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启发式教学 ”与“助产术”是由东西方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提出的德育方法。尽管这两种德育方法是基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下提出,但是二者在德育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氛围,有其相似之处。而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和师生关系上存在差异。分析二者德育方法的异同,得出在我国高校德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启示。从而适时调整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学方式,为国家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助产术;德育;启示
东西方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提出的“启发式教学 ”与“助产术”德育方法,二者虽然叫法不同,但都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特点。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据苏格拉底本人所解释,因为他的母亲是为人接生的产婆,他自己是为别人知识接生的产婆,所以他称自己的的德育方法为“助产术”。[1]孔子所提出的“启发式教学”,其经典论述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和苏格拉底二人的德育方法对东西方的德育教育发展起到非常巨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对当今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的启示。
一、“启发式教学”与“助产术”相似之处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蘇格拉底的“助产术”,这两种德育方法都产生于“旧的思想体系已动摇,新的思想体系未形成,人们迫切需要接受教育来适应社会变革……”[2]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作为东西方著名的,非常重视德育的大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一生都不断地寻求和积累德育的方法和经验,并对德育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因此他们所分别提出的“启发式教学”与“助产术”,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一)德育目标相同
孔子“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助产术”,二者的德育方法都很重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培养学生自我探求德育知识的能力。孔子所主张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的正是学生的主动性思维,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在充分进行独立思考后,教师基于学生的思考效果,适时引导,进而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美德,融会贯通。德育实践过程中,孔子常常“因境而教”,在教育契机出现时,提出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颜渊曾说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表明孔子在德育过程中,善于循序渐进地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以至于使颜渊产生了“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了”的感觉。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德育方法,常常利用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探索美德真理的欲望,使学生自我探求美德真理。苏格拉底常常以“无所知”的状态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使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充斥的各种问题。苏格拉底往往与学生对话过程中,和学生讨论问题。譬如问学生什么是正义?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的答案中发掘问题,进而再一次向学生进行提问。所以,苏格拉底在德育实践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讨论时,一旦发觉学生在道德认识上出现问题,不会立刻批评指责学生,而是向学生进行提问,通过一步步地反洁逐步引导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地进行道德觉悟,最终形成正确的德育思想和品质。
(二)教学方法相同
在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的历史条件下时期,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固定的教材,主要教学形式是个别教学。而且,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学生,大多是成年人,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量。因此,问答方法是当时最常用的德育方法,对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据《论语》所记载,孔子的学生们经常向孔子请教问题,提问次数多达一百多次,如“什么是仁”、“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孔子通过这一问一答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描写苏格拉底在德育实践过程中经常采取设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们在自己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回答。如果回答有误,苏格拉底则用暗示性的提问,再一次进行提问,直至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思考,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正确的答案。
(三)教学氛围相同
孔子和苏格拉底二者所提倡的的德育方法,都很重视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孔子提倡的“仁爱”,“有教无类”,表明他对所有的学生,不分远近亲疏,贵贱等级,都能够做到了一视伺仁,公平对待。而且孔子认为“后生可畏,汤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这表明了孔子既是一位有宽广胸襟的教师,也是一位非常器重学生,重视年轻一辈力量的教师。例如《论语·先进》篇中记载,有一回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说:“我的年纪虽然比你们大一些,但是你们不可因此拘束而不敢畅所欲言。”温和开头语,一开始便营造成一种自然、和谐,友爱的教学气氛。谈话中,他关注到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即使学生们的言论与他自己的想法有所差异,但是孔子也会尊重学生,不打断学生,也不立即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们能够毫无顾忌地吐露心声。而对于不愿发言的学生,孔子则用温和的态度加以鼓励。
苏格拉底是一位从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也从未对学生发过脾气的老师。他和孔子一样,对于教育对象没有任何标准与要求,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的学生。苏格拉底非常喜欢别人向他请教,对于任何的交谈,苏格拉底都乐意奉陪。对任何人提出的任何问题,苏格拉底都会有耐心地,细心地解答。而且他的教学通常是与学生们之间建立充分信任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回忆苏格拉底》中我们可以发现,苏格拉底常常称自己的学生们为“朋友”,他总是鼓励学生要自由地、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适时地赞赏对学生们的某些良好品德和行为,使学生们能在和谐、融洽、民主的氛围中学习。
