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人”远远比培养“才”更重要。而因为受到应试大环境的制约,很多时候教育的定位被强行扭曲了,重在培养的是“才”而不是合格的“人”。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育方向就偏离了轨道。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育。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
教育学生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全面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看到自己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做自己的主人,对自己负责,牢记自信者强。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通过不断改善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我。笔者为班级里的每位同学打印了一张小纸条,让他们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写在上面,然后放在桌子塑料板的下面,每天让他们对照小纸条反省自己做得如何。班里有位同学平时不愿意说话,也不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找他谈话得知,他觉得自己又黑又矮,家里很穷,学习成绩也不是特别突出,觉得自己将来肯定没什么出息,所以感觉很自卑。笔者就告诉他:他没有正确的认识自我,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没看到自己的优点。从此以后,笔者就努力帮助他去发现自己的优点,他的自信心提高了不少。
第二,尊重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意欲,尽施于人。从对别人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中,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幫助、关怀、爱护、谅解;从对别人的尊重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从和别人融洽和谐的相处中感受人生的幸福。同龄人是最容易产生摩擦的,在与同学的交往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磨擦、纠纷、争执、矛盾。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对不同的问题,解决得当会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长同学间交往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修养。但是处理不妥当,小则会让同学之间感情疏远,大则导致事情的恶化产生不良的后果。经常教育学生要换位思考,彼此尊重。
第三,热爱集体、国家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集体和国家,时刻记住自己是集体国家的一员,也是集体与国家的主人,决不能对集体与国家抱冷漠无所谓的态度。在班级中施行了班级责任制,每个人承包相应的任务,并做到持之以恒,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决不吃闲饭。”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对集体荣誉感不强,合作意识淡漠的个别学生,要更加关心他、爱护他,用心去教育、感化他,使他觉得自己也是班级的一员,愿意努力去为班集体做事。哪怕他做的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不失时机地表扬他、鼓励他,使之产生一种自豪感,同时使他们知道,集体的荣誉与成功靠每个集体成员的努力;个人的进步和成长也离不开集体的帮助。这样不断的反复训练、强化,学生就会越来越觉得集体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集体了。
第四,培养意志品质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影响着学生对意志重要性的认知,也影响着他们下决心磨练自己的意志。从他们懂事起,教育就为他们的未来描绘了一个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从幼儿园起,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几乎都是被动地接受正面的灌输,老师、家长向他们展示美好、光明的一面,却很少谈及人生的艰辛、社会的纷繁复杂、人生道路的曲曲折折,很少向他们讲授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战胜困难。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心目中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即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坦途、鲜花和笑语,无需思考如何面对挫折。这种教育体制上的缺陷,导致广大学生心理素质脆弱,面对竞争的社会,他们不得不为长期以来所受的正面教育而付出更多的代价。
既然意志不是人生来就具有的,青年期是意志品质逐渐形成定型时期,又是有较大可塑性时期,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方面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意志品质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它在人们调动自身力量去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实践中体现出来。日常小事是锻炼意志的基本途径。有些学生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无大风大浪显不出真品性,忽视在平凡生活、平凡小事中的意志培养。其实,在生活中,在学习、劳动中都需要付出意志,个体意志的培养就蕴含其中。例如,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脑力劳动,要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随时同出现的困难做斗争,要排除干扰专心听讲,要反复操练习题至熟练掌握知识要点,要攻克难题不留障碍,学习的每一步成功皆与意志相伴。这些日常行为在不断磨炼着意志,塑造着性格。
总之,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让他们先做好人,再做事。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要掌握学生的优、缺点,体贴学生,宽容为怀,师生双方才能关系融洽,才能使思想教育从消极防范转向积极引导,工作也能做到学生心中,从而使学生“思而后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
教育学生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全面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看到自己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做自己的主人,对自己负责,牢记自信者强。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通过不断改善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我。笔者为班级里的每位同学打印了一张小纸条,让他们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写在上面,然后放在桌子塑料板的下面,每天让他们对照小纸条反省自己做得如何。班里有位同学平时不愿意说话,也不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找他谈话得知,他觉得自己又黑又矮,家里很穷,学习成绩也不是特别突出,觉得自己将来肯定没什么出息,所以感觉很自卑。笔者就告诉他:他没有正确的认识自我,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没看到自己的优点。从此以后,笔者就努力帮助他去发现自己的优点,他的自信心提高了不少。
第二,尊重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意欲,尽施于人。从对别人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中,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幫助、关怀、爱护、谅解;从对别人的尊重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从和别人融洽和谐的相处中感受人生的幸福。同龄人是最容易产生摩擦的,在与同学的交往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磨擦、纠纷、争执、矛盾。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对不同的问题,解决得当会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长同学间交往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修养。但是处理不妥当,小则会让同学之间感情疏远,大则导致事情的恶化产生不良的后果。经常教育学生要换位思考,彼此尊重。
第三,热爱集体、国家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集体和国家,时刻记住自己是集体国家的一员,也是集体与国家的主人,决不能对集体与国家抱冷漠无所谓的态度。在班级中施行了班级责任制,每个人承包相应的任务,并做到持之以恒,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决不吃闲饭。”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对集体荣誉感不强,合作意识淡漠的个别学生,要更加关心他、爱护他,用心去教育、感化他,使他觉得自己也是班级的一员,愿意努力去为班集体做事。哪怕他做的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不失时机地表扬他、鼓励他,使之产生一种自豪感,同时使他们知道,集体的荣誉与成功靠每个集体成员的努力;个人的进步和成长也离不开集体的帮助。这样不断的反复训练、强化,学生就会越来越觉得集体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集体了。
第四,培养意志品质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影响着学生对意志重要性的认知,也影响着他们下决心磨练自己的意志。从他们懂事起,教育就为他们的未来描绘了一个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从幼儿园起,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几乎都是被动地接受正面的灌输,老师、家长向他们展示美好、光明的一面,却很少谈及人生的艰辛、社会的纷繁复杂、人生道路的曲曲折折,很少向他们讲授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战胜困难。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心目中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即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坦途、鲜花和笑语,无需思考如何面对挫折。这种教育体制上的缺陷,导致广大学生心理素质脆弱,面对竞争的社会,他们不得不为长期以来所受的正面教育而付出更多的代价。
既然意志不是人生来就具有的,青年期是意志品质逐渐形成定型时期,又是有较大可塑性时期,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方面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意志品质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它在人们调动自身力量去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实践中体现出来。日常小事是锻炼意志的基本途径。有些学生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无大风大浪显不出真品性,忽视在平凡生活、平凡小事中的意志培养。其实,在生活中,在学习、劳动中都需要付出意志,个体意志的培养就蕴含其中。例如,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脑力劳动,要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随时同出现的困难做斗争,要排除干扰专心听讲,要反复操练习题至熟练掌握知识要点,要攻克难题不留障碍,学习的每一步成功皆与意志相伴。这些日常行为在不断磨炼着意志,塑造着性格。
总之,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让他们先做好人,再做事。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要掌握学生的优、缺点,体贴学生,宽容为怀,师生双方才能关系融洽,才能使思想教育从消极防范转向积极引导,工作也能做到学生心中,从而使学生“思而后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