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新课改的永恒课题。高效的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包含“动静结合”、“收放自如”、“智慧生成”、“彰显个性”、“以学定教”、“教学合一”这些因素在里面的。教无定法,可以突破模式,超越模式,化有形于无形。不论什么样的课堂,要取得效果,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课堂的高质量最终是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没有学生的全情投入、主动参与,不可能成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模式 ;关注学生; 以学定教; 预习 ;合作 ;探究 ;展示;反馈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只要教育存在,就存在提高质量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
一、迷茫中的反思:明确课堂教学改革方向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
新课改实施后,我们的老师转变了教育观念,但教学实践中依然故我,大多数课堂仍然是讲堂,而不是学堂,表现在:教师更多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而不是更多关注学生学的怎样、怎样学?教师教的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品尝不到教学的快乐、职业的幸福;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如何改变课堂,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10年学校先后两次选派教师在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同时利用网络深入学习部分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如邱学华尝试教学、王敏勤和谐教学、顾泠沅青浦实验、李炳亭“五步三查”模式、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模式,并通过多次学习研讨,教师深切感受到,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应通过高效的组织,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力、教给学生方法,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精讲多练。
2011年9月我校开始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融合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借鉴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综合分析我校校情,学情等基础上,寻求一种相对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学习、研讨等多种方式,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课堂中从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哪些学校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我们的课堂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何改进?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形成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二、实践中的反思:明确高效课堂的“高效”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经过二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充分认识到: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是三个课型,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证;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在此基础上,对课堂“高效”的实施,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两点,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主动展示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了吗?学生的学习过程快乐吗?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教给学生方法了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高效点:课前预习案设计的高效,学生预习的高效,学生预习中提出问题能力的高效;课中良好课堂氛围设置的高效,情境教学设置的高效,问题精心设疑的高效,课堂活动组织的高效,学生合作、展示及质疑的高效,科学探究的高效,多媒体资源利用的高效,课堂语言的高效,对学生评价的高效,肢体语言合理应用的高效,课堂生成问题及偶发事件处理的高效,当堂检测的高效,作业设计的高效;课后学生巩固提高的高效,老师教学反思的高效。
三、实践中总结:形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堂的组织者,促进者与诱导者教师要在观念和行动上都秉承改革创新的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在二年多试点年级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并组织了多次各种形式的深入研讨,初步形成适合我校的“学案导学,引领自主探究,以学定教,教学合一”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第一步:指导预习。课前发放预习案,学生在独学的基础上完成预习案,并总结学习中的收获,提出学习中的问题。
第二步:以学定教。课前对预习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第三步:互动解疑。课中进行,小组解疑,小组不能解决的进行班内解疑,含学生多种形式合作交流、探究及展示,教学合一。
第四步:精讲释疑。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启发式或情境式精讲,包括课堂生成的与学生提出的但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五步:当堂训练,课中进行,十分钟左右。像考试一样的训练。
第六步:归纳提高。课中进行,学生归纳总结,提出本节课学习中的收获与困惑。
为确保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得以有序的开展,我校制定了各种制度以保证研究顺利开展,如: 1.建立定期培训和教师学习交流制度
校长室牵头组织专家学者统一对教学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科任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理解、熟悉、掌握新课程高效课堂的理念和操作方法。各教研组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交流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解答疑问。
2.建立班级学生活动小组制度
各年级班主任把班级学生分成4或6人小组,同桌为对子,异质同组,分组合作、生生互动兵教兵。班主任要引导组织展开小组间、组内学生间学习环节落实和小组间的积极性评价,建立小组内的督学机制和小组间的“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机制,利用好黑板报、展示栏等宣传阵地给学生个人和小组积极性评价或表彰。班主任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良好习惯,能够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的习惯,班主任同时也要把学习小组与学生德育管理、思想教育等班级日常管理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我校基层班级高效管理的新体制、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3.建立学科组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组织制度
教导处会同各教研组长组织各年级每周四或周五的观课议课活动,观课后必须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或骨干教师主持议课点评,点评必须依据新课程高效课堂环节要求和我校实际,对每一位授课教师的点评以“闪光点”点评为主,但也必须指出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领导组领导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备课组的观课议课活动。
4.建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单元考查制度。年级要负责制定表格,进而方便每位科任教师在课前能够有效收集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从而使教师在授课前及时调整课堂情境或问题设置,使情境或问题的设置更有效更实效。年级对学生单元考查负责落实,确保教学质量的完美收官。
