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从语文课堂开始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iji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类的沟通工具,是人与人之间生活学习的信息桥梁。在我们这个拥有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尤其重要。要实现民族的团结和谐、祖国的繁荣强盛,必须大力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是一种美妙的语言,讲普通话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学习普通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从小抓起。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语言文字。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到一段话、一篇习作,从听到说,从读到写,无不与普通话有关。因此,语文课堂已成为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
  关键词:普通话 主阵地 语文课堂 校园语言
  从参加教育工作的那一刻起,我就明白了以后要从事的工作:面对一群小学生,习字、读书。作为启蒙老师,我知道身上的责任。从教三十余年来,我一直严格地要求自己:上课一定要使用普通话,我这样说,也这样做了。我班的孩子在我的教育下,说普通话已成常态。下面就我的点滴经验写于此,与大家分享。
  一、年级阶段不同,训练重点不同
  (一)低年级学习汉语拼音是推广普通话的基础
  学习汉语普通话掌握汉语拼音是要点。每轮到教一年级新生时,我一般用6周左右的时间完成汉语拼音的课程教学,汉语拼音的读音,要反复练习,特别是口型、舌型及共鸣音的使用方法。另外由于学生年龄小,拼音字母抽象易混,因此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牢固成为普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语文老师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我通常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在学习汉字时,通过做游戏——数一数,填一填掌握汉语拼音。如:“小”字声母是什么?共几笔,第二笔笔画名称是什么?“鸟”字韵母是什么?共几筆,第三笔笔画名称是什么?这样的数一数游戏竞赛,孩子们学的带劲,精神头十足。在玩中学,玩中乐,课堂也变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纯拼音读物,大都是儿歌、童话故事等,在阅读过程中,记录孩子们读一篇纯拼音读物所需的时间、错读、漏读等情况;还可以让学生用拼音文字记录老师赞美孩子们的一句话,或老师读的一段精美文字。通过这样的拓展强化训练,一个个鲜活的“音符”在孩子们的脑海中闪现,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二)中年级段要对字进行测试
  中年级段是识字和写字的旺盛时期,每册识字量都在300个左右。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它们,做到字字发音准确,我将学过的生字编成短文,如:三年级学习了生字“试、翔、畅、抱、梁”后,我写了一首小诗《飞翔》让孩子们读——小鸟渴望在蓝天中飞行,不断尝试展翅飞翔。小鱼幻想去大海游畅,不断开始游离浅塘。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刻苦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针对容易混淆的字或词,如:白纸—抵达、浙江—淅沥、嘻嘻—嬉笑、荟萃—纯粹、书籍—狼藉、仿佛—彷徨、豆豉—鼓励、赡养—瞻仰、贪婪—贫困等,教师可以制成卡片利用早读时间进行训练,或张贴在墙报上供学生辨认。还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一些字读错,如多音字:供给、生肖的“肖”、尽快的“尽”、悄然无声的“悄”等。偏旁类推或形近字类推造成的错误,如:缄默的“缄”、炽热的“炽”、乳酪的“酪”、濒临的“濒”等。习惯性误读,如:事迹的“迹”、成绩的“绩”、气氛的“氛”、匕首的“匕”、确凿的“凿”关卡的“卡”、模具的“模”等。以上这些,我在课堂上遇到这类字时多加强调,让学生多读,这样学生掌握的情况就很理想。
  (三)高年级加强口语、朗读训练
  语文新课标指出,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训练,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地指导。要求学生朗读时要吐字清楚,气息沉稳,感情真挚,技巧恰当。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5课《落花生》一课。我根据人物角色的身份和年龄特点精心指导朗读课文这一环节。首先用语速的变化来区别人物的特征:孩子们天真无知,其对话宜快读,以表达他们对知识的渴求;父亲慈祥、朴实,其对话宜慢读,以表现他的语重心长。其次朗读时要注意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语气和语速的区别。叙述语言朴实平淡,朗读时语势变化不大。而人物对话的部分,语势变化要大,孩子们的话,语势上扬,以烘托出欢快;母亲的话,语势平稳,以显现出关爱;父亲的话,语势低沉,以表现出庄重。再者这篇只有445个字的短文中,有近20个词语应读轻声。如:那么(nàme)、尝尝(chángchang)、吩咐(fēnfu)、哥哥(gēge)、姐姐(jiějie)、价钱(jiàqian)、便宜(piányi)、桃子(táozi)、石榴(shíliu)、地里(dìli)等,这些都是朗读教学必须关注的内容。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知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用普通话朗读,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还要根据文体、内容、形式的不同,我的指导方法也不同。如:新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她想看看遥远的北京城,看看天安门,看看广场上雄伟的升旗仪式,看看遥远的新疆,看看美丽的天山,看看洁白的雪莲。在儿童的世界里,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因此,教学要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同时还要注意调动各种感官体验诗歌的意境,提升朗读的质量。
  在课堂上,我尽量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只要学生开口说普通话,我就给予鼓励。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
  二、丰富多彩的普通话训练与测试形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堂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作用,就需要教师在训练形式上动脑筋,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与测试,让普通话成为最美的校园语言。常用的形式有“绕口令”“朗读”“演讲”“知识竞赛”等。