二、“启发式教学”与“助产术”差异之处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是基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下提出的两种德育方法,有其各自的差异。二者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和师生关系上存在观念上的不同。 (一)教学主体不同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教师和学生谁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观点上存在差异。孔子信奉的是“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墨子闲诂》)认为学生是德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首先要充分进行独立思考,在思考而不得的程度时教师才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在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中,认为教师是德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德育教学方法。在这种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们在生活所熟知的事件提出问题,然后教师需按照自己的德育教学的目标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处于矛盾、无知的状态,然后对其进行启发诱导,直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一直处于独立思考,但他们完全是跟随教师的引导,没有处于主体地位。后人依据孔子和苏格拉底二人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对于主体地位的差异,将两人的德育教学特点分别概括为“以学为教”和“以教为学”。
(二)教学形式不同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德育教学形式上存在差异。孔子的德育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且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而相比较后苏格拉底的教学组织形式较单一。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包括个人单独教学、集体形式讲学还有周游列国、实际考察等方式。[3]例如有一次孔子观看滚滚东流的河水,子贡对于老师的行为感到不解,便问“何也”。孔子因势利导,利用水具有的独特性质教导子贡,要成为像水那样遵守社会规则,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人,同时拥有远大志向的人。相对于孔子多样式的德育教学形式,苏格拉底的德育教学形式显得较为枯燥,他主要是通过问答法,针对一个人进行单独德育教学,按照“助產术”的四个步骤,依次进行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思想觉悟,使学生意识到之前观点的不完善,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
(三)师生关系不同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德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看法有所差异。孔子在应用的“启发式教育”的过程中,始终与学生处于同一层面上。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在求知的学生面前,教师应谦虚,扮演一位与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学者,直到学生顺利地获得知识。在《论语·述而》中还论述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所践行的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对于教师的敬畏,易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自信心。而苏格拉底在应用“助产术”的过程中,一开始将自己定义为“无知者”,虚心求教,与学生进行谈话讨论,但当学生自信满满地回答自己的提问时,苏格拉底便对学生进行讥讽,让学生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最终得出教师所谓的正确观点。反观苏格拉底的整个德育教学过程,苏格拉底一直居高临下地控制整个谈话的内容和流程,最终的结论也是由他本人所决定。所以,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是一个师生关系不等,将教师摆在较高的位置上的德育方法。这种德育方法使学生不断地否定自己、肯定教师,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不利于学生有效发展。
三、对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的启示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们应树立正确大学生主体观。在德育教学中,将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根本目标,本质是对大学生个体主体性的培养。不仅要尊重教育规律,特别是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尊重大学生,尊重其人格,更要尊重其兴趣爱好。其次,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大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思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和特点,鼓励大学生大胆思考,进行一些创造性活动,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促使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再次,教师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是依靠自己的主动意识,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在一些德育教学环节,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告诫大学生学习德育知识不是因为考试或受严格的教学制度所迫使,而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主体,为了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应该主动地学习、思考,从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目前,伴随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新科技、新知识时代,单纯的德育教学课堂已无法充分吸引大学生。所以,需要高校德育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善于应用和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增加德育课堂的趣味性。首先,教师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除了书本和幻灯片,教师也应充分利用影音设备,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视频资料,加强大学生接受德育知识的程度。其次,教师应多次组织讨论课堂。比如,对实时政事、社会热点问题、教学专题模块等进行讨论,大学生可以采取幻灯片、辩论赛、小组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而且能够锻炼学生表达和分析能力。再次,教师应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也能够提供大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机会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教学目标,并且增强其对当今社会主流思想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大学生学习知识,不仅需要依靠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营造和谐的德育学习环境。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大学生之间可以对学习内容、社会事件等进行分享与讨论,从而在讨论中形成新的认识,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其次,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参的活动。如果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处于等级关系上,教师对大学生专制苛责,而大学生畏惧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会使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德育只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大学生广发言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进行德育机会,针对大学生不当的言行,加以引导,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注释: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
[2]续润华.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92(01):108-112.
[3]李尊贤.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J].咸阳师专学报,1997(01):49-53.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
[2]续润华.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1):108-112.
[3]李汉潮.东西方教学法的比较与启示——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151-152.
