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迎合全球化对商务人才需求量增加的现状,介绍了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并探讨了如何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分析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及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文化差异
国家教育部于2001 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1]这表明了文化因素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我国对外贸易日益频繁,更突显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及教学意义
商务英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务知识与英语的结合,这个特点就注定了商务英语的教学必须加入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掌握了与贸易相关的商务知识,了解了贸易业务的流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意识到商业贸易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这项交留技能在工作的欠缺尤为突出。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教育部提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 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2] 其中,就将跨文化交际列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充分证明了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技能、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在国际贸易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而跨文化交际则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与工作发展的好坏。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英语实践中的文化差异
(一)商务时间观念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时间支配的方式也不同。在一些欧美国家,比如瑞士、德国等,这些国家的商务人员习惯在摸一个时间段内专注于某一项工作,在全神贯注的状态下,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浪漫的法国人则习惯于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开展几项工作,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无组织性、无纪律性”和“时间观念差”。而中国则习惯对于商务活动定计划,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段去完成,比如三年目标,五年计划等。
同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时间衡量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在对公司做总结上,美国公司习惯一年四次,而法国公司则基本上一年一次。在对公司做长期发展规划中,美国的规划是一年一次,而法国往往是五年一次,甚至时间更长[3]。
(二)商务空间观念的差异
西方曾有研究者证明,空间问题往往与人的思维、情绪、经济状况及社会行为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面临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就表现在不同群体的开放程度不同。英国人与人交际的距离至少保持一臂的距离,而阿拉伯世界国家的人们交谈时,为了表示亲密,他们会采取勾肩、拥抱的方式。美国人在工作时,如果门是开着的,表示愿意与人沟通。如果门是关着的,则表明想保持安静,不受外界干扰。德国的商务人员无论是在开会还是在工作中,都习惯随手将门关上,但对来访者并不拒绝,来访者敲门即可。
(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和道德观上。西方人注重进取,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喜欢不断开拓,挑战自我。取得成就后,面对别人的赞赏也会欣然接受。中国人则崇尚做事内敛,谦虚,不张扬,反对自吹自擂。因此,在得到别人的赞扬时,总是会说:“No, no, it is just so so.”或是 “No, it is poor.”这些话在西方人眼里则是虚伪、不坦诚的表现。
在道德观方面,西方人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大家互相尊重,保护个人隐私并极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中国人则强调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因此,在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时,西方人不希望得到别人无缘无故的帮助或是强制性的命令[4]。因此,在交往中,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注意与外国人相处的分寸。
(四)人际交流的差异
商务礼仪也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行为中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初次见面,总是喜欢询问对方的年龄、家庭、职业甚至收入,而这些在西方人眼中,都是最忌讳谈到的事情,这些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个人隐私。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总爱问“吃了吗?”“去哪啊?”“上班去?”等,这些询问对方私事的问候语,让西方人觉得无法理解。西方人见面则通常用 “A nice day, isn’t?”或 “Hello”作为问候语。由此可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一项成功的商业活动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5]。
三、培养商务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一)营造跨文化语言环境
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是对语言结构、词汇特点进行解释,还应注重商务英语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使用,避免用于失误。在设置课堂教学环境的情况下,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人员,模仿商务交际中不同的场合并实践,通过对问候语、交际语言等专业术语的使用,来让教师对其进行分类和重点指导,将课本上的知识转换到实践当中去。
(二)了解各国文化差异
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深深植根于社会交际中。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将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运用到跨文化交际中。对于西方的文化发展、礼仪、禁忌以及宗教信仰,可以以图片、短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让学生在了解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感受其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
畅通无阻的互联网时代使得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资源和各种信息,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主选择英文电影、阅读、歌曲、广播等形式,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技能,了解不同发文化差异。同时,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还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但在网络教学的同时,还需要教师正确积极的引导,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完善教学内容,言传身教的向学生展示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
四、结束语
商务活动的日益增多,使得商务活动中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现代企业为商务英语的学生指明了就业的方向,也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因为专业具有涉外性、开放性的特征,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因此,真正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切实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与时俱进的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情。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提升与人沟通、展现自我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斌.国际礼仪与交际礼节[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丛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00.
[5]段峰.论言语的社会文化特征[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3):90- 91.
