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营销:一个世界级的命题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floved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解决了中国经济问题可以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那么,解决了中国式营销问题可以得什么奖?
  中国的经济成就和营销成就需要理论注释。2006年中国就取得了高科技出口世界第一;预计到2007年底,中国出口总额世界第一,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GDP世界第三(这里没有考虑汇率的因素,如果汇率有变,或许数字会有所变化,但基本格局不会变)。宏观层面国家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微观层面企业取得的超级营销成功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
  成功一定有原因,中国式营销的成功使得我们有底气总结其规律。
  任何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想取得超级成功,都必须拥有独特的营销思想和清晰的营销定位,它不可能用其他企业的营销思想或者经验,超越其他企业,取得市场成就。
  无论是欧美营销理论还是跨国公司的做法,来了中国这样的国家都会遇到问题。中国式营销的问题,不为中国企业所独有,所有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或者说所有追赶型国家都曾经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最早是美国,后来是日本,再后是亚洲四小龙,现在是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巴西、智利、墨西哥等。
  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成功,一定会改写营销教科书,因为中国代表了一个全新的、剧变的市场环境。中国连续30年以平均10%以上的发展速度,在历史上只有日本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出现过,英国即使在工业革命时期也没达到这个速度,美国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没有这么快。
  中国式营销是新兴市场国家营销的代表,因此可以说是一个世界级命题。中国式营销的成功,将给营销一个全新的视角,会写出一本有别于科特勒的营销教科书。
其他文献
引言    5月18日,就是汶川8级大地震以来的第六天,《销售与市场》的陈思廷编辑打来问候电话,顺便问我是否写点有关地震的东西,我说“没有”。因为,这些天充斥在我周围的全是断壁残垣、血肉模糊的景象,就在接电话的片刻,身边还不时有救护车的呼啸和直升机的轰鸣,哪里还有什么言语?但他告诉我:“还是写点吧,让我们知道面对天灾,灾区的营销人是怎么行动的?”  可是,等到勉强答应下来的时候,我又似乎真的写不出
期刊
企业将“产品过亿”当做营销的终极目标,却发现勉强打造的过亿产品竟然是个“豆腐渣”工程,因为他们只记得“向渠道要销量”,把渠道当做了仓库。    单品过亿的假增长    “我一定要让这个产品过亿!”某营销总监对老板信誓旦旦地承诺。事实上,这是很多中国医药企业的痴心追求。因为产品过亿,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1 承载品牌形象的一定是产品,有一个销量过硬的产品做支撑,才能够树立“大企业”的品牌形象; 
期刊
如果只是细分出礼品市场,这还不算是真正的细分,因为它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所以我们又细分为了大礼市场和小礼市场。    在传统大众化的市场里,那些先入为主的企业大多已是该领域无可争议的王者了。如果你选择与其正面交锋,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能料想到最终的结果。当然,也不是说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只是概率十分之小。  我们这些后来者该怎么办?  想当初,TCL进军手机行业时,国内外品牌正在酣战,市场接近饱和。
期刊
KA采购有时为了达成费用收入目标,有意多扣经销商的费用,包括合同费用和促销费用。这种扣款有时很难收回,不过可以用堆头,地堆,DM等费用来抵扣。    当期该回来的款项没有回来,或者没有完全收回来,就都是逾期账款。  账款为什么会逾期?除了对方有意拖欠,我方还常常落人以柄:  1 回款时发生了账差。这时要了解实际应出账差处理单,将对应的该笔账单单号交给KA主管,由他转交给责任业务员处理;  2 业务
期刊
由于不断从招商中尝到甜头,导致特许企业总部的心态发生根本变化,企业不再踏实于门店利润,而热衷于追逐不断招商引来的快钱,伹是不断开店,不断关店终有一天将打破这一拆东墙补西墙的“良性循环”,企业再也招不到加盟商,特许系统整体坏死。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也适用于企业。很多特许企业在项目之初,是真心想做成一番事业,让加盟商赚钱的同时,自己也能财源滚滚,可持续发展。  但经营一段时间之后,很多特许企
期刊
很多潜在加盟商来之前的想法仅限于“我要投资多少钱,我希望赚多少钱”,有的简单到“我就是看看这个东西”。你不帮助他明确想法,招商就没有胜算。    为什么要设计?    在摸清潜在加盟商的投资冲动之后,招商经理接着要给他“量身定做”一套投资设计方案。  许多招商经理很疑惑,我们的产品早就设计好了,有什么可以设计呢,直接告诉他我们的加盟方式和政策不就可以了吗?  说到这里,我们要分清两个概念:推销和营
期刊
多年以来。中国式营销一直都不自信,中国企业一直努力成为跨国公司的好学生,企业的梦想是成为可口可乐第二、宝洁第二、IBM第二。更有人认为。在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式营销已到末日。  我认为这是对中国式营销的傲慢与偏见。  有人认为大可不必较真。把批评权当做反省吧。因为没有反省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但我以为。我们当然需要反省。却不需要错误的反省。因为错误的反省更没有未来。  中国式营销一直饱受批评,
期刊
多店同步促销是连锁企业的常规动作,君不见,麦当劳的新品电视广告一上,第二天所有的门店都会看到相呼应的POP和活动,不仅刺激了销售、提高了单店的利润,还提升了整体人气,强化了品牌形象。但很多企业恰恰就做不好这个常规动作。  不信?  如果稍微留心一下,你会经常发现:连锁店里的促销品,消费者并不感冒;在这家店促销卖9元的商品,到另一家去看,却发现标着“促销10元”;有的店员穿着促销装、有的却日常打扮;
期刊
本土企业真的笨到只知借用渠道,而不知利用其他资源的地步了吗?如果真是这样,请说出哪个“民间好手”在传播力、产品力一无是处的情况下,仅依赖渠道却成功称王的?!    细读2007年第11期《渠道管理六大歪理邪说之二:这是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一文时,不由得掩卷轻叹:作者为何会有这般感叹?愿与该文作者就其以下论点争鸣。    批判:“渠道为王”是真的“王”吗?    “渠道为王”的说法并不是针对产品力
期刊
如果你的加盟金只是随便拍拍脑袋得出来的,那还不如掷次骰子、抓次阄来得“准确”。    麦当劳的加盟金为250万元;  德克士为180万元;  国内的一些中式快餐的加盟金却只有几万元;  更有甚者,加盟金为0;  同是餐饮品牌,为什么加盟金却如此悬殊?  更不论不同行业间加盟金的差异。  也许你认为理所当然,但这个“理”到底在哪?    加盟金如何定价    加盟金不仅包括特许人为受许人提供相应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