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第八部分明确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其中第29条进一步提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如何全面认识这个新表述,对于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可以进一步落实为“1+4+6+7”区域经济布局框架。“1”是指“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总体布局,也是构建国际大循环网络体系的重要依托。全国各省市应明确自身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功能定位,继续强化各自对外开放的既有特色优势,积极拓展培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兴开放合作增长点,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重要国际经济走廊,加快形成以“一带一路”为总抓手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布局网络体系。
“4”是指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构成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既是中国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的基本单元,也是支撑国内大循环网络体系的重要板块。四大板块应进一步强化差异化战略功能和定位,统筹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发展安排,既要发挥各自区位、资源、产业、市场等特色优势,又要合理控制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政策精细化落地,稳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底盘。
“6”是指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大国家层面区域重大战略,承担着不同领域和方面的战略引领和示范功能,也是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源。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成渝双城重点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强化改革、开放、创新的领先优势,更好地发挥对国内其他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率先推进制度型开放实现国际接轨的使命任务。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重点探索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推动流域经济与行政区经济的联动协同,加强对国内其他江河流域经济绿色发展的经验复制推广和对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拉动支撑。
“7”是指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退化地区、资源枯竭型地区、老工业基地等特殊类型困难地区,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地区,也是支撑国内大循环的腹地和潜力地区。前面四类老少边穷地区是相对落后和欠发达地区,要继续优化调整来自国家和发达地方的扶持政策,推进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多元化扶持,提升扶持资金使用效率和当地全社会市场化意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和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面三类生态退化、資源枯竭、老工业基地地区属于问题地区或衰退、萧条地区,要区分问题严重程度实行差异化分类施策,加快传统产业嫁接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构建新旧动能转换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城市转型升级协同促进。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更加侧重发展、优势和分类,注重发挥强化不同类型区域的特色优势和功能定位,统筹战略引领区的“头部”辐射带动功能和落后短板区的“兜底”扶持保障作用,为“十四五”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空间布局落地的坚实支撑。(摘编自《财经》)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可以进一步落实为“1+4+6+7”区域经济布局框架。“1”是指“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总体布局,也是构建国际大循环网络体系的重要依托。全国各省市应明确自身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功能定位,继续强化各自对外开放的既有特色优势,积极拓展培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兴开放合作增长点,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重要国际经济走廊,加快形成以“一带一路”为总抓手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布局网络体系。
“4”是指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构成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既是中国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的基本单元,也是支撑国内大循环网络体系的重要板块。四大板块应进一步强化差异化战略功能和定位,统筹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发展安排,既要发挥各自区位、资源、产业、市场等特色优势,又要合理控制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政策精细化落地,稳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底盘。
“6”是指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大国家层面区域重大战略,承担着不同领域和方面的战略引领和示范功能,也是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源。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成渝双城重点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强化改革、开放、创新的领先优势,更好地发挥对国内其他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率先推进制度型开放实现国际接轨的使命任务。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重点探索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推动流域经济与行政区经济的联动协同,加强对国内其他江河流域经济绿色发展的经验复制推广和对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拉动支撑。
“7”是指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退化地区、资源枯竭型地区、老工业基地等特殊类型困难地区,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地区,也是支撑国内大循环的腹地和潜力地区。前面四类老少边穷地区是相对落后和欠发达地区,要继续优化调整来自国家和发达地方的扶持政策,推进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多元化扶持,提升扶持资金使用效率和当地全社会市场化意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和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面三类生态退化、資源枯竭、老工业基地地区属于问题地区或衰退、萧条地区,要区分问题严重程度实行差异化分类施策,加快传统产业嫁接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构建新旧动能转换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城市转型升级协同促进。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更加侧重发展、优势和分类,注重发挥强化不同类型区域的特色优势和功能定位,统筹战略引领区的“头部”辐射带动功能和落后短板区的“兜底”扶持保障作用,为“十四五”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空间布局落地的坚实支撑。(摘编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