  (一)绕口令。如:大兔子,大肚子,大肚子的大兔子,要咬大兔子的大肚子。通过这些有趣的绕口令练习,学生既从中得到快乐,又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二)朗读。朗读是表演者以语言为传媒,传达作品内涵的一种活动。在小学生中开展朗读比赛也是一种深受孩子们欢迎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文学作品朗诵会,还可以将孩子们在课余精心录制的朗诵录音用于课堂分析,优秀的作品还可以推荐给学校广播站播放。我的语文课堂是孩子们朗读的舞台,每周有一节阅读课,我常常在班内组织孩子们进行经典诵读,如:集体诵读《弟子规》《游子吟》;讲感恩故事《一饭千金》《小孩的心》。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同时普通话水平也得以提升。如今经典诵读已成为我班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弘扬正能量的舞台。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在县级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中多次获奖。
  (三)演讲。演讲是就某种思想、行为等现象以演说、讲演的形式唤起观众的共鸣与回应。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但如果在家长支持、老师指导下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本学期我任六年级语文教师,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红色的记忆,深深的回忆”,在学完本单元后,我班开展了“我的理想”演讲比赛,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明白了理想需要努力奋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付出努力。本次活动我要求家长参加,部分学生富有激情的演讲,感染了在场所有人。有的家长听后这样说,作为听众的我,在惊叹孩子们精彩的演讲之余,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自信,他们既锻炼了口才,又提高了习作水平。
  (四)知识竞赛。教师将学生所学的语音知识制作成趣味性的试题,可用于笔试。也可以“猜字谜”的方式进行抢答。如:二女儿[答案:姿]。这种方式喜闻乐见,可以增加学习普通话的情趣。
  小学语文课在推广普通话中至关重要,教师要牢牢抓住语文课堂这一阵地,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烘托起人人都要说普通话的浓厚气氛,使普通话成为最动听的校园语言。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信息素养已经被列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中提出目标任务为: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
摘要:当前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但从教考评价和整本书阅读现实状况等来看,整本书阅读任务亟待开展。我认为从“概括”入手,推进整本书阅读相对易于操作。先从随意概括做起,然后读指定章节再总概全书写心得,最后用画“思维导图”比赛等方式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梳理好有关整本书的“问题”,为上好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交流课”打下基础。只有上好“研究交流课”,才能把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引向深处
摘要: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教学成长。教学成长的具体过程体现在教学反思的效应当中,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实施有效、科学和人性化的细节管理,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教思相长的专业化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学细节管理 反思效应 课堂教学效率   引言  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促进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而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管理密不可分。实施有效、科学和人性化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结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与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本文主要针对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教材对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小组合作  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团队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更受到社会各
摘要:智慧课堂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本文剖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植入智慧课堂的实际案例,并通过对课前准備、课中互动以及课后练习的探讨,以期为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慧课堂 课前准备 课中互动 课后练习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亦使科学与技术两者不断融合,电视—投影幕布—班班通—智慧课堂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从简易多媒体、交互多媒体向网络多媒体的转变。  网络多媒体下产生的智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开启,网上阅卷已然盛行。通过对网上阅卷学生问题的诊断,教师可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针对性错题讲解、针对性课堂提问、个性化补偿教学等。  本文基于网上阅卷数据的深入分析,依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作相应的微课,利用微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关键词:网上阅卷 微课 有效教学  胡铁生在2010年把微课定义为:微课的主要载体是教学视频,它把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某个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的能力,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教学工作,实现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融合。开展实践活动、构建知识导图、创设教学情境、设计主题探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落实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核心素养 渗透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某学科的学习,逐渐形成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正确价值观。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