作者简介:
张倩(1983-),女,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汉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外语教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 河南省黄淮学院。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文化差异
国家教育部于2001 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1]这表明了文化因素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我国对外贸易日益频繁,更突显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及教学意义
商务英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务知识与英语的结合,这个特点就注定了商务英语的教学必须加入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掌握了与贸易相关的商务知识,了解了贸易业务的流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意识到商业贸易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这项交留技能在工作的欠缺尤为突出。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教育部提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 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2] 其中,就将跨文化交际列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充分证明了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技能、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在国际贸易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而跨文化交际则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与工作发展的好坏。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英语实践中的文化差异
(一)商务时间观念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时间支配的方式也不同。在一些欧美国家,比如瑞士、德国等,这些国家的商务人员习惯在摸一个时间段内专注于某一项工作,在全神贯注的状态下,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浪漫的法国人则习惯于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开展几项工作,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无组织性、无纪律性”和“时间观念差”。而中国则习惯对于商务活动定计划,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段去完成,比如三年目标,五年计划等。
同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时间衡量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在对公司做总结上,美国公司习惯一年四次,而法国公司则基本上一年一次。在对公司做长期发展规划中,美国的规划是一年一次,而法国往往是五年一次,甚至时间更长[3]。
(二)商务空间观念的差异
西方曾有研究者证明,空间问题往往与人的思维、情绪、经济状况及社会行为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面临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就表现在不同群体的开放程度不同。英国人与人交际的距离至少保持一臂的距离,而阿拉伯世界国家的人们交谈时,为了表示亲密,他们会采取勾肩、拥抱的方式。美国人在工作时,如果门是开着的,表示愿意与人沟通。如果门是关着的,则表明想保持安静,不受外界干扰。德国的商务人员无论是在开会还是在工作中,都习惯随手将门关上,但对来访者并不拒绝,来访者敲门即可。
(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和道德观上。西方人注重进取,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喜欢不断开拓,挑战自我。取得成就后,面对别人的赞赏也会欣然接受。中国人则崇尚做事内敛,谦虚,不张扬,反对自吹自擂。因此,在得到别人的赞扬时,总是会说:“No, no, it is just so so.”或是 “No, it is poor.”这些话在西方人眼里则是虚伪、不坦诚的表现。
在道德观方面,西方人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大家互相尊重,保护个人隐私并极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中国人则强调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因此,在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时,西方人不希望得到别人无缘无故的帮助或是强制性的命令[4]。因此,在交往中,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注意与外国人相处的分寸。
(四)人际交流的差异
商务礼仪也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行为中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初次见面,总是喜欢询问对方的年龄、家庭、职业甚至收入,而这些在西方人眼中,都是最忌讳谈到的事情,这些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个人隐私。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总爱问“吃了吗?”“去哪啊?”“上班去?”等,这些询问对方私事的问候语,让西方人觉得无法理解。西方人见面则通常用 “A nice day, isn’t?”或 “Hello”作为问候语。由此可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一项成功的商业活动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5]。
三、培养商务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一)营造跨文化语言环境
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是对语言结构、词汇特点进行解释,还应注重商务英语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使用,避免用于失误。在设置课堂教学环境的情况下,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人员,模仿商务交际中不同的场合并实践,通过对问候语、交际语言等专业术语的使用,来让教师对其进行分类和重点指导,将课本上的知识转换到实践当中去。
(二)了解各国文化差异
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深深植根于社会交际中。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将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运用到跨文化交际中。对于西方的文化发展、礼仪、禁忌以及宗教信仰,可以以图片、短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让学生在了解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感受其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
畅通无阻的互联网时代使得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资源和各种信息,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主选择英文电影、阅读、歌曲、广播等形式,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技能,了解不同发文化差异。同时,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还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但在网络教学的同时,还需要教师正确积极的引导,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完善教学内容,言传身教的向学生展示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
四、结束语
商务活动的日益增多,使得商务活动中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现代企业为商务英语的学生指明了就业的方向,也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因为专业具有涉外性、开放性的特征,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因此,真正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切实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与时俱进的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情。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提升与人沟通、展现自我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斌.国际礼仪与交际礼节[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丛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00.
[5]段峰.论言语的社会文化特征[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3):90- 91.
作者简介:
张倩(1983-),女,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汉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外语教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 河南省黄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