四、实践后的再思考:课堂高效的关键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定,带来了课堂的改变,但因各学科教学有着不同的特点,各学科不同的章节或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也作了一定的补充说明:教无定法,可以突破模式,超越模式,化有形于无形。不论什么样的课堂,要取得效果,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课堂的高质量最终是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没有学生的全情投入、主动参与,不可能成为高效课堂。
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学、互学,突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及知识的生成,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尽可能让学生多种形式展示,培养自信。
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通过一些教学情境或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主动地学习。通过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关注评价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推进作用。此次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了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发展性评价的关键,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避免“廉价的表扬”。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的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高效的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包含“动静结合”、“收放自如”、“智慧生成”、“彰显个性”、“以学定教”、“教学合一”这些因素在里面的。在模式的构建中,我们将努力丰富这些教学元素,让学生在自学中静思,在尝试中发现,在辩驳中感悟,以教师无痕的“导”带学生走向更高的知识境界。
参考文献:
[1]周德藩 《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2] 周峰、郑向荣 《优质学校形成规律探索——从“洋思”到“东庐”》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4月
[3]卢志文 关于高效课堂的16个问答 卢志文杏坛絮语 2009-5
[4]高效课堂研究简报 2010年第01期(总第1期) 2010年第03期(总第3期) 2010年10月
[5]艾玛·麦克唐纳 《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03-01
[6]陈源清 《精彩的小班课堂——初中小班化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探索》 凤凰出版社 2011年7月
作者简介:张文宏,数学与计算机双专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尊重并关爱每一位学生,有多年班主任工作与学校管理工作经历。现为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分管教育教学工作副校长,主持我校合肥市级课题“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并担任物理教学工作。取得的主要荣誉有:2003年论文《中学物理课件开发现状问题和对策》巢湖市一等奖;2005年获居巢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2007年论文《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教育”》获原巢湖市二等奖;2007年获“巢湖市优秀班主任”及“巢湖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07年4月与黄诗河副校长主持原巢湖市级课题“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2009年12月结题,荣获原巢湖市课题研究成果三等奖;2009年获巢湖市居巢区农村初中校长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12年9月获合肥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2012年12月获安徽省初中物理学科教师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并获实验操作技能单项一等奖;2013年2月论文《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发表在《中学物理》第二期;2013年7月被评为合肥市初中物理骨干教师。
(作者单位: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238076)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模式 ;关注学生; 以学定教; 预习 ;合作 ;探究 ;展示;反馈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只要教育存在,就存在提高质量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
一、迷茫中的反思:明确课堂教学改革方向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
新课改实施后,我们的老师转变了教育观念,但教学实践中依然故我,大多数课堂仍然是讲堂,而不是学堂,表现在:教师更多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而不是更多关注学生学的怎样、怎样学?教师教的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品尝不到教学的快乐、职业的幸福;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如何改变课堂,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10年学校先后两次选派教师在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同时利用网络深入学习部分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如邱学华尝试教学、王敏勤和谐教学、顾泠沅青浦实验、李炳亭“五步三查”模式、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模式,并通过多次学习研讨,教师深切感受到,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应通过高效的组织,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力、教给学生方法,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精讲多练。
2011年9月我校开始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融合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借鉴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综合分析我校校情,学情等基础上,寻求一种相对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学习、研讨等多种方式,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课堂中从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哪些学校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我们的课堂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何改进?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形成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二、实践中的反思:明确高效课堂的“高效”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经过二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充分认识到: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是三个课型,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证;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在此基础上,对课堂“高效”的实施,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两点,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主动展示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了吗?学生的学习过程快乐吗?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教给学生方法了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高效点:课前预习案设计的高效,学生预习的高效,学生预习中提出问题能力的高效;课中良好课堂氛围设置的高效,情境教学设置的高效,问题精心设疑的高效,课堂活动组织的高效,学生合作、展示及质疑的高效,科学探究的高效,多媒体资源利用的高效,课堂语言的高效,对学生评价的高效,肢体语言合理应用的高效,课堂生成问题及偶发事件处理的高效,当堂检测的高效,作业设计的高效;课后学生巩固提高的高效,老师教学反思的高效。