[4]续润华.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1):108-112.
[5]李尊贤.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J].咸阳师专学报,1997(01):49-53.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助产术;德育;启示
东西方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提出的“启发式教学 ”与“助产术”德育方法,二者虽然叫法不同,但都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特点。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据苏格拉底本人所解释,因为他的母亲是为人接生的产婆,他自己是为别人知识接生的产婆,所以他称自己的的德育方法为“助产术”。[1]孔子所提出的“启发式教学”,其经典论述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和苏格拉底二人的德育方法对东西方的德育教育发展起到非常巨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对当今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的启示。
一、“启发式教学”与“助产术”相似之处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蘇格拉底的“助产术”,这两种德育方法都产生于“旧的思想体系已动摇,新的思想体系未形成,人们迫切需要接受教育来适应社会变革……”[2]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作为东西方著名的,非常重视德育的大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一生都不断地寻求和积累德育的方法和经验,并对德育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因此他们所分别提出的“启发式教学”与“助产术”,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一)德育目标相同
孔子“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助产术”,二者的德育方法都很重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培养学生自我探求德育知识的能力。孔子所主张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的正是学生的主动性思维,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在充分进行独立思考后,教师基于学生的思考效果,适时引导,进而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美德,融会贯通。德育实践过程中,孔子常常“因境而教”,在教育契机出现时,提出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颜渊曾说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表明孔子在德育过程中,善于循序渐进地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以至于使颜渊产生了“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了”的感觉。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德育方法,常常利用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探索美德真理的欲望,使学生自我探求美德真理。苏格拉底常常以“无所知”的状态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使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充斥的各种问题。苏格拉底往往与学生对话过程中,和学生讨论问题。譬如问学生什么是正义?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的答案中发掘问题,进而再一次向学生进行提问。所以,苏格拉底在德育实践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讨论时,一旦发觉学生在道德认识上出现问题,不会立刻批评指责学生,而是向学生进行提问,通过一步步地反洁逐步引导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地进行道德觉悟,最终形成正确的德育思想和品质。
(二)教学方法相同
在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的历史条件下时期,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固定的教材,主要教学形式是个别教学。而且,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学生,大多是成年人,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量。因此,问答方法是当时最常用的德育方法,对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据《论语》所记载,孔子的学生们经常向孔子请教问题,提问次数多达一百多次,如“什么是仁”、“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孔子通过这一问一答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描写苏格拉底在德育实践过程中经常采取设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们在自己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回答。如果回答有误,苏格拉底则用暗示性的提问,再一次进行提问,直至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思考,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正确的答案。
(三)教学氛围相同
孔子和苏格拉底二者所提倡的的德育方法,都很重视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孔子提倡的“仁爱”,“有教无类”,表明他对所有的学生,不分远近亲疏,贵贱等级,都能够做到了一视伺仁,公平对待。而且孔子认为“后生可畏,汤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这表明了孔子既是一位有宽广胸襟的教师,也是一位非常器重学生,重视年轻一辈力量的教师。例如《论语·先进》篇中记载,有一回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说:“我的年纪虽然比你们大一些,但是你们不可因此拘束而不敢畅所欲言。”温和开头语,一开始便营造成一种自然、和谐,友爱的教学气氛。谈话中,他关注到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即使学生们的言论与他自己的想法有所差异,但是孔子也会尊重学生,不打断学生,也不立即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们能够毫无顾忌地吐露心声。而对于不愿发言的学生,孔子则用温和的态度加以鼓励。
苏格拉底是一位从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也从未对学生发过脾气的老师。他和孔子一样,对于教育对象没有任何标准与要求,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的学生。苏格拉底非常喜欢别人向他请教,对于任何的交谈,苏格拉底都乐意奉陪。对任何人提出的任何问题,苏格拉底都会有耐心地,细心地解答。而且他的教学通常是与学生们之间建立充分信任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回忆苏格拉底》中我们可以发现,苏格拉底常常称自己的学生们为“朋友”,他总是鼓励学生要自由地、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适时地赞赏对学生们的某些良好品德和行为,使学生们能在和谐、融洽、民主的氛围中学习。
二、“启发式教学”与“助产术”差异之处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是基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下提出的两种德育方法,有其各自的差异。二者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和师生关系上存在观念上的不同。 (一)教学主体不同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教师和学生谁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观点上存在差异。孔子信奉的是“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墨子闲诂》)认为学生是德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首先要充分进行独立思考,在思考而不得的程度时教师才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在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中,认为教师是德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德育教学方法。在这种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们在生活所熟知的事件提出问题,然后教师需按照自己的德育教学的目标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处于矛盾、无知的状态,然后对其进行启发诱导,直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一直处于独立思考,但他们完全是跟随教师的引导,没有处于主体地位。后人依据孔子和苏格拉底二人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对于主体地位的差异,将两人的德育教学特点分别概括为“以学为教”和“以教为学”。
