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弟子规》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从前,有个叫孙元觉的小孩,小时候就十分懂事,不但孝敬父母,对爷爷也非常孝顺,每当爷爷生病的时候都在身边伺候。可他的父亲对爷爷却非常不孝敬,总想把年老的爺爷赶走,都被孙元觉阻止了。有一天,父亲又要把生病的爷爷扔到大山里去。孙元觉就哭着跪在父亲面前,边哭边恳求说:“不要把爷爷扔到大山里,不要把爷爷扔到大山里!”父亲看他年龄小,就骗他说:“爷爷太老了,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弟子规》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从前,有个叫孙元觉的小孩,小时候就十分懂事,不但孝敬父母,对爷爷也非常孝顺,每当爷爷生病的时候都在身边伺候。可他的父亲对爷爷却非常不孝敬,总想把年老的爺爷赶走,都被孙元觉阻止了。有一天,父亲又要把生病的爷爷扔到大山里去。孙元觉就哭着跪在父亲面前,边哭边恳求说:“不要把爷爷扔到大山里,不要把爷爷扔到大山里!”父亲看他年龄小,就骗他说:“爷爷太老了,年老不死就会变成妖怪把我们吃掉的。”孙元觉边哭边跟着来到了山里。
只见大山全是高大的树木,还有野兽的叫声,孙元觉心想:要是爷爷留在这里,一定会被野兽吃了的,自己该怎么办呀!父亲找了个树木茂密的地方把爷爷放下就要走。孙元觉突然对父亲说:“把装爷爷的筐子拿回去吧。”父亲没明白他的意思,愣了一下。孙元觉一本正经地说:“等到你老了,我好用它来装你,把你也扔到山里来呀。”父亲一听,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会使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他看看见不到光的树林,又想想自己年老的样子,赶紧把爷爷接回了家。从此开始孝顺长辈,再也没有虐待过自己的父亲。孙元觉用他自己的办法让父亲改正了错误,正如《弟子规》中所说的: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小朋友们,我们有没有比古代的小朋友做的更好呢!
其他文献
【摘要】以挪威卑尔根市S园为例,梳理促进低幼儿童入园适应的策略。其中,完善管理制度的策略包括严格控制办园规模,灵活安排在园时间,明确园长职责范围;促进家园合作的策略包括确立家长陪同制度,指定低幼儿童联系人,组织家长志愿活动;支持低幼儿童发展的策略包括帮助低幼儿童建立“分离和返回”的概念,通过身体接触安抚低幼儿童,支持低幼儿童建立同伴關系,给予低幼儿童自我调适的时间,引导低幼儿童转移注意力。以上策略
【摘要】在挪威的学前师资教育中,宗教、价值观与伦理课程旨在帮助师范生更好地应付在幼儿园工作中将会遇到的各种宗教、伦理方面的挑战。包容和尊重应成为师范生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挪威;学前师资教育;宗教;价值观;伦理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4-0054-03 人们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孩子。对有些人来说,最好的就是让孩子信仰
【摘要】研究者基于美国教师领导力模型标准(TLMS),编制了《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领导力问卷》,对浙江省66位幼儿园学科带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领导力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七个维度中,对促进团队专业学习的领导力达中等水平,但在运用学习理论和现代技术方面有所欠缺;对促进同事改善保教活动质量的领导力达中等水平,但推动保教公平和主动担当的影响力不足;对培育合作文化的领导力达中等水平,但对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就已经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要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由于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打呵欠是一種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能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我还小的时候,在小镇上的一条栽满了槐树的巷子里,经常会看见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端着饭碗站在槐树底下哭泣,据说,这个中年人坐了将近二十年的牢,刚坐牢没多久,新婚妻子就跑了,但是母亲一直守在家里等着他回来,只是,母亲苦等了十几年之后,在他刑满释放的三年前,还是先走了一步,死了,所以,哪怕这中年人已经回家了好几年,隔三岔五地,饭做熟之后,一想到母亲没有吃上他做的饭,也不管来往是否有人,他便忍不住伤心,槐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语言符码类型对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言语互动模式的影响,本研究对A、B两所幼儿园的两个大班共10次集体教学活动进行了现场观察,从师幼语言符码互动的类型及分布、师幼言语互动的组合类型及分布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A园教师更倾向于使用精致型符码发起师幼互动,更加注重对幼儿应答的反馈,师幼言语互动模式相对复杂;B园教师则更倾向于使用限制型符码发起互动,较多面向全体幼儿提问
2012年11月4~5日,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浙江省安吉县教育局、幼儿教育杂志社在浙江安吉联合举办了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和幼儿游戏指导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幼教同行约90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游戏与玩具专委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主任华爱华教授作了题为“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学术报告。华爱华教授深入解读了《3
我喜欢欣赏秋天的风景,层林尽染,更喜欢倾听秋天的声音。 只要你仔细一听,就能听到无数你从未探索过的声音。 小河中,一群群小鱼儿摆动着灵活的小尾巴,“哗哗哗哗”,那是对秋姑娘的问候,也是对秋天的凉爽的赞叹:“太凉快了!太凉快了!” 农场里,不同的音韵组成了一首交响曲。黑白分明的奶牛“哞哞”叫, 好像在说:“快走开,讨厌的蚊子!”一边用细长的尾巴赶蚊子。羊“咩咩”叫着,好像在歌唱着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幼儿园教师的称谓经历了从“保姆”到“幼稚园教员”“教养员”再到“幼儿园教师”的变迁。通过对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1951年学制等以往学制及相关文件的分析发现,幼儿园教师称谓的变化反映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幼儿园教师由最初的基本无识字能力的封建礼教代言人逐渐发展为具有自主精神的专门幼教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应当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家长在幼儿入园前的问卷调查,以及幼儿入园两个月后对家长进行的访谈,深入了解家长对幼儿入园适应的预期及准备情况。以及家长对幼儿园及教师的期望与要求、对幼儿入园适应的担心和适应期过后的看法与感受。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对教师应如何协同家长为幼儿入园适应进行准备以及家长应如何与教师进行沟通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入园适应;家长看法;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