三、实践中总结:形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堂的组织者,促进者与诱导者教师要在观念和行动上都秉承改革创新的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在二年多试点年级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并组织了多次各种形式的深入研讨,初步形成适合我校的“学案导学,引领自主探究,以学定教,教学合一”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第一步:指导预习。课前发放预习案,学生在独学的基础上完成预习案,并总结学习中的收获,提出学习中的问题。
第二步:以学定教。课前对预习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第三步:互动解疑。课中进行,小组解疑,小组不能解决的进行班内解疑,含学生多种形式合作交流、探究及展示,教学合一。
第四步:精讲释疑。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启发式或情境式精讲,包括课堂生成的与学生提出的但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五步:当堂训练,课中进行,十分钟左右。像考试一样的训练。
第六步:归纳提高。课中进行,学生归纳总结,提出本节课学习中的收获与困惑。
为确保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得以有序的开展,我校制定了各种制度以保证研究顺利开展,如: 1.建立定期培训和教师学习交流制度
校长室牵头组织专家学者统一对教学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科任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理解、熟悉、掌握新课程高效课堂的理念和操作方法。各教研组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交流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解答疑问。
2.建立班级学生活动小组制度
各年级班主任把班级学生分成4或6人小组,同桌为对子,异质同组,分组合作、生生互动兵教兵。班主任要引导组织展开小组间、组内学生间学习环节落实和小组间的积极性评价,建立小组内的督学机制和小组间的“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机制,利用好黑板报、展示栏等宣传阵地给学生个人和小组积极性评价或表彰。班主任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良好习惯,能够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的习惯,班主任同时也要把学习小组与学生德育管理、思想教育等班级日常管理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我校基层班级高效管理的新体制、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3.建立学科组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组织制度
教导处会同各教研组长组织各年级每周四或周五的观课议课活动,观课后必须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或骨干教师主持议课点评,点评必须依据新课程高效课堂环节要求和我校实际,对每一位授课教师的点评以“闪光点”点评为主,但也必须指出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领导组领导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备课组的观课议课活动。
4.建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单元考查制度。年级要负责制定表格,进而方便每位科任教师在课前能够有效收集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从而使教师在授课前及时调整课堂情境或问题设置,使情境或问题的设置更有效更实效。年级对学生单元考查负责落实,确保教学质量的完美收官。
四、实践后的再思考:课堂高效的关键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定,带来了课堂的改变,但因各学科教学有着不同的特点,各学科不同的章节或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也作了一定的补充说明:教无定法,可以突破模式,超越模式,化有形于无形。不论什么样的课堂,要取得效果,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课堂的高质量最终是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没有学生的全情投入、主动参与,不可能成为高效课堂。
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学、互学,突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及知识的生成,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尽可能让学生多种形式展示,培养自信。
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通过一些教学情境或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主动地学习。通过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关注评价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推进作用。此次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了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发展性评价的关键,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避免“廉价的表扬”。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的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高效的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包含“动静结合”、“收放自如”、“智慧生成”、“彰显个性”、“以学定教”、“教学合一”这些因素在里面的。在模式的构建中,我们将努力丰富这些教学元素,让学生在自学中静思,在尝试中发现,在辩驳中感悟,以教师无痕的“导”带学生走向更高的知识境界。
参考文献:
[1]周德藩 《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2] 周峰、郑向荣 《优质学校形成规律探索——从“洋思”到“东庐”》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4月
[3]卢志文 关于高效课堂的16个问答 卢志文杏坛絮语 2009-5
[4]高效课堂研究简报 2010年第01期(总第1期) 2010年第03期(总第3期) 2010年10月
[5]艾玛·麦克唐纳 《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03-01
[6]陈源清 《精彩的小班课堂——初中小班化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探索》 凤凰出版社 2011年7月
作者简介:张文宏,数学与计算机双专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尊重并关爱每一位学生,有多年班主任工作与学校管理工作经历。现为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分管教育教学工作副校长,主持我校合肥市级课题“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并担任物理教学工作。取得的主要荣誉有:2003年论文《中学物理课件开发现状问题和对策》巢湖市一等奖;2005年获居巢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2007年论文《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教育”》获原巢湖市二等奖;2007年获“巢湖市优秀班主任”及“巢湖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07年4月与黄诗河副校长主持原巢湖市级课题“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2009年12月结题,荣获原巢湖市课题研究成果三等奖;2009年获巢湖市居巢区农村初中校长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12年9月获合肥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2012年12月获安徽省初中物理学科教师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并获实验操作技能单项一等奖;2013年2月论文《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发表在《中学物理》第二期;2013年7月被评为合肥市初中物理骨干教师。
(作者单位: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238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