(二)教学形式不同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德育教学形式上存在差异。孔子的德育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且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而相比较后苏格拉底的教学组织形式较单一。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包括个人单独教学、集体形式讲学还有周游列国、实际考察等方式。[3]例如有一次孔子观看滚滚东流的河水,子贡对于老师的行为感到不解,便问“何也”。孔子因势利导,利用水具有的独特性质教导子贡,要成为像水那样遵守社会规则,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人,同时拥有远大志向的人。相对于孔子多样式的德育教学形式,苏格拉底的德育教学形式显得较为枯燥,他主要是通过问答法,针对一个人进行单独德育教学,按照“助產术”的四个步骤,依次进行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思想觉悟,使学生意识到之前观点的不完善,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
(三)师生关系不同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德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看法有所差异。孔子在应用的“启发式教育”的过程中,始终与学生处于同一层面上。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在求知的学生面前,教师应谦虚,扮演一位与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学者,直到学生顺利地获得知识。在《论语·述而》中还论述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所践行的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对于教师的敬畏,易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自信心。而苏格拉底在应用“助产术”的过程中,一开始将自己定义为“无知者”,虚心求教,与学生进行谈话讨论,但当学生自信满满地回答自己的提问时,苏格拉底便对学生进行讥讽,让学生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最终得出教师所谓的正确观点。反观苏格拉底的整个德育教学过程,苏格拉底一直居高临下地控制整个谈话的内容和流程,最终的结论也是由他本人所决定。所以,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是一个师生关系不等,将教师摆在较高的位置上的德育方法。这种德育方法使学生不断地否定自己、肯定教师,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不利于学生有效发展。
三、对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的启示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们应树立正确大学生主体观。在德育教学中,将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根本目标,本质是对大学生个体主体性的培养。不仅要尊重教育规律,特别是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尊重大学生,尊重其人格,更要尊重其兴趣爱好。其次,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大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思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和特点,鼓励大学生大胆思考,进行一些创造性活动,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促使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再次,教师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是依靠自己的主动意识,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在一些德育教学环节,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告诫大学生学习德育知识不是因为考试或受严格的教学制度所迫使,而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主体,为了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应该主动地学习、思考,从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目前,伴随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新科技、新知识时代,单纯的德育教学课堂已无法充分吸引大学生。所以,需要高校德育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善于应用和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增加德育课堂的趣味性。首先,教师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除了书本和幻灯片,教师也应充分利用影音设备,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视频资料,加强大学生接受德育知识的程度。其次,教师应多次组织讨论课堂。比如,对实时政事、社会热点问题、教学专题模块等进行讨论,大学生可以采取幻灯片、辩论赛、小组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而且能够锻炼学生表达和分析能力。再次,教师应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也能够提供大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机会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教学目标,并且增强其对当今社会主流思想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大学生学习知识,不仅需要依靠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营造和谐的德育学习环境。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大学生之间可以对学习内容、社会事件等进行分享与讨论,从而在讨论中形成新的认识,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其次,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参的活动。如果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处于等级关系上,教师对大学生专制苛责,而大学生畏惧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会使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德育只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大学生广发言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进行德育机会,针对大学生不当的言行,加以引导,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注释: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
[2]续润华.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92(01):108-112.
[3]李尊贤.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J].咸阳师专学报,1997(01):49-53.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
[2]续润华.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1):108-112.
[3]李汉潮.东西方教学法的比较与启示——孔子的“启发式”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151-152.
[4]续润华.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1):108-112.
[5]李尊贤.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J].咸阳师专学报,1997(01):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