故事式、专题式、主题式等多种形式的微党课。仅2017年就开展微党课30多节,如《第一身份是党员,我为党旗添光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担当有为,奉献有您》等主题微党课,突出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
开展主题多样的党日活动。行政支部开展“微光益志愿者”活动,定期带领党员和学生志愿者到大兴“爱晚”养老院、方庄敬老院看望老人;高中支部开展“我说身边的好党员”“传递正能量,规范我言行”等活动,传递宽厚情怀,增强了党员的先锋意识。
开展“四有教师”师德演讲活动。“坚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以宽厚学识、仁爱之心,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等为主题的师德演讲活动,讲述十八中感人的故事,让每个人都拥有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力量,引导全校教职员工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使命。
开展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先后聘请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德、作家黄亚洲等名家大师到“聚宽”讲堂讲学20余次。他们向师生讲叙爱党爱国的情怀,忠于职守、奋发向上的敬业精神,为国争光、勇于创新的故事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
“聚宽”讲堂成为凝聚人心、凝聚共识、传播正能量的舞台,激发了教职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见贤思齐,鼓舞了他们爱岗敬业的热情和干劲。学校党委还利用学校师德墙、党员文化墙、宣传栏、校园网等阵地展示优秀党员和教师风采。
2.党建与行政工作一体化设计实施,让党建工作落地生根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党建工作必须融入中心,服务中心,调动广大党员、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党建工作只有落实在岗位上、落实在课程改革中、落实在课堂教学上,才能真正提高党建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效果和效率。
学校党委根据学校重要岗位的需要、重大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和教育教学时间、节奏,共同设计《北京十八中行动指南》和《周工作计划》。在实施中,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创优、创新、创效,通过“三优先”“五评比”“五个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优先”: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文件精神党员优先学习;重点岗位和重点任务党员优先承担;教学改革试验党员优先探索。
“五评比”活动,一比宗旨意识,是否真心实意为师生服务,践行承诺效果如何;二比担当意识,是否勇挑重担;三比进取精神,课题申报、论文撰写、教育教学改革等是否积极参加;四比团队合作,教研组、年级组、学校活动是否准时参加并出谋划策;五比工作业绩,用数据说话,是否起到了先进性和示范性作用。
“五个一”系列活动: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至少进行一次家访,至少参加一次社区服务,至少帮扶一名学生,至少撰写一篇论文。用具体行为诠释党组织的组织力、影响力,用具体行为诠释党员的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
3.党建热点难点问题课题化研究,让每个党员成为党建工作的代言人
问题之所在即研究之所在。如一线教师时间紧、任务重,专家讲党课内容多、时间长,集中上党课是一个棘手问题,还有党管人才,如何聚才、育才和成才等问题。面对这些热点难点问题,我们采取课题化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三个原则: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转化相结合,思想引领与专业成长相结合,突出研究的实用价值。
为此,我们开展了市级课题《北京十八中“微党课”实践研究》,以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党员讲党的一段历史,讲学习党的理论的一点感悟,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讲身边榜样的事迹,短、小、微的形式赢得了广大党员的好评。又如开展了区级课题《北京十八中党委“双骨干培养”实践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不仅是课题研究的对象、培养对象,更是课题的组织者、研究者、践行者,成为课题研究的主体,写感悟讲心得,人人成为党建工作的代言人。
4.“5 X”定量化考核,让每个党员明确创优争先的标准和方向
在北京市党建“B T X”框架指导下,结合学校党员工作实际,从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工作业绩五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出18个指标,即政治意识、学习情况、活动参与情况、出勤率、师德、工作岗位和工作量、建言献策、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业绩、群众满意度等,按不同权重赋分,通过党员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讨论,达成共识,制定了《北京十八中教育集团党员5 X评价细则》。党员日常工作考核和年度民主评议党员,都依据此标准开展自评和互评,评价细则成为党员党性分析的体检表和诊断书,让党员教育、管理做到有标准,有规范,有方向。
5.搭建多元化学习教育平台,提高党员学习效率和质量
创新党员学习方式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除传统学习方式外,我们还利用微信、OA办公系统开展学习。为了更好地解决工學矛盾,学校党委搭建了UMU学习平台,2017年度党员交流研讨文字达40余万字,使党员教师学习更具交互性、灵活性、及时性,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需求和供给更好地对接,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和选择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为改进学习需求和党员管理提供了大数据支持。
6.制度建设不断科学化,使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
党的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必须按党的建设规律去研究和把握,使制度建设越来越接近科学的性质或状态。学校党委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规范创新制度机制。除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外,结合校情不断研究制度的科学性,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包括管理类制度、廉政类制度、评价类制度。在科学化探索制度建设中,提高了学校党建治理水平和能力。
7.集群化推进方庄教育集群党建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北京十八中是方庄教育集群龙头校,集群涵盖46个中、小、幼和职业教育、校外教育机构。十八中党员教师到集群校上示范课、讲党课,“我们的微党课”成为集群党课品牌。
党员教师到方庄芳星园二区、三区讲党课,宣传招生政策、市区教育发展规划,看望孤寡老人;集群内师生可借助方庄教育集群云平台自由选择十八中课程,使用学校设备设施(如报告厅、天文馆、实验室等),观看“微党课”视频;每年由十八中主办方庄教育集群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至少两次。十八中在方庄教育集群中坚持党旗领航,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打破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边界,为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先进和优秀是中国共产党的特征和追求,我们将充分发挥党员的自觉性与创造性,继续建设行之有效的实践载体和动力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编辑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